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强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高校网络德育工作,是计算机网络和德育工作的联姻,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网民的全面发展。高校网络德育是以学生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和重点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种现代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网络德育;作用;特点;研究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2-61-02
网络使高校德育工作的视野更开阔,使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更充实,使高校德育工作手段更丰富,教育空间更广阔。然而,互联网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国际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日益加剧;青年学生受网络色情、网络犯罪影响危害程度增大;网络信息泛滥和信息的不可控性使德育工作趋向复杂化;网络技术的虚拟性特征导致了部分青年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道德情感和人际关系冷漠,从而产生了对学习和生活的消极影响。所以,加强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高校网络德育工作,是计算机网络和德育工作的联姻,是以学生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和重点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种现代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研究价值。
一、我国高校网络德育的作用
在探讨高校网络德育的作用之前,首先分析一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本文从“大德育”的观点出发,即所要研究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内容上是一致的。用两句话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社会机体和系统中的位置与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之一,是社会结构诸要素中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在社会结构中是极其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因此,德育也是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之一,是社会结构诸要素中的一个关键性要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道德教育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之一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随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网络德育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并为之服务,能够影响和制约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结构、运行机制和发展方向,关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网络德育的这个社会结构性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高校网络德育在一般网络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有利于开发德育资源
网络具有广泛的信息资源和传播空间,高校网络德育研究有利于开发德育资源。
1、网络德育研究可以开发德育的信息资源。网络的功能之一无疑就是扩大信息量。借助网络,青年学生及时获取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德育信息资源的广泛存在、应用前景和开发潜力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进一步开发德育信息资源创造条件。
2、网络德育可以开发德育的空间资源。网络信息传播覆盖面广,受众面多,使我们的德育不仅仅局限于有限的地域空间,还将遍及全球任何一个拥有上网电脑的角落,从而丰富了人们的信息资源和视野,为德育提供了崭新的开放环境和广阔的教育空间。
(二)有利于探索高校德育的新形态
德育的新形态是指德育内容和形式不同于非网络形式的现实德育,高校网络德育研究的教育内容不仅包括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现代科学文化的新成果教育,还包括知识观教育、创新教育、网络道德和网络法规教育、终身学习观教育、团队精神教育等等。通过网络德育研究,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与学习方式进行一次革新,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三)有利于培养新型德育工作者
在网络德育中,教育者(主体)不再是高高在上实行灌输的思想权威,而是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兼有信息传播和思想教育的双重身份,呈现出主体地位非主体化的色彩。他们和教育对象(客体)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具有以往意义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层次性。教育主体不再提供“说服”,而是提供“影响”、“选择”和“引导”,因而更具人情味,更具亲和力,也更具有取得教育效果的魅力。
二、高校网络德育的特点
高校网络德育是现实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实德育既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在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本质和目标上是一致的,但高校网络德育更有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高校网络德育更具有平等性、融合性和互动性
传统德育中,教育者往往处于主导、领导、权威者的地位,教育者主体性作用往往强于受教育者主体性作用。因此,在两者的关系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主动与被动的不平等关系,而网络德育则更能体现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性、融合性、协调性和互动性。在网络社会中,网络受众在浏览网页、选择和吸收各种德育信息时是以受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在参与网络各种信息的制作、发布等网络实践活动(可以将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以及信息传播出去)时又可能成为教育者。因此,依托网络实践进行德育时,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上,其身份更具有融合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较好地发挥主体性。
(二)高校网络德育具有受众的广泛性
网络德育的对象即网络受众,网络受众是不固定的,他们往往根据自己实践、心情、兴趣、物质基础等来安排自己的网络生活,这一人群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由于网络受众的目的不同,有的是进行网络人际沟通,有的浏览网络信息,还有的是享受网络游戏,所以网络受众具有不同年龄阶段的状况,从而造成网络受众的年龄、职业的多层次性,受众广泛。
(三)高校网络德育具有快捷性
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级的“信息高速公路”,各种信息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被传播、浏览、吸收,其传递速度之快、传递信息之新,是电视、广播、报纸等其他传播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网络上进行德育,极大地提高了德育的时效性。
三、高校网络德育的研究价值
高校网络德育研究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课题,加强高校网络德育建设,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高校网络德育研究的理论价值
1、高校网络德育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高校德育与时俱进的需要
信息网络化给高校德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形成了全新的工作环境。利用互联网开展德育工作,不仅是为了运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用先进文化占领新的思想阵地。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牢牢把握各种文化载体的导向,重视先进文化与先进文化载体的有机结合。对互联网这一新的思想文化阵地,高校德育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主动、全面介入。要分析各种新技术的特征及其影响,要掌握其运用的范围与机理,确保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与新技术的发展同步。
