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一积累一研究一应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学习的关键在于积累,积累的目的在于研究、应用。资料积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阅读则是资料积累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初学者在学术研究开始阶段感觉资料知识溃乏的现状。对阅读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阅读的效益做了浅显的研究。
[关键词]阅读;写作:重要性,效益
中图分类号:C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0-0167-01
庄子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浅水不能行大船,浅薄的知识也不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资料是学习、思考问题必备的材料。是精神生产的原料,是一切学术研究的基础。阅读作为积累资料的重要手段。是学术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也是对提高初学者的写作水平有着极关重要的作用。
1阅读是帮助初学者提高学术研究和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1.1阅读可以提升初学者的理论功底 作为一个初学者,在刚开始写学术论文的时候,面对着选定的题目,总感觉没有东西可写。也没有理论来让自己组织语言,最后只能去图书馆来寻取这方面资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写一篇学术论文,对理论一定要有相当的掌握,因为我们考虑一个问题时,一定要把它放到一个理论框架中去考察。如果没有理论基础,你本领再大也不容易写得出一篇可取的论文。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时除了细心体会名著名篇语言运用的妙处还要随时留心搜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并记住它,掌握它的用法。当我们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的理论功底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1.2阅读可以用来弥补生活经验贫乏带来的学术研究方面的不足
学习不限于读书,但读书是学习和知识积累的基础。要获取知识,首先必须读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高写作水平,就得解决“米”的问题。写文章离不开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没有材料的文章就空洞无物。文章的材料从哪里来呢?来自作者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贫乏,书本知识欠缺,写东西必然腹空笔涩。反之,如果生活体验丰富,知识积累充足,可写的东西很多,提笔著文非但不会产生“挤牙膏”之苦。反而能够尝到左右逢源、兴会淋漓的乐趣。要写好文章,就要加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同时还要博览群书,通过生活和读书两条途径来丰富写作材料。一个人如果善于在阅读中不断的积累资料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那么就可以用来弥补生活经验贫乏带来的学术研究方面的不足。
1.3阅读还可以帮助初学者发现思想和形成观点
阅读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信息在大脑中储备的过程,而且还是思想与观点在脑海中形成的过程。作为一个初学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有对阅读的资料有着质疑和批判的态度。既要对文章的作者情况进行考究又要对文章的研究立场进行分析。既要能尝试着对文章进行逻辑性检验又能对文章的真实性进行复证。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往往就是在我们阅读资料的过程中产生的。在阅读资料过程中,我们同时要注意思考,既要注意对资料的记录,更要注意对思考的记录,尤其是对突然来临转瞬即逝的感受。这些感受往往就会给我们带来灵感,从而写出一篇既有创新又有质量的学术论文。
2初学者如何提高阅读的效益
2.1要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
作为一个写作的初学者,要读什么书,怎样有目的有选择地读书,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今世界学科林立,每门学问都有丰富的内容,使人目不暇接,读不胜读。如果不加选择,逢书就读,乱读一气,到最后只会苦了自己并且一无所得:再说,书有好有坏,有新有旧,质量有高有低,在同类书中有的是精品,有的则较一般。并非什么书都是“开卷有益”。读了高质量的好书会使人精神振奋,受益无穷,如果读了一本差书那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所以,读书要讲效益,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我们首先必须把精力花在读那些非读不可的书上,以便尽快的服务于我们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如果漫无目的不选择的“广收博采”,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却很难产生明显的效益。因此。要使所学的知识符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就必须有目的有选择地读书,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
2.2阅读的过程中要把书读懂、读通、读活 我们阅读的目的是知识和信息的积累,换句话说也就是求知,所以就要求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资料读懂、读通、读活。懂与不懂是相对的,严格说来,读书是介于懂于不懂之间。有的书读过后。除懂以外,往往还留着些“不懂”。有的书,暂时读懂了,往往过一段时间后再读时。又有许多新的体味。所以,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应知道我们懂在哪里,不懂在哪里,如何设法去弄懂它,使所有的不懂不断的转化为懂。那么什么叫读通呢?要把书读通,首先要善于联系、比较。每读一本书,要按书本内容的逻辑联系起来思考,经纬分明。读同类的几本书,就要将几本书的内容联系起来比较分析,统览全局。瞻前顾后,充分掌握其纵向和横向的系统结构。把书读活,也就是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仅要能钻进书里去,把书本的知识真正的掌握起来,还要经过思考分析,吸收其有用的成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中去。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对原书内容加以深化和再创造。使死的知识变为活的动力来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服务。
2.3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勤于练笔
阅读是一种技巧,写作是一种能力。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实践。不经过长期反复刻苦的实践,要想提高写作能力,是不可能的。只读不写,将永远都不会写。就像学游泳,哪怕是把许多教游泳的书读滚瓜烂熟,如果不下水实践,则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写文章亦同样道理。大家一方面在多看书的同时,另一方面要勤于动笔,不要怕写,写下自己的想法是完善它的好方法。你可能发现自己的想法在纸上会变成一团糟,这会促使你去完善它。希望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如果有了灵感要敢写、喜欢写、多写,这样我们就一定会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写出好文章来。写文章时。要把我们平时在阅读时积累的资料进行充分的运用,有时在写作时加上一句以前阅读时印象非常深的一句话或一个事例,则可能会对文章的全局有一个画龙点睛的功效。
