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学生艺术实践时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ai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告诉我们“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要想让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的心中,教师就得从教学的多方面下功夫。美术课学生的艺术实践要占用将近半节课的时间,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艺术创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引发了我的探究欲望。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顺水推舟的教学策略
  美术教学中的一少部分内容本身就是传统文化,如国画、剪纸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实践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技法外,还要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内容与古诗句相结合,体现国画书画一体的艺术特色,使作品锦上添花。在教学人美术版小学美术第十册《山水画》一课时,我让学生吟诵有关描写山水的古诗句,创作时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诗人笔下的山水特色,完成作品后再让学生题写相应的诗句。这样学生在实践中既巩固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积累,又锻炼了绘画的技能。
  二、与传统文化无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的策略则是多样化的
  由于美术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贴近学生现代生活的,要想在学生实践时渗透传统文化实属不易。因此在教学中我就要苦思冥想解决这一问题。几经努力,我觉得自己采用的教学策略归纳起来包括:见缝插针、触类旁通、人尽其才。
  美术课毕竟不同于语文课,有些授课内容制约了传统文化的渗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够大胆尝试,见缝插针,使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接触变得愈加密切,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习惯,自觉地应用传统文化,受其影响,甚至不能自拔。如《精细的描写》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中的一课,要求学生以线描的形式精细地表现物象。古诗配画不是不可以,范围较小,学生容易受约束,影响他们创作的热情。教学中我突然灵机一动,可以要求学生用成语拟题或者加上适宜的古诗句,这不是一举两得吗?一方面学生有效地巩固了传统文化,对其有更深的认识;另一方面他们书写时可以设计变化多端的字体,充分挖掘了他们的艺术才华。于是学生欣赏作品时,我就让他们尝试用成语概括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用成语添加题目时能够得心应手。当然有个别学生完成作品后还是苦于不知道用哪个成语命题比较好,于是我根据他们作画的内容进行引导启发,他们很快就茅塞顿开。
  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异彩纷呈的。学生在为自己的作品题字时往往要花费一番心思,才能选择适宜的传统文化,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平时传统文化积累得多的学生这不成问题,但是有的学生完成创作后根本不知道可以题什么成语。如《植物写生》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八册中的内容,学生艺术实践时,我要求学生完成作品后题上成语。有的学生没有理解我的意图,题的是自己的话。有的学生积累的传统文化太少又想不出适合的用语,只能把别人的照抄一遍。如果课前我准备一些描写植物的成语,提前板书在黑板上,课上就可以供学生参考,使他们能够触类旁通,想到更多此类的成语,这样题字时他们也不用犯愁了,既节省了题字的时间,又保证了作品的质量。利用为作品题字这种形式可以巩固学生对于成语的积累,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将美术与语文学科联系起来,打破学科本位,走向学科综合,还可以锻炼他们写艺术字的能力。触类旁通,久而久之,他们养成习惯后,就会自觉地注意积累成语,注意观察生活中的艺术字,延续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可发展的空间,但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他们发展的程度。身为老师我们就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情境,使他们能够竭尽全力,人尽其才,得到充分发展。《追寻文明的足迹》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二册的一节“欣赏·评述”课。学生课堂练习部分,我设计了让学生利用传统文化以导游的身份来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的形式。我想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传统文化,而且介绍时不要求学生长篇大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使学生不会望而生畏。为了考验学生的能力,教学中我没有给予相应的提示。在学生汇报展示时,我却没有想到学生会巧借“东风”,把我板书在小黑板上准备在第二节课上渗透的传统文化利用上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学生这样说:“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有八层,达五十多米高,却斜而不倒,堪称奇事。老子有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亲眼见识一下吧。”另一学生则说:“希腊奥林匹亚举行的运动会中的竞技表演,既展现人的健康体魄又宣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就如《弟子规》告诉我们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别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对于有能力的学生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引用相应的传统文化,而对于能力不足的学生,我们可以适当地提供一些传统文化的相关素材,便于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对学生要求过高,没有把苹果放在他们一伸手就能摘下的地方,他们就会产生畏难心理,甚至丧失自信。
  以上仅是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的不同的教学策略。说是不同,其实是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宗,基本上都是将题字引入了学生的艺术实践,实现字画结合。当然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创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偶发事件,相机引入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对于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底蕴深厚,才能厚积薄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让传统文化时时浸润学生的心田,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精神给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其他文献
常言说得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小学班主任就是别具匠心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说呢?请看看农村小学班主任的零星小滴吧!  他们有极强的责任心。俗语说:“老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笔者认为他们不仅是花朵,更是祖国的梦,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吗?我们农村孩子,虽说没有城里孩子那么学习成绩好,但他们身上具有“威凤祥麟气象,浑金璞玉精神”。这就要求
期刊
摘要:本文调查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形式对崇阳县四大民众健身点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认为:人们对群众健身的知识了解不够,对群众健身的观念和原则理解还不够深入,存在某些方面的误区,这些误区一方面影响了健身效果甚至伤害健身者的身体,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全民运动的发展。提出:健身是把双刃剑,只有科学的健身才能达到健身效果,避免损伤。大众健身才能稳健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大众健身 体育 误区 规避
期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 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孩子们在经典诵读中修养德行, 学会了做人。诵读经典不仅丰富了几代人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大家怎样做人,它像丝雨一样润物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注重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教育发展史表明:一切物的要素在教育中都是处于第二位的、可分的、可替代的,而唯有人是不可分的,不可替代的,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旨和终极目标。我们提倡“人本主义”,就是把人——受教育者放在首位。通过教育教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有利于个人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基础的人。然而,新时代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师如何切实地贯彻这一教育理念,促进素
期刊
数学作为一门具有抽象逻辑思维的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尚未形成系统的抽象逻辑思维,故此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还面临较大困难。然而,小学生具有丰富想象力和极强好奇心,在接触数学学习时,往往具有积极态度。笔者认为可以在小学数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架设小学生和数学学科之间的桥梁,唤醒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强化小学生数学学习思维 ,构造绽放异彩的数学课堂,实现小学数学应用信息技术制高。  1. 创设
期刊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是中国最早建成的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在这里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并将继续取得更大成就。由于航天城地处偏僻,交流不便,因此部分学生眼界狭窄,在科技创新方面进展缓慢。  目前的《科学》教材强调从观察入手,通过学习对观察的现象做出解释,得出结论。《科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习相应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学会科学地看待问题想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在地理学科领域开展创新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知识主要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类知识组成。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
期刊
幼儿期是最容易养成固定习惯的时期,俗话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播下性格,收获人生。”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提出了“教子婴孩”、“早谕教”,告诉人们,在孩子无所知、无所疑时,进行教育是容易的。家长应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开始,从细微处做起,从点滴做起,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卫生习惯、自立习惯、学习习惯等。  一、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习惯的养成  一个人是否有社会公德
期刊
教育是直面生命个体的事业,生命的存在是教育可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对生命的关注理应成为教育首要的任务。不论是生命还是生活,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发生,对生态的关注是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安慧里中心小学从开展生命健康成长教育开始,逐步纳入生活教育和生态教育的内容,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三生”教育的新路径。  一、学习先行  学习为行动与实践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为此,研究团队基于前期的问题,
期刊
近年来,随着一件件令人深省的案例出现,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各领域、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可知,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