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辐射剂量的方法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52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评估和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1世纪初叶中期开始,随着MPI应用的急剧增加,其不合理运用以及显像相关辐射暴露的问题逐渐得到重视。各专业学会相继制定了MPI合理运用的标准,与此同时,新显像技术、传统显像仪器图像重建软件的革新以及心脏显像专用仪器的出现推动了低和(或)极低显像剂剂量MPI的诞生。该文阐述了用传统技术和新技术实现低剂量MPI的实践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颏成形术矫正颏部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颏部发育不良引起的小颏畸形及颏部偏斜不对称患者共153例进行颏成形术,其中对垂直向发育不良的患者行咬合平面截骨,对前后向发育不良的患者行眶耳平面截骨,伴有颏部偏斜患者同时做相应调整,纠正患者颏部垂直向、前后向及左右向畸形。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无骨吸收及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有15例患者出现下唇及颏部淤血青紫,但抽吸无明显积血,均在术后2周
期刊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RP)对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15只,将每只兔子背部两侧对称各取一块随意皮瓣,随机选择一侧为观察组,给予皮瓣基底部均匀涂抹PRP,另一侧为空白对照组,皮瓣基底均匀涂抹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于术后3,7,14 d计算皮瓣成活率,取皮瓣标本行大体观察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34计算血管密度。结果皮瓣成活率:3 d观察组(74
期刊
目的分析医源性乳头乳晕坏死的原因,探讨局部三叶瓣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术修复乳头乳晕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对医源性乳头乳晕缺血坏死的13例患者采用局部三叶瓣联合游离皮片移植进行修复,在新乳头点设计三叶瓣,切开皮肤,掀起皮瓣,将3个瓣做交叉缝合形成新乳头,新乳晕部分则取阴股沟或对侧正常乳晕皮肤,取皮区创缘两侧拉拢缝合,游离皮片修剪去除皮下组织形成全厚皮片,在新乳头周围行O形
期刊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方法将接受治疗的被诊断为腋臭患者89例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对照组行腋部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总有效率、并发症、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4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9%(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射频微等离子体技术联合局部电子束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瘢痕疙瘩半年以上患者15例,经单次射频微等离子体治疗,治疗功率80~100 W,滑动模式。治疗后24 h内及治疗后1周行大分割电子束照射,照射剂量9 Gy/次,照射范围为瘢痕外1 cm。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进行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和患者满意度评价,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5例患者VSS评分术前(11.73±1.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CST)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并与其病理特点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沈阳盛京医院经病理证实为SCST的40例患者(中位年龄57岁) 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勾画ROI,计算并比较SUVmax,探讨患者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结构特点的关系。采用两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结果40例SCST患者中,卵泡
目的该课题组自主研发了一款心肌模型和分析软件,通过标准化的定量指标来客观评价显像质量。研究目的是明确该模型和软件是否适用于显像的标准化。方法为对心肌SPECT显像进行标准化,课题组研发了心肌显像的评价分析软件(EMIT)和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胸部进行模拟,其内设置了肺和心脏。心肌模型包括5个放射性正常区域和8个放射性缺损区域。8个缺损区域中,4个宽度分别为5、10、15和20 mm,厚度均为1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