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佛教序跋题记的史料分析

来源 :中国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_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夏佛教序跋题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首先表现在西夏佛教史的构建方面,保留有不少印度佛教史料、吐蕃佛教史料以及蒙古汗国及元朝佛教史料。此外,也保存有不少非佛教史料,在职官、族姓、地名、国名、年号等等方面也有一定研究价值。西夏佛教序跋题记作为史料使用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有些材料本身存在讹误,需要辨正;有些材料易导致误读,需要厘清;有些材料尚未能解读,需要考证。
其他文献
文章利用作者自己整理翻译的西藏档案馆藏蒙古文档案,探究乾隆皇帝和西藏郡王颇罗鼐父子之间的蒙古文往来文书,主要论证了清朝在探索治藏政治制度的过程中,如何与颇罗鼐家族互动的问题。文章认为,清朝与西藏地方世俗精英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建立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条件。
目前学界对明成祖召请大乘法王昆泽思巴一事尚无专题性研究。前人对昆泽思巴的身份和前往汉地的活动有大致梳理,但明成祖遣使召请昆泽思巴的相关背景、召请的次数和过程、昆泽思巴前往汉地的行程路线以及在汉地的活动内容等问题依然不甚明了,且关于昆泽思巴请求明成祖令帕木竹巴交还萨迦大殿一事的研究亦有待深入。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藏汉文献特别是昆泽思巴的传记和其与成祖皇帝父子的信件,对以上问题进行考述和辨析,对明成祖令帕木竹巴交还萨迦大殿管理权之事加以补充论述。
王远大先生以"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关系"为研究主题,先后翻译英、俄政府有关西藏的多种档案280万余字,出版专著《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为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关系史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文章以他的学术发展经历为切入点,通过访谈,对他的人生经历、学术研究过程、研究路径等进行介绍,探讨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关系的研究意义以及相关问题。
南京博物院所藏清乾隆内府《六世班禅朝觐大事记》原本黄册,真实地还原了六世班禅朝觐乾隆皇帝那段难忘的历史,弥足珍贵。文章将其与《清实录》《六世班禅朝觐档案选编》等文献资料相佐证,可知乾隆皇帝和六世班禅对这一事件的重视,以及该事件对清朝政治、民族、宗教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深远意义。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乡村振兴战略、扶贫开发政策实施和乡村社会建设工作的战斗堡垒。在青海牧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事关党的政策在牧区基层社会贯彻落实,事关牧区乡村社会稳定与发展,事关推进牧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章以青海牧区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塔村为个案,观察基层党组织在乡村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文章认为,基层党组织在牧区社会中,不仅夯实了基层组织,建成了敢于担当、为民务实的党员干部队伍,还改变了村容村貌,激发了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
才旦夏茸·久美柔贝洛珠是现代著名的藏族学者,在语言学、文学、史学、宗教哲学及汉藏翻译等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他还培养了很多学生和弟子,为传承和发展藏族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利用《才旦夏茸自传》(藏文)、西北民族大学档案馆所存才旦夏茸档案及其学生的回忆录等资料,编撰才旦夏茸先生的简要年谱,并收录了海内外相关纪念文章、研究论文等题名。
文章选取15世纪萨迦派代表性人物的传记,包括桑杰贝、班钦·释迦却丹、绒敦·释迦坚赞、俄尔钦·贡噶桑波、古格班智达扎巴坚赞、贡噶南杰、果沃热绛·索南僧格、达仓译师等著名萨迦派大师,介绍各传的作者、成书年代、资料来源、主要内容、版本等。这些传记反映了萨迦派各支系的兴起及萨迦派在15世纪的中兴历史,是研究萨迦派历史的重要文献。所收传记之顺序按人物生活年代编排。
吉隆县与尼泊尔接壤,是西藏自治区主要边境县之一,在边境贸易、战略位置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边境县域的扶贫攻坚,直接关系到边境贫困群体的民生改善,同时也与边境安全与发展相关联。文章以2016年在日喀则市吉隆县调查的百户问卷数据为主,对该县贫困群体的结构性特征和经济生活状况进行了阐述,从多维度反映了边境县域贫困群体的贫困状况。
本文首先综述了法国和美国的人类学传统,其次揭示了两国人类学各自的演变过程及之间的差异,最后介绍了笔者近年来对政治和机构的人类学研究及有关全球化的思考。
发展红色旅游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地处"老少边穷"深度贫困区的四川藏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全面发展红色旅游是其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文章探讨红色旅游与反贫困工作的关系,分析四川藏区红色旅游扶贫的可行性,提出持续反贫困的对策与建议,加快实现藏区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