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感稍纵即逝,瞬间决断即是要抓住经历的最细微片段,借助潜意识层面的驱动力,释放有价值性的灵感迸发。借助快速决断模式,可以让每一个决策都有迹可循。
维克·布雷登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网球教练之一,在观看网球比赛的时候,他总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网球运动中,选手有两次发球机会,如果错失了两次机会,就算双发失误。
布雷登发现,他总能预料到选手双发失误的时机。选手将球抛到空中,拉回球拍,而就在球刚要触拍的一刹那,布雷登便会脱口而出:“哦不,双发失误。”果不其然,选手要么打出边球,要么打出长球,要么就发球触网。无论选手姓甚名谁、是男是女,无论布雷登观看的是现场比赛还是电视转播,也无论他对选手了解几何,这些因素都不重要。
薄片理论的启示
维克·布雷登对发球的预测和我们对抛硬币的预测相似。如果你能在抛硬币时正确猜出正反,那么你靠的是运气。但双发失误出现的概率微乎其微,在整场比赛中,一名专业选手可能要发数百次球,才会出现3~4次的双发失误。在一次大型专业网球锦标赛上,布雷登做了一下记录。结果出人意料,一共出现了17次双发失误,而他准确预测出双发失误16次。这显然不是运气能够解释的。
假如你与网球界人士聊天,他们会告诉你,维克·布雷登对比赛的细节变动和微妙之处已经习悟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如此说来,他能在眨眼之间,瞬间精确地参透一记发球也就不足为奇了。不知是网球运动员的姿势、抛球的方式,还是动作的流畅程度,有种什么因素开启了布雷登的潜意识层面,使他仅凭直觉做出判断。他把发球的动作切分成了无数薄片,做出瞬间决断,尽管他自己搞不懂为什么。这就是薄片理论。
薄片分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特征。无论是快速做出决定,还是与新朋友会面,抑或面临一个陌生的环境,我们都会用到薄片分析法。环境或者事件中隐藏着众多“线索”,如果我们能花费一两秒钟,将注意力聚焦在很小的细节上,那么我们往往会对事物有深刻的理解,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灵机一动。灵机一动的秘密并非来自于无中生有,而是聚焦。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瞬间做出的决断是转瞬即逝的,因为:首先,这些决策来源于我们体验与经历的最细微片段;其次,这些决策的出处来源于潜意识层面。
我们的社会要求人们做出有理可依、有据可循的决定,仿佛我们在表达自己感觉如何时,还非得详细到为何产生这种感觉不可,这种态度实际上有着一些弊病。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需要依据,而是说有时候,依据和决策是颠倒的。并不是所有的决策都是通过可靠的依据得出的,甚至很多时候是我们已经做出了决定,然后通过自己的能力给出合理的依据。
构建快速决断模式
快速决策总是一闪而逝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无迹可寻,相反我们能找到合理的框架。即兴表演就很好地解释了潜意识做出瞬间判断的机制。
传统意义上的剧目至少是有框架可循的,每句台词、每个动作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每个演员都有排练的机会,况且还有导演来把控全局,指导人们各司其职。
现在,假设邀请你在观众面前进行现场表演,这次既不提供剧本,也不告诉你该演什么角色,该说什么台词,并且还额外要求你逗乐观众,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接受这份苦差事。即兴表演的可畏之处在于,这种形式杂乱无章、毫无框架可循。实际上,即兴表演一点都不杂乱无章,它和打篮球是一码事。
因此,建立快速决断行为的首要条件是各司其职,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否定。即兴表演也是如此,让我们来举个例子,想要进行即兴表演,演员们就必须遵循一条规则,即彼此达成一致。这就是说,在创造剧情或者制造幽默的时候,角色要接受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否定了对方所提出的情景,那么就会妨碍剧情的推动。
我们瞬间做出的选择,正是接受了当前所在的处境。这就好比两军对垒,要想出奇制胜,就必须做出够奇怪的举动。
虽然总体的战略方向和目标是由高级领导者设计的,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进行计划实施的人,要遵循的并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发布的指令,他们需要运用自己的直觉来判断,并采取出人意料的行动。只要我们能够本着出奇制胜的战略原则,那就能萌发出各式各样的新点子,从各个角度达成目的。
