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根据其特点构建行之有效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归纳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优越性,阐述了探究式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新课程;生物课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随着新课程实施不断深入和扩大,探究式教学在全国各地各学科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根据其特点构建行之有效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无疑是当前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且紧迫的课题。
一、探究式教学的优越性
1.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探究教学法将重大科学发现的历史引入到课堂上来,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以及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2.探究性教学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学习兴趣,摒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行为。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在“用中学”、“做中学”,使知识巩固、运用、发展相结合,学会看书,学会思维,学会获取新知识、新事物,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知识迁移能力。
3.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培养合作的精神
在探究活动中,可培养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在教学中可以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相互取长补短,从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这正是现代教育的目标。
二、生物课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从探究式教学的纵向展开来看,在生物学科大体有七个步骤:(1)分析现象,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
1.整合信息、設置情景,营造有利于探究教学的环境
教师提供预先精心设计的具有诱惑性的问题材料或其他感性材料,使学生在欲答不能、欲罢不休的状态下产生企盼的心理,继而大脑开始兴奋,思维开始激活并启动。学生因此而自发的进入探索和研究的科学发现的模拟阶段。
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现成结论和生物史上发现此结论的过程,按科学研究的思路,将教材的内容加以改造和编制使其成为学生逐步学习和探索的一种途径。例如:
教师通过一定的语言叙述(如生物史介绍)和生物实验等手段创造出一种氛围,使学生“回归”到课本中的结论得出以前的那种状态,也就是与科学家当初研究的那种状态一样。把学生带回到科学发现的年代,使学生受到与科学家当时同样的“刺激”。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由一个被动的接受对象的角色变换为主动探索和研究的“小发明家、小科学家”的角色。这一角色变换非常重要,学生与当时科学家的心理状态越接近,获得相近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现行教材大都省略了科学发现的历史情景,教师应将生物知识重新纳入一定的历史情境之中,将课本知识还原为发现这一知识的历史过程;
2.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打造探究活动的阶段
生物规律、结论的得出是许多科学家长期艰苦的探究活动的结晶,这些探究活动需要科学家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探究式教学不是学生脱离教师,像科学家一样去重新发现和创造,这不仅不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而且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从探究活动的难度上看,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大探究力度。
第二,从探究活动的环节上看,可以逐个环节地训练,如可以先从提出问题开始,对问题的提出也可以由浅到深,对问题的表达来说可以由粗糙到准确。对于一个探究活动也可着重于探究某个或某几个方面。另外,对于不同的学生,探究活动的要求不同,教师参与的程度也应不同。
第三,从探究活动的数量上看,应该由少到多,使教师和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将科学探究的环节渗透到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每一次探究活动,学生重点学习某一个环节涉及的有关方法。以便在完成一阶段学习之后达到对探究方法的整体了解。在此基础之上不断运用这些方法提高探究的能力。
3.合理分工、交流合作,培养合作的精神
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各种方式的交流合作十分重要,许多工作不可能由单独的个人完成。因此,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一种必要的素质。
三、探究式教学带来的思考
所有的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任何教学模式的运用都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探究式教学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探求的过程性和参与性,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观察来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体验中发展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使学生能自觉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调节和控制学习活动,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的研究方法。但是,探究式教学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用的,必须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具体情况,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生物理论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于非探究性问题性质的教学内容也不宜使用,在实际教学中有可能要作必要调整,教师要处理好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关系,把各种教学模式有机地融合在生物新课程的学习中。把生物教学改革推向前进,为社会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俞肖燕《渐进式探究法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生物学教学》2000年第7期
[2]毕晓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初探》《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9月
[3]岳萍等《探究式教学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应用》《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新课程;生物课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随着新课程实施不断深入和扩大,探究式教学在全国各地各学科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根据其特点构建行之有效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无疑是当前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且紧迫的课题。
一、探究式教学的优越性
1.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探究教学法将重大科学发现的历史引入到课堂上来,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以及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2.探究性教学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学习兴趣,摒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行为。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在“用中学”、“做中学”,使知识巩固、运用、发展相结合,学会看书,学会思维,学会获取新知识、新事物,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知识迁移能力。
3.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培养合作的精神
在探究活动中,可培养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在教学中可以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相互取长补短,从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这正是现代教育的目标。
二、生物课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从探究式教学的纵向展开来看,在生物学科大体有七个步骤:(1)分析现象,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
1.整合信息、設置情景,营造有利于探究教学的环境
教师提供预先精心设计的具有诱惑性的问题材料或其他感性材料,使学生在欲答不能、欲罢不休的状态下产生企盼的心理,继而大脑开始兴奋,思维开始激活并启动。学生因此而自发的进入探索和研究的科学发现的模拟阶段。
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现成结论和生物史上发现此结论的过程,按科学研究的思路,将教材的内容加以改造和编制使其成为学生逐步学习和探索的一种途径。例如:
教师通过一定的语言叙述(如生物史介绍)和生物实验等手段创造出一种氛围,使学生“回归”到课本中的结论得出以前的那种状态,也就是与科学家当初研究的那种状态一样。把学生带回到科学发现的年代,使学生受到与科学家当时同样的“刺激”。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由一个被动的接受对象的角色变换为主动探索和研究的“小发明家、小科学家”的角色。这一角色变换非常重要,学生与当时科学家的心理状态越接近,获得相近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现行教材大都省略了科学发现的历史情景,教师应将生物知识重新纳入一定的历史情境之中,将课本知识还原为发现这一知识的历史过程;
2.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打造探究活动的阶段
生物规律、结论的得出是许多科学家长期艰苦的探究活动的结晶,这些探究活动需要科学家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探究式教学不是学生脱离教师,像科学家一样去重新发现和创造,这不仅不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而且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从探究活动的难度上看,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大探究力度。
第二,从探究活动的环节上看,可以逐个环节地训练,如可以先从提出问题开始,对问题的提出也可以由浅到深,对问题的表达来说可以由粗糙到准确。对于一个探究活动也可着重于探究某个或某几个方面。另外,对于不同的学生,探究活动的要求不同,教师参与的程度也应不同。
第三,从探究活动的数量上看,应该由少到多,使教师和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将科学探究的环节渗透到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每一次探究活动,学生重点学习某一个环节涉及的有关方法。以便在完成一阶段学习之后达到对探究方法的整体了解。在此基础之上不断运用这些方法提高探究的能力。
3.合理分工、交流合作,培养合作的精神
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各种方式的交流合作十分重要,许多工作不可能由单独的个人完成。因此,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一种必要的素质。
三、探究式教学带来的思考
所有的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任何教学模式的运用都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探究式教学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探求的过程性和参与性,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观察来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体验中发展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使学生能自觉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调节和控制学习活动,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的研究方法。但是,探究式教学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用的,必须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具体情况,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生物理论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于非探究性问题性质的教学内容也不宜使用,在实际教学中有可能要作必要调整,教师要处理好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关系,把各种教学模式有机地融合在生物新课程的学习中。把生物教学改革推向前进,为社会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俞肖燕《渐进式探究法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生物学教学》2000年第7期
[2]毕晓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初探》《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9月
[3]岳萍等《探究式教学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应用》《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