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朴素的“约法三章”,造就潍柴“中国动力”。这再次证明,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传统国企也能在市场经济中焕发青春
山东潍坊,不仅是风筝的发祥地,还以拥有潍柴而著名。
作为一个拥有67年历史的老国企,潍柴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濒临破产,摇摇欲坠;十几年后,它已从行业的小配角成长为中国柴油机行业无可争议的霸主,并在世界发动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回顾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潍柴人不由感叹:“约法三章”像一粒火种,从董事长谭旭光,到领导班子,再到整个潍柴,逐步蔓延开来。它点燃了大家心中的激情,为潍柴打造了一支廉洁从业的干部队伍,构筑了一条坚强的反腐防线,营造了一种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企业文化,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辉煌跨越。
“约法三章”聚人心
很多潍柴员工依然对1998年的那次大会记忆犹新。
6月的潍坊,天气开始变得燥热,随之浮动的还有潍柴人的心。工厂已经连续6个月没发工资了,公司账面上只有8万元,欠息、欠税、欠费却高达3亿元。电厂给断了电,自来水表也被卸掉了。工厂里人心浮动,很多员工上班打麻将、下象棋。
此时,谭旭光临危受命,接任潍柴厂长,时年37岁。谭旭光16岁就进入潍柴,父母都是潍柴的老员工。在就职演说中,谭旭光首次向全厂干部员工提出了“约法三章”:“企业要发展,领导是关键。在这里,我对自己约法三章: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不当太平官;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为企业干实事,为职工办好事;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要求职工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不允许职工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短短72个字,掷地有声,是谭旭光对企业做出的庄严承诺。他的讲话被12次掌声打断。潍柴党委书记徐宏在与记者重温当时的视频时仍感到“心潮澎湃”。
谭旭光是“约法三章”的最先执行者。他扑下身子为员工做的第一件实事,就是偿还拖欠员工6个月的工资。与现在银行围着潍柴转的境况不同,当时银行对潍柴是避之唯恐不及。谭旭光在银行门口等了行长一整天,费尽口舌终于贷了1000万元给员工发工资。
作为一个老国企,潍柴当初同样面临着机构臃肿的问题。谭旭光上任不久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减员增效。职工人数压缩了40%,中层以上干部也由700多人压缩到200多人。全厂有20多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亲友下岗,但没有一个人说情,更没有一个人做手脚。领导班子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约法三章”,为职工做出表率,因而也得到了干部职工的广泛支持。
在潍柴内部,谭旭光做出了“送礼就撤职”的严厉规定。说起来外界可能会惊诧,现在很多潍柴员工连谭旭光家住哪儿都不知道,更何谈送礼。有一次,一位与潍柴有合作的经销商将自己企业发的过节礼品给谭旭光送了一份。谭旭光当场拒绝,并在之后的大会上点名批评了这位经销商。
潍柴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给工程机械行业配套,十年下来一年供货量不足500台。大厂进不去,谭旭光就从小厂抓起,同时大力开展新产品研发。1999年10月19日,因新产品开发需要,谭旭光连夜从北京赶回潍坊,路上遭遇车祸四根肋骨骨折。手术后第二天,谭旭光就将有关人员召集到医院研究工作;一个月后,他胸缠绷带,为科技人员颁发聘书;伤后不到2个月,谭旭光不顾路途遥远和行车颠簸带来的病痛,日夜兼程赶到南方与客户洽谈业务。这种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曾怀疑潍柴信誉和产品质量的客户。谭旭光回忆说:“我去了以后,企业的老板跟我讲,老谭,不管怎样我们明年一定配套,从你的行动我们看到了潍柴人的精神。”
