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以往的品德教学方式,在现今教育成果不是很理想,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已经无法正确地引导学生,对话教育的出现很好地突破了这种局限性,对话教学能够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品德的过程中拥有话语权,从而让不同的学生在对话中展现自己,下面我们就对话教育理念下的小学品德教学改革进行浅析。
关键词:对话教育;小学生;品德教学;改革;浅析
品德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是规范学生正确行为规范的基础,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学,已经成为了当下品德教育者的重点课题,而对话教学的引入,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学,因此品德教学的灌输方式转化为对话教育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 对话教育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作用特点
1. 对话教育理念的概念
所谓的对话教育教学,是指教育者和学生通过双方的语言交流来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新式教学理念,它体现了双方平等的话语权,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对话教育要遵循几点原则,其一,对话内容并不是简单的问答,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蕴含教育性的互动。其二,对话内容并不是越多越好,应该注重对话内容的质而非量上。其三,对话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要学生和教师达成一致,主要是做到师生之间有着思想碰撞。对话教育中不仅仅只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对话,也存在着人机对话,自我对话和学生间的对话等多种形式。
2. 品德课堂教学中对话教育的价值
老旧的课本灌输教学方式,是通过教育者的教学手段,强加给学生的,让学生被迫接受品德课堂内容,以达到学习的目的,师生之间处于不平等的状态,话语权由教育者掌握,而对话教育把以往的教学改成了师生共同掌握话语权,学生可以獨立思考学习,通过课本、多媒体、社会实践构建自我品德价值观,并在不断的交流中感悟,在现实生活中反思,逐渐地形成了对自己品德的认知。从而让学生在品德的学习上有了自我加深、自我改进的权利。一言以蔽之,对话,作为一种态度:介入;对话作为一种关系:平等;对话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创造。
3. 对话教育是对传统品德课堂教学的改进
对话教育能够使品德课堂教学开放化,让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形成人格平等、话语权平等,突破以往小学品德教学的固定模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产生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品德的学习上获取更多的资源,让学生能够吸收更多的除了课本外的品德知识,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形成一种多元化、开放化的小学品德教学模式。
二、 对话教育理念下小学品德教学改革的策略
1. 改革小学品德课的内容
以往的小学品德课程,总是单一的说教方式,枯燥乏味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无法将课本的内容有效地灌输给学生,而品德课的基本内容是要让学生能够理解情感、道德、法规、安全等知识,不能仅注重课本说教形式,应该让品德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和沟通,使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学知识,因此,应该把以往的品德教材进行改革,更新课堂内容,让教材基于对话教育的基础,服务于对话教育,好让对话教育的优势发挥出来。如,教学“合理安排时间”一课时,围绕“怎样做才是真正节约时间”这个话题,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并加以剖析:妈妈一边织毛衣一边看电视,小洋洋也学着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大家讨论一下这样的情景,谁会是真正节约时间呢?经过一番对话,大家弄明白了妈妈看电视是用眼、用手织毛衣,可以同时进行,妈妈这样做是充分巧妙地利用了时间。而小洋洋做作业和看电视时都要用眼并动脑,不可以同时进行,这样肯定不能把作业做好。在该教学片断中,教师充分挖掘课文话题资源进行创新,避免对话教学空泛化和浅表化,学生在对话教学中获得新的启示,其思维理解得以深化,品德课的感染力增强了,教学成效自然也就提高了。
2. 改革小学品德课的教学方式
虽然我国目前的小学品德教学有了极大的改善,加入了包括媒体等在内的各种能够加强学生情感的教学手段,但是这种单一的方式还是无法突破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了当时铭记,课后易忘的现象。而对话教学方式的加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品德课的对话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已有的品德认知上认识到不足,然后通过交流、沟通,重新理解、整理认知,从而达到正确理解道德行为的目的。如在“尊老爱幼”这一主题的教学中,让小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是如何尊敬老人的。切忌让小学生谈他们所不熟知的生活,造成假、大、空的思想品德教育局面。可见,对话教学对于品德课的重要性,品德课应该加入多种手段,进行多元化教育,以对话教学为主,让学生能够有对话的欲望,不断地在对话中促进自我品德发展。
3. 改革小学品德课的形态
现阶段的小学品德课堂形态单一,学生在学习时很难将课堂知识和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品德课不能局限在教室内,或局限在教师教学中,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环境学生的生活特点,改变学生的学习形态,以激发学生真正的领悟品德内容,例如,我们在进行尊老爱幼的品德教学时,可以请学生家长一同参与,进行实地表演,通过表演和现场对话的形式,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对自我品德提升。再如我们在进行拾金不昧的品德教学中,可以借助教室外的场地,进行表演,让每一名学生各抒己见,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之间的思维进行碰撞,更好地加深学生印象,所以,小学的品德课堂应该在对话教学的基础上,突破教学地点和人物的局限,让学生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教育者的对话中,认识社会规范,并实践社会规范,从而对品德有良好的认知。
总之,小学品德课程应该逐渐转变为对话教育形式,品德课程本身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不断地形成学生道德的社会性、自律性,在行为习惯和情绪态度中发展正确的人性特征,因此,用对话教育形式教学比灌输式教学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对话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品德,从而规范自己,起到自律的作用,而如何正确地把以往的教育方式改革成对话教育模式,相信品德教育者在不断的实践中能够找到正确的方法,让品德教学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闫国栋.改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分析[C].//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6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6:653-654.
