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我不让”:教育到底有没有标准答案?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dang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后面的问题中有一道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个大大的叉。孩子父亲想不通:难道这就是今天的教育吗?
  孩子父亲认为老师的做法存在偏差,题目问的就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原本就是一道主观题,既然题目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类,就说明这两种题型有性质上的区别。客观题有标准答案,而主观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标准答案,这也是孩子爸爸对学校老师单一思维教育的质疑。
  这位父亲的质疑确实有理有据,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主张思想解放,主张多元思维。仅就教育而言,不应该单一死板,否则很容易教育出“一根筋”的学生。为什么现在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真正满意的工作,有些甚至在家啃老?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我们的教育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过于注重书本知识,注重“标准答案”,把学习知识框在一个狭窄的框子里,孩子稍微迈出界线,就会被严厉喝止。在标准化生产线上战战兢兢接收知识的孩子,就这样变成了一件件不符合“社会质量标准”的“滞销品”,直至形成“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老师面对“我不想让梨”这样的答案,应不应该扣分呢?选择哪种方法最能达到教育目的,是画上大大的红叉,还是酌情减分,抑或是用其他方法处理?这都能显示出老师的教学理念以及对儿童行为纠正方法是否合理。
  刚上小学的孩子,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今后拥有怎样的品质,拥有怎样的性情,都有待塑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塑造孩子未来的责任很大程度上落在老师和家长身上。这名小学生写上这样的答案或许完全是心里话,但是否凡是孩子思想的真实流露就应该予以支持?未必。孩子不想让梨,首先要知道他为什么不让梨,询问这一点非常重要。有时候我们大人理所当然地用自己的思维去评判孩子的思维,这种方式本身就是错误的。
  笔者从事儿童教育工作多年,有时在儿童乐园中,看到有的孩子会去抢自己喜欢的粘贴画,这一行为在大人看来是自私自利的表现。但如果进一步去了解就会发现,孩子们的答案不仅仅是“因为我喜欢,所以我要抢”这么简单。乐园中曾经有一个孩子,因为粘贴画上有妈妈和小宝宝的图案,他就想抢过来粘贴好后送给妈妈当礼物。听到这样远离“自私自利”的答案,你还会训斥孩子不懂事吗?
  所以,如果这个回答“我不会让梨”的小学生没有较好的理由,单纯地因为想占有梨而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老师可以在卷子上画个问号,事后再引导学生,让他知道“谦让”是一种受大家欢迎、并能让自己感到快乐的品德。粗暴的“×”不能改变孩子的思想,只会让他们学会虚伪,学会死板。要知道,脱离人性的教育不能引人深思,冰冷的对错不能启发孩子对生活的思考,因为教育即生活。
  学习贵在能把书本上“死”的知识变“活”,贵在能维持正确的观念不偏离珍贵的道德品质。都说成才要先成人,这比任何问题都难解决。要成人,就要教育和培养,这就不是犯了错打个叉这样简单的事。许多家长都在质疑今天的教育,他们未必是在质疑答案的对错,而是更多地在质疑教育方法的问题。教育方法如果过于单一,不能因材施教,那就是素质教育的漏洞。表面素质,实质应试,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这样的教育还谈何培育祖国的花朵,营造灿烂的明天?
  (责编 欧金昌)
其他文献
以1,3-二甲基脲为原料,经环合、氯化、胺解和磺酸酯化反应合成中间体6-[[2-(p-甲苯磺酰基氧基)乙基]氨基]-1,3-二甲基-2,4(1H,3H)-嘧啶二酮,再与中间体2-[3-(4-硝苯基)丙基氨
以对甲基苯乙酮、三氟乙酸乙酯等为原料合成中间体1-(4-甲基苯基)-4,4,4-三氟-1,3-丁二酮,再与对肼基苯磺酰胺盐酸盐进行脱水环合即得celecoxib,总收率48.3%。
<正>政治大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政治大德。新时代对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政治素质过硬、
创新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动力的源泉,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迫切需要。为此,教师要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意识,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职业院校要加强师
当美感超越时代,其表现为经典;当其超越文化,该作品则反璞归真,能触动所有人的心灵。中国古典明式家具则具备永恒的美感,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魅力把全世界的人都折服了
介绍了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分布,对各种利用形式加以阐述,并分析了煤层气发电系统的流程和各发电机组的优缺点,对中国煤层气发电利用案例进行举例说明,指出发电是煤层气利用的主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