在“约法三章”精神的引领下,潍柴终于走出了破产泥潭。谭旭光上任第二年,潍柴的市场配套总量一下子上升到5000台。很多大厂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潍柴为其配套,因为装有潍柴发动机的工程机械已经以卓越的质量和性能声名远播。三年后,潍柴在工程机械大功率发动机市场中的占有率达到了60%。如今,尽管潍柴一再加班加点,春节不休,仍旧连续6年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建班子,带队伍
好领导带好班子。谭旭光不仅自己以身作则,坚持履行“约法三章”的承诺,而且要求领导班子全体履行“约法三章”。
潍柴将“约法三章”具体化为德、能、勤、绩、廉,对领导干部进行360度全方位、立体式考核评价。
根据潍柴的干部考评机制,每年对干部队伍中前25%的优秀人员实施晋升奖励,对后10%的人员进行优化淘汰。现在,潍柴职工对领导干部的上上下下已经司空见惯。没有被处罚或降过职的干部在潍柴实属少见。仅2011年,潍柴调整干部276人次,其中新提干部59人,岗位调整157人,降职、免职31人。
潍柴年轻的高层领导刘元强就是一例。
1998年,谭旭光上任后,打破僵化体制,不拘一格提拔人才。表现卓越的刘元强1999年进入企业中层,成为潍柴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层领导。2002年,刘元强任质量部部长时,在一次管理评审会上,一个最重要的数据——铸造废品率竟然不准确。刘元强因此被降职到中速机做副厂长。随后的五年里,他先后被派到615厂、重潍厂、一号工厂等4个专业厂任副职历练。有了之前的经验教训,刘元强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成绩卓越,考评优秀。2008年,他被提拔为技术改造部部长,2010年回制造工程部任部长,2012年6月被提拔为公司总裁助理。
回忆自己的磨砺,刘元强深有感触地说:“与很多国有企业领导‘养尊处优’、职工‘水深火热’不同,潍柴的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灵活的干部任用机制让员工在感到压力的同时更有动力,从而使潍柴能够保持生机和活力。”
谭旭光对自己的处罚也不心慈手软。2000年,因为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包括谭旭光在内的领导层集体引咎降薪——扣发三个月工资。事件中没有“放过”自己的谭旭光谈及此事,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严谨的制度化流程赋予“约法三章”以实际内容。
时任铸造厂厂长徐宏受罚最重,被降薪半年,此间仅保留每月900元的基本生活费。徐宏坦言:“在考评中,企业实行的是质量一票否决制。当时被罚,的确无话可说。” 如今,“约法三章”是潍柴每个干部心中的达标线。做事前后都要想一想,是否达到了“约法三章”的标准?
有位主抓市场的公司领导,他的一位高中同学,就在潍坊做铸铝线生意。但是他在潍柴这么多年,这位同学始终未能进入潍柴。这位领导笑称:“每年招投标的时候,各个厂商就来找,把办公室里的茶叶都喝光了。但是制度怎么定的我们就怎么做,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在记者采访中,心怀员工和企业、乐于奉献的领导比比皆是。有位潍柴的领导刚刚做完手术,脖子还是红肿的,就赶来上班。现在管理干部节假日、晚上自觉加班是常有的事。潍柴领导层中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加班到深夜,刚进家门,接到电话,于是匆匆再赶往公司……至结束,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王勇说:“我这十几年在潍柴,休息时间不超过20天。”
虽然忙,但大家忙得心服口服。因为大家知道,老总比自己更忙。谭旭光的父母就住在距离工厂10分钟路程的地方,但是他们一年也见不着几次儿子。想儿子的时候,他们只能通过报纸和电视了解儿子的近况。
随着潍柴的不断发展,谭旭光总适时地对领导干部提出新的要求,“约法三章”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四项承诺、六项准则、三项要求、五做五不做、八不用……这些条条框框,深入潍柴领导干部的血液里,将潍柴干部员工打造成一支精悍的队伍。
民主监督,众志成城
“约法三章”的承诺能否长久履行,取决于“约法三章”能否感染全体员工,扎根企业文化,形成崇尚责任和奉献精神的良好氛围。