这也是快速决断的第二个要素——不要过于纠结过程,直达目标。想到就去做,并不是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说想通过什么方式就通过什么方式,区别在于对手段以及方法的天马行空,目的是不变的框架。显然,这种管理体制有其自身的风险性,它意味着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对所有行动了如指掌,并且需要两者之间拥有大量的信任。但与此同时,这套体制拥有一个强有力的优势:就像即兴表演中的“接受”法则一样,给予了对方采取行动而无需过多解释的自由,鼓励了他们对快速认知力量的运用。
常规的思考方式循序渐进,一旦遇到某个阻碍,我们的思维就无法继续前行。这就好像在解答一道题目的时候,很多人都经历过被一个简单的条件所阻碍,当其他人指出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快速决断的模式要求我们跳跃性地思考,从发现的条件中去寻找答案,而不会受困于某些条件而无法进行。
最后,在进行自我分析的时候,我们需要适当地抛开逻辑关系。简单来说,如果让我们回忆一下最近在饭馆就餐时的服务员的面容,或者今天在公车上坐在你旁边的乘客的面容,让你作为目击证人,从一队辨认行列中指出来,你也许能够做到。但是如果让你尽可能地描述出他的外貌特征、五官、衣着等信息,你的指认就没有那么准确了。
在逻辑问题中,如果要求人给出解释可能会帮助其得出答案,但是在瞬间决断的时候,更加需要依靠闪念和顿悟才能想到更加适合的解决方案。如果按照常规既定的方案去解决问题,通常很难产生灵机一动的效果。
这和果酱实验是同样的道理,购买果酱是一种瞬间决断,一旦面对的选项太多,就超出了潜意识能够轻松应付的范围,思路就会受到阻碍。给决策者灌输过多的信息,往往不但无法帮助其辨识这些规律,反而事与愿违起到了妨碍作用。瞬间决断之所以能够瞬间做出,是由于其既简洁又明了,想要判断更为准确,就得删繁从简,学会筛选信息。 别让情境干扰你
百事可乐公司曾经进行了一项大挑战活动,召集了可口可乐的忠实饮用者,让他们从两个分别标有“Q”和“M”的玻璃杯里品尝两种饮料。人们更喜欢哪一种呢?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M”,就是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公司的第一反应就是质疑,他们私下里也进行了这种味道盲测,但是结果却是一样的,57%的人选择了百事可乐。
人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实际上影响人们决策的并不是饮料本身的味道好坏,而是情境。品尝者并不喝完整罐饮料,而是从每种品牌的饮料中喝一小口,然后进行瞬间决策,选出自己的所爱。假设现在用一种稍微不同的方式来测试一种软饮料:我给你一箱饮料,让你带回家品尝,然后在几周后告诉我你的想法,你觉得这种方式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百事可乐研发部工作多年的卡罗尔·多拉德后来解释了那次事件:“现场测试的结果,往往与家用测试的结果相悖,这种现象很正常。比如说,在一次现场测试中,消费者可能会接连品尝三到四种饮料,每种饮料只喝一小口。抿一小口饮料与独自坐着品尝完一整杯饮料的感觉是有很大差距的。有时,一小口尝起来不错,但喝下一整瓶却不然。因此,家用测试才能给你最准确的调查结果。消费者并不用身处会场中,而是在家里、在电视机前,在这种环境中,他们的反应才与产品真正上市时的反应最为接近。在小口测试中,人们通常会偏爱口味更甜的产品,而喝一整瓶会让人感到过分甜腻。”这也是人们做出那样判断的原因。
影响一个人做出的瞬间决定,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转移情境,也就是转移人的感知。20世纪的市场营销大师路易斯·切斯金的购买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点。他认为,人们在超市或商场中考虑是否购买某件商品时,会在无意间将自己对商品包装的感知或印象转移到商品本身。也就是说,我们的潜意识无法区别对待商品与包装,认为商品等于包装和商品本身的结合体。
切斯金曾经用人造黄油做实验,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人造黄油并不受消费者青睐,很少有人购买。切斯金很好奇,难道是人们对人造黄油没有兴趣,或者是他们不喜欢这种食品吗?后来他发现,原来那个年代,人造黄油的颜色是白色的,切斯金将其染成了黄色,然后邀请主妇们参加午宴进行测试,他将人造黄油混在其中,最后的测试结果是,人造黄油和真正的黄油并没有太大区别。切斯金要求客户,将人造黄油改成黄色,并且提出用锡纸进行包裹,锡纸在当时被视为高品质的象征。
之所以包装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因为它将消费者的潜意识带到了其所创造的情境当中,比如绿色代表健康、新鲜。正因为如此,当我们要影响一个人做出决策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将其带入到一定的情境之中,通过暗示或者诱导。
这并不是说第一印象不可靠或是错误的,只能说这时我们的看法都是流于表面、难以阐释、易受干扰的。第一印象所带来的潜意识思考,好比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对某一细节所采取的局部判断,其价值在某些时候甚至影响整个事件的发展。
