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机械工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uhea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机械工业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机械工业,在机械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环境,实现信息集成和共享,达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机械工业要走信息化融合工业化之路,通过信息化的力量,推动行业生产能力的提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高端转型,进一步提升国内机械行业的整体实力。
  关键词:机械信息化
  【分类号】:TG333.7
  一、我国机械工业信息化的发展。
  机械工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凭借劳动力成本低获得竞争优势阶段,通过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实现工业化的阶段,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的阶段。
  机械工业是我国最早运用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行业。七十年代中期机械工业的自主开发成功,第一个是CAD系统,那个时候的CAD系统是机床联动用的。到了八十年代,进一步围绕CAD组建开发和研究。“七五”期间和“八五”期间,信息技术应用这一块工作重点还是围绕着CAD的开设,围绕部分的自动化市场的开展。
  接下来是10年前,也就是说90年代以后到了2000年左右这个时期,我们进入到以市场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时代。在这么一个时代里面行业的发展开始关注管理,从管理要效益这么一个时期,所以ERP、生产过程管理、办公自动化是当时的一个主流。主要围绕机械工业信息化工程在做,制造业的信息化推进工程从原来的研发设计领域进入到研发设计与生产管控以及企业资源管理这么一个环节。
  二、机械工业信息化的特征。
  机械工业信息化是由信息主导的,并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合理方式的全新的机械工业。机械工业信息化的重要特征表现在它的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等,人类不仅要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動,而且要从烦琐的计算分析等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便有更多的经理从事高层次的创造性劳动。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
  机械工业信息化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一)、经济规模化
  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各大企业纷纷加强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
  (二)、结构调整深化
  发达国家加大了产业转移的力度,机械产品中附加值低的产品被安排到市场潜在需求发展中国家生产。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各大生产商纷纷采取专业化生产,“单品种,大批量”已成为很多500强企业生产方式的新特色。同时,以生产者为主导的生产方式逐步向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定制生产方式转变。服务的个性化成为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
  (三)、产品高技术化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机械工业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的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更重视发展机械制造业,充分体现了机械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在推动整个社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起到了推动、提升和改造的作用。信息装备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机器人技术、先进的发电和输配电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型生物、环保装备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成果开始广泛应用于机械工业,其高新技术含量已成为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
  三、机械工业信息化现状。
  机械工业信息化经过努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外的技术、资金、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局面。竞争要求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质量高、价格低、交货及时、服务好。这些市场竞争的武器与企业管理的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密切相关。
  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式化的管理,管理的优劣因人而异。尽管通过ISO9000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执行的效果可因企业和管理者而异。?????????
  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或微机单项管理的阶段。有的企业也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还不能满足市场竞争需要,行业和企业防范和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不足,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行业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缺乏经费支持的困境。
  机械工业信息化与产业、市场脱节现象仍然较为严重。信息化技术成果市场转化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地转化途径。机械工业信息化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融资难,风险投资市场发育滞后,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先进技术和风险投资结合仍然存在较大困难。
  高端领军型的人才缺乏,人才资源分布不平衡。对人才的激励不足,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地发挥,难以形成创新合力。
  实施信息化的效益还不够明显,尽管不少企业通过实施信息化取得了可观的效益,但总体上,与所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相比,收效不够大。有的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缺乏信息化整体的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与业务流程优化组合,也没有使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相适应,因此企业信息化的综合效果不佳。
  第一,制造业的需求特别复杂,不同的生产模式里面的管理模式、管理流程和管理需求都不同,虽然业务流程可以做得非常标准化,但是制造业需求复杂,要做到非常的标准化是很困难的,是很难做到流程标准化的。
  第二个重要的原因是投资不到位。看看金融行业、电信行业,他们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是非常大的。但制造业是一个比较微利的行业,其增长是受到很多因素约束的,不能要求制造业每年百分之十几的增长,就让它拿出很高比例的收入投入信息化,这是不可能的。很多企业现在都想做信息化,但是企业盈利不够,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因此,按照国外企业信息化投资比例占到整个收入的2%、3%这样的水平,我们中国的企业现在的投资比例连1%都不到。这个比例很低。   第三是投资观念上的问题。过去中国企业对硬件、网络建设上的投入比较积极,但在软件上却不愿意花钱,基本上是倒三七,就是软件占到投资额的30%,硬件占到70%,而国外几乎是倒过来的,就是硬件的投资是30%,而软件是70%。这就是投资的比例不到位。企业的认识很简单,要是买硬件花1000美金是可以看得到的,但是要买一个软件,可能就是一张光盘,他一眼看不到这里面的价值,所以这个投资观念是有问题的。
