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被3 所中学开除, 撵出家门,
在外流浪, 又在印尼遭骗, 最后跑到
大陆来了, 一住就是17 年。” 一见
面, 记者问及他为何来大陆时, 陈传
仁笑着回答。这顿时引起了记者的兴
趣: 他是怎么“ 跑” 到大陆来的?
怎样打造自己在大陆的事业? 在做生
意之余, 又怎么会有时间、有精力写
就这部40 多万字的《海外华人的力
量》一书? 大陆发展到底给台商带来
了什么? 当眼前这位儒雅的台商回答
完那一连串的问题时, 记者脑海中只
有两个字: 传奇。
18 年前萌生写书情结
《华人世界》: 有朋友告诉我, 说 您有很浓的“ 中国情结”?
陈传仁: 其实, 不仅仅是“ 中 国情结”, 更是一种“ 大陆情结” 吧。我的曾祖父是清末的福建官吏。 道光年间(1821-1850 年), 被调到台 湾任职税官。以后的150 多年间, 我 们陈家四代人就再也没有回过大陆。 事实上, 绝大部分台湾居民都是清末 到1949 年前从大陆过去的, 大部分 人都没有回来过。不过, 我和大陆很 有缘分。从中学时代, 我就与大陆有 “ 关系” 了。那时, 大陆的政治运 动差不多结束了。我念高一时, 曾创 办过一份学生杂志, 向台湾当局询问 大陆近况, 让他们告诉我们这些成长 中的、渴望知识的中学生, 到底现在 大陆是什么样子了, 结果, 被当局官 员和我学校里的老师痛批, 勒令退学。 高二时, 我在无意中捡到了一张宣传 大陆改革开放的传单, 我就藏在书本 里, 一不小心被老师发现, 又被勒令 退学。我现在再回过头来看, 那时候 虽然是一种成长期的冲动, 但可能是 注定的一种与大陆的缘分。
《华人世界》: 被学校退学, 家长 是不是气坏了?
陈传仁: 是啊! 当然气啊。我爸 妈是一个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人, 当时, 我爸爸又是政府公务员, 这种 屡次被中学勒令退学的事, 他当然会 觉得颜面无存, 一气之下就我赶出了 家门。我于是只能到外面流浪, 先在 台北街头摆地摊, 后又自学英语, 到 了一家学院去读了一个大专, 一边读 书, 一边做点小生意, 以此谋生。到 了25 岁那年, 我才算在一家美国机电 公司谋得一份“ 正当” 的职业。 《华人世界》: 那什么时候才有自 己的事业?
陈传仁: 在美国公司干了一年后 吧。我觉得自己有能力自创公司了, 因 为我之前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社会经验 了。于是, 我开始在印尼爪哇岛设厂投 资, 生意一度做得非常红火。谁知道, 印尼地方银行和爪哇土著居民, 见到我 这个中国人致富, 非常眼红。1990 年, 印尼当地势力竟串通一气, 在巨额汇款 中做了手脚, 弄得我血本无归。
《华人世界》: 那个时候是不是绝 望了? 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命怎么这么 不好?
陈传仁: 有一点。不过, 我这个 人一向是比较乐观的, 我总是相信, 只要心诚, 老天绝不会亏待你的。所 以, 我在印尼遭骗后, 弄得倾家荡产, 但是并没有走上绝路。有一些华人朋 友对我慷慨解囊, 我至今都记着他们 对我的恩情。特别是菲律宾侨领戴亚 明先生, 对我的帮助更是可以以恩重 如山来形容。
《华人世界》: 这是不是就是您现 在写《海外华人的力量》的最初萌芽?
