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快跑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k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1月26日,斯洛伐克(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日利纳一家杂货店老板卢波米尔(Lubomir)·萨甘先生得到了他的小儿子彼得·萨甘(Peter Sagan),他有两个哥哥米兰(Milan)和朱莱(Juraj)以及一个姐姐唐卡(Danka)。由于父母忙于经营小店而无暇照顾孩子,彼得从小几乎是由姐姐带大的。
  就像欧洲很多国家的小孩子那样,彼得很小就去参加了当地足球俱乐部的梯队训练,不过俱乐部的球童课程和内容让他觉得索然无味,仅仅一周,他就放弃足球而迷恋上了哥哥朱莱的自行车,和这种在两个轮子上踩动踏板,快速前进的运动一见如故。于是,彼得得到了他的第一辆自行车—这辆车还有两个辅助轮不至于让他失去平衡。但很快辅助轮就下岗了。看着儿子愉快地骑车飞驰出去,老萨甘也许不知道,儿子能够在车上骑得这么远。
  毁车天才
  “我哥哥当时赢下了很多比赛,而我当时的梦想就是像他那样去赢得比赛。”多年以后,彼得·萨甘在面对采访时说,“我曾经也是一名好学生,和普通人一样上学,但是现在我不再打算和其他人那样去读大学,我想首先专注于我的自行车上。”
  1997年,杨·乌尔里希在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三年就获得了环法冠军。铺天盖地的报道深深影响了无数小孩子,萨甘也并不例外。他曾视乌尔里希为自己的偶像,而乌尔里希用大齿比骑车的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萨甘的骑车方式。在乌尔里希夺冠那年,萨甘也开始了自行车比赛。他所在的日利纳自行车俱乐部在当地的森林公园组织了一次比赛,老萨甘决定给两个孩子朱莱和彼得报名。结果让家里人喜出望外,两兄弟都顺利地在他们所在级别展现出了非常好的天赋,双双夺冠(也就是说彼得赢得了U7级别的比赛)。这两个小孩马上就得到了俱乐部教练米兰·诺沃萨德(Milan Novosad)和经理彼得·萨尼奇(Peter Zanicky)的关注,他们让小萨甘去参加山地车的训练和比赛,很快,彼得·萨甘就患上了“自行车疯狂症(尤其是山地自行车)”。紧接着,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开始发生了。
  与其他小孩中规中矩不同的是,Sagan有时候显得粗枝大叶,骑车穿T恤,不穿锁鞋而穿网球鞋,打扮随意,平时训练只喝白开水做补给。抛开他吃得太饱依然获得冠军以及骑坏了车只好深夜找焊工焊好车架继续比赛这些小故事,最奇葩之处是在某届斯洛伐克杯山地车赛前,他居然错误地把自己的赛车给卖了,而赞助商VeloSprint的另外一辆车也被推迟到货,情急之下萨甘借了姐姐的一部“民用级”自行车就去参赛了。就是骑着这部从超级市场买来的,刹车不太靠谱,套件很不给力的车,他居然还是赢得了比赛。
  日利纳周围的山坡、树林、山地车,甚至街道的楼梯都成为了萨甘的活动乐园。从一些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他十七八岁时,玩山地车是多么疯狂:其他人推车上陡坡,他咬牙坚持骑上去;其他人小心翼翼地下坡,他无所畏惧一路前冲。日复一日让他成为了自行车运动的全才,越野、冲山、公路、混合越野、BMX全活儿玩家。当我们透过转播镜头看到他公路比赛间隙玩起脱把、抬前轮、漂移、兔跳、抬腿下坡时,全得益于童年积累。
  一骑成名,孤胆英雄