[编辑 胡 俊]
E-mail:hj@chinacbr.com
维克·布雷登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网球教练之一,在观看网球比赛的时候,他总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网球运动中,选手有两次发球机会,如果错失了两次机会,就算双发失误。
布雷登发现,他总能预料到选手双发失误的时机。选手将球抛到空中,拉回球拍,而就在球刚要触拍的一刹那,布雷登便会脱口而出:“哦不,双发失误。”果不其然,选手要么打出边球,要么打出长球,要么就发球触网。无论选手姓甚名谁、是男是女,无论布雷登观看的是现场比赛还是电视转播,也无论他对选手了解几何,这些因素都不重要。
薄片理论的启示
维克·布雷登对发球的预测和我们对抛硬币的预测相似。如果你能在抛硬币时正确猜出正反,那么你靠的是运气。但双发失误出现的概率微乎其微,在整场比赛中,一名专业选手可能要发数百次球,才会出现3~4次的双发失误。在一次大型专业网球锦标赛上,布雷登做了一下记录。结果出人意料,一共出现了17次双发失误,而他准确预测出双发失误16次。这显然不是运气能够解释的。
假如你与网球界人士聊天,他们会告诉你,维克·布雷登对比赛的细节变动和微妙之处已经习悟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如此说来,他能在眨眼之间,瞬间精确地参透一记发球也就不足为奇了。不知是网球运动员的姿势、抛球的方式,还是动作的流畅程度,有种什么因素开启了布雷登的潜意识层面,使他仅凭直觉做出判断。他把发球的动作切分成了无数薄片,做出瞬间决断,尽管他自己搞不懂为什么。这就是薄片理论。
薄片分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特征。无论是快速做出决定,还是与新朋友会面,抑或面临一个陌生的环境,我们都会用到薄片分析法。环境或者事件中隐藏着众多“线索”,如果我们能花费一两秒钟,将注意力聚焦在很小的细节上,那么我们往往会对事物有深刻的理解,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灵机一动。灵机一动的秘密并非来自于无中生有,而是聚焦。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瞬间做出的决断是转瞬即逝的,因为:首先,这些决策来源于我们体验与经历的最细微片段;其次,这些决策的出处来源于潜意识层面。
我们的社会要求人们做出有理可依、有据可循的决定,仿佛我们在表达自己感觉如何时,还非得详细到为何产生这种感觉不可,这种态度实际上有着一些弊病。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需要依据,而是说有时候,依据和决策是颠倒的。并不是所有的决策都是通过可靠的依据得出的,甚至很多时候是我们已经做出了决定,然后通过自己的能力给出合理的依据。
构建快速决断模式
快速决策总是一闪而逝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无迹可寻,相反我们能找到合理的框架。即兴表演就很好地解释了潜意识做出瞬间判断的机制。
传统意义上的剧目至少是有框架可循的,每句台词、每个动作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每个演员都有排练的机会,况且还有导演来把控全局,指导人们各司其职。
现在,假设邀请你在观众面前进行现场表演,这次既不提供剧本,也不告诉你该演什么角色,该说什么台词,并且还额外要求你逗乐观众,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接受这份苦差事。即兴表演的可畏之处在于,这种形式杂乱无章、毫无框架可循。实际上,即兴表演一点都不杂乱无章,它和打篮球是一码事。
因此,建立快速决断行为的首要条件是各司其职,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否定。即兴表演也是如此,让我们来举个例子,想要进行即兴表演,演员们就必须遵循一条规则,即彼此达成一致。这就是说,在创造剧情或者制造幽默的时候,角色要接受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否定了对方所提出的情景,那么就会妨碍剧情的推动。
我们瞬间做出的选择,正是接受了当前所在的处境。这就好比两军对垒,要想出奇制胜,就必须做出够奇怪的举动。
虽然总体的战略方向和目标是由高级领导者设计的,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进行计划实施的人,要遵循的并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发布的指令,他们需要运用自己的直觉来判断,并采取出人意料的行动。只要我们能够本着出奇制胜的战略原则,那就能萌发出各式各样的新点子,从各个角度达成目的。
这也是快速决断的第二个要素——不要过于纠结过程,直达目标。想到就去做,并不是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说想通过什么方式就通过什么方式,区别在于对手段以及方法的天马行空,目的是不变的框架。显然,这种管理体制有其自身的风险性,它意味着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对所有行动了如指掌,并且需要两者之间拥有大量的信任。但与此同时,这套体制拥有一个强有力的优势:就像即兴表演中的“接受”法则一样,给予了对方采取行动而无需过多解释的自由,鼓励了他们对快速认知力量的运用。
