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给与我相同的灵魂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eer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月年轻时的照片
  在南锣鼓巷60号门牌下的“老伍酒吧”,我见到了酒吧的主人伍丹农先生,整洁的白衬衫搭配牛仔裤,休闲又不失风度。
  老伍是位科学家,1951年出生在香港,17岁去英国求学,是英国皇家航空学会院士、帝国理工学院空气动力学博士,主要研究航母上飞机垂直起落的问题;他还置房产、开酒吧、弹古琴,经历之丰富着实让人佩服。如今,他成为一名作家,而这一步走得绝非偶然,因为从15岁起,他就开始了情书通信。


  他15岁那年,她14岁;他在香港,她在马来西亚;他性格火暴、桀骜不驯,她温婉可人、淳朴天真。这样看似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阴差阳错地成为笔友,鸿雁传书,缓递相思。7年2个月零9天,2628天,上千封书信,几百万字,承载了彼此从陌生到熟悉,从好奇到相依的缘分。
  一
  20世纪60年代,尤其是东南亚一带,很流行交笔友,有一个远距离的固定笔友,在朋友间是很有面子的事。于是,在懵懂的15岁,老伍在杂志交友栏选了一个叫小莉的14岁马来西亚槟城女孩,寄出了人生的第一封信,心情既激动又紧张,似乎要在杂乱中抚平一种突兀,而那时的好奇感胜过一切。一周后,回信抵达,回信的却是一个叫明月的女孩。后来老伍才知道,那时小莉收到的信很多,读不过来,就会分给其他同样想交笔友的女孩。他的信就被分给了明月的朋友小娟,又被小娟给了明月。
  于是,明月,这简洁而富有诗意的名字,就再也没有走出过老伍的生活。那时,他们聊家庭、聊城市,也聊校园生活和日常习惯。他知道了她是客家人,原籍福建永定,她父母20世纪40年代从大陆迁到那时的马来亚打拼,早年在槟城老区经营药店,和十几个家庭同住一个屋檐下,而明月就在这老屋出生。她也知道了他是广州人,“七七事变”后外公带着家眷逃难到香港,母亲帮外公经商并在香港结婚定居,而他出生在湾仔骆克道的祖父家。
  老伍拿出几封当时两人的通信给我看,动作很轻,小心翼翼地,像拿出珍藏的宝贝。我看到每封信都很长,有的长达五六页。信写得极工整,干净而少有涂改,忽然就想到他在书里说的:
  每次写信,我会先起草稿至午夜,清晨五点花一个多小时修改,力臻完美,再另花一个小时抄写到薄薄的信纸上。匆忙吃过早餐,7点半把信掷入邮箱,刚好能赶上校车。从那时开始,我一点也不讨厌晚睡早起了,反而享受晨光初照的静谧和清新的空气。
  这似乎成了一种仪式,“每次收到信,把书包丢到一边,赶快洗个澡躺在床上,把信读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这仪式变成了习惯,甚至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等待来信的焦虑,成了最甜蜜的感觉,然后把自己埋藏在书信的空间里,幻想一切可能性。
  我好奇地问他,这样长时间的通信,双方父母知道和允许吗?老伍狡黠地笑笑,说明月的父母相对开明,因为他每次随信还会寄一些书,探讨的多是关于知识的问题,所以她父母在不认识他的时候已经很喜欢这个男孩了。而老伍的家庭比较传统,他发现母亲曾看过他的信,只好默默反抗,“用二进制密码的形式,让书信传递更安全、更保密,最重要的是增加神秘气氛,把书信往来变成一种秘密行动”,之后,他还更改了通信地址,让明月把信寄到他朋友家。这种小波澜,似乎更成为二人关系的调味剂。
  二
  此地,香港,一个心有阴晴,甚至时常狂风暴雨的男孩,每每摊开信纸,坐在书桌前,内心总能亮起最温暖的灯光。彼地,马来西亚,你能看到一颗萌动的少女心,感受到一股融化一切的热流,最是初恋纯粹,温柔坚定。读着两人通信的节录,我们都能感受到,有什么东西渐渐从两人的通信中孕育而出。用老伍的话说,就是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通信18个月后的圣诞节,他收到明月寄来的一份惊喜的礼物——一卷磁带。两人通过文字相识,后来交换照片,这卷磁带终于打破无声,似乎她真的来到了身边。磁带有两面,一面是明月的录音,一面是她唱的歌。老伍早已把磁带翻录到光盘中,保存在电脑里,放给我们听。明月的声音很清亮,还稚气未脱,似乎有一丝紧张,更多的则是兴奋。她的声音很容易直达心底,瞬间消解了蕴而不宣的痛苦。现在提起来,老伍的眼睛里仍然流露出喜悦。他的手机铃声一直是明月唱的这首《好母亲》,生活中,他时时感受着那曾经难以言说的感动。
