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阅读背景下的特藏文献阅读推广研究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yz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信已经进入图书馆服务领域,是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重要的信息发布平台。本文以图书馆特藏文献阅读推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国多家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微信阅读背景下特藏文献阅读推广的形式、方法、内容,论述了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进行特藏文献阅读推广的重要作用和局限性,并将微信信息传播优势和特藏文献传播特点相结合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微信 特藏文献 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a)-0217-04
  Abstract:WeChat has entered into the field of library service, which is an important information release platform for library’s reading promotion service. Taking reading promotion of library’s special collectio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attern, method and content of reading promotion of special collec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eChat reading after investigating the use of WeChat Subscription in multiple libraries in China, and elaborates the important role and limitations of library’s WeChat Subscription in reading promotion of special collections, and also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by combining WeChat’s advantages i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with special collections’ disse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Wechat; Special Collection Literature; Reading Promotion
  1 纸本特藏文献的阅读推广
  1.1 图书馆的特藏文献
  特藏文献一般指某一地区,或某一专题的具有持久价值的历史资料。其主要特点是稀有、独特和具有文物价值。例如:稀有、珍贵书刊、地图;某一地区、某一专题有重要影响的个人、团体、事件的各种文件(手稿、照片、图片、音像等);文物(历史档案)等。图书馆中常见的特藏文献一般包括:古籍、地方文献、民国文献、外文文献、其他专藏文献等。
  这些文献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学者、研究人员的青睐。特藏文献也是图书馆最具特点,最具区别意义的文献构成。图书馆针对特藏文献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一方面宣传了特色馆藏,为专科、专项领域研究提供重要史料,另一方面展示了特色文化,为传承、推广优秀文化起到示范作用。
  1.2 特藏文献的一般阅读推广方式
  特藏文献常见的阅读推广方式包括:(1)结合特藏文献内容开展专题展览、书展、讲座、沙龙等推介活动。一般可结合馆藏特色、地域文化、重大纪念日、传统节庆假日等开展主题活动。例如,本馆已开展的活动有:沃土芳华——长春市图书馆馆藏地方作家作品展、长春图书馆珍贵古籍书影展、城市热读·关东文化讲堂系列讲座、读者沙龙——品读聚乐部等。(2)在日常咨询服务中开展阅读推广。针对特藏文献人群的阅读特点,在读者到馆咨询时,可推荐相关阅读书目;推荐利用专题二、三次文献;协助检索相关专题文件,辅助申报科研课题;编辑、编纂阅读推广期刊和专题文集等。例如,本馆参编有《东北地方文献联合书目》,编制《东北地方文献索引》《紀鹏文库书目提要》《长春市图书馆馆藏珍贵古籍名录》等特藏文献目录;针对特藏文献的咨询服务数量年均约300项;馆刊《品读》“馆藏撷珍”“沃土芳华”栏目,分别介绍了馆藏珍贵版本古籍和本地作家作品、本地历史建筑。(3)图书馆设立专题专藏空间。在图书馆设立特藏文献专藏区域,一方面便于对特藏文献的服务、管理和研究,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图书馆的共建合作中。例如,本馆建有古籍查阅室、地方文献查阅室、特藏文献查阅室、红楼梦文献研究室等专藏文献阅览室。此外,还在特藏文献阅览室设立了“尤肖其文库”“上官缨文库”“纪鹏文库”等特色文库,方便特藏文献的开发与利用,鼓励关心公益阅读的人群捐赠图书。
  在智能手机和微信广泛使用之前,以上列举活动一般通过传统媒体进行报宣传道。在活动场地内外张贴活动海报,通过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进行活动宣传和报道。
  2 微信阅读背景下特藏文献阅读推广调查分析
  2.1 调查基本情况
