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钻井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应用( 如PDC钻头、空气钻井技术等) ,PDC 钻头钻进使得岩屑颗粒较小,肉眼不易辨认,斜井和水平井有时岩屑不能及时返出,导致不能充分地利用返出的岩屑来准确反映地层岩性的变化情况,给常规综合录井岩性识别带来很大困难。本文以录井参数的变化及时辨别岩层及岩性变化,通过分析钻时、扭矩、转盘转速、dc 和sigma 指数等,发现识别出岩性,并可利用岩性的组合特征判断地层。
[关键词]录井参数;地层;岩性;分层
中图分类号:TE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146-01
录井仪的分析原理是在特殊裂解炉中对岩石样品进行程序升温,使样品中的烃类和干酪根在不同温度下挥发和裂解,通过载气(氢气)的吹洗使其与样品分离,并由载气携带直接送入氢焰离子化检测器,将其含量大小转换为相应电信号,经微机处理,记录各组分含量和岩石中裂解烃峰顶温度,评价生、储油岩层。
1、录井参数极其变化
随着录井现场数字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岩性解释、评价也逐渐具有数字化、自动化的条件,但PDC 钻头钻进使得岩屑颗粒较小,肉眼不易辨认,斜井和水平井有时岩屑不能及时返出,导致不能充分地利用返出的岩屑来准确反映地层岩性的变化情况,只能凭借录井参数的变化及时辨别岩层及岩性变化。因此,选用经过钻头因素、水力因素等校正过的DC指数、Sigma指数,钻时、气测组分、扭矩、转盘转速、钻压、钻井液密度、粘度等参数作为判断地层岩性的参数,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2、岩性分析的概念模型
地层中的每种岩石由不同的矿物组成,每种矿物均由固定的化学元素构成,如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等。当矿物的化学成分稳定时,矿物元素含量的百分比基本保持不变,这是利用地层元素鉴别矿物的前提条件。
如果研究区内的岩性共分为g 类( g 个总体),并把从第i( i= 1, 2,..., g) 类中取出的代表性岩样样品总数记为ni,称
G= ( n1 , n2,..., ng )
为研究区内的岩石类型样本空间。其中任何一个样品X 都是由m 个确定岩性的测井参数表示的向量,即X=( x (1),x (2) ,..., x (m) )。岩性识别就是对来源于g 类岩石中的任何一个未知岩石类型的样品Y,根据确定岩性的m个测井参数的观测值判定它属于G 中的哪一类及其属于各类的可信程度。
3、 录井参数与岩性的辨别
3.1、钻时的应用
多年录井经验表明,应用标准化、对数化处理后的钻时参数是可以进行砂泥岩的岩性识别的。由于不同岩性地层泥质含量、粒径、可钻性、硬度等各不相同,不同钻头有不同的破碎机理,对不同成分的岩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通过对大量钻时曲线的分析,通过稳定段钻时值和变化值可以画出该段的砂岩线和泥岩线,小于砂岩线为储层,大于泥岩线为泥岩,从而划分岩性和岩性界面。应用钻时变化率、变化幅度以及通过稳定泥岩段可钻性所确定的相对泥岩线、砂岩可以比较有效地识别砂岩和泥岩。如果钻井液参数、地层较为稳定,储集层与非储集层钻时的分界清楚,即可规定一个分界值,例如:10min/m, 小于该值的为储层,大于该值的为非储层。
3.2、DC指数
DC指数为校正后的地层可钻性指数,通常与地层岩性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应用DC指数解释岩性具有可行性,具体解释方法包括两种:
①应用趋势线大致确定岩性组合。形成dcs趋势线(dcn)后,在趋势线的左端设一条砂线,若dc值落在砂线的左边,即为渗透层,一般砂线距dcn趋势线0.1-0.15,右侧相距0.05-0.1处为泥岩线。这里应当注意,有些砂质泥岩的dc指数虽小于dcn趋势线,但不具备盖层条件,应划入正常压实的泥岩层中。因此可以设置一个验证厚度,一般为3-5米,视实际情况而定。砂岩线与泥岩线之间为过渡岩性,根据其幅度、变化方向进一步确定为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或者页岩。
②DC指数与气测全烃曲线交汇确定储集层。当钻时、DC曲线变化幅度较低,反映岩性较差时,利用气测全烃、甲烷连续曲线可以划分渗透层。也可以利用全烃与dc变化曲线的交汇法进行辅助分层,可以较为准确的确定储集层。
3.3、Sigma指数
