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推导了倾斜地形上稳定大气近地面层的风切变普适函数。在东南极高原倾斜地形的条件下,利用地转阻尼定律和热传输定律,对各种外参数条件下倾斜地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地形作用对近地面层的影响一般都在25%以上。对南极Mizuho站1980年38次探空资料的计算表明,倾斜地形的作用在27%~49%之间,并且冬季明显大于夏季。
【出 处】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导了倾斜地形上稳定大气近地面层的风切变普适函数。在东南极高原倾斜地形的条件下,利用地转阻尼定律和热传输定律,对各种外参数条件下倾斜地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地形作用对近地面层的影响一般都在25%以上。对南极Mizuho站1980年38次探空资料的计算表明,倾斜地形的作用在27%~49%之间,并且冬季明显大于夏季。
其他文献
蜂毒素不同程度地减慢紫膜中三体菌紫质(BR)光循环中间体M的快(M_(412f))、慢(M_(412s))衰减成分,却加快Triton X-100增溶的BR单体的M_(412s)。蜂毒素对两种BR M_(412s)的影响均随体系pH提高而增强。pH5.5~8.8时,蜂毒素对紫膜M产量影响甚小,却使M_(412s)产量先减小后增大。蜂毒素使单体易于漂白,提高pH则漂白更加明显。实验结果支持蜂毒素与菌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文昌鱼不同发育时期卵巢滤泡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文昌鱼卵巢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滤泡细胞。发现了这种细胞与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有关,其结构特点是:(1)椭圆形或卵圆形带管状线粒体,(2)滑面内质网,(3)胞质中有大的脂滴,(4)发育良好的高尔基器复合体和管状粗面内质网。这些特点与哺乳动物中的膜细胞(theca cell)的结构相似。因此,认为文昌鱼卵巢的滤泡细胞就是类固醇激素细胞。
对近40a来全球冰川波动的分析表明,冰川波动显示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北欧和高亚地区的冰川波动幅度较小,以退缩为主,而北美和阿尔卑斯山区的冰川则显示出较大的波动,出现了明显的冰川前进,不同规模的冰川对气候变化反应的敏感性不同,且大、小冰川之间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存在着滞后关系。从全球冰川波动来看,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全球范围内大冰川(长度>5km)波动滞后气候变化约8a左右,而小冰川(
以古里雅冰芯中δ~(18)O和积累量的记录为基础,论述了小冰期以来古里雅冰芯所反映的气候变化特征。自1570年以来,古里雅冰芯所记录的气候经历了几次明显的变化,17世纪和19世纪是400多年来的相对寒冷和少雨时期;18世纪和20世纪是400多年来的相对温暖和多雨时期。古里雅冰芯反映了这一地区温度和降水的密切关系:温度上升对应降水增加,温度下降对应降水减少。这种关系与季风对本区的影响具有内在联系。
研究了3种新的直链醚席夫碱钆配合物在固态和溶液状态以及配体中亚乙氧基链长和取代基不同时对EPR特性的影响。总结了规律性,特别是考察了不同温度下及各种溶剂中EPR特性的差异。首次观测到低温下THF引起的“单峰效应”,并作了解释。
采用放射受体结合法及分子筛HPLC分析研究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核内的维甲酸(RA)受体。发现HL-60细胞核内存在RA特异结合部位。Scatchard分析表明结合呈单位点,ku为2.03nmol/L,Bmax为1352.6pmol/mg protein。分子筛HPLC分析表明结合位点的分子量约为50ku。这些结果提示HL-60细胞核内存在的RA特异结合位点具有受体性质。细胞总RNA与维甲酸
whiG结构基因翻译起始位点邻近的序列区域被改造了6个碱基。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了该基因,序列分析验证了改造后的整个DNA序列,并定向克隆到大肠杆菌高效表达载体pET11c的T7噬菌体10启动子的下游,转化可被IPTG诱导产生T7 RNA聚合酶的受体菌株——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后的重组菌株,经蛋白提取,SDS-PAGE结果表明whiG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其表达量约为
研究了水稻Japonica 77-170品种(Oryza sativa, var. Japonica 77-170)(170)及其耐盐突变体20(突变体20)在ABA,NaCl,PEG和热激胁迫时rbcL,salT和rab16 3个基因的表达特征,发现除了突变体20叶中rab16和170根中rbcL的表达不受ABA影响外,其它情况下,ABA均能诱导这3个基因的转录。低浓度NaCl诱导突变体20叶片
在Linsker网络的基础上,结合色觉通路的神经生理学依据,构造了具有色觉特点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模型的第二层可以生成具有颜色拮抗感受野的特征分析细胞;第三层及以后各层可以生成具有单拮抗感受野和双拮抗感受野的特征分析细胞。
利用我国气象站地温资料,结合地震、地形变及降水资料,对我国境内“地热涡”的时空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单个“地热涡”的生命周期是3~8个季,平均约为1.5a;“地热涡”的水平尺度平均是600km,其特征速度约为400km/a;“地热涡”集中出现在地壳活动强烈、垂直形变速率绝对值大的中心地区;地壳稳定、垂直形变速率绝对值小的地区,基本上无“地热涡”活动;“地热涡族”的源地多在印度板块的边缘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