常规的思考方式循序渐进,一旦遇到某个阻碍,我们的思维就无法继续前行。这就好像在解答一道题目的时候,很多人都经历过被一个简单的条件所阻碍,当其他人指出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快速决断的模式要求我们跳跃性地思考,从发现的条件中去寻找答案,而不会受困于某些条件而无法进行。
最后,在进行自我分析的时候,我们需要适当地抛开逻辑关系。简单来说,如果让我们回忆一下最近在饭馆就餐时的服务员的面容,或者今天在公车上坐在你旁边的乘客的面容,让你作为目击证人,从一队辨认行列中指出来,你也许能够做到。但是如果让你尽可能地描述出他的外貌特征、五官、衣着等信息,你的指认就没有那么准确了。
在逻辑问题中,如果要求人给出解释可能会帮助其得出答案,但是在瞬间决断的时候,更加需要依靠闪念和顿悟才能想到更加适合的解决方案。如果按照常规既定的方案去解决问题,通常很难产生灵机一动的效果。
这和果酱实验是同样的道理,购买果酱是一种瞬间决断,一旦面对的选项太多,就超出了潜意识能够轻松应付的范围,思路就会受到阻碍。给决策者灌输过多的信息,往往不但无法帮助其辨识这些规律,反而事与愿违起到了妨碍作用。瞬间决断之所以能够瞬间做出,是由于其既简洁又明了,想要判断更为准确,就得删繁从简,学会筛选信息。 别让情境干扰你
百事可乐公司曾经进行了一项大挑战活动,召集了可口可乐的忠实饮用者,让他们从两个分别标有“Q”和“M”的玻璃杯里品尝两种饮料。人们更喜欢哪一种呢?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M”,就是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公司的第一反应就是质疑,他们私下里也进行了这种味道盲测,但是结果却是一样的,57%的人选择了百事可乐。
人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实际上影响人们决策的并不是饮料本身的味道好坏,而是情境。品尝者并不喝完整罐饮料,而是从每种品牌的饮料中喝一小口,然后进行瞬间决策,选出自己的所爱。假设现在用一种稍微不同的方式来测试一种软饮料:我给你一箱饮料,让你带回家品尝,然后在几周后告诉我你的想法,你觉得这种方式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百事可乐研发部工作多年的卡罗尔·多拉德后来解释了那次事件:“现场测试的结果,往往与家用测试的结果相悖,这种现象很正常。比如说,在一次现场测试中,消费者可能会接连品尝三到四种饮料,每种饮料只喝一小口。抿一小口饮料与独自坐着品尝完一整杯饮料的感觉是有很大差距的。有时,一小口尝起来不错,但喝下一整瓶却不然。因此,家用测试才能给你最准确的调查结果。消费者并不用身处会场中,而是在家里、在电视机前,在这种环境中,他们的反应才与产品真正上市时的反应最为接近。在小口测试中,人们通常会偏爱口味更甜的产品,而喝一整瓶会让人感到过分甜腻。”这也是人们做出那样判断的原因。
影响一个人做出的瞬间决定,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转移情境,也就是转移人的感知。20世纪的市场营销大师路易斯·切斯金的购买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点。他认为,人们在超市或商场中考虑是否购买某件商品时,会在无意间将自己对商品包装的感知或印象转移到商品本身。也就是说,我们的潜意识无法区别对待商品与包装,认为商品等于包装和商品本身的结合体。
切斯金曾经用人造黄油做实验,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人造黄油并不受消费者青睐,很少有人购买。切斯金很好奇,难道是人们对人造黄油没有兴趣,或者是他们不喜欢这种食品吗?后来他发现,原来那个年代,人造黄油的颜色是白色的,切斯金将其染成了黄色,然后邀请主妇们参加午宴进行测试,他将人造黄油混在其中,最后的测试结果是,人造黄油和真正的黄油并没有太大区别。切斯金要求客户,将人造黄油改成黄色,并且提出用锡纸进行包裹,锡纸在当时被视为高品质的象征。
之所以包装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因为它将消费者的潜意识带到了其所创造的情境当中,比如绿色代表健康、新鲜。正因为如此,当我们要影响一个人做出决策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将其带入到一定的情境之中,通过暗示或者诱导。
这并不是说第一印象不可靠或是错误的,只能说这时我们的看法都是流于表面、难以阐释、易受干扰的。第一印象所带来的潜意识思考,好比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对某一细节所采取的局部判断,其价值在某些时候甚至影响整个事件的发展。
[编辑 胡 俊]
E-mail:hj@chinacb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