陈传仁: 的确, 所以, 我的书中 的一段话就是这么写的:“ 因为工作 业务的关系, 我常穿梭于世界各地。 一个最直观的印象就是, 每到一个新 国家、新地方, 都会看到熟悉的黄皮 肤、黑头发的面孔, 而每遇到操普通 话、广东话、闽南话甚至带有华语口 音的英语的华人时, 总有种亲切感。 可以不夸张地说, 只要有人居住的地 方, 就会有华人的存在。于是, 一直 以来, 我都在想, 为什么全世界有那 么多华人? 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 正 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能发挥怎样的作 用? 如今, 这本册子算是我个人的一 些答案吧。”
探讨中国与华人的互动关系
《华人世界》: 那你什么时候来大 陆的呢?
陈传仁:1990 年前后吧。那个时 候, 正是台商开始比较多地进入大陆 的时期。我感觉到了大陆对台商的热 忱, 就决定将剩有的一些资金转入大 陆, 投资电子和通讯行业。
《华人世界》: 到大陆的事业应该 很顺利吧?
陈传仁: 开始时也不太顺利。90 年代初时期, 大陆的BP 机、大哥大等 电信行业刚刚兴起, 我当时借用台湾 的技术资源和大陆的市场优势, 生意 很快有了起色。不过, 你知道, 商场 常有不测风云,1993 年, 我倾其所有, 投资某一大哥大电池名牌, 大陆商品 却盛起假冒伪劣之风。结果, 原装产 品滞销, 假货充斥市场。那时, 我几 乎傻掉了, 就呆呆站在堆满电池的库 房里, 又一次感觉什么都完了。
《华人世界》: 结果又是有贵人 相助?
陈传仁: 对, 这个贵人就是大陆 政府啊。我就向政府部门举报, 当时, 我还清楚记得, 来检查的领导戴着眼 镜, 穿着深色制服, 还带有点南方的 口音。他核对了我的专利证书, 也检 测了我的产品, 于是说了一句“ 我们 会严格依法办事的”, 就走了。当时, 我还怀疑, 这会不会是官腔呢? 要不 要走走后门呢? 那几天, 也一直在犹 豫要不要去找人, 却听说相关部门已 经开始严惩手机电池假冒商了。几个 月后, 假冒市场肃清, 我的代理业务 就起死回生。
《华人世界》: 这也是再次坚定 了你写一本《海外华人的力量》的原 因吗?
陈传仁: 可以这么说吧。我当时 真的是非常感激政府, 完全和我在台 湾时、在东南亚时想象的不一样。所 以, 我在书中有一章就专门写“ 海外 华人与中国认同”, 就是想探讨为什 么那么多人, 虽然远居他乡多年, 对 中国却有着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认 同感。我觉得, 这个不能简单地用同 一种族来解释, 这里面还有一些更深 层次的中国与华人的互动原因。
寻找中国“ 老钱” 的精神源泉
《华人世界》: 那您作为一位商 人, 平时除了运作企业外, 什么时 候开始用那么多精力用来从事经济 与文化的学术研究。这两者之间会 有冲突吗?
陈传仁: 之后的生意还有几次大 大风浪, 不过, 都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大概是到2002 年吧, 我当时已到不惑 之年了, 生意也慢慢稳定下来, 我开 始回忆自己走过的路, 希望以志立命。 于是, 我开始慢慢地把重心转到研究 一些经济和文化问题, 还投资组建了 一家起名为“ 墅苑” 的文化研究机 构。墅, 有休息的意思; 苑, 带有园 林的含义。大陆这几年有一些浮躁, 我希望做一些文化事业, 让人们在休 息之余享受知识的快乐。我觉得, 做 学术, 首先需要有一种心态。只要心 态平静了, 许多沉淀下来的思路就会 渐渐涌出来。所以, 我现在无论多忙, 都会保证每天都看一些书。大约在四 年前的一个夏天, 我还专门给自己放 了一个月的假, 拜访了一些名教授, 还专门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在北京 图书馆翻阅和整理了先前对华人的研 究成果。我发现, 研究华人到底有什 么力量, 并没有系统的论述过。于是, 我就任命了自己公司的两个人专门做 我的研究助理, 开始一点点搜集资料, 一点一滴地, 就这么成了。其实, 现 在看来, 我觉得, 做学术要比做生意 难。生意有时靠运气, 做学术真的是 要扎扎实实, 不能有半点侥幸心理。
《华人世界》: 对于《海外华人 的力量》这本书, 您最想通过它向广 大读者表达的信息与传递的理念是什 么? 未来, 在传播、研究中国的文化 与经济方面, 您还有哪些计划?