Singma曲线是校正工程影响因素如钻头、钻压、转盘转速后的岩性强度指数。与dcs曲线类似,其解释方法与DCS评价方法相近。现场主要有以下作用:预测地层压力,判断异常压力段;判断储层物性、解释岩性;砂泥岩、碳酸岩环境均可,后者效果更明显。
地层可钻性增大时Singma具有向左偏移的趋势,可钻性减少时具有向右偏移的趋势。正常压力地层,砂岩线、泥岩线的划分方法与DCS相同。
确定异常压力地层:异常压力段Singma趋势线向左偏移,整体平移0.05即可能进入异常压力段。
3.4、气测
气测录井是利用色谱仪直接测量地层含气性的录井方法。从广义上讲, 地层含气性与区域生储盖组合特征有关, 表现在局部层段, 岩石含气性与岩石孔、渗性有关, 不同岩性具有不同的孔、渗性, 因此气测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性的变化, 地层含气性越丰富, 气测值随岩性变化越明显。正常地层压力系统,钻时、DC识别岩性困难时,通过全烃、甲烷相对含量及变化率解释岩性。砂岩地层:通常情况下,全烃、甲烷有一定的增量及变化率,如若含油气则变化更明显;泥岩地层:全烃、甲烷呈基值,曲线稳定,增量及变化率较小;油页岩、煤层全烃、甲烷高值,但煤层组分不全。
3.5、扭矩
录井扭矩参数是工程录井最重要的参数,它是判断井下钻具运转状态、钻头磨损状况、地层岩性、可钻性是否发生变化、定向斜井中狗腿角是否超标等情况的重要依据。尤其对于判别地层岩性、可钻性是最直接的参数。扭矩曲线振荡轴和振荡幅度、频率与岩性有关。但扭矩受钻压、转盘转速、泵排量、钻头使用情况、司钻技术经验等因素影响。当钻压、转盘转速等钻井参数保持稳定时,扭矩指示岩性界面规律明显。根据砂岩扭矩低、振幅大,泥岩扭矩高、振幅小的表现规律,从基线变化和振幅两方面解释岩性。一开始钻遇砂岩时就会出现高频高幅的振荡曲线,并且曲线的振荡频率和幅度与岩性有着密切关系。泥质岩则表现为曲线平直或小幅度、低频率的振荡, 砂质岩则表现为高频率、高幅度的振荡曲线,并且随着岩性由细到粗,其扭矩曲线的振荡频率和幅度也有增大的趋势。另,PDC钻头使用晚期,一般扭矩值升高,但曲线的震荡频率和幅度减小。
3.6、钻井液参数—密度和粘度
岩性解释优选出钻井液参数,主要是为了识别盐膏层。盐膏层低钻时、低dcs、低气测显示、低扭距,与渗透性好的砂岩储层表现特征相似,但其高钻井液密度,尤其是高粘度是区别于砂岩的典型特征。但单层对比性不好。出现高密度、异常高的粘度提示进入盐膏沉积地层。
4、 结论
录井参数与岩性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果寻找到合理的原始参数校正方法,寻求到合理、有效的解释、识别标准,现场进行岩性解释和识别是完全可行的,也是未来录井要达到的技术需求。
[关键词]录井参数;地层;岩性;分层
中图分类号:TE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146-01
录井仪的分析原理是在特殊裂解炉中对岩石样品进行程序升温,使样品中的烃类和干酪根在不同温度下挥发和裂解,通过载气(氢气)的吹洗使其与样品分离,并由载气携带直接送入氢焰离子化检测器,将其含量大小转换为相应电信号,经微机处理,记录各组分含量和岩石中裂解烃峰顶温度,评价生、储油岩层。
1、录井参数极其变化
随着录井现场数字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岩性解释、评价也逐渐具有数字化、自动化的条件,但PDC 钻头钻进使得岩屑颗粒较小,肉眼不易辨认,斜井和水平井有时岩屑不能及时返出,导致不能充分地利用返出的岩屑来准确反映地层岩性的变化情况,只能凭借录井参数的变化及时辨别岩层及岩性变化。因此,选用经过钻头因素、水力因素等校正过的DC指数、Sigma指数,钻时、气测组分、扭矩、转盘转速、钻压、钻井液密度、粘度等参数作为判断地层岩性的参数,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2、岩性分析的概念模型
地层中的每种岩石由不同的矿物组成,每种矿物均由固定的化学元素构成,如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等。当矿物的化学成分稳定时,矿物元素含量的百分比基本保持不变,这是利用地层元素鉴别矿物的前提条件。
如果研究区内的岩性共分为g 类( g 个总体),并把从第i( i= 1, 2,..., g) 类中取出的代表性岩样样品总数记为ni,称
G= ( n1 , n2,..., ng )
为研究区内的岩石类型样本空间。其中任何一个样品X 都是由m 个确定岩性的测井参数表示的向量,即X=( x (1),x (2) ,..., x (m) )。岩性识别就是对来源于g 类岩石中的任何一个未知岩石类型的样品Y,根据确定岩性的m个测井参数的观测值判定它属于G 中的哪一类及其属于各类的可信程度。