  第四,对服务的忽视也是机械行业信息化的一个难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有一些企业盲目地引进一些东西造成巨大的浪费,未必是软件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不买服务,或者花很少的钱买服务。曾经有一家企业花了200多万元买软件,买了7天服务,这是不可能真正发挥软件的价值的。
  第五,人才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在IT的人員愿意到企业去的还是非常少的,去了以后也留不住,因为收入的差距。在企业里面IT人员的收入和在IT公司的IT人员的收入差距是很大的,所以IT人员在企业里面很难被留住。
  第六,最重要的是企业领导人要有管理变革的决心。企业要实现信息化首先要有变革的决心,企业花了好几百万元上信息化,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办法去做,这个钱花得就不值得了。在这一点上领导人要愿意去改革这个企业,用新的一套管理方法管理模式来提升企业的管理。但有的领导就生怕做了信息化以后把企业给搞乱了,还有一些部门的领导也是出于自己私利的考虑,原来这个信息都是在他的脑子里的,他在这个部门说了算,现在他所有的东西都在电脑里,所有的经验、数据都在电脑里了,来一个年轻人就可以做了。因此,企业搞信息化有很多的阻力,这也是造成发展迟缓的一个原因。这个时候就看领导有没有决心了,有这个决心就能做好。
  四、机械工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机械工业实施信息化,将使机械工业沿着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前进;在这一过程中,也必将促进机械工业的提升和演进。机械工业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同时其本身也含有高技术产业。机械工业吸纳和融入高新技术,使机械工业实现产业升级,同时机械工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向高新技术产业演进,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经过提升和演进的机械工业,将不再是人们原先概念中的资源消耗多、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技术含量低、环境影响大、附加值不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1)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足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2)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虚拟化。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4)自动化。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5)绿色化。绿色制造则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出绿色产品,产品使用完以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五、我国企业对机械工业信息化技术发展要求。
  机械工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产品质量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现代化的今天,机械制造业依旧是我国最主要的工业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很快,大型化、成套化、节能化、精密化和机械电子一体化,已成为机械产品的发展趋势。
  由于机械专业行业多、生产模式多,企业规模大小不等,经营管理水平不齐,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础条件也不相同,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因此,实施信息化必须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确定信息化的范围、内容、进度。推进机械工业信息化工作应该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分类指导的方针,遵循工程、集成、共享、效益的原则,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结合企业业务重组和企业生产模式的转变,结合机械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1)企业资源和业务的集成对信息化提出了迫切需求。我国机械企业已有信息化单元技术应用的良好基础,随着企业业务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企业对实现产品开发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消除信息孤岛以及重用既有资源提出了迫切需求。其中,围绕主导产品开发,企业提出了以“甩图纸”为标志的三维建模、分析仿真、工艺规划、数控加工以及质量控制等信息流程的集成需求;围绕企业生产、销售、成本和采购等主要业务流程,企业提出了以“甩账表”为标志、以信息化支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及经营管理业务流程的集成应用需求;围绕信息系统的升级,提出了既有资源的重用和集成的需求。   (2)企业间业务协同对信息化提出了迫切需求。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和国内竞争中,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业务协作越来越密切,对以信息化支撑的业务协作体系提出了迫切需求。而现有信息系统无法满足企业间业务协同的需求。一方面,企业与其合作伙伴和协作企业的信息系统不能很好地接轨,无法有效的支持企业间的设计协同和管理协同。另一方面,没有建立起支持企业群体业务协作的产业和区域信息化协作体系,没能实现对供应管理、销售管理和服务协同等跨企业主业务流程的有效支持,以降低产业链协作成本和资源配置成本。
  (3)企业产品和管理的创新对信息化提出了迫切需求。对产品创新开发和企业创新管理的需求,使企业已不再满足于支持几何设计和简单信息管理的系统,企业期望信息化能支持产品优化设计和智能设计,能支持企业业务流程的创新管理。围绕产品开发,企业提出了三維建模与分析仿真相结合,实现产品功能设计、性能优化、学科协同设计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围绕企业管理,企业提出了信息集成与决策智能化相结合,实现从信息统计向集数据挖掘、分析、诊断、知识管理和业务集成管理方向发展。企业提出了制造业信息化更高的技术需求。
  (4)全球机械工业格局深刻变革,各类企业对制造业信息化呈现不同需求。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化,使企业需要突破“车间-企业-社会-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与协作,对信息化提出了迫切需求。
  现代化机械工业要转化经营,将企业、供应商和用户进行利益整合,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利益共同体,然后通过先进管理方法的利用,把高效有序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管理中,利用优秀的企业信用吸引、获得和留住大量的客源。并经过长期的互动协作,了解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通过技术和管理的应用进行有计划的满足。这也是企业与用户的和谐双赢的合作关系,只有把企业管理与生产的最终目的与客户需求有机契合,才能保证机械工业信息化工程中价值链的每个环节都实现盈利。企业中整个价值产业链都能牢固维持并持续发展,才能使企业多赢的良好局面长期保持下去。
  小结
  信息化将是国内机械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破解因成本压力等造成的发展困局的重要手段,引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机械工业信息化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将机械信息化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今后的机械行业工作中,我们要致力于信息化技术与机械制造与应用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创新信息化技术,努力实现机械智能化操作,进一步加速机械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龄、王小芝.关于机械工业的探析[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2):211-211.
