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布隆伯格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xxf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超级明星
  布隆伯格本来以为自己会去越南战场当士官。那是在1966年的夏天,全美国的年轻人最关注两件事:登月和越战。这个出身犹太平民家庭的年轻人却因为上大学和读研究生而延缓了服兵役。
  他想如果没有战死沙场,回国后能当个工程师或者在房地产公司当管理人员。不过当他惴惴不安地参加完体检以后,被告知因为有扁平足而无法入伍。这完全在他的计划之外,他觉得是时候需要一份工作了。
  布隆伯格的一个朋友在摩根士坦利公司工作过,他觉得,布隆伯格应该适合推销证券。纽约华尔街当然让人着迷,布隆伯格向那里的公司提交了申请,其中有一家是高盛公司。
  但布隆伯格觉得高盛刻板了无生气,这种习气甚至能体现在高盛的面试员身上。最后他选择了华尔街60号,一家名叫所罗门兄弟的小型证券公司。要知道,当时大多数指望拿到高薪厚禄的常春藤盟校毕业生并不会去敲所罗门兄弟公司,甚至华尔街的大门。
  在布隆伯格初入公司的日子里,28个合伙人中有13个没有上过大学。而布隆伯格是这家公司首位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一开始,布隆伯格在比交易大厅低半层的出纳员柜台数证券。纽约的夏天燥热难耐,这位年轻的职员穿着内衣在那里待了不到一年,就开始对销售感兴趣了,于是被派到公司较新的股票部门去上班。
  30岁时,他就已经成为华尔街大宗股票交易的超级明星,被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多家权威报纸竞相采访过。据说那时《纽约时报》对他的大篇幅采访,至今还被精心地用镜框镶嵌着,悬挂在纽约市长的办公室墙上。
  在所罗门兄弟公司待了13年后,布隆伯格成为人事斗争的牺牲品。他不升反降,从交易部门调到技术部门。这家公司已搬到纽约大厦1号更宽敞的区域,布隆伯格发现自己实际上被孤立了。他没有意识到,他将成为所罗门兄弟公司和华尔街变革的开路先锋。
  那是1970年代的末尾,计算机时代即将来临,但华尔街却鲜有人意识到这种机器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但是,布隆伯格不一样。在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的他,清楚这门技术将会令交易更容易、速度更快:所罗门兄弟公司已经在使用“科特龙”(Quotron)了。它有着黑色的背景色和绿色的字母光标,也就是今天电脑最初级的版本。
  还在交易部门的时候,布隆伯格就意识到,利用计算机,每位交易员掌握的信息会更精确、更及时。他曾以普通职员的身份去见了老板,要求对科特龙进行改造。不过他们说:“你白天还是要做分内之事的。但如果你想干,就晚上加班做吧。对了,你可以从楼上调一名程序员来帮忙。”
  华尔街新风气
  靠加班加点,布隆伯格改进了科特龙,开发了被称之为B页的系统,增加了关于股票、债券和公司介绍的数据。然后,在技术部门的两年流放时间里,他开始改变整个华尔街的风气。
  在一台计算机上工作过去常常被专业人员看作是丢脸的事情,这是薪水低的研究人员才干的事。研究人员被称为“啄木鸟”。没有债券或者股票交易员会屈尊敲击键盘,他们桌腿旁的地板上则堆叠着上一周的《华尔街日报》:他们不得不查找旧报纸,以追踪某个债券的最新记录。
  所罗门公司给布隆伯格的高薪水,让他享受着快乐的单身生活。他在自传《布隆伯格就是布隆伯格》中曾写道,“我在每座城市都有女友,我去过所有的度假胜地滑雪,我在所有四星级餐厅吃过饭,我从未错过一部百老汇戏剧。”而在此精彩的生活的另一面,布隆伯格15年间每周上班6天,每天工作12小时。
  1981年,这种生活结束了。所罗门兄弟公司被飞波公司收购,合并后的新公司因为裁员,解雇了布隆伯格。布隆伯格离开了所罗门兄弟这家非主流公司。15年前,他入职之时,金融从业人员不过被视为二流职业,15年后,华尔街成为了世界著名的金字招牌。
  在所罗门公司的最后一个月里,布隆伯格做出了决定:“做了15年的忠诚士兵之后,我想当将军。”被解雇的布隆伯格得到了1000万美元和一些可兑换证券,净资产增加了一倍,他用这笔资金创办了彭博资讯的前身——创新市场系统公司。
