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探究活动为载体,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在探究中思维、生成知识、培养能力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新思路新教法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设计思想品德教材的理念之一。文章从挖掘学生优点,激励学生自尊;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民主意识;增进师生沟通,加强师生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新思路新教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52-01
随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多媒体技术和电子白板的广泛推广,传统的教法日益受到挑战,要使教学活动不落后于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学习信息技术,践行新教法,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情境的创设,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质量为目的。
一、善于挖掘优点,激励学生自尊
我在教九年级第六课《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这一内容时用多媒体技术再现了当时的情景:2014年3月14日上午,出席会议的代表投下圣神的一票,表決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实现“同票同权”。请学生思考:这说明什么?这一事件时代性强,又是生活中的大事,与课本知识结合紧。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等。九年级学生小公民的意识较强,有了参政议政的想法。接着,我创设情境: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你如何行使你的权利?这就让学生的探知欲和身边事紧密相联,促使他们去探寻答案。在这一教学中,因为这一情境贴近学生实际,有很好的亲和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取得好效果。很好的激励了学生的自尊。
二、增进师生沟通,加强师生合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情感,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因情绪控制力较差,常出现迷茫、冲动等。思品课教学中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只是一种提示和启发,问题的答案,应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思考,这样可给学生留下更广的思维空间。
在九年级第四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中,可在屏幕上显示:第40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环境日主题是“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号召人们从我做起,推进污染减排,践行绿色生活,为社会作贡献。请思考:①我国推行“低碳减排”政策的原因在哪?②请从科技角度,为实现“低碳减排” 出金点子。③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低碳生活做点什么?在这一情境中,从广度说,涉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技术等。不仅是基本概念,重要的是深度的理解运用,且要引导学生落实到行动中。
三、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交流,是通过教学行为显现出来。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能够促进思维的问题,学生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应,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同时相对宽松的教学情境就形成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也一样能形成理想的教学情境,在讨论时,学生积极的态度,执着追求知识的精神,构成一种学生间的情感交流。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个人的看法:
1.思想上相信学生。曾听过一位优秀教师两节课,第一节是初一时,课堂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有一些学生出现了“讨而无论”、“启而不发”现象。一年之后,初二学法律时,同一批学生却使人明显地感觉到其分析、概括能力大大增强,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学生“动”起来了。这成果的取得在这位老师的长期准备,从初一就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有专门的预习本来保证效果。现在学生基本已养成预习习惯。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真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状态和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去感受,使学生乐学。
3.要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成长需要激励,学生需要老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利用机会创设情境,争取创造更多机会使不同层次学生表现自己、体验成功。
四、要实现社会实践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完美结合
在新形势下,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生活,参与社会实践锻炼,以社会调查、社会公益劳动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有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学时,我采用社会实践教学法,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回来后,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既巩固深化知识,又提高学生能力,达到既定目的。社会实践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师生互动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让信息化教学 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以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新思路新教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52-01
随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多媒体技术和电子白板的广泛推广,传统的教法日益受到挑战,要使教学活动不落后于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学习信息技术,践行新教法,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情境的创设,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质量为目的。
一、善于挖掘优点,激励学生自尊
我在教九年级第六课《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这一内容时用多媒体技术再现了当时的情景:2014年3月14日上午,出席会议的代表投下圣神的一票,表決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实现“同票同权”。请学生思考:这说明什么?这一事件时代性强,又是生活中的大事,与课本知识结合紧。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等。九年级学生小公民的意识较强,有了参政议政的想法。接着,我创设情境: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你如何行使你的权利?这就让学生的探知欲和身边事紧密相联,促使他们去探寻答案。在这一教学中,因为这一情境贴近学生实际,有很好的亲和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取得好效果。很好的激励了学生的自尊。
二、增进师生沟通,加强师生合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情感,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因情绪控制力较差,常出现迷茫、冲动等。思品课教学中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只是一种提示和启发,问题的答案,应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思考,这样可给学生留下更广的思维空间。
在九年级第四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中,可在屏幕上显示:第40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环境日主题是“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号召人们从我做起,推进污染减排,践行绿色生活,为社会作贡献。请思考:①我国推行“低碳减排”政策的原因在哪?②请从科技角度,为实现“低碳减排” 出金点子。③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低碳生活做点什么?在这一情境中,从广度说,涉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技术等。不仅是基本概念,重要的是深度的理解运用,且要引导学生落实到行动中。
三、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交流,是通过教学行为显现出来。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能够促进思维的问题,学生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应,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同时相对宽松的教学情境就形成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也一样能形成理想的教学情境,在讨论时,学生积极的态度,执着追求知识的精神,构成一种学生间的情感交流。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个人的看法:
1.思想上相信学生。曾听过一位优秀教师两节课,第一节是初一时,课堂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有一些学生出现了“讨而无论”、“启而不发”现象。一年之后,初二学法律时,同一批学生却使人明显地感觉到其分析、概括能力大大增强,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学生“动”起来了。这成果的取得在这位老师的长期准备,从初一就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有专门的预习本来保证效果。现在学生基本已养成预习习惯。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真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状态和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去感受,使学生乐学。
3.要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成长需要激励,学生需要老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利用机会创设情境,争取创造更多机会使不同层次学生表现自己、体验成功。
四、要实现社会实践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完美结合
在新形势下,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生活,参与社会实践锻炼,以社会调查、社会公益劳动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有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学时,我采用社会实践教学法,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回来后,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既巩固深化知识,又提高学生能力,达到既定目的。社会实践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师生互动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让信息化教学 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以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