  笔者近期调查了全国范围内(34个地区)部分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包括:4个直辖市,28个省/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的公共图书馆。调查时间为3个月(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调查以“行政区划名称”+“图书馆”为检索词,可检索到图书馆共计31家。
  重点调查了以下四类问题:(1)该图书馆是否有官方微信公众号;(2)通过微信公众号能否检索到馆藏特藏文献;(3)信息推送中是否含有特藏文献信息;(4)含有特藏文献的推送信息主要内容是什么。
  调查情况如下:有微信公众号的图书馆比率为97%;97%图书馆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检索到馆藏特藏文献;信息推送内容中,含特藏文献相关内容的公众号比率为73%,推送非线下活动通知的公众号比率40%;主要推送内容,按照由多至少的顺序排列,包括:公益讲座活动预告、展览活动预告、传统文化知识、地方文化宣传、中华古籍宣传、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等。推送信息的组成形式,以“文字+图片”为主,鲜有音频、视频。   2.2 微信在特藏文献阅读推广中的作用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实现了馆藏文献的自助检索、查询服务,有利于特藏文献的广泛利用。微信公众号实现了一般的解答咨询功能,包括馆藏文献检索、数字资源检索、开馆须知等咨询类问题。读者只要关注某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随地查阅异地馆藏。
  有利于特藏文献阅读推广活动信息的及时发布和效果反馈。读者线上接收活动通知迅速、便捷,活动前可通过微信为参与者预定坐席,活动后可得到微信后台的读者反馈,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及策划更适合群众参与的活动起到窗口作用。
  新媒体传播形式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对特色馆藏的理解和利用。目前各家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就某一主题进行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类型文件综合编辑,从宣传内容到编辑文件类型的选择,较之传统媒体具有自主性和原创性。对于宣传特藏文献起到深入浅出的作用。例如,上海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出解读沪语的有声原创信息;湖北省图书馆、海南省图书馆分别针对“非遗”专题推出微信视频播放和网络直播。
  2.3 以微信为媒介的特藏文献阅读推广局限性
  2.3.1 深度咨询服务不足
  (1)不便于开展特藏文献阅读指导工作。一般而言,图书馆特藏文献设在指定区域,开放时间有一定限制,对外开放阅览程度有一定限制,这就要求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中,专设解答咨询栏目,或明确提示信息。且应预留各特藏阅览区的咨询电话信息,方便读者咨询疑难问题。另外,在对读者进行特藏文献的书目推荐,阅读方法、检索方法的指导,及特色数据库使用、特殊阅览设备使用方法的教授上难于开展工作。
  (2)不便于开展特藏文献参考咨询工作。一般情况下,查阅特藏文献的读者不能就一两个问题明确想要查找的内容。馆员需要与读者及时沟通后,以确认选择相适应的检索工具、检索途径和馆藏资源范围。微信公众号推送和运营很少专设咨询岗位。读者在后台提出咨询问题,微信公众号工作人员一般会与具体工作人员沟通后再进行信息回复,造成咨询不及时,增加沟通成本。
  (3)直接获取所需特藏文献受限制。因微信公众号功能有限,读者复制、影印纸质特藏文献,或进行数字化的特藏文献自助传递、下载都不方便,需通过与具体咨询馆员取得联系后方可获得。
  2.3.2 特藏文献内容揭示深度有限
  (1)难以全面查阅特藏文献。据调查,多数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并未直接提供自建特色数字资源的查询接口。各图书馆的特藏文献开发已有成果,通过选题、扫描、上传数据、整合利用等流程,建立了不同主题的数据资源库。例如,笔者所在图书馆近年新建的特色资源库包括“伪满洲国时期地方文献数据库”“民国时期地方文献数据库”“馆藏现代地方文献数据库”等。利用时,并不能直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推广,形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另外,因版权、扫描尺寸、文物保护等原因的限制,特藏文献未能全部录入数据库,所以,在深入研究利用特藏文献时,还应以线上、线下两类检索方式同时进行查检为宜。
  (2)推送特藏文献相关信息较少。据表1可知,除线下活动(讲座、展览)通知外,直接宣传特藏文献的公众号较少,且信息发布无规律、不定期。据笔者调查发现,直接发布特藏文献信息的微信平台较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山东省图书馆微信平台,以古籍相关文献为特色,宣传齐鲁大地的厚重传统文化。又如,上海市图书馆微信平台,以上海方言为宣传点,音频与图文相结合的信息发布到微信平台上,在现代大都市语境中游离出吴侬软语,独具特色。
  2.3.3 不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
