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处留心皆学问
去年10月,秋雨绵绵,凉风习习,我带着喜悦的心情来到王振中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一天下午下班时,我偶尔发现有几位学生还在学校走廊的“读书吧”中享受着读书的乐趣。然后我就顺着“读书吧”的走道来到一间教室。当我走进教室时,发现该班的班级文化充满着活力,充满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人文氛围,处处都体现着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彰显个性的特点,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更体现了家的温暖,成为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紧接着我马上被挂在学生桌两侧的“爱心书袋”吸引住了,觉得“爱心书袋”方便、美观、实用。然后,我就好奇地找来一位正在打扫卫生的学生,想进一步地了解这个“新鲜事物”,那位学生开始有点腼腆,后来才告诉我:“我们学校的‘爱心书袋’听说是学校家长委员会捐赠的。”另一个学生走过来边演示边说:“自从有了‘爱心书袋’后,我们就方便多了,真的要感谢那些家长们。”当我与学生们聊得正入神的时候,我又发现了班上的另外一个“新鲜事物”,那就是图书架,图书架虽然不是很美观,但很实用。顶层放图书,底层是为雨伞或扫把量身定做的藏物架,设计得太妙了!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
由此,我感悟到:学校如果办出自己的特色,并且通过多渠道地增强学校的影响力,那么,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个人和社团就会越来越多,学校也将会越办越好,成为一个良性循环。今天,我了解到学校家长委员会捐赠“爱心书袋”给学校的一事不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吗?校长亲自为校园“补妆”
去年11月5日早上7时10分,我们休息了两天的假期,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昌黎路小学继续“充电”。一进校门,就发现王振中校长在为校园 “补妆”——拿着扫帚在篮球场上打扫卫生。当时我很纳闷:那么琐碎的事情校长都要参与进去吗?是在“作秀”吗?我仔细地观察一下,发现跟他在一起“补妆”的还有几个值日老师和学生。再走进教室,看见班主任也在跟学生们一起打扫卫生。这时候我才醒悟过来:原来是学生扫地的速度慢,上课时间又快要到了,校园里有些地方还没有“化上妆”,所以校长、老师、职工要给校园“补妆”。据悉,这是学校的校长、老师、职工经常做的事情。因为我曾经听一位老师说过,当你第一次走进校园时,你是认不出哪位是校长的。
有一个好的校长才有一间好的学校,有一个注重细则的校长才有一群注重细则的师生,有一个经常为校园“补妆”的校长才有一群经常为校园“补妆”的教师。
教育无小事 事事是教育
某日,区科协的领导莅临我校调研青少年科技特色教育工作。当我和科协的领导们一起前往科技展览室走去时,迎面走来四位女学生,其中一位学生习惯性地对着我们行队礼并且问候说:“老师好!”但其他三位学生做出很不文明的举动在我们身边溜过。当时,我对这四位不同举动的学生产生了很大的感触,并且对自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四位学生一起遇见老师,就只有一位学生才会做出如此有礼貌的言行举止呢?作为学校领导的我,平时对待学校的师生是否犯过同样的错误?因为学校领导的言行举止也会直接影响着师生。难道其他三位学生只是害羞而已吗?难道这是一件小事吗?难道……事后,我决定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进行“小题大作”。当天下午,我把事情告知班主任及管德育的行政领导,并且要求大力宣扬那位主动与别人打招呼问好的“小事”。第二天早上,学校管德育的行政领导在全校师生的晨会上,有针对性地讲述前一天发生的“小事”,并号召全体师生向那位主动与别人打招呼问好的同学学习。后来,学校还制定了相关“讲文明、讲礼貌”系列活动的方案,并按照活动方案一一落实。从此,学校营造了“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氛围,学生也养成了“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
在规范管理学校的过程中,要时刻记住“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要注意“蝴蝶效应”,“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学校领导,是担任孩子教育任务的“领头羊”,更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因为,伟大正是存在于细节之中!
