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的内在价值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茶这些年成为业界翘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茶好,得益于福建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良好生态环境与闽人制茶的精神,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未来,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会更加突显。再过几年,茶产业哪怕从名优茶的采摘开始,都更需要机械化的研发与操作。种植过程中,有前瞻性的茶园规划与后期的茶园现代化管理,可以保证更低的成本与更高的品质与产出比。水土保持、植被多样化与立体化、绿篱、健康土壤、生态平衡等问题会更加重要。有机种植或符合欧盟等国出口标准的高端茶品,其市场前景广阔。有利于茶品质提升的国际性认证,则需要政府力量支持、协会牵头与企业的主动性。在工艺流程中,清洁化,标准化的生产要求会越来越高,更加精细化的人工智能在制茶环节会更大程度介入,福建更可以走在前面。在武夷山,已经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尝试。
  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化的大生产并不排斥,就如艺术品在当代工业化社会中的地位一样,匠人精神会更被人尊重,来自天地自然的茶,更与手工传统有着天生密切的关联, “非遗”不应停留在企业产值的指标上,更应该在手工含金量与老一輩经验传递之下实现它的真正生命价值。百年之功,对现实与未耒都有重要影响。
  茶给人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其健康价值,无论企业规模如何,必须有这样的第一条标准。市场对健康的要求会越来越严苛,从种植环节开始、制作到销售终端的包装、后期存储环境等等,都是保证健康价值的链条。不是你宣传有多好,而是口碑有多好,最能决定消费者否决权的就是茶的健康价值了。
  不要着急于一时的价格,虚火之中,更需要闽人以过往的踏实精神,最会做生意的福建人,其实一直有一股韧劲与踏实的精神,能抓住一切机会,有胜于他人的营销策略。他们有“很精明”的商业动机,但须保持商业的清誉与品牌的内在价值。越来越发达的商业是建立在规则之上的,未来能占领前端的,必须是立意长远的人。
  人们都佩服福建人会制茶、会泡茶、会品茶。所以,闽人一定能在茶的本味中,实现闽茶的最大价值。
其他文献
春风一夜长灵芽。又是一年的春暖茶萌!繁忙的茶季,早已在江南地区缓缓铺开,而武夷山却还在绵绵的春雨里沉睡,等待着谷雨后的厚积薄发。  这个以出产武夷岩茶和正山小种而闻名海内外的古老茶区,历代有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搜尽诗肠。而在77年前,因为一个人的到来,变得更加与众不同。  他,就是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现代茶叶事业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被誉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虽然只有短短3年多的时间,但在近代中
期刊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自去年底首播以来,在全国掀起了一阵不小的追剧热潮。除了离奇曲折的剧情外,该剧也从不同维度向我们再现了宋人的生活日常。  莎翁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喜欢喝茶的人,可能对剧中的茶器、茶艺、茶事及荼境就特别关注。市场嗅觉敏锐的商家们更是第一时间蹭热点,马上推出“《知否》同款”玻璃瓜棱汤瓶(又称注子、执壶),一上市就成“爆款”,而此前人气就颇高的
期刊
近些年来,随着对茶及茶器的讲究,茶席中越来越多地能看到茶则与茶匙的身影,人们通过茶则量茶、醒茶,在茶则中觀茶条索,品其香气,最后再由茶匙拨茶人器。回顾我国的茶器发展史,茶则与茶匙的出现可追溯到唐代,但随着历代上饮茶方式的改变,茶则和茶匙的形制与功用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唐代茶则与茶匙  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开元以后,随着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加,饮茶之风遍及全国;且彼时人们生活富庶,饮茶也不仅
期刊
1  如风,有春风习习  十年,仍可以轻易地触痛人们的心灵  让创伤的心一次次忆起5.12那一瞬的悲情  血与泪在凤凰涅槃中接受新生的洗礼  十年,人们心里再不是全盘的痛楚  一排排崭新的高楼整齐划一  一条条宽敞的马路纵横交织  路旁、田间、山头,已经披上了节日般的新绿  十年,久违的笑意自然地刻画在了心里  生活的变化在悲壮之后定然翻天覆地  生者过得美好,才是对逝者的告慰  坚强、坚定、坚忍
期刊
福建茶产业实现“超千亿”,迈上了新台阶,站在了新起点,新起点必要点必须要有新作为。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也是我省实现赶超目标的关键之年,对巩固发展农业农村良好形势具有重大意义。全省茶叶部门要立足新职能新形势新任务,以促进茶产业绿色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  近年来,福建茶产业坚持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全省茶叶全产业链产值在全国率先突破1000亿元大关,毛茶产量、单产
期刊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每一种文学体裁都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与之相类似的,每一种文化现象也离不开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  茶文化素有“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宋代是中国茶文化重要的发展期和繁荣期。茶作为媒介,历经千年依旧铭刻着宋代文人的雅致;茶作为载体,消解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愁苦与寂寞烦扰;茶作为纽带,充实了宋代文人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际。同样,茶诗将宋代文人所追求的雅致生活、情感慰藉、茶情茶意等
期刊
“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一只忧伤的白鸽,停驻在只有六户人家的康家地,听他们的喜怒哀乐,但我只能望着成片的树林叹息,我是一只什么也做不了的忧伤的鸟儿。我从一个台地飞到另一个台地,看玉米或者小麦生长的样子,看它们扬花灌浆或是良莠不齐”……  这是作家韩玲长文《康家地》的叙写。芜杂的生活携带生命的原汁原味,涵盖既多而杂。可以循着各种毛细血管一样的线索,概观作者心情告白的拼图。其中也有致命损伤,然而康家地的人们
期刊
一  我的第二故乡在金川,金川有一位美丽的文友叫韩玲。记得两年前我偶然读到一篇散文《八月的天堂》,内心无比震惊后就是对作者的浅浅喜欢,喜欢那个文字如行云流水,感情细腻质朴的女子。后来我们顺理成章相识、相知到今天的惺惺相惜。当作家韩玲把散文集《康家地》的电子版发到我邮箱后,我想我有必要静下心来细细的品读,品读一个梨乡丰厚土壤里长大的作家,是以怎样的姿势在自己故乡的土地上,在大渡河畔的雪地里如燕子般飞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在闽工作实践,提出特色农业是福建农业的优势所在,也是福建农业的亮点所在,要切实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当年习总书记精心培育起来的七大优势产业,第一个就是茶叶。  经过多年的耕耘,当前福建茶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茶叶出口位居全国前列,茶品质也在全国遥遥领先,福建茶帮更在国内外茶界举足轻重,茶已成为“清新福建”最为靓丽的名片。福建茶为什么能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站得住、叫得响呢?  通过
期刊
审评  “通用法”,即使用150毫升的审评杯和容量略大于杯的审评碗,投茶量3克,茶水比为1:50。(该审评方法在台湾、广东等地较常见,福建多采用“传统法”,即使用110毫升的钟形杯和审评碗,投茶量为5克,茶水比为1:22。)  春分一到,一半是春,一半是茶。忙碌的茶季,在广大的绿茶、白茶主产区相继拉开了序幕。因受邀参加某地“开茶节”须从福州中转,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范增平利用空档,特地组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