  早年在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工作经验为他提供了便利。1982年,创新市场系统公司由于销售数据终端机的成功,得到了大公司美林证券的垂青。美林证券用3000万美元购买了创新市场系统公司20%的股份。此后10年,公司以令人惊异的40%的年增长率高速成长。
  据说,在次年布隆伯格为美林证券订户安装了22台财经信息电脑终端,获得60万美元专项开发费和为期2年每个终端1000美元的月租金。当时,喜出望外的布隆伯格曾经在一个信封背面反复计算该怎么花这86.4万美金——尽管在现在,这点钱连支付公司接待处的鲜花都不够。
  1989年柏林墙倒塌,金钱成为大话题。即使当时在《华尔街日报》,也很难在高级编辑中找出几个以报道股票和债券为主要成就的人。后人评价,当时的媒体已经习惯于报道战争、冷战、革命和动乱。道琼斯和路透社一直没有意识到布隆博格新闻的潜在威胁力量,布隆博格找到了它们曾经忽视的领域。
  而在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对计算机的要求也在迫切提高。当时市场上正缺少的是能够对有用证券信息进行选择,并通过简便易用的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的工具。虽然一些大的投资银行都已经建立了内部信息系统以满足这一需要,但是这些系统只有博士才能用。布隆伯格对目标客户的定位就是:每一个在金融证券投资领域工作的人。
  2007年,彭博通讯社在国际金融信息市场上拥有33%的份额,是路透社和加拿大汤姆森集团合并之前市场份额的总和,这一年,布隆伯格第一次登上福布斯排行榜。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前,并未被恐慌气氛吓倒的布隆伯格从陷入困境的美林证券手中买回了1982年他亲自创建的彭博公司20%的股份,使其现在拥有了公司88%的股份,这意味着布隆伯格身家已超过200亿美元。
  年薪1美元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
  这件事让整个纽约市都沉浸在低落的情绪里,布隆伯格决定去参加市长竞选。他的朋友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纽约人欣赏性格喧闹活泼的人物,而这位身材瘦小、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与此相去甚远,此前他为人低调,常常坐在桌头,寡言少语,看上去木讷无趣。《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鲍勃·赫伯特讽刺道:“布隆伯格正自掏腰包,花数亿美元来对着口型演唱政治歌曲。”
  布隆伯格自掏腰包,拿出7400万美元的竞选资金(这是民主党候选人竞选资金的5倍),赢得了纽约历史上最昂贵的市长选举,当选为纽约市第108任市长。因为他认为“找到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份工作”,他自愿放弃政府给予的优厚薪水,只拿象征性的1美元年薪:他不是身价最高的富豪,但却是报酬最低的政客。至今依旧住在曼哈顿上东区东79街17号自己的住宅,而非市长官邸。
  当时布隆伯格的竞选对手马克对于他自掏腰包竞选市长一事颇有微词:“这不是在竞选市长,而是想花钱买下市政府。”而布隆伯格则十分得意,他自信地说:“正因为我是自掏腰包竞选市长的,所以我未来的政策不会被竞选资金的投资者所左右。”
  纽约的民众那时并不看好这个新到任的市长,布隆伯格既无经验,也无气质,这座城市对他更是一无所知。纽约人对政治的八卦之心丝毫不亚于北京的哥,他们熟知奥巴马的童年、克林顿喜欢去哪吃饭,或者爱吃面的拜登在国内的种种失态。至少,在他们眼里,布隆伯格的分量远不及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纳尔逊·洛克菲勒或者幽默风趣的沃伦·巴菲特。
  在布隆伯格“侥幸胜出”之后,许多纽约人仍持怀疑态度,认为他只不过是看守市长,四年任期结束后,就会拍拍屁股离开这座城市。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政坛人物来说,纽约都难以管理。
