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15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按照患者受到的米非司酮剂量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50例;每组患者在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之后,分别给低、中、高剂量组患者施以6.25 mg/次、12.25 mg/次和18.25 mg/次的米非司酮,每天1次,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低、中、高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和孕酮(P)的变化,以及对观察结构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治疗后,三组FSH、LH、E、P的含量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降低(FSH:t=4.406,5.329,3.610,P=0.000,0.000,0.000;LH:t=4.563,6.134,4.455,P=0.000,0.000,0.000;E:t=7.173,6.815,7.018,P=0.000,0.000,0.000;P:t=2.367,6.315,4.351,P=0.020,0.00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组间FSH、LH、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相比低剂量组,E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50,2.085,P=0.000,0.004);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子宫功能性出血症状均得到显著缓解,有效率均为100%;低剂量组的复发率32%,高于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的8%及10%;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的闭经率6%与2%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46%。
结论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施以12.5 mg/次、1次/d的米非司酮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与闭经率均较低,建议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