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校共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是一个在全面竞争的同时也要求相互合作的时代,教育面对这种纷繁变化,已无法局限于学校之内,必须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在社会参与教育的力量中,家庭教育的参与对中小学来说具有极大的影响,可以说家校双方是否建立起有效的合作,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成长的历程。伴随着家校合作的不断深入,结合家校合作的工作实际,也参照我本人的一些经验,对当前家校合作中的一些问题与对策谈几点思考:
  一、家校共育的必然性
  (1)学校难以单独承担教育的全部重任。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可以对影响学生的校内环境进行控制,但却难以对校外环境进行控制。当前的情况是学生早晨7:20到校,下午4:25放学,除去吃饭时间,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也就是说,一天当中学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学校以外的地方度过的,这段时间若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补充,学生在这段时间的教育将成为空白,单单依靠在学校的教育,不可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从这点来看,面对着教育需要完成的所有任务学校“孤掌难鸣”。教育是学校的事,教育是社会的事,更是每位家长的事,面对问题,我们不能紧张,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而应该要用自己的行动去积极构建家校合作的联合优势。
  (2)家庭是实施个性教育的主力军。小学生正处在大脑迅速生长发育时期,也是潜意识学习的最佳时期和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相互之间情感的感染力就越强,强化作用就越大。反之,感情越弱,感化作用越小。因此,父母和子女由于特殊的血缘关系,他们之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情绪、态度、思维,甚至决定子女的行为,这种情感的共鸣,其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
  另外,父母不僅和孩子接触最早,而且和孩子接触时间长,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特殊的亲子关系,使父母能够深刻而系统地了解子女的全面情况,从而做到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因此,个别教育、因材施教是家庭教育的优势,这是其它教育都难以具备的。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在纪念他母亲的时候写道:“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的确,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可以说是“生命的教育”,这种影响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人都难以做到的。
  二、家校共育存在的不足与偏差
  虽然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早就受到政府、学校和大部分家长的关注,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偏差
  (1)认识不到位、观念比较陈旧。从家庭方面看,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的事,孩子的读书学习和品德养成由老师管,自己只要管好吃、喝、拉、撒、睡就行了。有的家长只把主要精力放在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分数上,在其它方面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或对孩子百依百顺,放任自流。
  从老师的角度看,有些老师认为家长不懂教育规律,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对学校教育工作无所补益。当家长走进校园,坐上课堂时,老师们又往往倾向于自我保护,甚至于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仿佛他们的职业权威和高大形象受到了某种威胁和挑战。也有部分老师认为家长介入学校事务,是在监督、是挑毛病,这些都是对家校合作意义的狭隘认识。
  (2)活动没有秩序,合作没有依据。家校合作形式单一,缺乏计划性。目前来看,家校合作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仅限于家长会,形式还比较单一。同时,许多学校缺乏家校合作的整体计划,甚至没有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常规工作日程,往往是有了事情、有了需要、有了问题才想起找家长,才召开家长会,而且由于缺乏计划性,学校、年级、班级各个层面的家校合作也难以相互配合形成体系。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由于目的性不强、准备不足、随意性较强等原因,收到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家校合作过于随意,缺乏连贯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规范的依据、固定的场所和常设的机构,许多学校的家校合作活动并没有正式纳入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计划之中,而是想起来了或是有事了就去做一做,或者仅固定在一个学期的开头,或者是选择在毕业班复习考试的前夕等。可以说,这种零碎活动的开展很难达到家校合作应有的目的。
  三、加强家校共育的有效形式与途径
  育人是一项多种教育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工程,在当今变化纷繁的社会中,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无论哪一方面出现空白,都会使青少年学生在各个方面应该受到的正常教育出现割裂,无法有机地衔接和统一起来。因此,深化家校合作的实践在当前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1)建立起家校合作的有效机制。家长委员会是代表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家长的桥梁和纽带。设置家长委员会,可以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对于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是什么呢?我觉得最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家长委员会要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得力助手,为学校实施“减负增效”的办学思路献计献策,带领全校家长转变观念,统一思想,以深入细微的沟通协调,真正形成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合力;家长委员会要为全校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以自己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为主要内容,为全体家长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家长委员会还要充分发挥对学校的评价功能,课堂要向家长开放,家长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对教师的师德、对学校的管理、对学校办学的成效建言献策。