陈传仁: 我去年曾经在《环球 时报》写过一篇《海外华人形成特殊 政治力量》, 其中就比较框架性地说 明海外华人不仅仅只有“ 经济” 的 作用, 还有一些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 政治力、认同力、整合力。如果这种 整合力量加以利用, 将有助于两岸统 一和解决中国周边的诸多有争议的问 题。当时这篇文章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网上被转载得也非常多。当时, 书已 进入尾声了。而我在这本书中想要表 达的观点就是想系统地论述一下华人 的经济、政治力量, 以及华人对未来 世界的和谐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这本书结束后, 已衍生出来许多新的 问题。最近, 我写了一篇《中国富人 “ 富不过三代”?》谈到了我对经历 了一代财富积累后, 中国富人的财富 传承, 将是涉及到中国国家兴衰的重 大课题。我想, 未来两三年, 我会在 这方面做一些研究, 主要是想寻找到 中国“ 老钱” 到底需要怎样的精神 源泉。
《华人世界》:《华人世界》杂 志是一份面向国内及全球华人华侨 的专业期刊。作为一位华人, 您认 为, 作为国内连接海内外华人平台 的专业杂志, 最需要做的工作是哪 些? 海内外华人最关注的会是哪些 信息与内容?
陈传仁:《华人世界》是一本非 常优秀的期刊, 一直都办得不错。对 于期刊的采编和发行工作, 我是外 行, 自然谈不出哪些最需要做的工作。 但是, 我觉得, 当前中国与华人世界 正在处于强烈的磨合期。一方面, 中 国崛起对于世界华人来说, 是非常好 的消息。另一方面, 这也为中国与华 人世界如何适应提出了新的要求。比 如, 中国该如何保护海外公民的安 全? 又该如何处理海外华人的关系? 等等。这时候, 双方都需要一个窗口 来解答这些问题。如果能够一直关注 这个磨合期中中国和华人世界的诸多 困惑,《华人世界》注定会做出更大 的历史贡献。
18 年前萌生写书情结
《华人世界》: 有朋友告诉我, 说 您有很浓的“ 中国情结”?
陈传仁: 其实, 不仅仅是“ 中 国情结”, 更是一种“ 大陆情结” 吧。我的曾祖父是清末的福建官吏。 道光年间(1821-1850 年), 被调到台 湾任职税官。以后的150 多年间, 我 们陈家四代人就再也没有回过大陆。 事实上, 绝大部分台湾居民都是清末 到1949 年前从大陆过去的, 大部分 人都没有回来过。不过, 我和大陆很 有缘分。从中学时代, 我就与大陆有 “ 关系” 了。那时, 大陆的政治运 动差不多结束了。我念高一时, 曾创 办过一份学生杂志, 向台湾当局询问 大陆近况, 让他们告诉我们这些成长 中的、渴望知识的中学生, 到底现在 大陆是什么样子了, 结果, 被当局官 员和我学校里的老师痛批, 勒令退学。 高二时, 我在无意中捡到了一张宣传 大陆改革开放的传单, 我就藏在书本 里, 一不小心被老师发现, 又被勒令 退学。我现在再回过头来看, 那时候 虽然是一种成长期的冲动, 但可能是 注定的一种与大陆的缘分。
《华人世界》: 被学校退学, 家长 是不是气坏了?
陈传仁: 是啊! 当然气啊。我爸 妈是一个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人, 当时, 我爸爸又是政府公务员, 这种 屡次被中学勒令退学的事, 他当然会 觉得颜面无存, 一气之下就我赶出了 家门。我于是只能到外面流浪, 先在 台北街头摆地摊, 后又自学英语, 到 了一家学院去读了一个大专, 一边读 书, 一边做点小生意, 以此谋生。到 了25 岁那年, 我才算在一家美国机电 公司谋得一份“ 正当” 的职业。 《华人世界》: 那什么时候才有自 己的事业?
