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国内各大车企现有、在建、规划中的新能源乘用车产能累计已超过2000万辆;与此同时,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全年的产量为113.5万辆,同比增长26.8%;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累积为110.9万辆,同比增长9.8%。
虽然中国贵为全球新能源重要市场,但在113.5万辆之上,将近20倍的产能正在等待被消化。
产能过剩如此严重,新能源汽车投资的泡沫是否越吹越大?
曾几何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寄予厚望,以期实现从“弯道超车”到“换道超车”。近些年来,传统车企先后转舵,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就屡屡斩获全球新能源汽车、纯电动车销量的冠军;造车新势力更是疯狂“烧钱”,纷纷在美股强势登陆,备受追捧;更有诸如恒大、华为这样的跨界明星公司或高调或迂回地进驻造车领域。
然而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产业问题:政策东风吹拂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否足够强大?
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显示,自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从萌芽期迅速发展至成长期,而如今已经进入调整期。
2020年,比亚迪被特斯拉超越,痛失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宝座;北汽蓝谷更是陷入低迷,根据北汽蓝谷发布的2020年销量数据,北汽新能源全年累计销量仅为2.59万辆,同比下降82.79%。
诚然,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北汽新能源销量的下滑似乎情有可原。但是根据北汽蓝谷的说法,补贴退坡,才是导致了北汽新能源亏损的主因。相比2019年,其在2020年收到的政府補贴大幅下降,对公司业绩影响达到9亿元。
翻看往年的财报,不难发现,北汽蓝谷的盈利一直无法抛开政策因素。即便是在2018和2019年这两个营收比较好的年份,其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和0.04亿元,但扣非净利润却只有-7.29亿元和-8.74亿元。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江淮汽车身上,2014-2018年间,江淮汽车累计收到政府补贴共计87.18亿元,期间其净利润仅为22.25亿元。
虽然疫情延缓了政策退坡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利影响,但是市场决定未来,上述负面事例足以令后继者引以为戒。
根据全球汽车销售统计口径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销售新能源乘用车127万辆,同比增长超120%,反超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从趋势上看,中国与欧洲市场在全球新能源总销量中分别占比43.9%与41.5%,从此前的中国市场一家独大变成了中欧并驾齐驱的局面。
然而欧洲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背后,依然离不开政策。比如德国就在2020年6月推出了其高达13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包括了发放购车补贴、降低增值税、延长纯电汽车税收减免期限并提高减免上限、加大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制造在内的多种行政刺激工具。同时燃油车方面,加大高碳排放车型税额,安排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两端发力,拉动欧洲整体新能源车市场需求。
由此可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正在被削弱,市场主导的基调将逐渐成为主流,如此转变虽然可能伴随着阵痛。但这是由大变强的必经之路。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广义乘用车(包括微型汽车)销售2012.37万辆、同比下降6.2%。经过2018-2020年连续三年的负增长,乘用车销量比2017年的2469.91万辆减少457.54万辆,累计下降18.52%。
然而在销量持续减少的另一边,却传来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跨界造车企业不断拿地、建厂、扩充产能的消息。背道而驰的供需两侧愈发不匹配,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国内乘用车企业共122家,总产能为4153.2万辆,我国乘用车总体产能利用率从2017年的66.55%降低到2020年的48.45%,已经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的区间。除此之外,还有在建产能988万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此表示,在建产能988万辆中大部分是新能源车型。
由此可见,在产能过剩的重灾区,新能源汽车首当其冲。
数据显示,2020年,博郡汽车(原一汽夏利)、知豆电动车、康迪电动车、华泰汽车、永源汽车、时空电动车、领途汽车等7家企业销量为零。而这7家企业中大部分为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企业。
恒大汽车跨界造车后,市值已经超越上汽集团,仅次于比亚迪、蔚来。然而截至目前,虽然与PPT展示不同,恒大汽车已经亮相,但归根结底却仍未有一辆售出车型。
2019年,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曾表示:“用3-5年的时间让恒大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按照规划,三年投资450亿元,并在中国、瑞典等国家布局十大生产基地,同步研发14款新车型。2020年,恒大汽车规划每个生产基地的首期产能为10万辆/年,2-3年规划总产能为100万辆/年,10-15年的规划总产能为500万辆/年。
然而威马CEO沈晖却曾在微博中表示:“恒大汽车就差汽车了。”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底,我国共有汽车制造相关企业40.8万家,2020全年新注册企业9.87万家,同比增长100%,其中四季度新注册3.28万家,这也刷新了注册量和增长率近10年来的新高;这其中,我国共有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23.2万家,2020全年新注册企业7.86万家,同比增长70.8%。
虽然中国贵为全球新能源重要市场,但在113.5万辆之上,将近20倍的产能正在等待被消化。
产能过剩如此严重,新能源汽车投资的泡沫是否越吹越大?
