鲁迅笔下的人物称谓与教学浅思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乃文坛巨擘,其文尤其是杂文常常被谓之匕首投枪,是可以用来解剖中国人的人性的。在鲁迅先生诸多的作品中,人物称谓常常有所不同,而其所代表的含义便有所不同。考虑到先生的文本常常给其中的人物提供一种存在的背景,因此基于文本的解读来了解人物称谓,不仅可以对文本加深理解,也可以对人性进行进一步的解读。《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被安排在教材的“直面人生”的“真的猛士”栏目中,仔细揣摩文中的人物称谓可以发现,余味无穷。
  一、中国人:先生怒其不争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提到“中国人”的只有两次,含义基本相同,即“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中国人”都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既包括原文中的“所谓学者文人”、闲人、文明人等,也包括下面要谈的中国青年、中国女子等,当然也是包括作者自己的,时间流驶到今天,自然也应当是包括今天的中国人的。当作者说“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时,毫无疑问是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切中国人人性中所存的所谓的劣根性的要害。这样的描述是否过激,鲁迅先生这样的文字风格又是否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有一股戾气”,笔者以为是需要客观看待的。
  诚然,鲁迅时代的诸多文学大家,少有像他这样直言不讳的,也少有将目标直指所有的“中国人”的,因此先生所得到的赞誉与批评往往都同样令人瞩目。但有两点需要认识到:其一,作者记念刘和珍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当“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无端地在府门前喋血”时,作者必定悲愤到了极点,以先生行文风格,这样的一把投枪直射而出毫不意外;其二,鲁迅笔下的中国人的劣根性是存在的。执政府卫队开枪实在不需要用“居然”来形容,这样的事情理论上也不是“传说”,完全可以不需要“颇为怀疑”,政府镇压进步青年在刘和珍君之前与之后都存在着,可以说这是当时执政府的劣根性;而如今小人物的劣根性也是不争地延续着:旅游时某些人素质之低下,广场舞的主角们如入无人之境,阿Q精神的持久不灭……面对这些劣根性,先生所用的“居然”“传说”与“颇为怀疑”更多的是一种反讽的手法,更多的是一种怒其不争的心情,在实际教学中跟学生阐明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对“中国人”这一宏观对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二、中国青年:悲壮且有担当
  相对于对“中国人”批评而言,“中国青年”这一称谓在文中有一种悲壮的感觉,“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在鲁迅先生对“中国人”无情的批判中,对“中国青年”却赋予了一种使命担当的意味。不知怎的,每每读到上面引用的两句时,笔者常常想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该文中的“少年”与本文中的“青年”有同样的含义,两文的作者均将国脉国运系于青年或少年,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绝境中的火种所在。1926年的中国混乱无绪,国家分崩离析,普通百姓包括鲁迅先生在内的仁人志士忧国之发展,忧民之生存。“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这不只是听闻刘和珍君被害后的感受,实际上也是先生常有的一种感觉,在先生自己以匕首投枪作出努力之时,其更看到“中国青年”所承载的希望。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当先生因为流言而“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时,当先生疾呼“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时,其最为希望的是中国青年在沉默中爆发,而事实上四十多个青年喋血执政府卫士门前时,正是沉默中爆发的一种体现。
  手无寸铁的学生直面荷枪实弹的军人,这是悲壮之举,社会已至“沉默”时刻,总得有人“爆发”,此时热血青年冲至最前头,展现了他们敢于担当的一面,当担当走向悲壮时,其实也恰恰证实了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对于高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极有裨益。
  三、中国女子:柔弱不失刚毅
  “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显然是文中“中国女子”的标志性人物,她微笑着且态度很温和地反抗广有羽翼的杨荫榆校长,她微笑着听我(先生)的讲义,只有当往日的职员在复校后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时,她却“虑及母校的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在这样的描述当中,我们看到了传统的中国女性、中国女大学生标准的一面。
  这样的一面显然是柔弱的一面,处于意识觉醒时代的中国女子,又是走入大学校门的女子,表现出的刚毅也令人动容。明知赴执政府门前请愿有着极大的风险却“欣然前往”,再视其中弹牺牲细节:“从背部入,斜穿心肺……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和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这样的文字常常让笔者心疼,朗读此段文字时,学生也常常显得那样的静,此时师生的想法常常是相通的:一个柔弱如此的女子,就此喋血于军人的枪棍之下。一个个柔弱女子并非存着慷慨赴死的心理前去请愿,却在军人的枪棍之下从容就义,怎能不让人的敬佩心理油然而生?
  其实,像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这样的中国女子,往往都是柔弱与刚毅并存的,这样的柔弱与刚毅还可以从秋谨、刘胡兰等女子的身上看到。即使是开除过刘和珍的杨荫榆女士,作为近代第一位大学女校长,最后不惧日军的淫威而屡赴日军司令部请愿,最终被枪杀于苏州盘门外吴门桥,这何尝不是中国女子柔弱而刚毅的一种体现?
  四、真的猛士:社会进步的力量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语出《记念刘和珍君》的这一句,后来几乎成为脍炙人口的战斗宣言!
