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累斯顿,意为“森林居民”,是德国萨克森州的首府,也是欧洲绿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德累斯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城中有很多皇宫、教堂、博物馆等巴洛克式经典建筑,如圣母大教堂、茨温格宫、森帕歌剧院等。不幸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座文化名城被炸毁,只剩下断壁残垣。人们现在看到的古建筑,很多都是战后重建的。
重建的“古建筑”自然不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不过,位于德累斯顿的易北河谷,因“集地理及人文景观于一身,其宫殿建筑艺术是巴洛克风格建筑艺术与19世纪平民建筑的完美结合,堪称德国宫殿艺术的代表”,于2004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易北河谷是易北河的一段。易北河谷贯穿德累斯顿城,长达20公里,是德累斯顿的一道文化风景线,沿途有巴洛克风格的王宫、教堂、城堡、自然滩涂和古村镇,魅力非凡。
2007年,德国人开始修建森林宫殿大桥;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取消了易北河谷的世界文化遗产称号。易北河谷成为历史上最“短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项荣誉只拥有了5年。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座极具争议的大桥。
具有爭议的森林宫殿大桥
蜿蜒流淌的易北河将德累斯顿一分为二,南岸是老城区,北岸是新城区。千百年来,一座座桥连通南北两岸,使它们紧密相融。
但是,原来的桥已不能满足德累斯顿的发展需要。为缓解交通堵塞,德累斯顿政府计划在这里修建一座四车道的新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这座桥的建设将会破坏易北河谷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易北河谷登上了《濒危世界遗产目录》。
尽管如此,德累斯顿举行公民投票后,人们还是决定修建这座桥。为了城市的发展,宁可舍弃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最终,森林宫殿大桥竣工并投入使用,而易北河谷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除名。
大桥长636.1米,宽28.6米,高26.4米。 说实话,这座桥简简单单的,谈不上极具设计美感或特别壮观。
大桥建成后,有效缓解了临近桥梁的交通压力,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这座建设伊始便引发了巨大争议和讨论的大桥终于在2013 年竣工了。虽然易北河谷因此不再是世界文化遗产,但是这座大桥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地人还是非常开心的。2013年8月24日,15万德累斯顿人涌上森林宫殿大桥,庆祝大桥合龙。
德累斯顿的大桥不止一座
奥古斯都大桥
奥古斯都大桥是德累斯顿历史上的第一座桥梁,建于13世纪,是欧洲焉古老的桥之一,曾多次重建。
洛施维茨大桥
洛施维茨大桥建成于1893年,是欧洲第一座无桥墩大桥。大桥通体被涂刷成天蓝色,如同伫立在水面上的蓝色精灵,故得名“蓝色惊奇”。我更喜欢夜色中的洛施维茨大桥,金色与蓝色的灯光交相辉映,确实令人惊奇!
阿尔伯特大桥
阿尔伯特大桥建成于侣77年,1946年重建。桥梁结构由14个石拱组成,全长330米。
“除名事件”似乎并没有影响德累斯顿的旅游业。除名后的第二年,来此旅游的人数不降反升,森林宫殿大桥还成了热门的旅游景点。
卡罗拉大桥
卡罗拉大桥建成于1895年,1971年重建。重建后的大桥增加了不少现代气息。
马林布鲁克大桥
马林布鲁克大桥建成于1852年,后于2004年重建。爸爸介绍说,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铁路桥梁,主要供火车通行。
尼德瓦尔塔大桥
尼德瓦尔塔大桥建成于1875年,后来在战火中损毁,但主结构仍在,行人可以通行。经过重建和增修,昔日的大桥已经变了模样,桥上树立起一座77米高的铁塔,变身成一座复合结构斜拉桥。
这里的每一座桥都有一个故事。不过,森林宫殿大桥的故事最值得我们反思:在城市发展和遗产保护两者之间,应该如何取舍呢?我想,我们不能因为一味地追求发展而动摇城市的文化根基,发展固然重要,但保护城市的独特魅力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