陈传仁: 在美国公司干了一年后 吧。我觉得自己有能力自创公司了, 因 为我之前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社会经验 了。于是, 我开始在印尼爪哇岛设厂投 资, 生意一度做得非常红火。谁知道, 印尼地方银行和爪哇土著居民, 见到我 这个中国人致富, 非常眼红。1990 年, 印尼当地势力竟串通一气, 在巨额汇款 中做了手脚, 弄得我血本无归。
《华人世界》: 那个时候是不是绝 望了? 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命怎么这么 不好?
陈传仁: 有一点。不过, 我这个 人一向是比较乐观的, 我总是相信, 只要心诚, 老天绝不会亏待你的。所 以, 我在印尼遭骗后, 弄得倾家荡产, 但是并没有走上绝路。有一些华人朋 友对我慷慨解囊, 我至今都记着他们 对我的恩情。特别是菲律宾侨领戴亚 明先生, 对我的帮助更是可以以恩重 如山来形容。
《华人世界》: 这是不是就是您现 在写《海外华人的力量》的最初萌芽?
陈传仁: 的确, 所以, 我的书中 的一段话就是这么写的:“ 因为工作 业务的关系, 我常穿梭于世界各地。 一个最直观的印象就是, 每到一个新 国家、新地方, 都会看到熟悉的黄皮 肤、黑头发的面孔, 而每遇到操普通 话、广东话、闽南话甚至带有华语口 音的英语的华人时, 总有种亲切感。 可以不夸张地说, 只要有人居住的地 方, 就会有华人的存在。于是, 一直 以来, 我都在想, 为什么全世界有那 么多华人? 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 正 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能发挥怎样的作 用? 如今, 这本册子算是我个人的一 些答案吧。”
探讨中国与华人的互动关系
《华人世界》: 那你什么时候来大 陆的呢?
陈传仁:1990 年前后吧。那个时 候, 正是台商开始比较多地进入大陆 的时期。我感觉到了大陆对台商的热 忱, 就决定将剩有的一些资金转入大 陆, 投资电子和通讯行业。
《华人世界》: 到大陆的事业应该 很顺利吧?
陈传仁: 开始时也不太顺利。90 年代初时期, 大陆的BP 机、大哥大等 电信行业刚刚兴起, 我当时借用台湾 的技术资源和大陆的市场优势, 生意 很快有了起色。不过, 你知道, 商场 常有不测风云,1993 年, 我倾其所有, 投资某一大哥大电池名牌, 大陆商品 却盛起假冒伪劣之风。结果, 原装产 品滞销, 假货充斥市场。那时, 我几 乎傻掉了, 就呆呆站在堆满电池的库 房里, 又一次感觉什么都完了。
《华人世界》: 结果又是有贵人 相助?
陈传仁: 对, 这个贵人就是大陆 政府啊。我就向政府部门举报, 当时, 我还清楚记得, 来检查的领导戴着眼 镜, 穿着深色制服, 还带有点南方的 口音。他核对了我的专利证书, 也检 测了我的产品, 于是说了一句“ 我们 会严格依法办事的”, 就走了。当时, 我还怀疑, 这会不会是官腔呢? 要不 要走走后门呢? 那几天, 也一直在犹 豫要不要去找人, 却听说相关部门已 经开始严惩手机电池假冒商了。几个 月后, 假冒市场肃清, 我的代理业务 就起死回生。
《华人世界》: 这也是再次坚定 了你写一本《海外华人的力量》的原 因吗?