潍柴建立了完善的廉政制度。一是通过相应的制度和常态化的廉政教育在企业内形成了浓厚的“廉荣贪耻”氛围。二是打通直接监督渠道。2010年开始,向6个重点单位派驻专职监察员,对派驻单位实施全过程、零距离监督。三是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始终把职代会作为职工参政议政、民主决策的重要载体。同时,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民主管理,第一时间解决职工反映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努力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完善协同监督渠道,坚持业务发展到哪里,监督点就设在哪里。
采购和招标是最容易产生猫腻的环节,潍柴要求采购员一律不得接受请吃请喝,不得收受贿赂。潍柴集团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李加佳告诉记者:“潍柴工程招标实行阳光操作。对采购部等重点单位派驻监察员,对派驻单位实施全过程、零距离监督。‘十一五’期间,集团累计投资120亿元用于技改项目,未发生一例违规违纪事件。”
十几年来,潍柴没有出现过一例腐败窝案,这让谭旭光都有些不相信了。2010年,他找来监察部部长李加佳,颇有意味地说:“这么多年没出事,是不是我们有什么疏漏?不妨跟潍坊市纪检监察部门主动沟通一下,看看对方能不能提供一些线索?”李加佳当真去了,但是令谭旭光既失望又高兴的是,纪检监察部门也没有找到什么线索。李加佳告诉记者:“要么这是一条深藏不露的大鱼,否则在潍柴这么严密的监管制度下,还真难隐藏。”
2011年春节,谭旭光与时俱进,在公司内网开通了“董事长博客”。员工可以在博客上匿名投诉,谭旭光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在24小时内答复。
博客一开通,职工好似找到了情绪宣泄的出口。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扑面而来:红烧肉里发现猪毛,为什么领导有车补我们却没有……事无巨细的“投诉”,令谭旭光觉得颇有收获,并动员其他高层领导开通博客。很多员工的不满消除在萌芽中,对企业的感情更加深厚。
博客的意义并不止此。在谭旭光看来,“约法三章”缺少了职工的监管和反馈机制,就很难延续。博客是交流,更是监管。截至2012年5月,博客浏览量达269万次,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1万余条。
2012年2月,一名员工在“董事长博客”中举报称客户服务中心部分领导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安排家属免费旅游,并且存在服务态度恶劣、服务费用延迟结算等问题。对此,广大员工及各级领导干部高度关注,并在博客中展开了激烈讨论,员工评论达1300多条。
谭旭光在第一时间对举报信息做出批示。公司监察部门根据董事长指示,迅速进入市场一线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员工反映的服务不及时、费用结算延迟、旧件返回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部分领导以权谋私、安排家属免费旅游问题未找到相关证据。
根据调查结果,相关责任人被调离原岗位,并责成营销公司举一反三,进一步优化售后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相关改善工作全部整改到位,并将处理结果在博客中进行了公示。
通过严格的廉洁控制和一系列管理制度,企业形成了众志成城的氛围。王勇说,一些企业的改革因为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很难实施,在潍柴却得到了广大职工的支持,进展顺利。一名潍柴员工告诉记者:“现在大家在潍柴工作都觉得前景广阔,干劲十足。”
十几年来,干部率先垂范,职工积极支持,“约法三章”企业文化理念和现代科学管理手段有效融合的模式,已成为潍柴发展的新优势。在以“约法三章”为核心的管理体系推动下,潍柴成为正在大步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动力”。“三三制改革”、潍柴动力香港上市、蓝擎发动机问世、吸收合并控股湘火炬、整合法国博杜安、收购法拉帝集团,潍柴创造了增长近200倍的奇迹,成长为一个营业收入近千亿元的国际化大企业集团。根据潍柴的规划,2015年销售收入将达2000亿元,并冲刺世界500强。
谈到潍柴十几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谭旭光说:“潍柴从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发展成为跨国集团,一切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坚持‘约法三章’的宗旨始终没有改变,真正成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和凝聚人心、引领跨越发展的重要法宝。”