  日利纳的冬天太过漫长,寒冷加上积雪不适合公路车运动,所以萨甘花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山地车和公路车越野中。
  第一次品尝到职业车手的味道,是他在2008年加盟了杜克拉车队(Dukla Trencin Merida,一支斯洛伐克注册的洲际车队,属第三级别车队)参加了山地车越野欧锦赛,并获得了冠军。在同年,他拿到了在特雷维索举办的世界公路越野(cyclo-cross)锦标赛少年组的第二名,虽然惜败于冠军阿诺·杰弗里(Arnaud Jouffroy)。不过在半年后,在太阳谷举办的XC世界青少年山地车锦标赛中,他实现了对杰弗里的复仇,一举拿下世界冠军,很难想像如果今天萨甘还在比山地车,那么现在的XC界会是什么景象。
  如果说在山地车少年组比赛得益于他对冲山的狂热、娴熟的控车技术和强悍的爬坡能力,那么在巴黎-鲁贝青少年组比赛中的表现,则无法用正常人的看法去看待。2008年巴黎-鲁贝青少年组的比赛,虽然只有128公里,但是经过了传统的巴黎-鲁贝赛经典的鹅卵石路面中的19段,对青少年级别来说极其艰苦,但当主车群刚出发四十余公里,一个身穿蓝衫、体型瘦削的家伙便开始突围,或许主车群里的其他人还在心中嘲讽这个愚蠢的举动,但是,50公里,60公里,70公里过去了,突围的疯子依然踪迹不见。英国车手安德鲁·费恩(Andrew Fenn)从大部队突围追击,才在那个人突围近80公里之后,追上并反超了他,而那个突围狂人,则在最后几乎被追击集团追上,虽然最终获得了第二,这个疯子就是彼得·萨甘,他让人们惊讶得大呼小叫。
  也许今天很多人会说萨甘冲刺太厉害,或者说他的山地车技巧、控车技巧很炫,但别忘记,当年他突围了80公里,在他在进入世界巡回赛(World Tour)第一年,就积极地参与突围,无论是在环澳洲赛,还是巴黎-尼斯赛,他曾经像一名孤胆英雄,亦或像阿甘那样的傻小子。
  峰回路转
  即使有如此出色的表现,萨甘的职业之路开始地也并不顺利,虽然对东欧车手有一定好感的快步车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安排萨甘试训并做了VO2 Max测试,其实结果还不错,甚至说有些出乎车队的意料,不过最后快步却将萨甘据之门外。根据比利时La Dernière Heure报纸的爆料,当时快步的经理Lefevere认为这个只会说捷克语一无所有甚至没有锁鞋也没有车子的小子只想专注于山地车还想要钱?但是他只有18岁!(事实上,Lefevere当时还没有搞清楚萨甘是捷克人还是斯洛伐克人。)
  这次失败深深地刺痛了萨甘,他想放弃公路车运动。在家人的劝说下,他又尝试到天然气车队碰碰运气,天然气车队的队医和经理们在看了萨甘的体检报告之后震惊了:他们从未见过一个19岁的车手像萨甘这样身体强壮且有力,而这一次,萨甘成功获得了天然气车队提供的一份两年的合同(2010~2011),合同还附加了一个条款:他可以选择代表Cannondale竞技车队继续参加山地车比赛。而这份合同后来又延长到了2012年。
其他文献
伴随着起跑枪响,第二届凯乐石环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赛在夜色中拉开了帷幕。通往山脊的木栈道被选手们星星点点的头灯照亮,宛如一条盘旋而上流动的银河。选手们奔跑在闪烁的星辰之下,呼吸着山区清冽纯净的空气,抬头可以仰望清晰明亮的北斗七星。不久天空被绯红色的晨霞照亮,远处洁白巍峨的雪山慢慢映入跑者的视野……奔跑在雪山草甸之上感受大自然斗转星移的变化,是该赛事最吸引笔者之处。  本刊作为2016凯乐石环四姑娘山超
故地重游是美事也是美德,说是美事,大凡愿意再次靠近的风景,都该是你意犹未尽或是刺穿过你神经的记忆,或多或少时间的轴曾被那时风月侵蚀,重新来过或被抚平或是再次镂刻,自当是美事了。人能缅怀曾经的一事一物,虽人面不知何处,但故地重现当是惜缘和感恩,自是美德。  而今旧地重游,绝非穿越时空,新的体验,新的触摸方式完全嗨翻你!
