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钱钟书作为一位融会古今、学贯中西的大师,在《通感》一文中继续秉承他“打通”的文化观,进行了一系列“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从而深入探究了“通感”这一贯通中西的审美现象。
关键词:通感;钱钟书;比较
“通感”一词是源自西方心理学的术语,由钱钟书先生首次引入中国,并在文艺研究领域加以运用。《通感》一文正是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一、“打通”中西
何谓“打通”,钱钟书在他的《谈艺录·序》里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在他看来,无论是“东海西海”,还是“南学北学”,皆有相通之处,惟有打通古今中西,跨越时间地域的界线,才能获取整个人类文明共同的精华。
在《通感》一文中,钱先生继续秉承这种“打通”中西的研究方法,对中西方文学中的“通感”现象进行了梳理分析。从中国古典诗文中的大量实例到西洋诗文中的举证,甚至还谈到了中国道家和佛家的神秘经验。
在中国,对于“通感”,由于中国古典文论注重感悟式的印象批评和基于天人合一的生命理念,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批评体系,以至于对“通感”这一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朱光潜在评价西方象征派时,曾提到过“感通说”和“着色的听觉”,但并没有从理论上给予其更详细的解说和界定。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虽然也在其心理学著作中提及通感,但并未延伸至理论层面。直到钱钟书手中,才真正“打通”中西,通过对古今中外大量作品实例的比较分析,才落实了“通感”这一理论,并给出了确切的定义:“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这就是钱钟书所理解的“通感”。
二、“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
钱钟书始终没有脱离作品实际去建立他的理论,而是提倡以作品为基础的“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反对空谈理论,这一点在《通感》一文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文章由解读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始,进而引出李渔、方中通对此句的评点。接着又从苏轼的《夜行观星》引至释仲仁的《梅谱·口诀》,通过大量含有“闹”字的古诗词举证,方才得出结论:“闹”字并非如方中通所说是“形容其杏之红”,而是“形容其花之盛”,“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的波动,是从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钱钟书通过对“闹”字这一个例的连类引证式的分析,证明了这种从视觉到听觉的“感官挪移”即“通感”现象的存在。
除此以外,钱钟书还通过个案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论证了这种“感官挪移”现象的广泛存在及其优越性。一方面,他将亚里士多德心理学著作中声音的“尖锐”和“钝重”之分同中国古代《礼记·乐记》中听觉和视觉的拍合相对照,说明了“通感”现象本身贯通中西的延展性;另一方面,他又向内将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乐声的一节与《乐记》中对于乐声的一连串“类形”的描写作对比,并指出《乐记》的听觉沟通视觉明显要高于《琵琶行》中单纯的听觉联系听觉,因为白居易只是拿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等声音来比喻琵琶奏出的乐声,而《乐记》中的“歌者端如贯珠”等描写才真正说明了声音既有视觉上珠子的形状,又有触觉上珠子的光滑圆润,从视觉和触觉两个角度展现出歌声的连贯性和丰满性,因而技高一筹,而这也恰是“通感”手法的妙处所在。
三、“一贯于万殊”
“艺之以术,理以一贯,艺之为事,分为万殊。”在钱钟书看来,万殊之中亦有一贯之道,人类一切的知识领域都贯穿着一贯之理、不变之宗,应用于比较文学,就是去发现全人类普遍存在的“诗心”、“文心”。而“通感”正是存在于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共通的审美体验过程。
中国古诗词用“闹”字来形容花花绿绿、应接不暇的春日景象,西方语言也会用“大声叫吵的”、“呯然作响的”等词来指称太过鲜明或强烈的颜色,虽然语体和语境全然不同,但却不约而同地展现出了视觉和听觉体验的联动和挪移,具有共通性;中国古代的《乐记》用“端如贯珠”来形容歌声,从视觉和触觉两个角度展现声音之美,近代西洋钢琴教科书里也形容美妙的音调为“珠子般”的,并且创造了“珠子化”这一新词来形容嗓音或鸟鸣,这种贯穿了异国文化次元壁的对于音乐的共通审美再次印证了“通感”现象的“一贯性”;再比如西洋诗文里香味的“叫唤”和我们诗人的“闹香”、“香声喧”、“幽芳闹”,星星的“啧啧喳喳”和我们的“小星闹如沸”以及“几个明星,切切如私语”等,中西方的诗人们为了展现一些突破了一般经验的感受,纷纷采用了“通感”这样一种能够通过不同感官沟通和交互体验来传达微妙体会的手法。
总的来说,《通感》一文展现了钱钟书一如既往的专业态度和方法论,对我国乃至世界比较文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钱钟书.七缀集[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2):186-189.
[2]王华云.钱钟书与比较文学[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1):124-126.
[3]仲米磊.钱钟书的比较诗学观——试以《通感》、《诗可以怨》为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121-122.
[4]舒苑.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怎样理解钱钟书先生的“通感”说[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5(02):30-31.