山东潍坊,不仅是风筝的发祥地,还以拥有潍柴而著名。
作为一个拥有67年历史的老国企,潍柴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濒临破产,摇摇欲坠;十几年后,它已从行业的小配角成长为中国柴油机行业无可争议的霸主,并在世界发动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回顾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潍柴人不由感叹:“约法三章”像一粒火种,从董事长谭旭光,到领导班子,再到整个潍柴,逐步蔓延开来。它点燃了大家心中的激情,为潍柴打造了一支廉洁从业的干部队伍,构筑了一条坚强的反腐防线,营造了一种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企业文化,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辉煌跨越。
“约法三章”聚人心
很多潍柴员工依然对1998年的那次大会记忆犹新。
6月的潍坊,天气开始变得燥热,随之浮动的还有潍柴人的心。工厂已经连续6个月没发工资了,公司账面上只有8万元,欠息、欠税、欠费却高达3亿元。电厂给断了电,自来水表也被卸掉了。工厂里人心浮动,很多员工上班打麻将、下象棋。
此时,谭旭光临危受命,接任潍柴厂长,时年37岁。谭旭光16岁就进入潍柴,父母都是潍柴的老员工。在就职演说中,谭旭光首次向全厂干部员工提出了“约法三章”:“企业要发展,领导是关键。在这里,我对自己约法三章: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不当太平官;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为企业干实事,为职工办好事;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要求职工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不允许职工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短短72个字,掷地有声,是谭旭光对企业做出的庄严承诺。他的讲话被12次掌声打断。潍柴党委书记徐宏在与记者重温当时的视频时仍感到“心潮澎湃”。
谭旭光是“约法三章”的最先执行者。他扑下身子为员工做的第一件实事,就是偿还拖欠员工6个月的工资。与现在银行围着潍柴转的境况不同,当时银行对潍柴是避之唯恐不及。谭旭光在银行门口等了行长一整天,费尽口舌终于贷了1000万元给员工发工资。
作为一个老国企,潍柴当初同样面临着机构臃肿的问题。谭旭光上任不久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减员增效。职工人数压缩了40%,中层以上干部也由700多人压缩到200多人。全厂有20多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亲友下岗,但没有一个人说情,更没有一个人做手脚。领导班子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约法三章”,为职工做出表率,因而也得到了干部职工的广泛支持。
在潍柴内部,谭旭光做出了“送礼就撤职”的严厉规定。说起来外界可能会惊诧,现在很多潍柴员工连谭旭光家住哪儿都不知道,更何谈送礼。有一次,一位与潍柴有合作的经销商将自己企业发的过节礼品给谭旭光送了一份。谭旭光当场拒绝,并在之后的大会上点名批评了这位经销商。
潍柴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给工程机械行业配套,十年下来一年供货量不足500台。大厂进不去,谭旭光就从小厂抓起,同时大力开展新产品研发。1999年10月19日,因新产品开发需要,谭旭光连夜从北京赶回潍坊,路上遭遇车祸四根肋骨骨折。手术后第二天,谭旭光就将有关人员召集到医院研究工作;一个月后,他胸缠绷带,为科技人员颁发聘书;伤后不到2个月,谭旭光不顾路途遥远和行车颠簸带来的病痛,日夜兼程赶到南方与客户洽谈业务。这种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曾怀疑潍柴信誉和产品质量的客户。谭旭光回忆说:“我去了以后,企业的老板跟我讲,老谭,不管怎样我们明年一定配套,从你的行动我们看到了潍柴人的精神。”
在“约法三章”精神的引领下,潍柴终于走出了破产泥潭。谭旭光上任第二年,潍柴的市场配套总量一下子上升到5000台。很多大厂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潍柴为其配套,因为装有潍柴发动机的工程机械已经以卓越的质量和性能声名远播。三年后,潍柴在工程机械大功率发动机市场中的占有率达到了60%。如今,尽管潍柴一再加班加点,春节不休,仍旧连续6年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建班子,带队伍