  就这样来来回回5年的通信后,两人越聊越深入,甚至私订了终身,终于,在交换了1000多封信之后,两人在马来西亚相见了。
  明月漂亮温柔,现在看她的照片仍感到有一种淡雅而持久的美,一种“由心而发,更深层、更真实的内在美”。开始的一小时,初见的两人仿佛是陌生人,慢慢地,她和想象中的女孩渐渐合为一体,变成他心中的明月。
  缘分,始终是一件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老伍试着用量子力学的方式去解释,说宇宙本来就是一场概率游戏,是注定和巧合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他确信缘分发生在他和明月身上,是因为一次算命。此前,明月在找笔友前,算过一次命,算命师说,你即将认识自己命定的爱人,于是阴差阳错,她和老伍因信结缘。而老伍在见过明月之后,也算了一次命,签文说,他和明月是“上上”的爱情。既然是上上的爱情,为什么还要去他处寻觅呢?于是,他告诉自己,这一生注定要和这个女孩走下去。而明月,那个温柔似水的姑娘,在感情中表现得异常坚定,她独自离家,到伦敦来陪伴老伍,从此一直没离开过。
  三
  老伍和明月的婚姻,是在英国秘密进行的,因为他家庭传统的思想认为,男孩子总该读完博士、找好工作再考虑结婚的问题,而女孩恰恰最需要安全感,于是两人就瞒着家里办了小小的结婚仪式,甚至连戒指都没有。老伍回忆说,当时两个人没有钱,结婚仪式也是在一个小屋子里举行的,晚上准备休息的时候,证婚人突然敲门说自己没有找到地方休息,可不可以留宿在两人房中,于是他们新婚当晚,家里还躺着一个证婚人。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下,两人一起奋斗,老伍继续着自己的飞机设计研究,明月在家中做贤妻良母,养育着3个孩子。现在3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在自己喜欢的城市生活,他们喜欢听父母的“笔友故事”,也知道自己是父母美好爱情的结晶。
  在我们听到的大部分爱情故事里,美好总会变成习惯,一往情深总会被时光冲得平淡。但即使这样,生活中,我们仍然会看到两个彼此相异的灵魂互相交会,彼此包容,然后咬合成一个共同前进的齿轮。老伍说,尽管他和明月的性格南辕北辙,但她正是治他的灵丹妙药。他们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相识,一起成长,经历了温暖,也经历过风雨。每每遇到矛盾,他们只需放慢脚步,回顾曾经一起度过的岁月,马上就会镇定下来。人生最美妙的风景,复刻在他们的记忆中,形成一本写不完的情书。
  四
  这些年来,老伍将1000多封信全部编号,把信封、封底和里面的内容扫描到电脑里,一份份编好。然后将手写的文字敲成电子版,把那些用在书里的部分也做了标注。他一直留着一张情感关系的趋势图,每次收到信后,根据自己怦然心动的程度,他会打下一个分数,每月结束,统计出本月寄出和收到多少封信,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别是哪一封,平均分是多少,情感变化曲线如何。细读他的书,会觉得原来男人也可以如此细致,如此可爱。每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当时对应的心理感受,竟可以被描写得那么清晰,每一个旁觀者,都会为此感动。
  老伍说,现在的很多人太现实,忘了问问自己的直觉,其实有的时候,直觉是比科学还准确的东西。再精准的测量,也算不出怦然心动的时刻,人应该相信直觉和心声。
其他文献
八月将尽,秋意已经来袭。  太阳落山了。突然一阵暴雨,没有雷声,也没有闪电,刚刚洒过我们广袤的原野。  房前的花园燃烧着,蒸腾着,全部沐浴在晚霞的火焰里,浸泡在雨后的水泽之中。  她坐在客厅里的一张桌子旁边,透过半开的房门,若有所思地凝视着花园。  我知道此时她在想什么。我知道在短暂的,甚至是痛苦的斗爭之后,就在这一瞬间,她已陷入一种再也不能抑制的感情之中。  突然她站起身子,迅速走进花园,身影消
期刊