长板其实是滑板的一个进化体,长板比普通街式滑板更长更宽,轮子也更大更软更宽,长在35英寸(89厘米)以上,宽在8.5英寸(21.6厘米)以上,轮子在65毫米以上的滑板,我们都叫它长板。长板的玩法特别多样,因此,样式和制作工艺方面比普通滑板要复杂且丰富。大部分的长板是由加拿大枫木制作,部分由竹子制成。随着玩法的不断扩展,对板子性能的更多要求,长板开始添加进一些复合材料,例如玻璃纤维或碳纤维。长板和普
eli Steck不愧为“瑞士机器”的绰号,这个夏天,39岁的他在阿尔卑斯山区完成了一个新的壮举:用时61天,完登了阿尔卑斯山区全部82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这个项目Ueli原计划用80天完成,足足提前了19天。    Ueli的“82 Summits”计划开始于今年6月10日,最初与他一起搭档的是德国登山者Michi Wohlleben。他们的目标是依靠徒步、骑行、滑翔伞、滑雪等方式,80
夜袭河防口  早春,3月。北京城已经品尝到春天的气息了,白天的气温已经使人忘掉了羽绒服。而在北部山区,寒冷依旧。  一部单车、一盏头灯、一个大背包……在确认了所有该带的东西后,我跨上车披星戴月地出发了。目的地简单而明确—即将消失的河防口古长城。  骑行在黑暗的郊区公路上,感受着春夜的凉风习习,我没戴手套的双手居然一点也没觉着冷。虽然在到达河防口村之前都是平坦的柏油路,但连续的上坡还是给我添了不少麻
全球暖化,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议题,世界上的大国召开会议签署《京都议定书》,限制废气排放。然而,气候变暖、天空变色、大地变黑,依然悄悄地但却大规模地发生着。近年的研究显示,北极冰块的厚度比过去几年薄了很多,已经威胁到了很多独特生物如北极熊的生存环境;而南极旅游的持续升温,也对极地脆弱的生态系统有所影响。许多国家都在两极建立了科考站,以期对极地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达到更好保护的目的;而前
可以最多变诡秘,也可以最童话浪漫,这是越野跑众多地形中,最变幻莫测的一种—森林。不同的纬度、气候,甚至是日与夜、晴与雨、距离的长与短,都可能造成天堂与地狱的云泥之别。  在热带雨林中奔跑,需要穿越毒虫出没的热带丛林、泅渡过齐腰深的沼泽地,遭受酷热和高湿度的双重考验,在艳丽的花朵和滴着水珠的大叶片背后,你永远也想不到背后是惊喜还是惊恐。先后参加巴西亚马逊雨林极限马拉松的极地跑者吴少刚和陈盆滨记住的正
阅 读  如果你对西藏几乎一无所知,最好先看赤烈曲扎的《西藏风土志》,这是藏地文化风俗的普及本,绝对入门级读物,起码在青年客栈里作为谈资是够用了。  具有关于地域和文化的知识之后,不能错过的是刘立千先生的译注、校译、著作、注释的作品,比如《米拉日巴传》、《西藏王统记》、《卫藏道场圣迹志》、《西藏王臣记》等等,可以作为资料借鉴,若是能从中理出脉络就可以展开自己对西藏文化的研究。何况刘立千先生以一汉人
2014年4月14日,凌晨6:30,美国-墨西哥边境线。  南加州春天的清晨,太阳总是升起得过早,让人抓不住最后一颗流星。我深吸了一口气,面向北方。Bob大叔站在我的身旁,为我在纪念碑旁边拍了几张照。我举起了中国国旗,用卫星定位器发送了我的位置,背上了徒步包。  “你准备好了吗?”Bob问道。我忘记了当时是怎样回答他的。我准备好了吗?这个问题,我已经拷问自己了千百遍,也已经用过去的23年岁月积累和
他们是那种亲密无间的朋友,能够互相以生命相依托。如果一个人在攀登中脱落,另外一位一定会在那里将他紧紧拉住;如果一个人遇到了似乎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另外一位会鼓励他克服难点。他们是马克·韦尔曼和迈克·卡波特。  1991年,31岁的马克·韦尔曼是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守林人,瘫痪的双腿并没有阻止他继续参加攀岩活动,37岁的迈克卡波特是一家医疗所的门警,也是优胜美地最富有经验的攀岩者。同甘苦共患难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