2、高校网络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需要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就是要解决高校网络德育的针对性和教育效果问题。进行高校网络德育研究,将使网络德育实践的经验理论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目前,虽然网络德育这个名词还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但对与网络有关的德育研究却已普遍展开。网络德育所面临的任务和目标,虽然不能证明自己有资格、有能力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但是可以解决网络时代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3、高校网络德育研究有利于探讨网络行为引发的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
过分地关注网络将导致现实社会中道德相对主义倾向和道德冷漠现象的产生。人的社会性是其根本属性,在以计算机为媒介进行交往的网络社会,将导致学生的直接交往活动减少,造成群体意识的淡漠和人际关系的冷漠。此外,还造成道德失范现象,如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盗用他人的帐号,攻击他人的网络和计算机等,这些都是引起现实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不仅如此,网络还会引发隐性的政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现有大社会分层。即未来社会将分为掌握和控制信息的群体(knows)和不占有信息的群体(knows-nots),必将引起一种新的对抗,或许这正是网络德育工作者应该注意研究的问题。
(二)高校网络德育研究对大学生的实践价值
1、网络德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主体精神
确立起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和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导作用,把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和理念。首先,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其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双向交流,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也可现场提问或解答,实现人机对话。这种交互形式,更容易促进师生的双向交流,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提高。因此,网络德育提高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使学生充满信心地生活、充满智慧地学习、充满快乐地成长。
2、网络德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
网络言论的不负责任、不诚信是当前世界网络存在的普遍问题,网络德育倡导网络诚信,倡导大学生提高网络道德修养,《礼记·中庸》提到“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在网络上发言其实与独处一室是类似的,一般在没人知道发言者的真实身分、言论也不需要承担后果时,就特别需要发言者的自我约束。反过来,如果网民都习惯了网络上存在的许多虚假信息,高校学生对网络言论更加要学会“慎独”与包容。通过网络德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强化道德教育,使文明上网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从这点而言,网络德育有利于提高网络的自觉性与真诚性,进而建立网络诚信,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 王仁伟.大学生网络德育的价值及其途径[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9,(05).第29卷第3期.
[2] 江雪梅,李凤旺.对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04).
[3] 王建平.网络道德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04):3—4.
[4] 刘守旗.网络德育:21世纪的德育革命[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2).
[5] 吴玉红,昊晓飞.新时期高校网络德育教育探讨[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2).第24卷第12期.
[6] 韦吉锋.潜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 ,(06).
作者简介:
赵苍丽,女,江苏盐城人,法学硕士,工作于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研究方向:德育、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网络德育;作用;特点;研究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2-61-02
网络使高校德育工作的视野更开阔,使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更充实,使高校德育工作手段更丰富,教育空间更广阔。然而,互联网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国际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日益加剧;青年学生受网络色情、网络犯罪影响危害程度增大;网络信息泛滥和信息的不可控性使德育工作趋向复杂化;网络技术的虚拟性特征导致了部分青年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道德情感和人际关系冷漠,从而产生了对学习和生活的消极影响。所以,加强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高校网络德育工作,是计算机网络和德育工作的联姻,是以学生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和重点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种现代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研究价值。
一、我国高校网络德育的作用
在探讨高校网络德育的作用之前,首先分析一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本文从“大德育”的观点出发,即所要研究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内容上是一致的。用两句话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社会机体和系统中的位置与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之一,是社会结构诸要素中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在社会结构中是极其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因此,德育也是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之一,是社会结构诸要素中的一个关键性要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道德教育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之一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随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网络德育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并为之服务,能够影响和制约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结构、运行机制和发展方向,关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网络德育的这个社会结构性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高校网络德育在一般网络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有利于开发德育资源
网络具有广泛的信息资源和传播空间,高校网络德育研究有利于开发德育资源。
1、网络德育研究可以开发德育的信息资源。网络的功能之一无疑就是扩大信息量。借助网络,青年学生及时获取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德育信息资源的广泛存在、应用前景和开发潜力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进一步开发德育信息资源创造条件。
2、网络德育可以开发德育的空间资源。网络信息传播覆盖面广,受众面多,使我们的德育不仅仅局限于有限的地域空间,还将遍及全球任何一个拥有上网电脑的角落,从而丰富了人们的信息资源和视野,为德育提供了崭新的开放环境和广阔的教育空间。
(二)有利于探索高校德育的新形态
德育的新形态是指德育内容和形式不同于非网络形式的现实德育,高校网络德育研究的教育内容不仅包括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现代科学文化的新成果教育,还包括知识观教育、创新教育、网络道德和网络法规教育、终身学习观教育、团队精神教育等等。通过网络德育研究,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与学习方式进行一次革新,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三)有利于培养新型德育工作者
