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而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特有的可视形象和色彩,典型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和社会生活的美,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加深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并能激发幼儿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智慧。而现今幼儿园在美术教学中大多数尚未真正打破傳统的教师范例,幼儿模仿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与创作空间,教学局限性大,作品单一、缺乏童趣。我们应尽快加大幼儿园美术活动多元化策略的研究,使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形式多样化。
一、课题的提出
现今幼儿园在美术教学中大多数尚未真正打破传统的教师范例,幼儿模仿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与创作空间,教学局限性大,作品单一、缺乏童趣。
单一的美术教学活动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这个多元化社会了,更不能适应幼儿园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尽快加大幼儿园美术活动多元化策略的研究,使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形式多样化。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实践基础及意义
在最新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的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多元化课程活动,引导幼儿喜欢美术活动。
2、通过各种自主性、探究性和体验性、交流性的艺术活动,多方提高幼儿的艺术感受能力,切实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和艺术素养的全面提高。
3、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科研能力,更好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积极的重要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和实施方法
(一)创设以美术为切入点的园所文化,沉浸在多元化美术活动的氛围中。
《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如何有效利用幼儿园美术环境的熏陶,发挥多元化环境对幼儿美术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呢?
1、采用幼儿作品布置园所大环境,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的信心。在课题组人员的筹备下,幼儿园在楼梯道、大厅、走廊等公共环境,创设了丰富的多元化美术元素。
2、将国内外美术大师的经典作品引入幼儿环境中,提升幼儿审美能力。
3、创设自然、富有生命的多元化美术环境。
(二)传承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感知多元化民族艺术表现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与根源,它有着其特有的艺术韵味和魅力。围绕着大班的课程方案,我们对主题进行了分析:它其中蕴含了哪些中国文化,孩子们能够了解到什么程度,是否能与美术活动相融合,然后再制定出一些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美术活动内容,初步完成了具有传统文化的美术活动内容的整理。
(三)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装饰画,引导幼儿感受无所不在的艺术。
课题组在课题研究中,搜集了各种各样生活中幼儿常见的物品,引导幼儿用它们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如:幼儿运用多种颜料在大树墩上进行撞色拼搭画;在长短、弯度不同的水管上进行长长的画、弯弯的画创作;自己扎风筝,并进行装饰;用纽扣、毛线、吸管、碟片、超市物品价格签等进行拼贴组画……多种元素,各种形式的美术创作,引导幼儿了解美术活动的多样性及生活化,从而确信:美——无所不在。
(四)带领幼儿在自然中用心感受艺术美。
《指南》中指出:“应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幼儿美术活动不仅在于创设美术环境,还应主动地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美、寻找美。当幼儿说某种东西不会画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将这样东西拿给她看,而不是直接教她如何画。课题组为此指导教师们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组织写生活动,幼儿园的花园中、假山下、回廊间都会寻找到美,并用画纸去记录美;为幼儿提供艺术作品、绘本等方式给幼儿自发模仿的机会;还可以发动家长带领幼儿带着画板去郊游,将自己看到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
(五)尊重、欣赏幼儿的美术作品,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的兴趣。
1、用具有发展性、多样化的眼光来评价幼儿作品。
《纲要》中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在具体评价时,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2、评价方法综合化、多元化,促进幼儿有个性地发展。
幼儿美术活动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还可以通过观察创作过程来进行评价。
3、评价中注重尊重幼儿的感受,增强幼儿自信心。
五、取得的成效及意义
通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我园的幼儿多元化美术活动取得了大幅度提升。
1、幼儿对美术活动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美术作品竞显多样性、多元化。儿童具有极大的潜力,只要解放他们,充分激发他们喜欢、乐于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就能凭着直觉像大师那样作画。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便是抓住了幼儿这一特点,展开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美术活动,使幼儿喜欢参与美术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快乐感和自信心。幼儿园举办的“幼儿美术作品展”中,孩子们作品各展其能,各具特色。
2、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科研能力得以提升。通过理论学习及实践研究,教师们在美术活动的内容及形式上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加明确了多元化这个词语的含义,懂得了在多元化美术活动中,教师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引导幼儿敞开想象,才能达到以创新、多元化形式的美术教育,使幼儿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同时激发美的情感。
参与课题研究是辛苦的,我们在付出的同时享受着收获的幸福。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工作,注意积累转化经验,不断提高教研能力。一年来,本课题组成员在园内美术教学观摩活动中,多次获奖。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全体教师,有效地带动全校教师勤于反思,善于总结,积极撰写参与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近一年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更加明确了多元化美术在幼儿发展性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实践研究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1、在多元化活动目标中应更加细化。如按照年龄段对幼儿进行分层教学,小班着重于“美术游戏化”的尝试,中班侧重于“材料多元化”的探索,大班立足于“想象创造化”的研究,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动”起来,感受生活、想象生活,进行美的创造,形成自然、丰富的审美情趣。
2、加强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激发幼儿在绘画中思维的发散性及绘画方式的不拘一格。
3、加强幼儿美术活动多元化评价的研究,激发幼儿的美术活动兴趣及自信。在美术评价中,在教师多元化评价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逐步学习自我评价及同伴互评。为幼儿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
4、如何处理好教师在幼儿美术技能上“怎样教”,“怎样不教”的问题。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要在美术活动过程中“教”会幼儿美术活动的“手段”,然后才能“不教”,因而只有适当的“教”与“不教”,才能培养幼儿绘画时既有明确的意图,又有符合他意图的手段。在这一点上,仍需进一步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现今幼儿园在美术教学中大多数尚未真正打破传统的教师范例,幼儿模仿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与创作空间,教学局限性大,作品单一、缺乏童趣。
单一的美术教学活动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这个多元化社会了,更不能适应幼儿园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尽快加大幼儿园美术活动多元化策略的研究,使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形式多样化。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实践基础及意义
在最新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的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多元化课程活动,引导幼儿喜欢美术活动。
2、通过各种自主性、探究性和体验性、交流性的艺术活动,多方提高幼儿的艺术感受能力,切实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和艺术素养的全面提高。
3、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科研能力,更好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积极的重要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和实施方法
(一)创设以美术为切入点的园所文化,沉浸在多元化美术活动的氛围中。
《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如何有效利用幼儿园美术环境的熏陶,发挥多元化环境对幼儿美术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呢?