  “他希望像买杯咖啡一样买下市政厅。”《纽约每日新闻》的记者吉米布·雷斯林觉得布隆伯格一定会这么做。
  改造旧纽约
  在布隆伯格看来,纽约就是一个等待运行的品牌公司。他把以往的经营模式复制到了纽约市政府里。在市政府办公室的一个偌大的房间里,放着一张超大的方桌子,大家都坐在桌子旁办公、接电话:就像他的彭博通讯社里那个连接着各个办公室的天台大堂。而布隆伯格则在他们身后时常踱来踱去,就像一个老板正在监督着自己的员工。
  就任市长一个月后,布隆伯格就提出开设一条311热线,以便纽约人能举报一切问题,从噪声污染到电线掉落。更重要的是,311热线能让市长了解选民们的想法。也许是因为“9·11事件”的阴影,自从311热线开通以后,报警服务电话911的紧急求救减少了100万个。而在犯罪率高企的布鲁克林区,一幢幢现代化的全玻璃大厦取代了昔日陈旧的工业园。布隆伯格努力让政府和其他机构更加开放。他本人每年都要在同一天作3次预算报告:分别面向市议会、其他同僚,以及媒体。他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增强透明度,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他的施政计划。
  布隆伯格雇用了麦肯锡咨询公司为纽约经济的长期发展把脉,甚至自费带着政府班底到世界各地宣传纽约。与此同时,为了加强纽约的推广攻势,他把纽约市每年的宣传预算增加到以前的3倍,达到200万美元。他希望在2015年之前能为纽约吸引5000万名游客。
  上任以来,布隆伯格最成功的一役,是从老式教育权力体系手中夺回对公共教育的控制权,他对全市的教育资源重新进行分配。当时纽约遍布着由独立校董事会负责的社区私立学校,布隆伯格上任以后,把纽约的公立学校划分为10个区,每个区由一名督察管辖,督察直接向市长负责……这一改革方案遭到了教师群体和工会的强烈反对,而在另一方面,几年后纽约市学生的学科成绩得到显著提高。
  布隆伯格很懂得利用自己的商界人脉,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在首个任期,布隆伯格希望带领纽约走出衰退,为了重振纽约经济,他向大企业提供减免税待遇,以吸引和留住纽约的金脉。据说,他曾专程去找高盛的CEO,以免去高达16.5亿的税赋为条件,游说这一国际大公司把总部建立在世贸遗址的曼哈顿下城。
  理顺纽约的金融和服务体制,绕开政治皮条客和谋求特权者的束缚,一心一意履行他在自掏腰包竞选时做出的核心承诺。这意味着他将面对这些指责:烟草协会和相关利益集团斥责他的禁烟法案、工会公开指责他是“强盗资本家”、减贫组织攻击他的财政削减计划、民权组织批评他允许纽约警方根据种族的不同建立不同档案。
  但因为“不差钱”,他有资本“蔑视”以上的集团。就像他尽管领着1美元的工资,但并不妨碍他在私人时间乘着私人飞机穿梭在美国、欧洲与百慕大豪宅之间。
  在2008年上映的电影版《欲望都市》中,布隆伯格亲自出场,本色出演自己。当时《福布斯》杂志评价他是“最有权势的富翁”,因为他指挥着31万政府雇员,每年掌控600亿美元预算。《欲望都市》上映之前,布隆伯格以和剧组签了保密协定为由对剧情大卖关子。“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我已经努力了65年。”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保姆将退役
  2008年11月,布隆伯格签署了一项法律,将当选官员的任期从原来的两届共8年延长至三届共12年,推翻了分别在1993年和1996年举行的两次全体市民公投限定两届任期的结果。两个月后,美国一名联邦法官裁定,纽约市议会有权延长市议会和市长布隆博格的任期限制,这为布隆伯格寻求第三任期清除了障碍。
  在2009年的竞选中,布隆伯格这位身为亿万富翁的市长为了获得第三次连任花费了创纪录的1.2亿美元,而当时他的对手,民主党候选人汤姆森只花了约600万美元。布隆伯格竞选3次纽约市长,共开销2.5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花费最多个人财富竞选公职的政治人物。