在网络德育中,教育者(主体)不再是高高在上实行灌输的思想权威,而是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兼有信息传播和思想教育的双重身份,呈现出主体地位非主体化的色彩。他们和教育对象(客体)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具有以往意义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层次性。教育主体不再提供“说服”,而是提供“影响”、“选择”和“引导”,因而更具人情味,更具亲和力,也更具有取得教育效果的魅力。
二、高校网络德育的特点
高校网络德育是现实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实德育既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在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本质和目标上是一致的,但高校网络德育更有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高校网络德育更具有平等性、融合性和互动性
传统德育中,教育者往往处于主导、领导、权威者的地位,教育者主体性作用往往强于受教育者主体性作用。因此,在两者的关系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主动与被动的不平等关系,而网络德育则更能体现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性、融合性、协调性和互动性。在网络社会中,网络受众在浏览网页、选择和吸收各种德育信息时是以受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在参与网络各种信息的制作、发布等网络实践活动(可以将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以及信息传播出去)时又可能成为教育者。因此,依托网络实践进行德育时,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上,其身份更具有融合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较好地发挥主体性。
(二)高校网络德育具有受众的广泛性
网络德育的对象即网络受众,网络受众是不固定的,他们往往根据自己实践、心情、兴趣、物质基础等来安排自己的网络生活,这一人群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由于网络受众的目的不同,有的是进行网络人际沟通,有的浏览网络信息,还有的是享受网络游戏,所以网络受众具有不同年龄阶段的状况,从而造成网络受众的年龄、职业的多层次性,受众广泛。
(三)高校网络德育具有快捷性
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级的“信息高速公路”,各种信息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被传播、浏览、吸收,其传递速度之快、传递信息之新,是电视、广播、报纸等其他传播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网络上进行德育,极大地提高了德育的时效性。
三、高校网络德育的研究价值
高校网络德育研究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课题,加强高校网络德育建设,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高校网络德育研究的理论价值
1、高校网络德育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高校德育与时俱进的需要
信息网络化给高校德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形成了全新的工作环境。利用互联网开展德育工作,不仅是为了运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用先进文化占领新的思想阵地。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牢牢把握各种文化载体的导向,重视先进文化与先进文化载体的有机结合。对互联网这一新的思想文化阵地,高校德育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主动、全面介入。要分析各种新技术的特征及其影响,要掌握其运用的范围与机理,确保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与新技术的发展同步。
2、高校网络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需要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就是要解决高校网络德育的针对性和教育效果问题。进行高校网络德育研究,将使网络德育实践的经验理论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目前,虽然网络德育这个名词还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但对与网络有关的德育研究却已普遍展开。网络德育所面临的任务和目标,虽然不能证明自己有资格、有能力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但是可以解决网络时代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3、高校网络德育研究有利于探讨网络行为引发的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
过分地关注网络将导致现实社会中道德相对主义倾向和道德冷漠现象的产生。人的社会性是其根本属性,在以计算机为媒介进行交往的网络社会,将导致学生的直接交往活动减少,造成群体意识的淡漠和人际关系的冷漠。此外,还造成道德失范现象,如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盗用他人的帐号,攻击他人的网络和计算机等,这些都是引起现实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不仅如此,网络还会引发隐性的政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现有大社会分层。即未来社会将分为掌握和控制信息的群体(knows)和不占有信息的群体(knows-nots),必将引起一种新的对抗,或许这正是网络德育工作者应该注意研究的问题。
(二)高校网络德育研究对大学生的实践价值
1、网络德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主体精神
确立起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和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导作用,把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和理念。首先,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其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双向交流,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也可现场提问或解答,实现人机对话。这种交互形式,更容易促进师生的双向交流,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提高。因此,网络德育提高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使学生充满信心地生活、充满智慧地学习、充满快乐地成长。
2、网络德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
网络言论的不负责任、不诚信是当前世界网络存在的普遍问题,网络德育倡导网络诚信,倡导大学生提高网络道德修养,《礼记·中庸》提到“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在网络上发言其实与独处一室是类似的,一般在没人知道发言者的真实身分、言论也不需要承担后果时,就特别需要发言者的自我约束。反过来,如果网民都习惯了网络上存在的许多虚假信息,高校学生对网络言论更加要学会“慎独”与包容。通过网络德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强化道德教育,使文明上网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从这点而言,网络德育有利于提高网络的自觉性与真诚性,进而建立网络诚信,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 王仁伟.大学生网络德育的价值及其途径[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9,(05).第29卷第3期.
[2] 江雪梅,李凤旺.对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04).
[3] 王建平.网络道德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04):3—4.
[4] 刘守旗.网络德育:21世纪的德育革命[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2).
[5] 吴玉红,昊晓飞.新时期高校网络德育教育探讨[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2).第24卷第12期.
[6] 韦吉锋.潜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 ,(06).
作者简介:
赵苍丽,女,江苏盐城人,法学硕士,工作于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研究方向:德育、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