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方法,让开头、结尾亮丽迷人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x1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文阅卷,其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具体地说,就是每篇作文阅卷老师也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给予有重点的“扫描”。
  开头、结尾字数虽少,但却是作文阅卷老师“扫描”的两处重点。我们理应从高考作文阅卷的特点出发,讲究方法,让开头、结尾亮丽迷人。
  那么,有哪些能够让开头、结尾亮丽迷人的方法呢?我们结合名家名作和高考优秀作文给予解说。
  1.巧用材料,引出论点
  有侧重点地、简洁地叙述命题材料,之后给以恰到好处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是新材料作文开头常用的方法。但大家都在用,也就没有新意了。我们可以变个方式来展现命题材料,比如不用叙述用描写。如:
  月挂树梢,夜半人静,黑暗吞噬了大地,却唯有那一点烛光依旧坚定。那是一家伫立在漫漫长夜之中的书店,全天24小时的营业为一颗颗疲惫的心带去一丝丝温暖。它多出的不仅仅是一束灯光,更是一处给予包容的避风之港。(山东考生《风物长宜放眼量》)
  本文考生用描写展现命题材料,形象含情,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4小时书店是一处给予包容的避风之港。这样的开头,少了套路,多了诗意,自然让人喜欢。
  2.特写镜头,摄人心魄
  文章开头就推出一个或几个特写镜头,让读者在欣赏时,不知不觉地入迷,然后陶醉,最后“沉醉不知归路”。真达到这个境界,阅卷老师自然会情不自禁地喊好。如:
  阳光透过玻璃倾泻进来,室内显出一片祥和的色彩;微风钻进纱窗轻拂在身上,舒服极了。走到窗前,看见天空蓝得像玉一样无瑕,朵朵白云轻浮在空中,像天使的羽翼般轻柔,马路两边绿树成荫,像两条玉带缠绕在路边……啊,一个难得的下午。(云南考生《窗外的那一点红》)
  这一段文字真美!美在哪里?美在作者借描写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迷人的意境。接着读才知道这还是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铺垫,这种写法又有谁能不为这位考生的高超的写作水平啧啧称赞呢?
  3.巧设悬念,吸引读者
  有悬念,才能够吊起读者的阅读胃口,读者读后自然会产生迫不及待地读下去以一探究竟的念頭。如:
  1945年春天。中国东北。(山东考生《森林传奇》)
  本文开头很短,仅两句话,似乎是只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但这已经足够让今天的我们产生联想了。1945年春天,日本尚未投降,题目又是《森林传奇》,是什么样的传奇呢?相信谁看了都会产生这样的悬念,从而想把文章读完,以满足好奇心。这样,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4.它山之石,为我借用
  借用歌词、诗句、广告词等来组织句子的开头,能给人意料不到的效果。这需要我们平常广泛涉猎,有所准备,否则,到时候想借用也困难。
  掀起盖头,你的眼里一定是亮丽和美好——你的新娘!的确,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万事开头,都要精彩亮丽。(江苏考生《掀起你的盖头来》)
  这篇作文以“凤头”为话题。如何开头,作者借用了“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歌词,以此切入,恰切、新颖、不同凡响。
  5.巧妙设问,引出论点
  设问是一种自问自答的修辞方法。一般的设问,是一问一答,但我们可以让“答”多些曲折,比如先给出错误的答案,而且不止一种,再给出正确的答案。
  青春意味着什么?有人说,好花不常开,青春不常在,因此青春意味着追求欢乐。又有人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因此青春意味着追求享受。我们说,不!正因为一个人在青春时期精力充沛、活力旺盛,所以真正的青春应该意味着发出更多的光,放出更多的热,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伊明《青春意味着什么?》)
  上来便提出问题,接着给了两种似乎正确的回答,之后给以否定,再提出文章的中心。这种提出论点的方法,好处是能够引人注意,促人思考。
  6.比喻开篇,文采飞扬
  使用优美的比喻来开头,会让人感觉精彩亮丽。在具体操作时,可能是一个比喻的巧妙扩展,也可能是多个比喻的连用。如:
  人生需要意外,意外的裙裾飞扬着情理之中的精彩,宛如天空中一抹绚烂的彩虹,宛如断崖边一道磅礴的飞瀑。然而,意外的确逃不开情理的安排,情理的一双纤手,冥冥之中播撒下意外的种子。暴风雨过后,才引来彩虹的绝艳;流水的奔涌,山崖的陡峭,才造就挂川银河落九天。(河北考生《意外花开在情理枝头》)
  这位考生扣住“意外”与“情理”,连用一系列比喻,谁读后不被他的文采所征服呢?要知道,比喻最能显示一个人的创造才能!
