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中,教学质量和学生是息息相关的,而每个学生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他们从性格和智力水平上都有着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按照统一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的话,那对于理解能力偏低、智力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讲势必有较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也很大程度地打击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本文将具体分析如何实施因材施教原则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育活动中,需要格外注意学生学习主动性,并且积极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体现了教育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是科学的教育理念,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现“因材施教”呢?下文將对这一教学问题展开探究。
1因材施教原则
1.1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的表现尤其是值得分析的迹象,从中有可能发现他们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教师要多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感到困惑,卡在哪里了?”“为什么老是出同样类型的错?”“为什么会出现反常现象?”学生学习中明显的顺利也是值得关注分析的,从中可以发现学生擅长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学习的动力所在,分析学生在什么状况下特别顺利,在思维和理解方面具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的特性。
1.2对待学困生,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有的学生因为思维水平较低,有的学生因为学习风格的限制,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动机的障碍,导致了学习成绩差。在实际情景中,动机因素和能力、风格的因素是交杂在一起、相互作用的,必须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学生在自尊自信的状态下学习,对于能力水平低的学生尤为重要。如果教育不得法,抹杀了能力较差学生的自尊心,则无异于雪上加霜,抽去了他们发展的动力之源。
2小学教学中实行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
2.1梯度训练,因人而异层层推进
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在施行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另一方面就要准确衡量学生的接受水平。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为特定的受教群体提供适合难度的教学内容,是因材施教的关键。教师需准确预估具体教学内容的难度,并将其划分为一般水平和拓展水平,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水平的学习任务,来帮助处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的教育机会。
例如,在教师讲授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将面积的计算分为三个不同难度的若干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逐步挑战不同的难度,最终得到锻炼的效果。第一层次,教师可以直接给出梯形的底长和高的具体值,让学生求解梯形面积;第二层次,教师可以画出一个直角梯形,告诉学生相关条件的具体值,让其求解;第三层次,教师先给出梯形的面积数,并给出一个已知条件,让学生求解另外的未知数值。基于一个教学内容的三个层次,难度逐步递增。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任务面前会表现出一定的自信,也能够较为准确地完成任务。同时,挑战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任务,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高,并增强学生在数学学科的自我认知,逐渐形成一种学习的自信,并作为内部动力运用于更复杂的学习任务挑战中去。教师一定要对学习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科学分层,这样才能将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分配给相应水平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锻炼能力,获得认知和素质方面的多向提高。
2.2尊重孩子的特点,扬长避短
教师实行因材施教,就要尽量将学习内容分层、分步骤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掌控下自由发挥。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途径对学生的能力和接受知识的效果进行衡量,并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接受知识的误区,及时提供修正意见。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的反应、表现也是其各种能力的外在表现,因此教师要细心留意观察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优势与学习方面的不足,充分利用优势拓展知识领域和能力,并在具体表现中及时发觉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出适当的方法加以改进。当前的教育理念是倡导为学生创造自由、自主的学习空间,但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这种“自由”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教师要把控好学生自由发挥的尺度,必要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并在压力的作用下更加努力投入到学习中来。此外,教师在因材施教后,也要因材评价。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要摒弃千篇一律的评语,要发自内心欣赏学生,并将这种重视和欣赏化成富有鼓励性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努力的重视。这种重视可以化为一种无形的动力,推动学生更加积极地展现才华,塑造更加优秀的自己。
3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追求,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中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训练,注重因材施教的落实。小学生各方面发展都处于萌芽阶段的特性决定了教学中突出个性,因材施教的必要性,也只有坚持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朱兴菊.因材施教与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J].学周刊,2017(19):60-61.
[2]左桂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几点做法[J].求知导刊,2015(21):111.
[3]孙丽.浅析小学数学中的因材施教[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64.
[4]齐红艳.如何把因材施教运用到小学数学当中[J].学周刊,2013(29):170.
关键词:小学;数学;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育活动中,需要格外注意学生学习主动性,并且积极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体现了教育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是科学的教育理念,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现“因材施教”呢?下文將对这一教学问题展开探究。
1因材施教原则
1.1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的表现尤其是值得分析的迹象,从中有可能发现他们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教师要多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感到困惑,卡在哪里了?”“为什么老是出同样类型的错?”“为什么会出现反常现象?”学生学习中明显的顺利也是值得关注分析的,从中可以发现学生擅长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学习的动力所在,分析学生在什么状况下特别顺利,在思维和理解方面具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的特性。
1.2对待学困生,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有的学生因为思维水平较低,有的学生因为学习风格的限制,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动机的障碍,导致了学习成绩差。在实际情景中,动机因素和能力、风格的因素是交杂在一起、相互作用的,必须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学生在自尊自信的状态下学习,对于能力水平低的学生尤为重要。如果教育不得法,抹杀了能力较差学生的自尊心,则无异于雪上加霜,抽去了他们发展的动力之源。
2小学教学中实行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
2.1梯度训练,因人而异层层推进
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在施行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另一方面就要准确衡量学生的接受水平。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为特定的受教群体提供适合难度的教学内容,是因材施教的关键。教师需准确预估具体教学内容的难度,并将其划分为一般水平和拓展水平,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水平的学习任务,来帮助处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的教育机会。
例如,在教师讲授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将面积的计算分为三个不同难度的若干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逐步挑战不同的难度,最终得到锻炼的效果。第一层次,教师可以直接给出梯形的底长和高的具体值,让学生求解梯形面积;第二层次,教师可以画出一个直角梯形,告诉学生相关条件的具体值,让其求解;第三层次,教师先给出梯形的面积数,并给出一个已知条件,让学生求解另外的未知数值。基于一个教学内容的三个层次,难度逐步递增。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任务面前会表现出一定的自信,也能够较为准确地完成任务。同时,挑战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任务,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高,并增强学生在数学学科的自我认知,逐渐形成一种学习的自信,并作为内部动力运用于更复杂的学习任务挑战中去。教师一定要对学习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科学分层,这样才能将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分配给相应水平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锻炼能力,获得认知和素质方面的多向提高。
2.2尊重孩子的特点,扬长避短
教师实行因材施教,就要尽量将学习内容分层、分步骤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掌控下自由发挥。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途径对学生的能力和接受知识的效果进行衡量,并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接受知识的误区,及时提供修正意见。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的反应、表现也是其各种能力的外在表现,因此教师要细心留意观察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优势与学习方面的不足,充分利用优势拓展知识领域和能力,并在具体表现中及时发觉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出适当的方法加以改进。当前的教育理念是倡导为学生创造自由、自主的学习空间,但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这种“自由”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教师要把控好学生自由发挥的尺度,必要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并在压力的作用下更加努力投入到学习中来。此外,教师在因材施教后,也要因材评价。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要摒弃千篇一律的评语,要发自内心欣赏学生,并将这种重视和欣赏化成富有鼓励性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努力的重视。这种重视可以化为一种无形的动力,推动学生更加积极地展现才华,塑造更加优秀的自己。
3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追求,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中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训练,注重因材施教的落实。小学生各方面发展都处于萌芽阶段的特性决定了教学中突出个性,因材施教的必要性,也只有坚持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朱兴菊.因材施教与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J].学周刊,2017(19):60-61.
[2]左桂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几点做法[J].求知导刊,2015(21):111.
[3]孙丽.浅析小学数学中的因材施教[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64.
[4]齐红艳.如何把因材施教运用到小学数学当中[J].学周刊,2013(2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