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刘盟赟(“活字文化”编辑部主任、对谈主持人):rn首先要感谢来到现场的这么多读者,我是黄老师这本书《文本及其不满》的编辑,活字文化的刘盟赟.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两位嘉宾老师,一位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黄子平老师,一位是青年文学批评家、中山大学林峥副教授.我们今天这个活动是围绕黄老师这本书展开的,其实大家看到的这本书,是在去年的疫情期间出版的,虽然它是一本已经出版了一年的书,但是对于我们这场活动来讲,它可能是一本新书,因为在正式出版之后,我们还没有做过任何一次关于这本书的分享会,这本书其实是黄老师这么多年的文学批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盟赟(“活字文化”编辑部主任、对谈主持人):rn首先要感谢来到现场的这么多读者,我是黄老师这本书《文本及其不满》的编辑,活字文化的刘盟赟.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两位嘉宾老师,一位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黄子平老师,一位是青年文学批评家、中山大学林峥副教授.我们今天这个活动是围绕黄老师这本书展开的,其实大家看到的这本书,是在去年的疫情期间出版的,虽然它是一本已经出版了一年的书,但是对于我们这场活动来讲,它可能是一本新书,因为在正式出版之后,我们还没有做过任何一次关于这本书的分享会,这本书其实是黄老师这么多年的文学批评,包括他的个人经历的精选集.
其他文献
只有人类才有意识的观点远远谈不上被科学界广为接受.社会现象更复杂、更不稳定的观点尽管在认识论意义上很可能是正确的,但无法从本体论意义上得到确证.这两个观点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当在于我们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从形式上看,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倾向于采纳假设演绎理论而非经验归纳理论的形式;社会科学家往往更喜欢与日常经验、个人感受更相符的理论、概念,而自然科学理论显得更偏离于日常常识.从实质上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里,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新研究和新知识的主要启动力量,但自然科学家更倾向于依托某理论范式进行演绎推理来推动进一
侨易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实证性的可操作方式,考察关键性的文化、思想、精神的具体形成问题.1840年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和文化侵迫,中国文化遭遇“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身处其中的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和比较中西文化的本质和差异,提供了“东西洋思想各成一系”“内向超越与外向超越”“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等多种整体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中体西用”“全盘西化”“西体中用”等应对“西学冲击”的各种构想.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异质性和“中学”“西学”的迁变性,“西学冲击”下中国文化的“精神质变”迄未完成.该文通过回顾
杨度rn1906年晚清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要给朝廷一个交待,随行数十人浩浩荡荡,熊希龄、夏曾佑、陆宗舆、章宗祥、施肇基、袁克定等名列其中,虽不乏伍光建这样精通外语的人才,但最后选中执笔为文者却是并未同行的杨度和梁启超.梁启超是《新民丛报》的主笔,戊戌变法通缉的要犯,杨度如何与梁启超并列?
“侨易学”是国内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概念,由叶隽教授提出.侨易学着重于对人的迁移与人的精神发展之间的关联进行研究,具有明确的人文主义关怀.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看,侨易学的视角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这里倾向于对侨易学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结合持乐观态度,愿意畅想一种可能的比较文学侨易学.
《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是侯外庐步入史坛的处女作.他在翻译德文版《资本论》的基础上,将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变迁相结合,把自己的研究领域从经济学扩展至社会史,再扩充到思想史,开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实践过程,取得了重大突破.今天我们重读《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会发现:当年那些侯外庐所倾全力解决的问题非但没有能完全解决,而且也已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被后人所淡忘.然而,他的论断却又在历史演变的进程和坎坷中不断得到验证.这部专著给我们深刻启示:不仅要多关注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深入探究其中
一、初出茅庐的少年rn1892年周炳琳(字枚荪)出生于浙江黄岩一个普通家庭.幼读私塾,后入新式学堂璇珠小学,随又转入椒江前所镇教会主办的天主堂小学修习法文.1907年考入黄岩中学,1912年毕业.次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后升入法科经济门.
陈独秀rn胡适说:“只有三本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rn1904年陈独秀在创办《安徽俗话报》(半月刊)时,结识了好友汪希颜的弟弟,芜湖科学图书社(书店)的老板汪孟邹.承晚清白话文运动余绪,《安徽俗话报》出版了23期,发行最多时达三千份,有的还再版,行销之广,为全国四十种白话报之冠.陈独秀不仅是这个刊物的主编,也是主要撰稿人,他本人写了八万字的各类文稿.汪孟邹后来去了上海,创办了亚东图书馆,1915年陈独秀从日本到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021年2月27日,早上出门时看到阴沉灰蒙的天,心里掠过一丝不祥的预感.果然,很快收到曙光师兄的短信,说导师张传玺先生走了.虽然不应觉得突然,毕竟先生年老体弱,又多次入住医院治疗,自然有些思想准备,但听到消息后,内心的感伤还是一下子涌了上来.回想起先生领我入学术研究之门、助我走学术研究之路的一件件事情,心中感慨和感激万千.
新冠疫情的暴发和全球性蔓延,造成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公共卫生危机.新冠疫苗的研发和使用为全球应对新冠疫情带来了转机.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疫苗民族主义,给全球抗疫合作蒙上阴影.追本溯源,疫苗民族主义主要源于“西方中心论”、极端民粹主义、民族国家间的利益冲突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脆弱性.更值得注意的是,疫苗民族主义已上升为国家间的博弈,严重阻碍全球抗疫进程,未来或进一步加剧全球疫情的恶性循环,引发全球地缘政治对抗,拖延全球经济复苏,阻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遏制疫
“大跃进”后期,为了应对城市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中央制定了精简职工的政策,“运动式”地将千百万企业职工精简到农村.这些办理退职手续前往农村的原职工,表现出对迁入地长时期的不适应,仍然以“单位职工”自居,并采用各种方式提出诉求,要求原单位给予精神关怀与经济补助.该文借用侨易学的相关理论为概念工具,探讨退职职工迁入农村之后,未能实现“因侨致易”,而是出现“侨而不易”现象的原因.研究认为,“因侨致易”并非绝对出现,而是建筑在一系列制度基础上.被动的“侨”和地位落差,使制度基础发生变化,对行为主体造成影响,最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