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学生,我们一定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不仅要把阅读作为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而且还要把它作为一个知识储备的过程,最终让它来为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服务。
[关键词]阅读;写作:重要性,效益
中图分类号:C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0-0167-01
庄子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浅水不能行大船,浅薄的知识也不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资料是学习、思考问题必备的材料。是精神生产的原料,是一切学术研究的基础。阅读作为积累资料的重要手段。是学术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也是对提高初学者的写作水平有着极关重要的作用。
1阅读是帮助初学者提高学术研究和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1.1阅读可以提升初学者的理论功底 作为一个初学者,在刚开始写学术论文的时候,面对着选定的题目,总感觉没有东西可写。也没有理论来让自己组织语言,最后只能去图书馆来寻取这方面资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写一篇学术论文,对理论一定要有相当的掌握,因为我们考虑一个问题时,一定要把它放到一个理论框架中去考察。如果没有理论基础,你本领再大也不容易写得出一篇可取的论文。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时除了细心体会名著名篇语言运用的妙处还要随时留心搜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并记住它,掌握它的用法。当我们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的理论功底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1.2阅读可以用来弥补生活经验贫乏带来的学术研究方面的不足
学习不限于读书,但读书是学习和知识积累的基础。要获取知识,首先必须读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高写作水平,就得解决“米”的问题。写文章离不开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没有材料的文章就空洞无物。文章的材料从哪里来呢?来自作者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贫乏,书本知识欠缺,写东西必然腹空笔涩。反之,如果生活体验丰富,知识积累充足,可写的东西很多,提笔著文非但不会产生“挤牙膏”之苦。反而能够尝到左右逢源、兴会淋漓的乐趣。要写好文章,就要加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同时还要博览群书,通过生活和读书两条途径来丰富写作材料。一个人如果善于在阅读中不断的积累资料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那么就可以用来弥补生活经验贫乏带来的学术研究方面的不足。
1.3阅读还可以帮助初学者发现思想和形成观点
阅读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信息在大脑中储备的过程,而且还是思想与观点在脑海中形成的过程。作为一个初学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有对阅读的资料有着质疑和批判的态度。既要对文章的作者情况进行考究又要对文章的研究立场进行分析。既要能尝试着对文章进行逻辑性检验又能对文章的真实性进行复证。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往往就是在我们阅读资料的过程中产生的。在阅读资料过程中,我们同时要注意思考,既要注意对资料的记录,更要注意对思考的记录,尤其是对突然来临转瞬即逝的感受。这些感受往往就会给我们带来灵感,从而写出一篇既有创新又有质量的学术论文。
2初学者如何提高阅读的效益
2.1要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
作为一个写作的初学者,要读什么书,怎样有目的有选择地读书,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今世界学科林立,每门学问都有丰富的内容,使人目不暇接,读不胜读。如果不加选择,逢书就读,乱读一气,到最后只会苦了自己并且一无所得:再说,书有好有坏,有新有旧,质量有高有低,在同类书中有的是精品,有的则较一般。并非什么书都是“开卷有益”。读了高质量的好书会使人精神振奋,受益无穷,如果读了一本差书那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所以,读书要讲效益,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我们首先必须把精力花在读那些非读不可的书上,以便尽快的服务于我们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如果漫无目的不选择的“广收博采”,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却很难产生明显的效益。因此。要使所学的知识符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就必须有目的有选择地读书,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
2.2阅读的过程中要把书读懂、读通、读活 我们阅读的目的是知识和信息的积累,换句话说也就是求知,所以就要求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资料读懂、读通、读活。懂与不懂是相对的,严格说来,读书是介于懂于不懂之间。有的书读过后。除懂以外,往往还留着些“不懂”。有的书,暂时读懂了,往往过一段时间后再读时。又有许多新的体味。所以,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应知道我们懂在哪里,不懂在哪里,如何设法去弄懂它,使所有的不懂不断的转化为懂。那么什么叫读通呢?要把书读通,首先要善于联系、比较。每读一本书,要按书本内容的逻辑联系起来思考,经纬分明。读同类的几本书,就要将几本书的内容联系起来比较分析,统览全局。瞻前顾后,充分掌握其纵向和横向的系统结构。把书读活,也就是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仅要能钻进书里去,把书本的知识真正的掌握起来,还要经过思考分析,吸收其有用的成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中去。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对原书内容加以深化和再创造。使死的知识变为活的动力来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服务。
2.3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勤于练笔
阅读是一种技巧,写作是一种能力。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实践。不经过长期反复刻苦的实践,要想提高写作能力,是不可能的。只读不写,将永远都不会写。就像学游泳,哪怕是把许多教游泳的书读滚瓜烂熟,如果不下水实践,则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写文章亦同样道理。大家一方面在多看书的同时,另一方面要勤于动笔,不要怕写,写下自己的想法是完善它的好方法。你可能发现自己的想法在纸上会变成一团糟,这会促使你去完善它。希望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如果有了灵感要敢写、喜欢写、多写,这样我们就一定会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写出好文章来。写文章时。要把我们平时在阅读时积累的资料进行充分的运用,有时在写作时加上一句以前阅读时印象非常深的一句话或一个事例,则可能会对文章的全局有一个画龙点睛的功效。
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学生,我们一定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不仅要把阅读作为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而且还要把它作为一个知识储备的过程,最终让它来为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