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需要其实是一种希望被依赖的心态,父母被子女所需要,老师被学生所需要。换句话说,被需要是一种生命价值与意义的体现。
人的价值是什么?这或许是个永世难题,看古今中外诗人、明星、球星、科学家,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人们需要他们。当古印度面对种姓制度的不平等带来的困苦时,释迦牟尼的佛教在这时候出现了,因为人们需要它的生死轮回来减轻自己的痛苦;当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的“瓜分”对象之时,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将其推翻,因为人们急需一次革新来褪去已经腐烂的旧皮囊。正如孔子所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因此,当一个人、一件事被人们所需要之时,它必然会发生,且一定会成功。
那么,难道人们需要的事物就没有所需要的了吗?实际上这两点是相互作用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百姓需要君王,君王同时也需要百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如贾谊的《过秦论》中写到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王朝的苛政暴政,成就了他的兴旺,也造成了它的灭亡。当一个国家,不再需要人民之时,人民也不再需要它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希望从他人身上找到自己的价值,被更多人需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人们希望通过帮助他人告诉自己:“看,我是有用的,我能帮上他人。”一个喜欢被依赖的人会真心付出,甚至为了别人付出自己的全部。就像一个家庭的男主人每天起早摸黑上班,尽管疲惫不堪也毫无怨言,只为回到家能听到家人的一声“你回来啦”的幸福感,这样,他会想:这个家是我活着的意义,妻儿老小需要我赚钱养家,我一定要更努力。他努力是为了不辜负家人。即使家人对他没有太大的期望,他也会对自己有期望,因为他知道,家人需要他。
其实需要和被需要,真的可以很简单,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其被需要的意义与价值,可如今的人们往往只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却并不关心自己被谁需要,不去正视自己生命的意义、价值,结果自己生命的意义也就发生了偏离。
我们每个人都被需要,伟大的人被人们需要,而人们也被这个社会所需要。如果每个人都能怀着一种被需要的心态去生活,那么这个社会必将成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点评
本文以见解独到、论据充分、窥斑见豹而被评为一类卷。具体特点如下:
1.释义入题,观点毕现。文章的开头,通过浅显易懂的生活现象与事例的铺陈,来解释“被需要”的含意,这样,就达到了化抽象、深奥为简明、晓畅的写作目的。
2.论据典范,引发共鸣。从主体部分来看,作者积累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和事实论据充分、厚实,信手拈来,为我所用,精当贴切,使论点得以凸显出来,容易激起读者的思想认同。
3.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作者既能够从宏观方面论证“被需要”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同時,也没有忘记从普通的、细小的角度来表达观点,即每个人都是需要与被需要的对象和主体,如是,整个社会自然就会和谐、美好。
人的价值是什么?这或许是个永世难题,看古今中外诗人、明星、球星、科学家,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人们需要他们。当古印度面对种姓制度的不平等带来的困苦时,释迦牟尼的佛教在这时候出现了,因为人们需要它的生死轮回来减轻自己的痛苦;当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的“瓜分”对象之时,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将其推翻,因为人们急需一次革新来褪去已经腐烂的旧皮囊。正如孔子所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因此,当一个人、一件事被人们所需要之时,它必然会发生,且一定会成功。
那么,难道人们需要的事物就没有所需要的了吗?实际上这两点是相互作用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百姓需要君王,君王同时也需要百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如贾谊的《过秦论》中写到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王朝的苛政暴政,成就了他的兴旺,也造成了它的灭亡。当一个国家,不再需要人民之时,人民也不再需要它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希望从他人身上找到自己的价值,被更多人需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人们希望通过帮助他人告诉自己:“看,我是有用的,我能帮上他人。”一个喜欢被依赖的人会真心付出,甚至为了别人付出自己的全部。就像一个家庭的男主人每天起早摸黑上班,尽管疲惫不堪也毫无怨言,只为回到家能听到家人的一声“你回来啦”的幸福感,这样,他会想:这个家是我活着的意义,妻儿老小需要我赚钱养家,我一定要更努力。他努力是为了不辜负家人。即使家人对他没有太大的期望,他也会对自己有期望,因为他知道,家人需要他。
其实需要和被需要,真的可以很简单,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其被需要的意义与价值,可如今的人们往往只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却并不关心自己被谁需要,不去正视自己生命的意义、价值,结果自己生命的意义也就发生了偏离。
我们每个人都被需要,伟大的人被人们需要,而人们也被这个社会所需要。如果每个人都能怀着一种被需要的心态去生活,那么这个社会必将成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点评
本文以见解独到、论据充分、窥斑见豹而被评为一类卷。具体特点如下:
1.释义入题,观点毕现。文章的开头,通过浅显易懂的生活现象与事例的铺陈,来解释“被需要”的含意,这样,就达到了化抽象、深奥为简明、晓畅的写作目的。
2.论据典范,引发共鸣。从主体部分来看,作者积累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和事实论据充分、厚实,信手拈来,为我所用,精当贴切,使论点得以凸显出来,容易激起读者的思想认同。
3.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作者既能够从宏观方面论证“被需要”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同時,也没有忘记从普通的、细小的角度来表达观点,即每个人都是需要与被需要的对象和主体,如是,整个社会自然就会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