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伴随人的一生的重要活动,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的阅读中,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汲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提高识字质量,能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
阅读又是欣赏的初级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欣赏水平的高低。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种教学制度也随之出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阅读能力的考核成了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为此,本文就从对边疆民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入手来谈谈在这方面的做法。
一、培养语感,提高阅读速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现代汉语(普通话)是现代民族的共同语,每个人都有责任学习并说好普通话。而在边疆,少数民族语言却替代了普通话的位置,成了主体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是各族群众在本民族内部开展交际的重要工具。少数民族学生不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讲自己的母语,而各民族语言的语法和现代汉语的语法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把“睡觉去了”说成“觉睡去了”,“来吃饭了”说成“饭来吃了”,“挖地”说成“地挖”,“肚子疼”说成“肚子凳”,“杨梅甜”说成“杨梅店”等等。以上现象的出现都是地方语言的影响很深,在他们潜意识里少数民族的语言才是正确的,很难接受正确的普通话语言。因此,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首要任务就是纠正他们的语言习惯,让他们逐渐适应普通话,适应正确的语言习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是很难办到的。新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部分对初中生的现代阅读提出了的第二条具体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默读习惯,并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初步掌握略读和精读的方法”。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了这样的训练方法:(1)要求学生在教室等教学场所尽量讲普通话,培养一定的语言能力。(2)进行朗读训练。重视朗读,不但是培养学生语感的第一步,更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朗读是打开理性思想的一把金钥匙,要把读作为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3)背诵精彩的文章或片段,提高閱读速度和能力,积累词汇量。
二、加强语感训练,指导阅读
1.加强语感训练
具体的做法是:(1)充分利用好课前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讲故事、朗读作文、朗诵名篇名句等等。(2)课堂上让学生复述教材中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和情节生动的文章。
2.指导阅读的方法
阅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略读全文,精读片段、写读书笔记等。略读,不要求对读物逐句逐词地进行阅读,而是着眼于关键段和重点句,以求迅速地掌握读物的思想脉络、观点见解。往往采取跳读的方式,由段首扫视段尾,以求迅速把握段落的中心句,进而把握全文主旨。这种阅读的目的,是为通览全篇,取其精华。略读过程只要求让学生明白阅读内容包含以下三层内容:(1)作者写了什么内容?(2)作者是怎样来写的?(3)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精读,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经典作品作为材料,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总之,精读则需要在略读的基础上,字斟句酌,深入文本,并做好读书笔记。读是写的基础,而写是读的升华。因此,阅读教学中写读书笔记也是不可忽略的。
三、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1.根据学生实际推荐读物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推荐注音的童话、寓言、卡通等活泼有趣的读物;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推荐科幻作品、童话、寓言等吸引人的读物;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根据教材后面的名著导读,推荐他们读《世界著名童话》、《名人传记》、《童年》、《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等世界名著。让学生从精美典范的名篇佳作中汲取精神养料,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知识视野,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
2.根据教学需要推荐读物
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还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如,教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教读了《智取生辰纲》,让学生去读《水浒传》;教读了《香菱学诗》。让学生去阅读《红楼梦》,等等。
3.推荐学生阅读报纸
新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部分对初中生的现代阅读提出的第六条要求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生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方法。课外自读每学期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著作2~3部)。”从新大纲中不难看出,可用作阅读材料的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还可利用报纸之类的东西作为阅读材料。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初中毕业生应该具备怎样的阅读能力时说道:“初中毕业了,他的公民教育完了。那么应该说他看《人民日报》,除了专业性的知识他不能理解外,一般的文字应该看个大致不离,要不然,他怎么当一个公民呢?”这样,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安排时间教学生去读一些报纸,先让他们弄清楚报纸的内容、功用、读报纸的意义,适时地告诉他们一些报纸的表现形式以及读报纸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把打开语文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其去打开所有学科知识宝库的大门,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阅读又是欣赏的初级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欣赏水平的高低。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种教学制度也随之出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阅读能力的考核成了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为此,本文就从对边疆民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入手来谈谈在这方面的做法。
一、培养语感,提高阅读速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现代汉语(普通话)是现代民族的共同语,每个人都有责任学习并说好普通话。而在边疆,少数民族语言却替代了普通话的位置,成了主体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是各族群众在本民族内部开展交际的重要工具。少数民族学生不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讲自己的母语,而各民族语言的语法和现代汉语的语法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把“睡觉去了”说成“觉睡去了”,“来吃饭了”说成“饭来吃了”,“挖地”说成“地挖”,“肚子疼”说成“肚子凳”,“杨梅甜”说成“杨梅店”等等。以上现象的出现都是地方语言的影响很深,在他们潜意识里少数民族的语言才是正确的,很难接受正确的普通话语言。因此,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首要任务就是纠正他们的语言习惯,让他们逐渐适应普通话,适应正确的语言习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是很难办到的。新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部分对初中生的现代阅读提出了的第二条具体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默读习惯,并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初步掌握略读和精读的方法”。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了这样的训练方法:(1)要求学生在教室等教学场所尽量讲普通话,培养一定的语言能力。(2)进行朗读训练。重视朗读,不但是培养学生语感的第一步,更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朗读是打开理性思想的一把金钥匙,要把读作为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3)背诵精彩的文章或片段,提高閱读速度和能力,积累词汇量。
二、加强语感训练,指导阅读
1.加强语感训练
具体的做法是:(1)充分利用好课前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讲故事、朗读作文、朗诵名篇名句等等。(2)课堂上让学生复述教材中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和情节生动的文章。
2.指导阅读的方法
阅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略读全文,精读片段、写读书笔记等。略读,不要求对读物逐句逐词地进行阅读,而是着眼于关键段和重点句,以求迅速地掌握读物的思想脉络、观点见解。往往采取跳读的方式,由段首扫视段尾,以求迅速把握段落的中心句,进而把握全文主旨。这种阅读的目的,是为通览全篇,取其精华。略读过程只要求让学生明白阅读内容包含以下三层内容:(1)作者写了什么内容?(2)作者是怎样来写的?(3)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精读,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经典作品作为材料,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总之,精读则需要在略读的基础上,字斟句酌,深入文本,并做好读书笔记。读是写的基础,而写是读的升华。因此,阅读教学中写读书笔记也是不可忽略的。
三、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1.根据学生实际推荐读物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推荐注音的童话、寓言、卡通等活泼有趣的读物;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推荐科幻作品、童话、寓言等吸引人的读物;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根据教材后面的名著导读,推荐他们读《世界著名童话》、《名人传记》、《童年》、《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等世界名著。让学生从精美典范的名篇佳作中汲取精神养料,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知识视野,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
2.根据教学需要推荐读物
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还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如,教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教读了《智取生辰纲》,让学生去读《水浒传》;教读了《香菱学诗》。让学生去阅读《红楼梦》,等等。
3.推荐学生阅读报纸
新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部分对初中生的现代阅读提出的第六条要求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生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方法。课外自读每学期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著作2~3部)。”从新大纲中不难看出,可用作阅读材料的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还可利用报纸之类的东西作为阅读材料。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初中毕业生应该具备怎样的阅读能力时说道:“初中毕业了,他的公民教育完了。那么应该说他看《人民日报》,除了专业性的知识他不能理解外,一般的文字应该看个大致不离,要不然,他怎么当一个公民呢?”这样,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安排时间教学生去读一些报纸,先让他们弄清楚报纸的内容、功用、读报纸的意义,适时地告诉他们一些报纸的表现形式以及读报纸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把打开语文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其去打开所有学科知识宝库的大门,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