  [2]刘学勇、朱明众.新型工程机械的研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2,25(6):82-84.
  [3]崔志明.浅谈机械设备的管理[J].大科技,2012,(21):247-248.
  [4]黄鹏.浅谈信息技术管理[J].科技资讯,2010.28.
  [5]陈勋.信息化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2011.4.
  [6]王启峰.浅析信息化质量技术[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9.12.
  [7]张辉,张福民.浅谈机电信息化项目管理[J].西部探矿工程,2006.7.
  [8]项占琴,现代机电产品设计,浙江大学,2008.
  [9]程能林,工业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10]王介民,工业产品艺术造型设计,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1]张炜三维设计-CAD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关键技术及应用2001
  [12]孙林夫三维CAD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期刊论文]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3(4) doi:10.3969/j.issn.1672-1616.2003.04.002
  [13]ShahJJ;Mantyla M Parametric and Feature-Based CAD/CAM-Concept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1995
  [14]段小东.顾立志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特点与技术进展 [期刊论文] -机械工程师2007(12)
  [15]康荣学.桑海泉.刘骥.吴宗之机电产品设计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期刊论文]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8(1)
  [16]麻东升.李艳萍机械产品的CAD/CAM应用及三维造型技术 [期刊论文]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4)
  [17]张旭机械系统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学位论文] 1999
  22Takafumi Fujita;YasutakaTagawa;KouichiKajiwaraActive 6-DOF micmvibration control system using piezoelectric actuator 1993
  [18]KajiwaraK;HayatuM;Imaoka S Large scale active micro-vibration control system using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manu- facturing equipment [外文期刊] 1997(615)
  [19]TakagamiT;Jimbo Y Study of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1988(01)   [20]OlgacN;Hosek M Active vibration absorption using delayed resonator with relative position measurement [外文期刊] 1997(1) doi:10.1115/1.2889680
  [21]Yu Z;Mcog L M;King L M Eleetromagnetic bearing actuator for active [2[22]vibration control of a flexible rotor 1998
  [23]Bradfield C D;Roberts J B;Kanmendiran S A programmable elec- tromagnetic bearing for vibration control of a flexible shaft [外文期刊] 1991 doi:10.1115/1.2899673
  [24]路甬祥工程設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1997(01)
  [25]张文祖机械产品模型的研究与评述[期刊论文] -中国机械工程1993(01)
  [26]曾汉民高技术新材料要览1993
  [27]童水光;汪希萱转子-轴承系统中电磁阻尼器理论研究1992(01)
  [28]朱美玲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理论与实验研究[学位论文] 1994
  [29]祝长生;陈永校转子系统振动变参控制中的瞬态响应1996(03)
  [30]Nikolajsen J L;Hoque M S An electro-viscous danper for rotor applica- tions [外文期刊] 1990 doi:10.1115/1.2930126
  [31]Tichy J Behavior of a squeeze fill damper with an electro-rheological flu- id [外文期刊] 1993(01) doi:10.1080/10402009308983141
  [32]姚国治;邱阳方同多层挤压型电流变阻尼器在转子振动控制中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 -航空学报1998(05)
  [33]Pala~olo A B;Jagannathan S·~ A F Hybrid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of rotor bearing systems using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外文期刊] 1993 doi:10.1115/1.2930303
  [34]毕士华带有滑移/转动铰的平面柔性机械臂逆动力学与振动的主动控制1992
  张明明超精密机床垂直方向有源隔振系统的实验研究[学位论文] 1999
  [35]Hiroshi Mizumoto;ShimArii;Yoshihim Kami Active inherent m- strictor for air-bearing spindles [外文期刊] 1996 doi:10.1016/S0141-6359(96)00041-4