[5]姚洪伟.论钱钟书的“打通”说.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98-199.
关键词:通感;钱钟书;比较
“通感”一词是源自西方心理学的术语,由钱钟书先生首次引入中国,并在文艺研究领域加以运用。《通感》一文正是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一、“打通”中西
何谓“打通”,钱钟书在他的《谈艺录·序》里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在他看来,无论是“东海西海”,还是“南学北学”,皆有相通之处,惟有打通古今中西,跨越时间地域的界线,才能获取整个人类文明共同的精华。
在《通感》一文中,钱先生继续秉承这种“打通”中西的研究方法,对中西方文学中的“通感”现象进行了梳理分析。从中国古典诗文中的大量实例到西洋诗文中的举证,甚至还谈到了中国道家和佛家的神秘经验。
在中国,对于“通感”,由于中国古典文论注重感悟式的印象批评和基于天人合一的生命理念,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批评体系,以至于对“通感”这一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朱光潜在评价西方象征派时,曾提到过“感通说”和“着色的听觉”,但并没有从理论上给予其更详细的解说和界定。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虽然也在其心理学著作中提及通感,但并未延伸至理论层面。直到钱钟书手中,才真正“打通”中西,通过对古今中外大量作品实例的比较分析,才落实了“通感”这一理论,并给出了确切的定义:“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这就是钱钟书所理解的“通感”。
二、“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
钱钟书始终没有脱离作品实际去建立他的理论,而是提倡以作品为基础的“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反对空谈理论,这一点在《通感》一文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文章由解读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始,进而引出李渔、方中通对此句的评点。接着又从苏轼的《夜行观星》引至释仲仁的《梅谱·口诀》,通过大量含有“闹”字的古诗词举证,方才得出结论:“闹”字并非如方中通所说是“形容其杏之红”,而是“形容其花之盛”,“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的波动,是从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钱钟书通过对“闹”字这一个例的连类引证式的分析,证明了这种从视觉到听觉的“感官挪移”即“通感”现象的存在。
除此以外,钱钟书还通过个案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论证了这种“感官挪移”现象的广泛存在及其优越性。一方面,他将亚里士多德心理学著作中声音的“尖锐”和“钝重”之分同中国古代《礼记·乐记》中听觉和视觉的拍合相对照,说明了“通感”现象本身贯通中西的延展性;另一方面,他又向内将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乐声的一节与《乐记》中对于乐声的一连串“类形”的描写作对比,并指出《乐记》的听觉沟通视觉明显要高于《琵琶行》中单纯的听觉联系听觉,因为白居易只是拿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等声音来比喻琵琶奏出的乐声,而《乐记》中的“歌者端如贯珠”等描写才真正说明了声音既有视觉上珠子的形状,又有触觉上珠子的光滑圆润,从视觉和触觉两个角度展现出歌声的连贯性和丰满性,因而技高一筹,而这也恰是“通感”手法的妙处所在。
三、“一贯于万殊”
“艺之以术,理以一贯,艺之为事,分为万殊。”在钱钟书看来,万殊之中亦有一贯之道,人类一切的知识领域都贯穿着一贯之理、不变之宗,应用于比较文学,就是去发现全人类普遍存在的“诗心”、“文心”。而“通感”正是存在于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共通的审美体验过程。
中国古诗词用“闹”字来形容花花绿绿、应接不暇的春日景象,西方语言也会用“大声叫吵的”、“呯然作响的”等词来指称太过鲜明或强烈的颜色,虽然语体和语境全然不同,但却不约而同地展现出了视觉和听觉体验的联动和挪移,具有共通性;中国古代的《乐记》用“端如贯珠”来形容歌声,从视觉和触觉两个角度展现声音之美,近代西洋钢琴教科书里也形容美妙的音调为“珠子般”的,并且创造了“珠子化”这一新词来形容嗓音或鸟鸣,这种贯穿了异国文化次元壁的对于音乐的共通审美再次印证了“通感”现象的“一贯性”;再比如西洋诗文里香味的“叫唤”和我们诗人的“闹香”、“香声喧”、“幽芳闹”,星星的“啧啧喳喳”和我们的“小星闹如沸”以及“几个明星,切切如私语”等,中西方的诗人们为了展现一些突破了一般经验的感受,纷纷采用了“通感”这样一种能够通过不同感官沟通和交互体验来传达微妙体会的手法。
总的来说,《通感》一文展现了钱钟书一如既往的专业态度和方法论,对我国乃至世界比较文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钱钟书.七缀集[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2):186-189.
[2]王华云.钱钟书与比较文学[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1):124-126.
[3]仲米磊.钱钟书的比较诗学观——试以《通感》、《诗可以怨》为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121-122.
[4]舒苑.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怎样理解钱钟书先生的“通感”说[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5(02):30-31.
[5]姚洪伟.论钱钟书的“打通”说.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