3、 录井参数与岩性的辨别
3.1、钻时的应用
多年录井经验表明,应用标准化、对数化处理后的钻时参数是可以进行砂泥岩的岩性识别的。由于不同岩性地层泥质含量、粒径、可钻性、硬度等各不相同,不同钻头有不同的破碎机理,对不同成分的岩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通过对大量钻时曲线的分析,通过稳定段钻时值和变化值可以画出该段的砂岩线和泥岩线,小于砂岩线为储层,大于泥岩线为泥岩,从而划分岩性和岩性界面。应用钻时变化率、变化幅度以及通过稳定泥岩段可钻性所确定的相对泥岩线、砂岩可以比较有效地识别砂岩和泥岩。如果钻井液参数、地层较为稳定,储集层与非储集层钻时的分界清楚,即可规定一个分界值,例如:10min/m, 小于该值的为储层,大于该值的为非储层。
3.2、DC指数
DC指数为校正后的地层可钻性指数,通常与地层岩性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应用DC指数解释岩性具有可行性,具体解释方法包括两种:
①应用趋势线大致确定岩性组合。形成dcs趋势线(dcn)后,在趋势线的左端设一条砂线,若dc值落在砂线的左边,即为渗透层,一般砂线距dcn趋势线0.1-0.15,右侧相距0.05-0.1处为泥岩线。这里应当注意,有些砂质泥岩的dc指数虽小于dcn趋势线,但不具备盖层条件,应划入正常压实的泥岩层中。因此可以设置一个验证厚度,一般为3-5米,视实际情况而定。砂岩线与泥岩线之间为过渡岩性,根据其幅度、变化方向进一步确定为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或者页岩。
②DC指数与气测全烃曲线交汇确定储集层。当钻时、DC曲线变化幅度较低,反映岩性较差时,利用气测全烃、甲烷连续曲线可以划分渗透层。也可以利用全烃与dc变化曲线的交汇法进行辅助分层,可以较为准确的确定储集层。
3.3、Sigma指数
Singma曲线是校正工程影响因素如钻头、钻压、转盘转速后的岩性强度指数。与dcs曲线类似,其解释方法与DCS评价方法相近。现场主要有以下作用:预测地层压力,判断异常压力段;判断储层物性、解释岩性;砂泥岩、碳酸岩环境均可,后者效果更明显。
地层可钻性增大时Singma具有向左偏移的趋势,可钻性减少时具有向右偏移的趋势。正常压力地层,砂岩线、泥岩线的划分方法与DCS相同。
确定异常压力地层:异常压力段Singma趋势线向左偏移,整体平移0.05即可能进入异常压力段。
3.4、气测
气测录井是利用色谱仪直接测量地层含气性的录井方法。从广义上讲, 地层含气性与区域生储盖组合特征有关, 表现在局部层段, 岩石含气性与岩石孔、渗性有关, 不同岩性具有不同的孔、渗性, 因此气测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性的变化, 地层含气性越丰富, 气测值随岩性变化越明显。正常地层压力系统,钻时、DC识别岩性困难时,通过全烃、甲烷相对含量及变化率解释岩性。砂岩地层:通常情况下,全烃、甲烷有一定的增量及变化率,如若含油气则变化更明显;泥岩地层:全烃、甲烷呈基值,曲线稳定,增量及变化率较小;油页岩、煤层全烃、甲烷高值,但煤层组分不全。
3.5、扭矩
录井扭矩参数是工程录井最重要的参数,它是判断井下钻具运转状态、钻头磨损状况、地层岩性、可钻性是否发生变化、定向斜井中狗腿角是否超标等情况的重要依据。尤其对于判别地层岩性、可钻性是最直接的参数。扭矩曲线振荡轴和振荡幅度、频率与岩性有关。但扭矩受钻压、转盘转速、泵排量、钻头使用情况、司钻技术经验等因素影响。当钻压、转盘转速等钻井参数保持稳定时,扭矩指示岩性界面规律明显。根据砂岩扭矩低、振幅大,泥岩扭矩高、振幅小的表现规律,从基线变化和振幅两方面解释岩性。一开始钻遇砂岩时就会出现高频高幅的振荡曲线,并且曲线的振荡频率和幅度与岩性有着密切关系。泥质岩则表现为曲线平直或小幅度、低频率的振荡, 砂质岩则表现为高频率、高幅度的振荡曲线,并且随着岩性由细到粗,其扭矩曲线的振荡频率和幅度也有增大的趋势。另,PDC钻头使用晚期,一般扭矩值升高,但曲线的震荡频率和幅度减小。
3.6、钻井液参数—密度和粘度
岩性解释优选出钻井液参数,主要是为了识别盐膏层。盐膏层低钻时、低dcs、低气测显示、低扭距,与渗透性好的砂岩储层表现特征相似,但其高钻井液密度,尤其是高粘度是区别于砂岩的典型特征。但单层对比性不好。出现高密度、异常高的粘度提示进入盐膏沉积地层。
4、 结论
录井参数与岩性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果寻找到合理的原始参数校正方法,寻求到合理、有效的解释、识别标准,现场进行岩性解释和识别是完全可行的,也是未来录井要达到的技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