其他文献
[摘 要]现在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有更多的家庭出现了空巢老人的现象;再加上,现在80后生育高峰的到来,上班族们不能自己照看孩子,就需要请保姆。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有专家称,“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甚至是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因此,通过视频监控设备,照顾老人、孩子
期刊
[摘 要]云浮发电厂B厂有限公司二期工程2×135MW几组配套锅炉是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首台135MW煤粉炉锅炉,云浮电厂3#、4#炉原设计煤种为晋东南无烟煤,因电煤的供应形势发生变化,无法满足锅炉原设计无烟煤种的供应,现改烧高挥发份内蒙烟煤和神华烟煤。经过55天的大修改造后机组启动,锅炉燃烧器出现结焦及提前着火的现象,严重威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及机组带负荷能力。情况如下:#3
期刊
[摘 要]通过对高压断路器拒合、拒跳原因深入地分析,能够准确地判断高压断路器拒合、拒跳故障地点,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压 断路器 拒合 拒跳  中图分类号:TM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4-0359-01  0 前言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加和输电电压升高,给运行和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故障时要快速准确的切除故障点,日常的倒闸操作等一些工作,
期刊
[摘 要]莱钢1880 m3高炉喷煤A、B、C、D罐输煤管道自06年1月投入使用已经4年,多次发生管道磨漏现象,管道内为高压煤粉,高炉喷吹量大,管道内煤粉流量大,特别是吹扫风与输煤管合茬处为三岔口结构易磨损,严重影响了高炉正常喷吹。  [关键词]喷煤;吹扫风管;管道支架  中图分类号:TG3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4-0349-01  1 设备现状  1
期刊
[摘 要]真空断路弧后延时重击穿现象可能引起危险的过电压,破坏断路器的稳定运行。通过大量的实验观察,研究探讨了产生此现象的机理,并提出了解决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真空断路器 延时 重击穿  中图分类号:TM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4-0358-01  0 引言  大量的实验观察表明,真空断路器在开断成功以后,经几十毫秒至几秒的长时间延时,在暂态恢复电
期刊
[摘 要]为提高涂层性能和使用寿命,设计了FeAICrNi/3Cr13、N195AI/3Cr13和ICr13/3Cr13的3种复合涂层和不喷涂过渡层的3Cr13涂层,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微动摩擦磨损设备等测试技术分析了4种涂层的微观组织和微区成分组成,研究了喷涂不同过渡层对复合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重点考察了FeAICrNi/3Cr13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  [关键词]高速电弧喷涂 微观组织 复合
期刊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4-0366-01  引言  电力电网在电力系统中担负着电能的输送和分配的任务,其施工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始终贯穿于工程施工直至投产的全过程,要为实现合格优质的电网工程开展工作,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各项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也是提高个人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的前题。电网工程的特性是单位工程多,
期刊
[摘 要]本文概述了船舶照明系统的组成、常见故障以及排查方法。船舶照明电路在船舶电气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船舶在航行中出现照明系统故障,会直接影响到航行的安全。  [关键词]船舶照明系统 短路故障 断路故障 接地故障  中图分类号:TK4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4-0364-01  船舶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船舶的工
期刊
[摘 要]根据岩石单向抗压强度以及裂隙发育密度和分层厚度,对煤直接顶板稳定性进行分析。煤层直接顶板稳定程度的差异,其根本原固在于地质条件的差异,煤层顶板的岩性,是影响煤层顶板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煤层顶板的地质条件,是管理好回采工作面煤层顶板的关键。  [关键词]地质条件 构造 煤层顶板 稳定性  中圖分类号:TD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4-0354
期刊
[摘 要]通过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控制数学模型,建立自动发电控制AGC控制下的互联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建立加入区域误差控制ACE的互联系统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在不同负荷增量的情况下,系统的频率偏差和有功功率偏差。认识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对联络线功率波动的作用与影响。仿真结果证明,自动发电控制AGC和区域控制ACE控制能够对互联系统的负荷变化进行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互联电力系统 自动发电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