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镰刀菌是太子参根腐病的致病菌之一,为了阐释太子参块根中可能分布的镰刀菌种类及其污染的毒素类型.该文对太子参块根中共分离的89株真菌,经ITS2序列鉴定,其中29株为镰刀属菌,占比达到32.5%.进而经β-Tubulin和EF-1α基因鉴定为镰刀菌属的Fusarium avenaceum、F.tricinctum、F.fujikuroi、Foxysporum、F.graminearum5个物种.采用LC-MS/MS检测技术对分离菌株产毒分析,发现产生ZEN、DON、T2的菌株分别有18、1、5株,占比分别为
【机 构】
: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550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100700;皖西学院,安徽六安237012;贵州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贵州贵阳550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镰刀菌是太子参根腐病的致病菌之一,为了阐释太子参块根中可能分布的镰刀菌种类及其污染的毒素类型.该文对太子参块根中共分离的89株真菌,经ITS2序列鉴定,其中29株为镰刀属菌,占比达到32.5%.进而经β-Tubulin和EF-1α基因鉴定为镰刀菌属的Fusarium avenaceum、F.tricinctum、F.fujikuroi、Foxysporum、F.graminearum5个物种.采用LC-MS/MS检测技术对分离菌株产毒分析,发现产生ZEN、DON、T2的菌株分别有18、1、5株,占比分别为62.1%、3.4%、17.2%.其中菌株JK3-3能同时产生ZEN、DON、T23种毒素,菌株BH1-4-1、BH6-5、BH16-2能产生ZEN、T22种毒素.利用PCR检测技术发现,菌株JK3-3能检测到合成这3种毒素的Tri1、Tri7、Tri8、Tri13、PKS13、PKS146个关键合成酶基因,而菌株BH1-4-1、BH6-5、BH16-2能检测到合成ZEN、T22种毒素的Tri8、Tri13、PKS13、PKS144个关键合成酶基因.该结果表明毒素合成关键基因的检出与菌株产生毒素种类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毒素的合成严格受到菌株的遗传信息控制.该研究为太子参外源真菌毒素的针对性防控提供了数据基础以及开发PCR快速检测毒素污染的方法提供了可能.
其他文献
在现代化国防的发展过程中,遥测系统在导弹、炮弹、火箭等重要军事武器的研发与试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各种不同信号调制方式的遥测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PCM/FM(Pulse Code Modulation/Frequency Modulation)遥测系统。当前,由于遥测距离和遥测速率的不断增长,研发人员需要根据即将到来的实际需求来提高接收机的接收性能。此外,在实际的靶场测试中,接收机非常
尿潴留是肛肠疾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52%,以排尿困难,排尿不畅,小便量少或仅点滴排尿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术后疾病的恢复.针灸因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通过总结近5年相关文献,包括针刺、电针、艾灸、耳针、穴位贴敷等方面,探析针灸防治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应用,并提出不足,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及结肠慢性弥漫性炎症性疾病,属临床中难治病.中医在治疗UC方面有着悠久历史,认为本病病性为本虚标实,虚见脾肾不足,实为湿热内蕴,呈寒热错杂之象,与情志、饮食密切相关.在治疗方面,方法多样,尤以中药内服与针灸治疗最为悠久常见,且效果可见.
冻干技术具有低温保留活性、吸收迅速等突出优势,尤其适用于挥发油等热不稳定药物.然而目前针对冻干制剂过程对于中药挥发油应用可行性研究较少.该研究拟利用冻干载体,以薄荷挥发油为代表,评价几种不同加入方式(吸附、乳化、固体分散、包合)对主要成分保留率的影响,从而探讨挥发油冻干制剂的应用可行性.首先通过比较不同冻干制剂中薄荷醇冻干保留率,确定薄荷挥发油加入方式;然后结合优选加入方式特点设计正交实验优选制剂工艺.结果 表明,挥发油最佳冻干制剂形式为环糊精包合技术,薄荷醇冻干保留率达86.36%.根据挥发油经包合、冻
华中五味子为雌雄异株植物,仅雌株可生长具有药用、食用价值的果实.通过对非花期华中五味子雌雄差异进行研究,开发非花期或苗期的鉴别标记,对五味子栽培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非花期华中五味子雌、雄共18株个体的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序共组装获得236682条转录本,171588条uni-genes.雌雄叶差异基因分析获得1525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458个基因在雌叶中表达量上调,1067个基因表达量下调.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雌叶下调基因主
道地中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甘肃省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孕育了中医临床应用广泛的甘肃道地中药材当归,区域间生态环境的相似性造就了众多优质当归产区.基于不同产区当归空间分布数据及酚酸类成分含量,从中药道地性研究“优质(独特化学型)”的角度出发,采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部署下的空间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道地产区、新兴产区、新兴种植区当归酚酸类成分总含量进行空间相关性与差异性分析,并应用地理探测器分
中药远志药用历史悠久,传统功效为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现代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健忘、失眠、心神不安等.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远志中主要含有三萜皂苷、咄酮、寡糖酯类成分,具有改善记忆、抗痴呆、脑保护、镇静催眠、镇咳祛痰等活性.该文综述了近三十年来远志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代谢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远志的深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该实验以水蛭药材目前在市场上流通最广泛的品种——蚂蟥Whitmania pigra为研究对象,探索重金属铅污染对蚂蟥药材的抗凝血活性的影响,并尝试挖掘其潜在作用机制.该实验利用硝酸铅对蚂蟥养殖土壤进行污染,养殖50 d后得到铅污染组(LC组),同时进行空白对照组(CG组)的养殖.获得蚂蟥样品后,对其进行蛋白提取,通过非标记定量(label-free)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LC组与CG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该实验共筛选得到差异表达蛋白152个,其中93个蛋白在LC组中表达上调,59个蛋白表达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
随着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特别是16S rRNA与鸟枪法测序的普遍应用,使研究者面对肠道菌群海量数据不再束手无策,而肠道菌群与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也逐渐被揭示.缺血性脑中风(ischaemic stroke,IS)作为高致残与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由肠道菌群入手的细菌-肠-脑轴(microbiota-gut-brain axis,MGBA)研究为探索其发病机制与风险因素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思路,也为该类药物治疗靶点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该综述对近年NG
在目前的电子战中,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针对雷达辐射源个体的识别是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实现精准反击的基础。目前,雷达辐射源识别主要采用参数匹配方法,其识别精度和实时性不能满足复杂电磁环境中雷达辐射源个体的识别要求。本文主要从特征提取和分类两个方面对复杂电磁环境中的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进行优化。本文主要的创新及贡献如下:本文提出两种雷达辐射源特征提取方案:(1)对雷达辐射源信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