  7.真情告白,别出心裁
  以第一人称真情告白开头,其中对第一人称“我”理解要到位,“我”不仅仅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也可以是他人,甚至可以是一株小草、一朵小花、一支曲子等。“我”是人以外的“物”时,使用告白式开篇,自然能别出心裁。如:
  我是二胡,漂泊似冬雪之夜,幽怨似深秋桂子的二胡。从一开始,我就在流浪,我想忘记流浪,我要有个安稳的家。(陕西考生《二胡·江南》)
  人是有生命的,现在作者也赋予了二胡以生命,这恐怕让人有些意外。真情告白之后,作者会怎么扩展开写呢?读者自然会关心并给予关注。
  8.引用名言,一石三鸟
  文章开篇便引用名人名言,之后稍加阐述,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中心论点。如此开头,不仅论点的提出有艺术性,而且提出的过程便是论证的过程,还能够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可谓一石三鸟。如:卓别林曾言:“除了机器,我们更需要人性;除了智慧,我们更需要善良。”在物质丰裕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人文的沉淀。何不像材料中的24小时共享书店一般,让书香盈满天地,奏响那一曲华美的人文赞歌?(山东考生《品书香底蕴,奏人文赞歌》)
  开头引用卓别林的名言,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并且和作文材料巧妙挂钩,最后用反问句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可谓匠心独运。   1.化用名句,引人联想
  对名句稍加改造并加以利用,让人读后能够产生联想,这样的结尾,既能表现文章的主旨,又能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如:
  猫国一炬,可怜焦土!贪图享乐而攻守之势异也。(河南考生《猫猫历险记》)
  文章说的是猫贪图老鼠送来的鱼肉,不再捕鼠,结果猫们一个个慵懒无比,再也没有捕鼠的能力,到后来,猫国也被老鼠占领,并一把大火将猫国宫殿烧毁了。结尾化用了大家熟悉的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的句子“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贾谊《过秦论》中的句子“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恰到好处地說明了贪图享乐的危害。
  2.巧用诗歌,与众不同
  现在考生写诗歌的也有,但少之又少,千分之一都占不到。考生如果在文章的末尾来几句诗歌,则会让文章别开生面,受到阅卷老师的喜欢。如:
  思来想去,还是化用韩瀚的这首小诗作结吧:
  你把带血的头颅
  放在生命的天平上
  让所有的苟活者
  都失去了
  ——重量
  (江苏考生《暗夜的绝响》)
  《暗夜的绝响》说的是嵇康没有凤头般闪亮的初始,也没有猪肚般厚重的过程,但是他却用音乐、用骨骼、用品行写下了当权者的懦弱,写下了读书人的自尊,写下了自己光辉人生的最后旅程。这样,作者化用韩瀚写给张志新烈士的这首诗来结尾,也就很恰切了。张志新和嵇康都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结尾!
  3.选用比喻,匠心独运
  故事类文章的中心要如何突出?其中一个办法是用故事中出现的事物做喻体来说理。讲故事时不动声色,到了结尾才挑明,让读者不仅感觉我们的说理充分透彻,而且知道我们文章的构思是匠心独运的。
  我若有所悟,对烦恼要尽可能承受,承受不了的时候,学会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让一步,就不会被压垮,就会走出烦恼。的确,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它是人生的一门艺术。我忽然感觉到轻松多了。(田晓亮《摆脱烦恼》)
  田晓亮的《摆脱烦恼》写的是父母因感情不和而分道扬镳,自己因此陷入了无尽的烦恼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他去了东北二爷家。一天雪后去山上闲逛时,他看到了雪松并没有因为天下大雪而被压折,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雪松靠它松枝的弯曲一次又一次地将压在背上的雪卸去。思考至此,作者想到了自己的烦恼,于是便有了上面的结尾段。
  作者说人也该像雪松一样通过弯曲将烦恼之雪从背上卸去,只要这样做,就不会被压垮,这是一门人生艺术。一个恰切的比喻,就将如何摆脱烦恼阐述得透彻明白,从而使文章中心更显豁,而比喻的喻体来自前面的故事,这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巧妙。
  4.末尾交代,魅力陡生
  把本应该早交代的内容故意不交代,而是放在文章末尾交代,这可以给读者以意外,也可以增加文章的真实性。如:
  这是十多年前的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爸爸所讲的他祖父和他祖母的故事。当时,我曾经在爸爸讲完后加了一个题目,叫作《双赢的智慧》。(山东考生《森林传奇》)
  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作文,这位考生写的是1945春天,中日军队在中国东北发生了一场激战。激战过后,一个中国士兵追赶一个日本士兵。两人走进森林深处后迷了路。这时,一只老虎横在了他们面前。怎么办?求生的欲望让他们携起了手。这个日本士兵是个女兵。后来,他们走出了森林,在一个山沟里落了户,生儿育女。文章前面的内容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到了结尾,作者转换了人称,说这是他曾祖父和曾祖母的故事,并说当时还加了个题目。我们读来,知道这个考生特聪明,为什么?因为他使故事的真实性陡然增强,也增加了故事的感染力。
  5.微型段落,亮人眼目
  每个段落,多则五六行,少则二三行,而到了结尾,突然出现了仅有一行的微型段落,具体地说,这个微型段落,有时就是一个极端简略句。这样的段落,自然特别具有视觉冲击力,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如:
  “爸爸,爸爸,再给我做几个哨笛。”不知什么时候,小儿子也摘了一把榕树叶子,递到我面前,于是我又一叶一叶卷起来吹给他听。那忽高忽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的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么?