有一年,我和史玉柱、陈东升等人,一起去澳大利亚西部的“圣诞岛”上待了两三天。  在这个孤悬海外的岛上,我们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从而对“人权”有了新的理解。  这个岛版图独立,有135平方公里,岛上不到2000名居民,其中70%是华人。除了居民之外,圣诞岛上还有3000多个难民,他们来自伊拉克、阿富汗、伊朗等国。我发现,那里的难民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有钱的难民”,一种是真正无依无靠的难民。  “
期刊
凡·高的早期素描
期刊
从前有个好孩子,名叫雅各布·布利文斯。他对父母总是唯命是从,不管他们的话多么荒唐,多么不合情理。他总是好好读书,上主日学校从不迟到。别的孩子谁也摸不清他的脾气,对他的行为感到费解。雅各布从来不撒谎,不管那有多么容易。他只是对别人说,撒谎不对,就是这个理由。即便在礼拜天,他也不玩打弹子游戏,他不摸鸟巢,不拿辣味糖给街头艺人的猴子吃。总之,他仿佛对一切正当的娱乐活动都不感兴趣。因此,别的孩子总想搞清个
期刊
联合国 〔美〕诺尔曼·罗克威尔绘  联合国秘书长不是地球“球长”  虽然联合国秘书长在名义上是级别最高的国际公务员,但实际权力非常小。  联合国在1945年成立时就设立了6个主要机构,分别是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分别管理各项事务。由于联合国托管的最后一块领土帕劳已经在1994年独立,从那年11月1日起,托管理事会已经停止运作。联合国的秘书处其实是联
期刊
一  2008年5月,老阳刚毕业,从四川坐了30多个小时的硬座到南京,再从南京坐火车奔向“魔都”上海。老阳说:“当时,22岁的我顶着一头‘杀马特’发型,在上海火车站以为自己君临天下。”  就在这人来人往的上海街头,无数人涌进来,也有无数人狼狈逃走。  老阳带着仅有的2000块钱,租了一楼的隔断间,合租房的价格比现在上海的房价当然要便宜很多,但是那个时候不到7平方米的小房间,也要800块钱一个月。老
期刊
黄永玉16岁在苏州写生时,被司徒庙中有“清奇古怪”之称的四棵汉代古柏吸引,连续三天早出晚归对着它写生。日后,面对被他用准确而流畅的白描线条展示在丈二大纸上的这四棵阅尽人间沧桑的古柏,人们无不称奇叫绝。  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黄永玉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盛夏时节,他背着画箱,顶着炎炎烈日四处写生,饿了、渴了,就坐在路边吃点随身带的面包,喝幾口凉水。而当时,他已经年近70。  正是凭借这种勤奋劲儿,黄
期刊
当多年以前QQ空间中的一句言论对我们的求职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更加谨小慎微地发言、小心翼翼地生活。我们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无意间生活在了“圆形监狱”中。我们不禁要问:怎么才能被遗忘?而渴望被遗忘,也成为这一代人的心声。  数字化的“圆形监狱”  1785年,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提出了“圆形监狱”这一概念。这种监狱的四周是一个环形建筑,中心是一座眺望塔。每间囚室有两扇窗户,一面对着眺望
期刊
普舍梅克·巴施蒂希去世了。他的名字若被说出来,恐怕没有几个人听过。斯特拉施尼采火葬场里,前来告别的,只有稀稀拉拉几位死者生前的工友。幸亏巴施蒂希的五个孩子赫然端坐于第一排,才使得告别大厅不至于显得那么冷清。  三年前,我对死者郑重承诺,只要他一日在世,我便会守口如瓶。然而不承想,我信守的承诺这么快就被解除了。  我跟巴施蒂希相遇,纯属偶然。  那是1965年春日的一个傍晚,我去西里西亚大街的淋浴房
期刊
苏珊·桑塔格说:“其实我不想写东西——我想握着别人的手直接沟通。”其实我也如此。只是别人的手大都不愿让我握,而更愿意握着手机。1923年冬,鲁迅将新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赠给新婚宴尔的章廷谦,并在扉页题词:“请你,从情人的拥抱里,暂时伸出一只手来,接受这干燥无味的《中国小说史略》,我所敬爱的一撮毛哥哥呀!”  北大路鲁山人认为:“料理最多也就是五个人品味。再说直接一点儿,就是我做,你吃——不是面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