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04468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拓展学生讨论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拓展学生讨论的空间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利用不同形式给学生设置讨论的话题。注意设置的问题不要过难,也不要过于简单,问题的答案不要单一,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在操作上,教师要力求做到态度亲切。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这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因为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心比心》的教学:
  导入新课: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初读课文: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小组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探究新知: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学习第三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而对求知的探究,尤其对小学生来说,相互的合作启发不可缺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思考,敢想,敢说,敢于质疑,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达到获得知识、体验情感、促进发展的目的。
  二、肯定学生的课堂表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有这样一段教学:
  师:“我的心像刀绞一般”,真的是刀绞“我”的心吗?
  生1:不是的。
  师:那么究竟是什么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呢?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用心研究这个问题。
  生2:我觉得一种痛苦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平时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不小心,手被火柴烧了一下,都钻心痛,何况邱少云是烈火烧身子呢!
  师:说得更明白一些行吗?
  生2: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也像在“我”身上燃烧一样,这真是万箭穿心般的痛苦呀!
  师:说得真好!邱少云的痛让“我”感同身受!还有别的体会吗?
  生2:“我”当时非常担心。因为“我”身后埋伏着整个潜伏部队,要是邱少云突然叫起来或者突然跳起来,整个部队就要遭受重大的损失。邱少云还那么年轻,他能忍受烈火的煎熬吗?这种深深地担扰紧张像刀绞一样地绞着“我”的心……。
  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使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间,使学生既深入理解课文,又升华了情感。
  三、鼓励学生的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例如在一本语文教学光盘上,一位教师在上《狐假虎威》一课时,出现了这样的课堂情境: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当读到这儿时,有一位学生说:“如果狐狸不从老虎身边窜过,不就不会被逮住了吗?”
  这一句话顿时引起了同学们的议论。
  有的学生说:“这书上写的不正确,狐狸是那么的狡猾,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呢?”
其他文献
通俗地说,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
期刊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应更多地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如果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不仅教学效果好,而且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一、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空体价值  信息技术课教材具有实用性强,要学习的内容都是常用软件的操作,贴近生活。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不过学生总是对新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
期刊
一、要营造和谐氛围,激发探究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研究中实现知识的“再发现”。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更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依据,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首先要营造和谐氛围,激发探究兴趣,这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活动中,教师还要创设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积极地学习,在教师满心的期待中
期刊
当前的教学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在这教改的大潮中,都在努力适应这种教育形势,都在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挖掘自己的特长。有的教师上课神采飞扬,用热情感染学生,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性高;有的教师基本功扎实,分析问题丝丝入扣,学生听得入迷,听得有所获,有所思,听一堂课是一个享受;有的教师多媒体操作熟练,一个很难理解的列方程解应用题,通过展示学生一目了然,效率极高。不过
期刊
一、激发读书兴趣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课堂给学生设置悬念,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上的学习活动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如在《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教学中,先由国际象棋的故事给学生造成悬念,然后引导学生读书,学生常常因悬念进入最佳读书状态,学生通过自学、议论很快完成学习任务,并回答导致悬念的提出的问题。  2实验观察,激发兴趣。数学内容抽象,枯燥乏味,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学习。如
期刊
自主、合作、探究是学习方式的三个维度,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笔者认为,其课堂教学模式可概括为:“创设情境——自主学习、优势互补——合作交流、主体参与——探究创新”。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设计富有情趣的探索活动,提供给学生充分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人人
期刊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向来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性被忽视,学生总是被要求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指令。这样的教育,直接导致了孩子们学习兴趣的逐渐降低,甚至厌学。在数学课堂中,普遍表现为重视数学技能的发展,而忽略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扼杀了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的创造性。在“数学中的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数学奖的历届评奖中,美国人独占1∕3强,显然,美国数学家在数学领域是极为突出
期刊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入并加强动手操作,把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问题列为教改内容之一,突出它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很有必要的。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当然,加强实际操作也成为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的一种教学活动,进而也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期刊
农村生活虽然没有城市的高楼大厦,灯火霓虹,但这里的空气更清新,这里的人们更纯朴,这里有着城市所无法拥有的风土人情。因此我认为农村小学在提高作文能力上到有着城市小学所不具备的优势。那么如何把这些资源挖掘出来,为习作积累素材呢?为此,我仅根据自己的实践,谈几点浅显的做法:  一、观赏田园风光,捕捉素材  农村的大自然环境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材料。教师应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创造机会,带领学生
期刊
鲁迅先生在回答“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多种观察方法,引领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一、对庞大事物的观察求整体  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准观察位置,对事物的整体轮廓及形体、色彩的进行仔细的观察,注意取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