  故乡的榕树呀……(黄河浪《故乡的榕树》)
  最后一段是由一名词非主谓句充当的仅六个字的极端简略句。一句“故乡的榕树呀……”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读到这里,还有谁能不被作者的思乡之情所感染,勾起自己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呢?
  6.画龙点睛,破壁腾飞
  文章先叙述、描写,而且是充分叙述、描写,然后在结尾段议论,如果说前面的叙述、描写是铺垫,那么结尾的议论就是升华;如果说前面的叙述、描写是画龙,那么结尾的议论就是点睛。如:
  现在,我已不再对着镜子摇头叹息。模样是父母给的,而形象需要自己去塑造。这是生活告诉我的。人生匆匆,每个人都在执着地追求、奋斗,不会因为你的丑影响你的事业,只要生活得实实在在、堂堂正正。(《生活告诉我》)
  作者在文中写“我”丑到连扮个“好人”的资格都没有,可能是自己真丑了。后来,竟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地步,别人的一举一动,“我”都认为是在讥笑自己。看来,是要永远生活在情绪的谷底了。可演讲比赛、照毕业相让自己重新认识了自己,自己虽丑,但同学们并没有因此而看不起自己。最后作者说:“模样是父母给的,而形象需要自己去塑造。”原来,前面写那么多,都是为了逼出这一句。
  7.亮出论点,照亮全篇
  虽然作者心中早已确立了文章的论点,但不在开头段亮出,而是该举例举例,该分析分析,最后在结尾总结时亮出,这样的构思自然脱俗新颖。如:
  这些部下们真应该从蔡、章的故事中悟到,有一种背叛,其实恰是对自我灵魂和躯体的救赎。(陆其国《另一种背叛》)
  作者举了蔡锷和章士钊的例子。袁世凯对他们曾有知遇之恩,可当袁世凯倒行逆施之时,他们毅然决然地举起了反对的大旗,“背叛”了袁世凯,成为英雄。之后,作者联系当今实际,指出有些人因为领导对自己有“恩缘”,在领导走向邪路的时候,却不抽身离去,甚至还与之同流合污。这时作者写了上面的结尾。可以说,论点如一盏华灯,在结尾燃起,照亮了我们读者的眼睛。同时,由于这个论点已经得到了证明,因此更加充实、明确。
  8.妙用衬托,突出中心
  记叙文突出中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是在结尾出人意料地使用衬托,不显山不露水地突出文章中心。如:
  9月中旬,我赴北京参加《山楂树之恋》首映式,有记者问我:“能成为张艺谋导演戏里的女主角,是不是你最引以为豪的?”我告诉记者:“能上张导演的戏,只能说明我比其他人多一份幸运。我最感骄傲自豪的,是我拥有一位天底下最博大无私的继父!没有他的付出,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会一直敬重他、孝顺他,将他当作亲生父亲。”(周冬雨《我有天下最好的继父》)
  什么是《山楂树之恋》女主角扮演者周冬雨最感自豪的?一般人可能认为是她能成为张艺谋导演戏里的女主角,可周冬雨认为是她有一位天底下最博大无私的继父。这里,将张艺谋和继父并列,实际上就是用前者来衬托后者,从而突出继父在自己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开头、结尾,我们各介绍了8种方法。其实,不仅仅这些,我们在平常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自己总结出更多的开头法、结尾法。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篇文章用什么样的开头和结尾,一定要从文章写作的实际出发,千万不可机械搬用,否则会弄巧成拙。
其他文献
【开头失误类型】  入题太慢。现在很多考生在考场上写作文时都选择写议论文,可是有些考生开头东绕西绕,写了上百字了,还没有提出中心论点。这是典型的入题慢。要知道,我们所写的作文也就800来字,入题几十字足矣。现在写了上百字,还没有提出中心论点,岂不是入题太慢?急于寻找文章中心论点的阅卷老师,自然不会喜欢这样的作文。  文体不明。有些考生文体意识淡薄,开头段用叙述、描写,可接下来却是在写一篇议论文;有
期刊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一天,诗人艾青带着一幅画来请已88岁高龄的齐白石鉴别真伪。仔细看了看,齐白石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艾青走后,齐白石一直愁眉不展。一天深夜,儿子发现父亲正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描红。儿子不解:“您早就盛名于世,怎么想起描红这般初级的东西?”