陈传仁: 可以这么说吧。我当时 真的是非常感激政府, 完全和我在台 湾时、在东南亚时想象的不一样。所 以, 我在书中有一章就专门写“ 海外 华人与中国认同”, 就是想探讨为什 么那么多人, 虽然远居他乡多年, 对 中国却有着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认 同感。我觉得, 这个不能简单地用同 一种族来解释, 这里面还有一些更深 层次的中国与华人的互动原因。
寻找中国“ 老钱” 的精神源泉
《华人世界》: 那您作为一位商 人, 平时除了运作企业外, 什么时 候开始用那么多精力用来从事经济 与文化的学术研究。这两者之间会 有冲突吗?
陈传仁: 之后的生意还有几次大 大风浪, 不过, 都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大概是到2002 年吧, 我当时已到不惑 之年了, 生意也慢慢稳定下来, 我开 始回忆自己走过的路, 希望以志立命。 于是, 我开始慢慢地把重心转到研究 一些经济和文化问题, 还投资组建了 一家起名为“ 墅苑” 的文化研究机 构。墅, 有休息的意思; 苑, 带有园 林的含义。大陆这几年有一些浮躁, 我希望做一些文化事业, 让人们在休 息之余享受知识的快乐。我觉得, 做 学术, 首先需要有一种心态。只要心 态平静了, 许多沉淀下来的思路就会 渐渐涌出来。所以, 我现在无论多忙, 都会保证每天都看一些书。大约在四 年前的一个夏天, 我还专门给自己放 了一个月的假, 拜访了一些名教授, 还专门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在北京 图书馆翻阅和整理了先前对华人的研 究成果。我发现, 研究华人到底有什 么力量, 并没有系统的论述过。于是, 我就任命了自己公司的两个人专门做 我的研究助理, 开始一点点搜集资料, 一点一滴地, 就这么成了。其实, 现 在看来, 我觉得, 做学术要比做生意 难。生意有时靠运气, 做学术真的是 要扎扎实实, 不能有半点侥幸心理。
《华人世界》: 对于《海外华人 的力量》这本书, 您最想通过它向广 大读者表达的信息与传递的理念是什 么? 未来, 在传播、研究中国的文化 与经济方面, 您还有哪些计划?
陈传仁: 我去年曾经在《环球 时报》写过一篇《海外华人形成特殊 政治力量》, 其中就比较框架性地说 明海外华人不仅仅只有“ 经济” 的 作用, 还有一些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 政治力、认同力、整合力。如果这种 整合力量加以利用, 将有助于两岸统 一和解决中国周边的诸多有争议的问 题。当时这篇文章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网上被转载得也非常多。当时, 书已 进入尾声了。而我在这本书中想要表 达的观点就是想系统地论述一下华人 的经济、政治力量, 以及华人对未来 世界的和谐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这本书结束后, 已衍生出来许多新的 问题。最近, 我写了一篇《中国富人 “ 富不过三代”?》谈到了我对经历 了一代财富积累后, 中国富人的财富 传承, 将是涉及到中国国家兴衰的重 大课题。我想, 未来两三年, 我会在 这方面做一些研究, 主要是想寻找到 中国“ 老钱” 到底需要怎样的精神 源泉。
《华人世界》:《华人世界》杂 志是一份面向国内及全球华人华侨 的专业期刊。作为一位华人, 您认 为, 作为国内连接海内外华人平台 的专业杂志, 最需要做的工作是哪 些? 海内外华人最关注的会是哪些 信息与内容?
陈传仁:《华人世界》是一本非 常优秀的期刊, 一直都办得不错。对 于期刊的采编和发行工作, 我是外 行, 自然谈不出哪些最需要做的工作。 但是, 我觉得, 当前中国与华人世界 正在处于强烈的磨合期。一方面, 中 国崛起对于世界华人来说, 是非常好 的消息。另一方面, 这也为中国与华 人世界如何适应提出了新的要求。比 如, 中国该如何保护海外公民的安 全? 又该如何处理海外华人的关系? 等等。这时候, 双方都需要一个窗口 来解答这些问题。如果能够一直关注 这个磨合期中中国和华人世界的诸多 困惑,《华人世界》注定会做出更大 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