无人提及的真相
曾几何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寄予厚望,以期实现从“弯道超车”到“换道超车”。近些年来,传统车企先后转舵,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就屡屡斩获全球新能源汽车、纯电动车销量的冠军;造车新势力更是疯狂“烧钱”,纷纷在美股强势登陆,备受追捧;更有诸如恒大、华为这样的跨界明星公司或高调或迂回地进驻造车领域。
然而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产业问题:政策东风吹拂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否足够强大?
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显示,自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从萌芽期迅速发展至成长期,而如今已经进入调整期。
2020年,比亚迪被特斯拉超越,痛失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宝座;北汽蓝谷更是陷入低迷,根据北汽蓝谷发布的2020年销量数据,北汽新能源全年累计销量仅为2.59万辆,同比下降82.79%。
诚然,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北汽新能源销量的下滑似乎情有可原。但是根据北汽蓝谷的说法,补贴退坡,才是导致了北汽新能源亏损的主因。相比2019年,其在2020年收到的政府補贴大幅下降,对公司业绩影响达到9亿元。
翻看往年的财报,不难发现,北汽蓝谷的盈利一直无法抛开政策因素。即便是在2018和2019年这两个营收比较好的年份,其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和0.04亿元,但扣非净利润却只有-7.29亿元和-8.74亿元。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江淮汽车身上,2014-2018年间,江淮汽车累计收到政府补贴共计87.18亿元,期间其净利润仅为22.25亿元。
虽然疫情延缓了政策退坡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利影响,但是市场决定未来,上述负面事例足以令后继者引以为戒。
根据全球汽车销售统计口径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销售新能源乘用车127万辆,同比增长超120%,反超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从趋势上看,中国与欧洲市场在全球新能源总销量中分别占比43.9%与41.5%,从此前的中国市场一家独大变成了中欧并驾齐驱的局面。
然而欧洲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背后,依然离不开政策。比如德国就在2020年6月推出了其高达13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包括了发放购车补贴、降低增值税、延长纯电汽车税收减免期限并提高减免上限、加大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制造在内的多种行政刺激工具。同时燃油车方面,加大高碳排放车型税额,安排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两端发力,拉动欧洲整体新能源车市场需求。
由此可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正在被削弱,市场主导的基调将逐渐成为主流,如此转变虽然可能伴随着阵痛。但这是由大变强的必经之路。
投资泡沫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广义乘用车(包括微型汽车)销售2012.37万辆、同比下降6.2%。经过2018-2020年连续三年的负增长,乘用车销量比2017年的2469.91万辆减少457.54万辆,累计下降18.52%。
然而在销量持续减少的另一边,却传来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跨界造车企业不断拿地、建厂、扩充产能的消息。背道而驰的供需两侧愈发不匹配,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国内乘用车企业共122家,总产能为4153.2万辆,我国乘用车总体产能利用率从2017年的66.55%降低到2020年的48.45%,已经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的区间。除此之外,还有在建产能988万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此表示,在建产能988万辆中大部分是新能源车型。
由此可见,在产能过剩的重灾区,新能源汽车首当其冲。
数据显示,2020年,博郡汽车(原一汽夏利)、知豆电动车、康迪电动车、华泰汽车、永源汽车、时空电动车、领途汽车等7家企业销量为零。而这7家企业中大部分为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企业。
恒大汽车跨界造车后,市值已经超越上汽集团,仅次于比亚迪、蔚来。然而截至目前,虽然与PPT展示不同,恒大汽车已经亮相,但归根结底却仍未有一辆售出车型。
2019年,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曾表示:“用3-5年的时间让恒大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按照规划,三年投资450亿元,并在中国、瑞典等国家布局十大生产基地,同步研发14款新车型。2020年,恒大汽车规划每个生产基地的首期产能为10万辆/年,2-3年规划总产能为100万辆/年,10-15年的规划总产能为500万辆/年。
然而威马CEO沈晖却曾在微博中表示:“恒大汽车就差汽车了。”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底,我国共有汽车制造相关企业40.8万家,2020全年新注册企业9.87万家,同比增长100%,其中四季度新注册3.28万家,这也刷新了注册量和增长率近10年来的新高;这其中,我国共有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23.2万家,2020全年新注册企业7.86万家,同比增长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