[2]顾卫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蓝辉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官浔中心学校。
关键词:对话教育;小学生;品德教学;改革;浅析
品德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是规范学生正确行为规范的基础,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学,已经成为了当下品德教育者的重点课题,而对话教学的引入,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学,因此品德教学的灌输方式转化为对话教育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 对话教育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作用特点
1. 对话教育理念的概念
所谓的对话教育教学,是指教育者和学生通过双方的语言交流来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新式教学理念,它体现了双方平等的话语权,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对话教育要遵循几点原则,其一,对话内容并不是简单的问答,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蕴含教育性的互动。其二,对话内容并不是越多越好,应该注重对话内容的质而非量上。其三,对话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要学生和教师达成一致,主要是做到师生之间有着思想碰撞。对话教育中不仅仅只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对话,也存在着人机对话,自我对话和学生间的对话等多种形式。
2. 品德课堂教学中对话教育的价值
老旧的课本灌输教学方式,是通过教育者的教学手段,强加给学生的,让学生被迫接受品德课堂内容,以达到学习的目的,师生之间处于不平等的状态,话语权由教育者掌握,而对话教育把以往的教学改成了师生共同掌握话语权,学生可以獨立思考学习,通过课本、多媒体、社会实践构建自我品德价值观,并在不断的交流中感悟,在现实生活中反思,逐渐地形成了对自己品德的认知。从而让学生在品德的学习上有了自我加深、自我改进的权利。一言以蔽之,对话,作为一种态度:介入;对话作为一种关系:平等;对话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创造。
3. 对话教育是对传统品德课堂教学的改进
对话教育能够使品德课堂教学开放化,让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形成人格平等、话语权平等,突破以往小学品德教学的固定模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产生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品德的学习上获取更多的资源,让学生能够吸收更多的除了课本外的品德知识,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形成一种多元化、开放化的小学品德教学模式。
二、 对话教育理念下小学品德教学改革的策略
1. 改革小学品德课的内容
以往的小学品德课程,总是单一的说教方式,枯燥乏味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无法将课本的内容有效地灌输给学生,而品德课的基本内容是要让学生能够理解情感、道德、法规、安全等知识,不能仅注重课本说教形式,应该让品德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和沟通,使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学知识,因此,应该把以往的品德教材进行改革,更新课堂内容,让教材基于对话教育的基础,服务于对话教育,好让对话教育的优势发挥出来。如,教学“合理安排时间”一课时,围绕“怎样做才是真正节约时间”这个话题,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并加以剖析:妈妈一边织毛衣一边看电视,小洋洋也学着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大家讨论一下这样的情景,谁会是真正节约时间呢?经过一番对话,大家弄明白了妈妈看电视是用眼、用手织毛衣,可以同时进行,妈妈这样做是充分巧妙地利用了时间。而小洋洋做作业和看电视时都要用眼并动脑,不可以同时进行,这样肯定不能把作业做好。在该教学片断中,教师充分挖掘课文话题资源进行创新,避免对话教学空泛化和浅表化,学生在对话教学中获得新的启示,其思维理解得以深化,品德课的感染力增强了,教学成效自然也就提高了。
2. 改革小学品德课的教学方式
虽然我国目前的小学品德教学有了极大的改善,加入了包括媒体等在内的各种能够加强学生情感的教学手段,但是这种单一的方式还是无法突破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了当时铭记,课后易忘的现象。而对话教学方式的加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品德课的对话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已有的品德认知上认识到不足,然后通过交流、沟通,重新理解、整理认知,从而达到正确理解道德行为的目的。如在“尊老爱幼”这一主题的教学中,让小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是如何尊敬老人的。切忌让小学生谈他们所不熟知的生活,造成假、大、空的思想品德教育局面。可见,对话教学对于品德课的重要性,品德课应该加入多种手段,进行多元化教育,以对话教学为主,让学生能够有对话的欲望,不断地在对话中促进自我品德发展。
3. 改革小学品德课的形态
现阶段的小学品德课堂形态单一,学生在学习时很难将课堂知识和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品德课不能局限在教室内,或局限在教师教学中,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环境学生的生活特点,改变学生的学习形态,以激发学生真正的领悟品德内容,例如,我们在进行尊老爱幼的品德教学时,可以请学生家长一同参与,进行实地表演,通过表演和现场对话的形式,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对自我品德提升。再如我们在进行拾金不昧的品德教学中,可以借助教室外的场地,进行表演,让每一名学生各抒己见,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之间的思维进行碰撞,更好地加深学生印象,所以,小学的品德课堂应该在对话教学的基础上,突破教学地点和人物的局限,让学生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教育者的对话中,认识社会规范,并实践社会规范,从而对品德有良好的认知。
总之,小学品德课程应该逐渐转变为对话教育形式,品德课程本身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不断地形成学生道德的社会性、自律性,在行为习惯和情绪态度中发展正确的人性特征,因此,用对话教育形式教学比灌输式教学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对话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品德,从而规范自己,起到自律的作用,而如何正确地把以往的教育方式改革成对话教育模式,相信品德教育者在不断的实践中能够找到正确的方法,让品德教学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闫国栋.改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分析[C].//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6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6:653-654.
[2]顾卫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蓝辉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官浔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