  批评者认为布隆伯格任由政治引诱着他,在批评者眼里,在布隆伯格重赏之下,各路推手们先是毁掉了那个追求虚荣的布隆伯格,继而在广告文学和电视广告中打造出一个更符合“美国梦”标准的市长先生。就连他的政治生涯,也是得益于全国的大好经济形势,从而帮助纽约摆脱9·11袭击的阴影。而在那本名为《布隆伯格就是布隆伯格》的自传里,他极富欲望、有财富和名声、躁动不安却又能自我约束。   这个看似无所不能的男人也多次因为构想超出能力所及,导致了重大失败。他并没有如愿成功申办纽约奥运会,也未能在曼哈顿一处荒废的地区建造一座大型体育馆。就像他在一场强迫私人汽车驶离市中心的运动中失利一样,纽约市的胖子也并没有因为他的“汽水控制运动”而减少。
  但这并不影响支持布隆伯格的市民把他看作是“远离‘纽约肮脏政治’的管理者”。根据权威机构民意测验,布隆伯格在这些方面的政策实践得到了纽约市民绝对的拥护和支持。
  市长先生曾经描绘过自己理想中的纽约市:不应该是沃尔玛超市,而应该成为一个高端品牌,甚至是一个奢侈品店。
  所以他在任期上,图书馆、学校和警局的缔造者都是世界知名设计师,而废弃的轻轨被铺上木板变成“高线公园”,时代广场旁的街道,则被摆上座椅,成为步行街。纽约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了50年来最洁净水平,号称从任何一个街区步行10分钟都可以到达一片绿地,纽约市还新铺设了300英里自行车道,鼓励人们骑车出行。他自己一般乘坐自家的SUV到地铁站,然后坐5站地铁去市政府。他偶尔会骑着一辆600美元的自行车通勤,不过身后还跟着两个保镖。
  在12年任期里,纽约市种族关系得到改善,家庭平均收入增长了36%,犯罪率下降31%,成人吸烟率从22%下降到15%,青少年吸烟率从18%下降到9%。
  离任前,《福布斯》杂志访问布隆伯格:“你认为你留下了什么?”布隆伯格说:“在纽约这座850万人的城市中,人们的平均寿命比12年前增加了2.5岁。想象一下如果是减少了2.5岁会如何?交通问题?如果你不想堵车,就去底特律。”
  由于任期限制,布隆伯格长达12年的市长生涯即将画上句号。这些年里,纽约不仅已经从9·11的阴影里走出来,甚至变得更好。2013年11月5日,美国纽约市长选举结果出炉,民主党市长候选人比尔·德布拉西奥毫无悬念地获胜,当选下一任纽约市长。
  谈到卸任纽约市长后的生活时,布隆伯格表示,他希望致力于慈善事业,“最有可能的情况是,经营全球第二大或第三大慈善组织”,关注“公共健康、教育和艺术”。其实,在还是市长的时候,布隆伯格就以纽约市富豪的身份捐款2.54亿美元,用来资助纽约文化艺术发展、降低贫穷国家交通死亡率等各种项目。而在2013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他的身家已经达到270亿美元,排名第13位。
  曾在2002年至2008年任纽约市副市长的丹尼尔·多克托罗夫说,布隆伯格不自我崇拜,但非常自信,他坚持去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
  而在几年前,布隆伯格90多岁高龄的母亲夏洛特·布隆伯格坐在朴实无华的新英格兰家中,对来访者也是如此描述自己的儿子:“知道吗?他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其他文献
美国中小学的暑假时间相当长,一般在10周左右,从6月初至8月中旬。美国中小学的暑假虽然较长,但暑期生活丰富多彩,中小学生们的活动各种各样,充满了趣味性、娱乐性和知识性。  因为美国中小学生普遍喜欢运动,而且美国体育活动的场所又特别多,所以参加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成了美国中小学生必不可少的节目。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中小学生参加体育培训主要就是凭兴趣儿玩耍和锻炼,家长对此也没有“望子成龙”的功利念头,准确地
起伏中的女权组织  2013年11月11日傍晚,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名年轻的女郎站在一家咖啡馆外。当晚的阿姆斯特丹只有零上几度,可女孩上身除了头戴一顶象征和平的花环,身体竟然完全裸露。  “你不买,我才能不卖!”,黑色的颜料在女孩的胸前写到。女孩和附近街区的几位伙伴正在以这样的行动,抗议荷兰政府的卖淫合法化政策。女孩认为,愚蠢的政策虽然起初的动机是保护失足妇女的权益,但实行13年来客观上却造成更多女