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要求孩子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孩子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学校要求师生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身边的小事下功夫。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
去年10月,秋雨绵绵,凉风习习,我带着喜悦的心情来到王振中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一天下午下班时,我偶尔发现有几位学生还在学校走廊的“读书吧”中享受着读书的乐趣。然后我就顺着“读书吧”的走道来到一间教室。当我走进教室时,发现该班的班级文化充满着活力,充满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人文氛围,处处都体现着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彰显个性的特点,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更体现了家的温暖,成为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紧接着我马上被挂在学生桌两侧的“爱心书袋”吸引住了,觉得“爱心书袋”方便、美观、实用。然后,我就好奇地找来一位正在打扫卫生的学生,想进一步地了解这个“新鲜事物”,那位学生开始有点腼腆,后来才告诉我:“我们学校的‘爱心书袋’听说是学校家长委员会捐赠的。”另一个学生走过来边演示边说:“自从有了‘爱心书袋’后,我们就方便多了,真的要感谢那些家长们。”当我与学生们聊得正入神的时候,我又发现了班上的另外一个“新鲜事物”,那就是图书架,图书架虽然不是很美观,但很实用。顶层放图书,底层是为雨伞或扫把量身定做的藏物架,设计得太妙了!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
由此,我感悟到:学校如果办出自己的特色,并且通过多渠道地增强学校的影响力,那么,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个人和社团就会越来越多,学校也将会越办越好,成为一个良性循环。今天,我了解到学校家长委员会捐赠“爱心书袋”给学校的一事不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吗?校长亲自为校园“补妆”
去年11月5日早上7时10分,我们休息了两天的假期,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昌黎路小学继续“充电”。一进校门,就发现王振中校长在为校园 “补妆”——拿着扫帚在篮球场上打扫卫生。当时我很纳闷:那么琐碎的事情校长都要参与进去吗?是在“作秀”吗?我仔细地观察一下,发现跟他在一起“补妆”的还有几个值日老师和学生。再走进教室,看见班主任也在跟学生们一起打扫卫生。这时候我才醒悟过来:原来是学生扫地的速度慢,上课时间又快要到了,校园里有些地方还没有“化上妆”,所以校长、老师、职工要给校园“补妆”。据悉,这是学校的校长、老师、职工经常做的事情。因为我曾经听一位老师说过,当你第一次走进校园时,你是认不出哪位是校长的。
有一个好的校长才有一间好的学校,有一个注重细则的校长才有一群注重细则的师生,有一个经常为校园“补妆”的校长才有一群经常为校园“补妆”的教师。
教育无小事 事事是教育
某日,区科协的领导莅临我校调研青少年科技特色教育工作。当我和科协的领导们一起前往科技展览室走去时,迎面走来四位女学生,其中一位学生习惯性地对着我们行队礼并且问候说:“老师好!”但其他三位学生做出很不文明的举动在我们身边溜过。当时,我对这四位不同举动的学生产生了很大的感触,并且对自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四位学生一起遇见老师,就只有一位学生才会做出如此有礼貌的言行举止呢?作为学校领导的我,平时对待学校的师生是否犯过同样的错误?因为学校领导的言行举止也会直接影响着师生。难道其他三位学生只是害羞而已吗?难道这是一件小事吗?难道……事后,我决定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进行“小题大作”。当天下午,我把事情告知班主任及管德育的行政领导,并且要求大力宣扬那位主动与别人打招呼问好的“小事”。第二天早上,学校管德育的行政领导在全校师生的晨会上,有针对性地讲述前一天发生的“小事”,并号召全体师生向那位主动与别人打招呼问好的同学学习。后来,学校还制定了相关“讲文明、讲礼貌”系列活动的方案,并按照活动方案一一落实。从此,学校营造了“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氛围,学生也养成了“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
在规范管理学校的过程中,要时刻记住“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要注意“蝴蝶效应”,“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学校领导,是担任孩子教育任务的“领头羊”,更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因为,伟大正是存在于细节之中!
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要求孩子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孩子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学校要求师生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身边的小事下功夫。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