  微信公众号的阅读特点是文章短小、精致。这种形式的阅读适用于简单的信息传递,及通知、消息类文章的传播,并不适用于人脑认知体系的构建。对于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人,特别是未成年人而言,不利于语言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掌握。而阅读古籍、民国时期文献、外文文献也需要一定的语言学基础。故而,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还应从纸本阅读做起。此外,纸本阅读更有利于文献保护意识的培养。特藏文献珍贵而稀有,多数具有文物价值,而微信等媒体阅读是新兴现代阅读方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专门宣传特藏文献保护的推送信息较少。图书馆应明确告知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特藏文献的同时,也有保护其完整、完好可被持久利用的义务,这同样是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对当下特藏文献阅读推广方式的建议
  微信阅读已然成为我们现代人重要的阅读方式之一,我们如何开展可操作性、具实效的特藏文献阅读推广,笔者提出以下3点建议。
  (1)以原创信息为主,与读者共建阅读数字空间。图书馆微信平台要以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地域文化、革命文化为己任,增设相关原创内容的栏目。推送文章应将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乡土教育融入读者日常生活,引导广大读者参与经典阅读中去,并指导读者如何阅读经典。组织相关活动,积极倡导读者参与到此类相关原创文章的编写中去,通过分享身边事、身边人、身边情,带入更多读者体验阅读的美好。以培养民众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2)推送精品文化信息,打造特色阅读窗口。
  与优秀文化传播APP或者文化机构公众号合作,共建特藏文献推广模式。在符合著作权法的许可内,可以推荐给读者优秀的古诗词、古文APP,或致力于推广中华文化、地方文化、革命文化的公众号。可将适宜图书馆推送的信息直接转发,或将其与阅读进行关联,整理编辑后推送。以信息为“点”,及精品文化阅读为“面”。一方面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另一方面通过微信推广我国的优秀文化,开拓阅读视野,为特藏文献的深度利用提供路径。
  (3)发挥各类信息传播方式优势,创新微信公众号服务功用。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应开发与特藏文献相关微信小程序,或内置栏目,将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与之相链接,实现微信专业阅读指导和参考咨询服务。或将线下开展的活动编辑成适合微信发布的文件目录,让线上读者进行点播。线下特色的讲座、培训等音视频资源,以及特色文化展览、文献展阅等活动均可发布到公众号上进行点播或展示。不必到馆即可共享公共文化服务。可即时调取、整理微信平台读者的反馈信息,对各类反馈信息统计,客观分析读者阅读兴趣,把握阅读舆情动向,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
  4 结语
  微信阅读多以短小、精致、快捷的定位示人,它的消遣性和休闲娱乐化日益明显。我们应认识到,沉浸在碎片化阅读、浅阅读方式中会让人远离美好的阅读体验。图书馆可充分发挥微信功能优势,结合当下读者喜爱阅读的内容,創新服务模式。针对特藏文献的阅读推广特点,开展各类切实有效的推广活动,开展相关阅读指导,逐渐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降低人们的信息焦虑和恐慌,从而产生更多与阅读有关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雷辉,刘阳,王轩.基于微信的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8(1):36-40.
  [2] 陈冬阳.基于微信的阅读推广应用策略[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2-4.
  [3] 侯君洁.基于微信平台的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问题及对策[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8(1):48-55.
  [4] 王宝英,王宝玲,靳月庆.静态阅读推广资源视角下的高效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探究[J].图书馆论坛,2018(4):111-118.
  [5] 朱宁,常彦峰.美国大学图书馆的特藏文献管理与读者服务工作[J].图书馆学研究,2014(11):97-101.
  [6] 陆和建,程思捷.我国公共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案例分析及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1):23-28.
  [7] 刘威,谭小华.重庆图书馆特藏文献展览服务探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3):65-69.
其他文献
2018年11月1日,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副部长林蕙青出席会议、颁发聘书并作重要讲话。我校院长潘鲁生担
分析了二元交互作用系数kij不确定度对工质热力学性质与循环性能计算的影响;对HCFC22及其HC/阻燃剂混合工质替代物进行了变工况空调循环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kij取值误差对
近日,第二届数字绘画邀请展"塗龙季"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届展览以"塗龙季"为主题,探索新时代的"绘画"形式、持续梳理和探讨"数字绘画"概念。"塗龙季"这一主题源于首届邀请
本文在分级进风旋流燃烧室的实验台上,测量了在不同的分级进风比率或二次直流风率条件下,湍流旋流燃烧的时均温度场、O2、CO2、CO和NO浓度场的分布。通过实验测量结果分析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