好领导带好班子。谭旭光不仅自己以身作则,坚持履行“约法三章”的承诺,而且要求领导班子全体履行“约法三章”。
潍柴将“约法三章”具体化为德、能、勤、绩、廉,对领导干部进行360度全方位、立体式考核评价。
根据潍柴的干部考评机制,每年对干部队伍中前25%的优秀人员实施晋升奖励,对后10%的人员进行优化淘汰。现在,潍柴职工对领导干部的上上下下已经司空见惯。没有被处罚或降过职的干部在潍柴实属少见。仅2011年,潍柴调整干部276人次,其中新提干部59人,岗位调整157人,降职、免职31人。
潍柴年轻的高层领导刘元强就是一例。
1998年,谭旭光上任后,打破僵化体制,不拘一格提拔人才。表现卓越的刘元强1999年进入企业中层,成为潍柴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层领导。2002年,刘元强任质量部部长时,在一次管理评审会上,一个最重要的数据——铸造废品率竟然不准确。刘元强因此被降职到中速机做副厂长。随后的五年里,他先后被派到615厂、重潍厂、一号工厂等4个专业厂任副职历练。有了之前的经验教训,刘元强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成绩卓越,考评优秀。2008年,他被提拔为技术改造部部长,2010年回制造工程部任部长,2012年6月被提拔为公司总裁助理。
回忆自己的磨砺,刘元强深有感触地说:“与很多国有企业领导‘养尊处优’、职工‘水深火热’不同,潍柴的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灵活的干部任用机制让员工在感到压力的同时更有动力,从而使潍柴能够保持生机和活力。”
谭旭光对自己的处罚也不心慈手软。2000年,因为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包括谭旭光在内的领导层集体引咎降薪——扣发三个月工资。事件中没有“放过”自己的谭旭光谈及此事,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严谨的制度化流程赋予“约法三章”以实际内容。
时任铸造厂厂长徐宏受罚最重,被降薪半年,此间仅保留每月900元的基本生活费。徐宏坦言:“在考评中,企业实行的是质量一票否决制。当时被罚,的确无话可说。” 如今,“约法三章”是潍柴每个干部心中的达标线。做事前后都要想一想,是否达到了“约法三章”的标准?
有位主抓市场的公司领导,他的一位高中同学,就在潍坊做铸铝线生意。但是他在潍柴这么多年,这位同学始终未能进入潍柴。这位领导笑称:“每年招投标的时候,各个厂商就来找,把办公室里的茶叶都喝光了。但是制度怎么定的我们就怎么做,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在记者采访中,心怀员工和企业、乐于奉献的领导比比皆是。有位潍柴的领导刚刚做完手术,脖子还是红肿的,就赶来上班。现在管理干部节假日、晚上自觉加班是常有的事。潍柴领导层中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加班到深夜,刚进家门,接到电话,于是匆匆再赶往公司……至结束,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王勇说:“我这十几年在潍柴,休息时间不超过20天。”
虽然忙,但大家忙得心服口服。因为大家知道,老总比自己更忙。谭旭光的父母就住在距离工厂10分钟路程的地方,但是他们一年也见不着几次儿子。想儿子的时候,他们只能通过报纸和电视了解儿子的近况。
随着潍柴的不断发展,谭旭光总适时地对领导干部提出新的要求,“约法三章”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四项承诺、六项准则、三项要求、五做五不做、八不用……这些条条框框,深入潍柴领导干部的血液里,将潍柴干部员工打造成一支精悍的队伍。
民主监督,众志成城
“约法三章”的承诺能否长久履行,取决于“约法三章”能否感染全体员工,扎根企业文化,形成崇尚责任和奉献精神的良好氛围。
潍柴建立了完善的廉政制度。一是通过相应的制度和常态化的廉政教育在企业内形成了浓厚的“廉荣贪耻”氛围。二是打通直接监督渠道。2010年开始,向6个重点单位派驻专职监察员,对派驻单位实施全过程、零距离监督。三是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始终把职代会作为职工参政议政、民主决策的重要载体。同时,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民主管理,第一时间解决职工反映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努力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完善协同监督渠道,坚持业务发展到哪里,监督点就设在哪里。