  (2)创新和丰富家校合作的内涵。既然是合作,首先应确立合作的目标,我认为加校合作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建立家长与学校之间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着眼于合力塑造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密切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在孩子成长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同时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育儿技巧,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另外,家校共育需确定合作主要方面。在家校间合作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家校之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合作建设学习型家庭,学校可指导“学习型家庭”的建设。其中包括完成学校所提倡的“自主阅读工程”,每个家庭每天固定有一段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时间等。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读书沙龙、故事会、演讲会等活动;合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合作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强健体魄。当然家校合作的范畴远远不止这些,我所列举的只是其中一些方面,生活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合作当中,不断去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不断去发现新的合作内容。
  (3)要注重合作方式多样化,突出实效。变“家长学校”为“家校合作研讨班”。学校作为组织方,可以邀请专家、有经验的教师、有丰富育子经验的学生家长等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互动式、主题化、系列化的研究、讨论。变“家长会”为“学校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学校、深入课堂、参与活动,让学校、教师参与家庭活动、社区活动,在参与中共同发展。在开放的课堂、家庭生活与社区活动中,让孩子的身心更加愉快,让家校双方得到更多的交流与沟通。
  设立家长园地,在学校或教室的某一个角落设立一个家长园地,可张贴一些家教方面的资料、图片等。也可以介绍一些家长与孩子共同看的节目,刊登一些学生的绘画或写作作品,报道一些家长和孩子在家里的学习活动、生活等。
  以上是我对家校合作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与探索,还很不深入,很不完善。愿学校与家长都能重视孩子的心灵世界,加强联系、沟通与合作。
其他文献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音、像等信息,形象、具体地传授知识和表现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接受并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效果大为提高。下面我就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时,利用电脑创设教
期刊
关键词:语文教学 小学生特點 情商 教师素质  什么叫情商呢?具体来说就是情绪的商数:情绪智力、情绪智能和情绪智慧。它主要指一个人的信心、恒心、毅力、知觉、抗挫力,以及合作精神等一系列与人的素质有关的反映。有数据显示,对人才的评价,情商的高低已经排在了第一位,而智商已在第三位以后了。情商是情绪控制方面的能力,它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小学阶段对学生情商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情商的培养要从小开
期刊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今天,我们研究有效教学,应当仍然要把“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作为基本纲领。  一、把“学生可以多学”的应有权利还给学生  (1)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我们认为应当是研读课本。当我们的教学往往用教师讲读取代学生对课本的研读,这是“
期刊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核心素养的问题实际上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問题。而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阵,是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平台,尤其在我们农村初级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显得更为重要。  一、以人为本的课堂,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为了教书而教书,而要有人的身影。我们要营造氛围,让踊跃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才能打造出彩的课堂。要打造“出彩”的
期刊
管理的艺术在于既要会“管”,更要会“理”。其中“理”就是梳理、疏导。在班级管理中,对于“能量过剩,调皮捣蛋”的学生班主任最适合给他们找个“发泄桶”。  今年我新接手的班里有几个“能量过剩”的同学。班长和组长反映他们太不听话,根本不把班委放在眼里,谁说也不听。怎么办呢?我请教几位有经验的班主任,根据他们提供的措施,我采取了这样的措施。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我首先找其中一个“能量最大”的同学陈晨,请
期刊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每一阶段的识字量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实语文书每课都有列出相关要求会写、会读的生字,老师们一定不会忘记去教,检验的方法有很多,听写、默写或者相关练习中带入批阅。朗读,怎样读?读多少?怎样是读好?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是有口无心的小和尚念经能起到作用吗?  而吟诵,这种介于诵读与歌唱之间的汉语古典文学作品口头表现艺术方式,既遵循语言的特点,又根据
期刊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想真正的上好一节课,备课是关键,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质量的好与坏。通过备课,你可以查出在应传授的知识上还有什么遗漏,该准备的是否都准备好了,然后你才能胸有成竹的走向講台,“传道、授业、解惑”。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备好一节课小学数学课?怎样才能达到备课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1)了解本班的学生。学生
期刊
摘要:时代发展到今天,美术教学在完成学业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观点、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点。因此,美术教学已经被逐步提上研究日程,教师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死板教条地进行教学,而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情感教育就是以情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融入美术内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从而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促
期刊
关键词:网络环境 数学课堂 教学设计  摘要:为了能更好地深化数学课堂的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值得我们去试验、探讨和推广。下面我就结合一具体课例来谈一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冲击着现代教育。而校园网络的使用改变着我们的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更为现
期刊
摘要:小学自主学习就是要真正做到让学生“能学”“会学”“想学”“坚持学”,教师可以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情感;设动自究,锻炼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能力;讨论自悟,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智慧,主动“创造”新知识;注重知识的实践性,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以体现;导训自调,让学生根据自我层次做练习五个方面着手,让课堂成为师生焕发生命的主阵地。  关键词:小学生 课堂上 自主学习 数学教学 生活实践 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