  “真的猛士”在先生的笔下既是对刘和珍等进步青年的精准概括,也是对失去中国发展力量的一种期待。当时的社会已经是“惨淡的人生”,唯有“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真的猛士应当是什么样的人?今天的高中语文理解应当赋予“真的勇士”什么样的意义?这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今天的社会已经不需要赴汤蹈火的真的民间勇士,但和平社会却不意味着这样的人不存在。与恐怖分子作斗争的武警战士,向火海前行的消防队员,都是现实中的真的勇士,在语文教学中引入这些元素,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与思想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拓展对真的勇士的含义的理解——尤其是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含义理解!笔者认为,这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笔者在教学中还特别强调“敢于”这一关键词,当面对惨淡的人生时作何选择,决定了是不是“真的猛士”。社会发展、个人成长,都有惨淡的时候,“敢于”面对才是个人前行与社会发展的持久力量。对于这一点,高中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而超越了文本并将先生的思想贯串到自己的生活与言行当中,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前文所说,“中国人”一些传统的劣根性至今犹存,是否“敢于”面对,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抉择,如果要谈本文鉴古知今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罢!
  ————————
  参考文献
  ①马文义,牛文明:《鲁迅小说人物称谓艺术初探》,《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
  ②谢政满:《鲁迅先生的时代良知和诗人情怀——〈记念刘和珍君〉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7期。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在文学类文本的教学实践中,准确捕捉相关人物的身份信息,是感知文本的主题意义、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的一个重要抓手。  文本中预设的各种身份,总是和不同的社会文化、不同的价值诉求紧密相关。身份不同,那么面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时,形成的价值判断也就不同。而这些不同身份的人,又组合成了一个既虚拟又真实的社会,共同演绎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引领学生鉴赏文学类文本时,感知人物的不同身份,本属于绕不开的教学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考试制度改革所涉及的不仅仅是高考制度,还涉及整个考试评价,包括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博士研究生阶段。考试改革的核心是在努力保障公平的前提下,打破目前考试评价及人才选拔手段太过单一的局面。要逐步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①在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语文考试制度改革也在逐步推
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以其丰富的意蕴、丰赡的细节呈现出恒久的魅力,其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也呈现出特别的教学价值。对其主旨与意蕴的解读,不应是“非此即彼”,而应是“亦此亦彼”。唯其如此,经典作品才会历久弥新。  小说只是讲了一个故事的横断面,从情节上说,是“无始无终”,既没有跌宕起伏的“摇摆”,也没有欧·亨利式的新奇,作者平静地讲了一个看似平淡的故事,不动声色,并把要表达的意图同步
近日,某市初中语文学科基地推出一节展示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大家对这节课的总体评价是:思路清晰,分析到位,诵读充分,师生互动热烈,教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节课基本都在授课老师和听课老师“意料”之中,少意外事件,欠缺陌生感,课堂的面貌单调而乏味。在展示这节课前,教者以及其团队早已经打磨得比较成熟,在多个班级试上过,“意外”“陌生”现象越来越少,甚至什么时候教者讲什么台词都规定好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如今受众对广告的鉴赏水平越来越高,那种开门见山式的宣传已难以为受众所接受,王婆卖瓜式的介绍不再为受众所相信,商业气息浓、带强修饰语的广告甚至会引起反感。受众文化品位的提高带动了精神方面的需求,即由主要重视产品的实用功能转向为主要追求产品的符号消费和商品的文化附加值。因此,由以前那种主要宣传物质转向主要宣传精神是受众对广告主和制作人提出的新要求。于是广告的哲理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广
【教学构想】  近日,我接到了连云港市“青蓝”课程活动中心的通知,要我对全市的高中语文教师上一节作文指导课,高兴之余又陷入了沉思。我认为,当下的高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软肋”,存在诸多问题:文体写作教学淡化,写作基本功训练不扎实,作文素材积累散乱无序;有时作文指导课要么变成了纯技巧指导课,要么只提几点简单的写作要求;有时作文讲评课只是一味地赏析例文而缺乏二次修改、提升的训练指导等。在囫囵
一、师诵导入  师:930年前,湖北黄冈,穷山恶水间走来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大文豪, 他因乌台诗案的文字冤狱被贬在此,然而,不朽的名篇却由此传世。今天让我们在朗读中体味《赤壁赋》的魅力。  音乐起  师朗诵第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
近日,担任了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活动的评委。本次教学比赛采用半封闭式备课形式,我所在的组执教的课题为《再别康桥》,上课对象为初一学生。参赛的六位老师均从大市各县区选拔产生。教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个人教学素养、巧妙的教学设计和灵活的课堂驾驭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收获颇多。  我对这六堂课进行了详细记录,并运用“课堂评价表”对六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细致观察,经过整理、分析、归纳,运用“主体间性”理
【评析论著】胡根林等著《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建构——以莎车县为例》,新疆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版。  【原文摘要】本书立足于实际,因地制宜,极具创新性地提出以学员为主体、以课程和主讲教师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培训管理模式:学员管理上追求“常规 长效”,课程结构上追求“基础 特色”,主讲教师发展强调“自主 合作”,学员考核方面体现“合格 发展”。以此为突破口,整体推进课程、
《影的告别》写于1924年9月24日,发表于12月8日《语丝》周刊第四期,同期《语丝》还登载了《野草》中的《求乞者》和《我的失恋》。  在鲁迅的《野草》中,除《题辞》外,笔者以为唯有《影的告别》更像诗,一首极为抽象朦胧的诗。许多人虽觉得它“离奇诡谲”“晦涩难懂”,但仍对它极尽喜爱,其原因就在于《影的告别》“有所隐喻或象征,寄托了作者的深刻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当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李何林《鲁迅〈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