1、采用幼儿作品布置园所大环境,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的信心。在课题组人员的筹备下,幼儿园在楼梯道、大厅、走廊等公共环境,创设了丰富的多元化美术元素。
2、将国内外美术大师的经典作品引入幼儿环境中,提升幼儿审美能力。
3、创设自然、富有生命的多元化美术环境。
(二)传承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感知多元化民族艺术表现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与根源,它有着其特有的艺术韵味和魅力。围绕着大班的课程方案,我们对主题进行了分析:它其中蕴含了哪些中国文化,孩子们能够了解到什么程度,是否能与美术活动相融合,然后再制定出一些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美术活动内容,初步完成了具有传统文化的美术活动内容的整理。
(三)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装饰画,引导幼儿感受无所不在的艺术。
课题组在课题研究中,搜集了各种各样生活中幼儿常见的物品,引导幼儿用它们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如:幼儿运用多种颜料在大树墩上进行撞色拼搭画;在长短、弯度不同的水管上进行长长的画、弯弯的画创作;自己扎风筝,并进行装饰;用纽扣、毛线、吸管、碟片、超市物品价格签等进行拼贴组画……多种元素,各种形式的美术创作,引导幼儿了解美术活动的多样性及生活化,从而确信:美——无所不在。
(四)带领幼儿在自然中用心感受艺术美。
《指南》中指出:“应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幼儿美术活动不仅在于创设美术环境,还应主动地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美、寻找美。当幼儿说某种东西不会画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将这样东西拿给她看,而不是直接教她如何画。课题组为此指导教师们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组织写生活动,幼儿园的花园中、假山下、回廊间都会寻找到美,并用画纸去记录美;为幼儿提供艺术作品、绘本等方式给幼儿自发模仿的机会;还可以发动家长带领幼儿带着画板去郊游,将自己看到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
(五)尊重、欣赏幼儿的美术作品,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的兴趣。
1、用具有发展性、多样化的眼光来评价幼儿作品。
《纲要》中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在具体评价时,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2、评价方法综合化、多元化,促进幼儿有个性地发展。
幼儿美术活动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还可以通过观察创作过程来进行评价。
3、评价中注重尊重幼儿的感受,增强幼儿自信心。
五、取得的成效及意义
通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我园的幼儿多元化美术活动取得了大幅度提升。
1、幼儿对美术活动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美术作品竞显多样性、多元化。儿童具有极大的潜力,只要解放他们,充分激发他们喜欢、乐于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就能凭着直觉像大师那样作画。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便是抓住了幼儿这一特点,展开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美术活动,使幼儿喜欢参与美术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快乐感和自信心。幼儿园举办的“幼儿美术作品展”中,孩子们作品各展其能,各具特色。
2、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科研能力得以提升。通过理论学习及实践研究,教师们在美术活动的内容及形式上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加明确了多元化这个词语的含义,懂得了在多元化美术活动中,教师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引导幼儿敞开想象,才能达到以创新、多元化形式的美术教育,使幼儿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同时激发美的情感。
参与课题研究是辛苦的,我们在付出的同时享受着收获的幸福。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工作,注意积累转化经验,不断提高教研能力。一年来,本课题组成员在园内美术教学观摩活动中,多次获奖。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全体教师,有效地带动全校教师勤于反思,善于总结,积极撰写参与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近一年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更加明确了多元化美术在幼儿发展性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实践研究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1、在多元化活动目标中应更加细化。如按照年龄段对幼儿进行分层教学,小班着重于“美术游戏化”的尝试,中班侧重于“材料多元化”的探索,大班立足于“想象创造化”的研究,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动”起来,感受生活、想象生活,进行美的创造,形成自然、丰富的审美情趣。
2、加强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激发幼儿在绘画中思维的发散性及绘画方式的不拘一格。
3、加强幼儿美术活动多元化评价的研究,激发幼儿的美术活动兴趣及自信。在美术评价中,在教师多元化评价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逐步学习自我评价及同伴互评。为幼儿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
4、如何处理好教师在幼儿美术技能上“怎样教”,“怎样不教”的问题。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要在美术活动过程中“教”会幼儿美术活动的“手段”,然后才能“不教”,因而只有适当的“教”与“不教”,才能培养幼儿绘画时既有明确的意图,又有符合他意图的手段。在这一点上,仍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