在日本间谍中,土肥原臭名远扬,世人皆知。而对青木宣纯,国人则知之不多。自1877年至1924年的40余年中,除中间短暂回国外,青木宣纯几乎都在中国,因而他被日本军部称之为第一个“中国通”。  在中国,他开创了以侵略中国为目的的特务组织“青木机关”,训练了大批特务人员,深入中国各地进行谍报及各种特务勾当,称得上是日本近代间谍战之鼻祖。   绝对的中国通  青木宣纯1859年9月出生在一个佐土原藩士之
沸沸扬扬折腾了半个月之久的美国政府关门危机,随着国会通过2014财年联邦政府预算法案暂时得到缓解,而美国的债务上限也更上一层楼。“恭喜,纳税的同胞们,美国债务已超过17万亿美元!”在美国财政部10月18日承认增加了3000多亿美元债务后,《纽约时报》如此自嘲地报道这一消息。美国政府开门了,美国的债务违约风险也随之水涨船高。  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当下,美国经济的不理想令该国国债这两年内的收益率30
在没有李小龙的好莱坞,改编《青蜂侠》的尝试一直没有间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李小龙七十岁的这一年看到三十一岁的周杰伦再次出演灵魂人物加藤。    加藤是谁?  到了夜晚,平日温文儒雅的报社出版人Britt Reid 就变身戴面具的英雄“青蜂侠”与敌人作斗争,与他相伴的是年轻的武者加藤。——就在人们对这部一度被期许为“2011最值期待作品”的好莱坞电影《青蜂侠》津津乐道、争论不止之时,却或许忘记了1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这句话用来形容高速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再合适不过了。1804年世界上第一辆火车诞生的时候,其时速只有8公里。而在今天高铁时速达到300公里时,人们早已习以为常。而在不远的将来,很有可能诞生“超级高铁”,这种提法更让人觉得疯狂。因为超级高铁将远远打破现在这种速度极限,打个比方来说,按照超级高铁的运行速度,从北京到上海,一个小时就可达到。而设计这个超级高铁的人,就是众所周知的“科技狂
冷静的镜头  没有尸横遍野的画面,没有大量受灾者求同情,甚至没有感人的救助事迹。日本媒体最大特色——平静、客观,在日本媒体的镜头下,显得格外清晰:几乎没有一个惨烈的镜头,没出现一具遇难者的尸体,只出现了屈指可数的几次受灾者画面,受灾者面对镜头也很平静,只是表示“我们还需要水,需要食物,需要快些得到周围的信息。”   NHK(日本放送协会)在地震发生之后的11日下午2点48分,立刻从直播国会切换到了
我记得学生时代要去看电影,约上三五好友,辗转乘车去市中心区,真正去到影院,遇上大片可能一票难求,实在折腾;如果不幸遭遇烂片,实在扫兴,也只能把苦往肚里咽。  不过在泰国,看电影可以是种享受。泰国国土面积513115平方公里,人口6387万(2010年数据),人口密度仅132人/平方公里。别看泰国地广人稀,电影院并不少。在曼谷,30分钟内找到一家电影院不是难事。不论环境、价格都不错,新片、大片也基本
麦当娜的前夫  一部电影如果有了无厘头的对白、意想不到的巧合,加上狂飙的镜头、快速的剪接以及嘈杂的英伦摇滚配乐,影评人一般都会说是“盖·里奇式的电影”。不过,现在因为《大侦探福尔摩斯》,有人开始受不了盖·里奇,有人说,如果英国来场轰轰烈烈的文字狱,这个将英伦经典二道贩给好莱坞的家伙一定会受到审判的。  盖·里奇5岁的时候,母亲嫁给了一个腰缠万贯的爵士,这成为了童年的盖·里奇患上自闭症的诱因,据说直
1990年1月4日,密特朗的“诡计”  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的后院,几周前柏林墙倒了。法国总统在这里会见了德国总理科尔。在3个小时内,他们俩断断续续地交谈着,谈论的重点是德国的统一,同时也谈论了不少关于统一货币的话题。这一天,在没有顾问团在场的情况下,这两位领导人敞开心扉地交谈着。密特朗毫不掩饰他的担忧。科尔讲述自己成为一个一分为二的国家的元首。一点一点地,随着交谈的深入,密特朗放松了警惕: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