期刊
【名师简介】  程浩平,陕西省岐山高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示范课获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报》等刊物公开发表教学文章80多篇,编写教辅书籍60多本。对高考应考有深刻而独到的研究,原创并发表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数套,所教学生曾夺得高考语文139分的优异成绩。指导的学生作文有近百篇发表或获奖。在省内外以及全国多个网络大群开展各类教育教学讲座5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今人多用“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来评论王羲之书法的飘逸隽秀。《世说新语·容止》载:“时人目王右军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这两个比喻实际上是说王羲之仪态举止俊逸潇洒。  2.“天才等于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很多人都知道这是爱迪生说的,不过这句名言的后半句却很少有人提及:“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名言是丰富的文化与精神财富
期刊
我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奋力前行,有的人并不清楚自己在追求些什么,而有的人内心被外面大千世界的灯红酒绿映衬得五光十色,幻想着自己在许多领域都能有所成就。  我想那樣的你我终究是一事无成的,正如曾经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所说:“诸君求学,必有宗旨,且宗旨不可以不正大。”亦如恩格斯评价马克思所说:“马克思在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都不是浅尝辄止。”  在我看来,人生正应如此,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付诸百倍的心血,
期刊
数年之前,端午之后,填报高考志愿之后,夜雨家宴,以送表姐。表姐选择了文科,选择了哲学,以振兴中华哲学为己志,以董仲舒之成就为目标。然而,家宴之上,除我之外,其余各人均在理科方面有很大成就:一是三代從医,博学多识的伯伯;一是精通电学,喜爱设计的父亲;一是精于商业,家财万贯的姑父。自身成就告诉他们,学文科是不会有前途的,学哲学更不会有前途……  那日夜里,雷鸣电闪,暴雨如注,却仍未驱尽夏日的酷暑。  
期刊
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材料中合肥、宝鸡等地发生的事情,我认为应不予提倡。正如央视媒体所说的:法律不容破坏。但在不破坏法律的前提下,大家都赞同的合理要求,我认为是可以满足的。正所谓:遵规守法不可无,合理要求尚可有。(谚语结合材料引出论点,简洁、准确)  为何说遵规守法不可无呢?原因在于违反法规,受伤害的将是绝大多数人。材料中女子高铁扒车、堵车门等做法既可能使自身安全受到威胁,也可能使整车乘
期刊
【名师简介】  熊芳芳,中学高级教师。首届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首届“全国文学教育名师”。“生命语文”首倡者,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得主。已出版专著《生命语文》《高考微作文》等。  2017年5月,在广州外国语学校面试时讲微型课,我抽到的签是《诗经两首》(《氓》和《静女》)。  不记得全过程了,唯一清晰的,只有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在爱情的荒原里,那个
期刊
“语不在华,朴实则灵。”最朴实的话,往往最动人。在浙江大学毕业典礼上,或许,毕业生代表的奋发图强,让毕业生们热血沸腾;或许,教师代表的美好祝愿,让他们勇往直前。但,或许后勤工作人员代表的日常叮嘱,才最让他们感同身受,直击他们内心的柔软之处。的确,后勤工作人员能在琐碎繁杂的工作中坚持,能在毫不起眼的岗位上奉献,不也令人尊重吗?  我认为浙江大学校方这一做法值得称赞,值得借鉴。大学,是人文精神的源泉。
期刊
评论高考的喧嚣与热闹随着2018年高考帷幕的落下,已逐渐销声匿迹。然而,对过往高考作文命题重新进行一番审视,还是很有必要的。  2018年高考共9道作文题,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其余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命制。9道作文题中除北京卷的2道为命题作文外,其余7道均为材料作文。它们涵盖了新时代、新时代青年、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等主题。其立意均紧扣立德树人的导向,引导考生以材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