采购和招标是最容易产生猫腻的环节,潍柴要求采购员一律不得接受请吃请喝,不得收受贿赂。潍柴集团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李加佳告诉记者:“潍柴工程招标实行阳光操作。对采购部等重点单位派驻监察员,对派驻单位实施全过程、零距离监督。‘十一五’期间,集团累计投资120亿元用于技改项目,未发生一例违规违纪事件。”
十几年来,潍柴没有出现过一例腐败窝案,这让谭旭光都有些不相信了。2010年,他找来监察部部长李加佳,颇有意味地说:“这么多年没出事,是不是我们有什么疏漏?不妨跟潍坊市纪检监察部门主动沟通一下,看看对方能不能提供一些线索?”李加佳当真去了,但是令谭旭光既失望又高兴的是,纪检监察部门也没有找到什么线索。李加佳告诉记者:“要么这是一条深藏不露的大鱼,否则在潍柴这么严密的监管制度下,还真难隐藏。”
2011年春节,谭旭光与时俱进,在公司内网开通了“董事长博客”。员工可以在博客上匿名投诉,谭旭光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在24小时内答复。
博客一开通,职工好似找到了情绪宣泄的出口。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扑面而来:红烧肉里发现猪毛,为什么领导有车补我们却没有……事无巨细的“投诉”,令谭旭光觉得颇有收获,并动员其他高层领导开通博客。很多员工的不满消除在萌芽中,对企业的感情更加深厚。
博客的意义并不止此。在谭旭光看来,“约法三章”缺少了职工的监管和反馈机制,就很难延续。博客是交流,更是监管。截至2012年5月,博客浏览量达269万次,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1万余条。
2012年2月,一名员工在“董事长博客”中举报称客户服务中心部分领导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安排家属免费旅游,并且存在服务态度恶劣、服务费用延迟结算等问题。对此,广大员工及各级领导干部高度关注,并在博客中展开了激烈讨论,员工评论达1300多条。
谭旭光在第一时间对举报信息做出批示。公司监察部门根据董事长指示,迅速进入市场一线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员工反映的服务不及时、费用结算延迟、旧件返回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部分领导以权谋私、安排家属免费旅游问题未找到相关证据。
根据调查结果,相关责任人被调离原岗位,并责成营销公司举一反三,进一步优化售后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相关改善工作全部整改到位,并将处理结果在博客中进行了公示。
通过严格的廉洁控制和一系列管理制度,企业形成了众志成城的氛围。王勇说,一些企业的改革因为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很难实施,在潍柴却得到了广大职工的支持,进展顺利。一名潍柴员工告诉记者:“现在大家在潍柴工作都觉得前景广阔,干劲十足。”
十几年来,干部率先垂范,职工积极支持,“约法三章”企业文化理念和现代科学管理手段有效融合的模式,已成为潍柴发展的新优势。在以“约法三章”为核心的管理体系推动下,潍柴成为正在大步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动力”。“三三制改革”、潍柴动力香港上市、蓝擎发动机问世、吸收合并控股湘火炬、整合法国博杜安、收购法拉帝集团,潍柴创造了增长近200倍的奇迹,成长为一个营业收入近千亿元的国际化大企业集团。根据潍柴的规划,2015年销售收入将达2000亿元,并冲刺世界500强。
谈到潍柴十几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谭旭光说:“潍柴从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发展成为跨国集团,一切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坚持‘约法三章’的宗旨始终没有改变,真正成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和凝聚人心、引领跨越发展的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