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hyour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正在发生变化。伴随着数学教育的发展,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问题,值得学者关注与反思。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数学教育研究者,都在追问什么是适合我国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优质课堂。笔者对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特征分析
  一、引言
  优质课堂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在不同时期其有着不同的研究视角。主要由三个变量进行整合,即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并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都在发生质的变化。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教学习惯和评价标准不可能彻底改变,这就导致目前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因此,实施课堂高效教学,进一步改变课堂教学中消极的现状,成为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是启蒙阶段,其课堂是否优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涯。本文以小学的数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全面对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进步。
  二、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主要特征
  1.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教学目标应与教学内容具有一致性。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的小学数学已经开展了较长时间,其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主题。根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不同时期的优质课堂也包含一些趋于一致的问题,这不仅由学生的认知情况决定,也由数学知识本身决定。
  2.课堂结构应该具有相似性。一般来说,一堂优质的数学课堂,应该具有组织教学、检查家庭作业、实现教学内容与课堂之间的联系、巩固新的课堂知识、对学生布置作业等几项。这些课堂的环节已经逐渐得到应用,并且转化成复习知识、导入新的知识、讲解新知识,巩固知识,最后进行课堂小结。
  3.优质课堂的教学内容应以公共活动为主要构成要素。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一般以课堂活动与公共活动为主。实践证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如果停留在一对一的教学活动当中,会明显降低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而当教师将公共活动融入课堂活动中,就增加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另一方面,我国重视集体主义观念,强调集体活动的重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以集体活动为主。因为学生对这种集体活动具有依赖心理,所以,学生需要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
  4.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具有良性的课堂互动行为。我国传统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做题、记笔记、进行联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进行良性的交流活动,但是对于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来说,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中,应尽可能多地进行探索,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逐渐建立开放式、自由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利用有目的的分解式问题进行提问,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强化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生成。
  5.教师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因素。小学生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把握学习的主要脉络。在课堂的发展过程中,小学生并不真正清楚自己的学习目的,所以教师有必要成为课堂活动的主导者。在任何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有较多机会回答问题,但是详细作答的机会却相对较少,这就需要教师灵活掌握话语权,为学生提供良好作答的机会。
  6.对于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来说,学生应该共同作答。我国小学数学优质课堂中,往往会出现学生齐言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数学课堂的气氛进行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换句话说,优质的数学课堂需要齐言。针对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齐言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全面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弱化数学课堂中的负面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在齐言后进行再思考。
  参考文献:
  [1]赵冬臣.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话语特征及其启示——以一节数学新授课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 2011(11).
  [2]黄济,王晓燕.历史经验与教学改革——兼评凯洛夫《教育学》的教学论[J].教育研究,2011(4).
  [3]杨新荣.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构成探究——九个初中数学教师的观点[J].数学教育学报,2010(3).
  [4]张奠宙.建设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J]. 数学通报,2010(1).
  [5]黄兴丰,庞雅丽,李士锜.数学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的继承和发展——3节录像课的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9(6).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