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既涉及专业的经济法律条文,又涉及枯燥的会计职业道德培养内容,教学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但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又是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必考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就业,所以提高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必须加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226-01
“双证制“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除取得学校的“学历证书”之外,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毕业。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程涉及5种不同法律法规,内容多,考点分散,理解难度大,同时受课程教材以及其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率较低,却影响会计从业资格证取得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高职院校实行“双证制”又让学生望而生畏,进而影响招生和学生就业。因此提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效率,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取能力,满足学生以后岗位需求,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学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会计专业生源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现状是文化基础知识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自控能力不足,本身还具有很多不好的学习习惯,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包含非常专业的法学知识,较为枯燥,学习难度较大,所以对该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是必然的。目前,会计专业的学生女生占据绝大部分,她们本身对枯燥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条文缺乏兴趣。上述因素都给《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也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2017年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暂停,但是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整个会计专业的作用来讲,它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对于增强会计专业学生法制观念和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知识系统化角度讲:它是步入会计行业的基础知识,是衔接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的《经济法基础》基础课程的垫脚石,这也使得该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有了“应试教育的色彩”。
目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在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师生之间缺少交流,课堂氛围较为的压抑。再有就是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的也十分不合理,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度注重法律法规的学习,以教师为主,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应试教育色彩突出,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得该课程教学目标存在很大的偏差,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以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取为标准,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了对其内容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考试结束后,没有被理解的知识很容易忘记,无法解决以后会计岗位中的问题,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没有真正的提高。
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一)利用任务驱动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法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在教学设计时,以“任务”为线索,以“子任务”为模块,根据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授新课前先让学生自己根据历年考试题在课本中找到题眼,进行归纳总结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实行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在讲授支付结算制度中票据填写内容时,让学生自己将自己填写的票据拿上,相互查看填写是否正确,老师再将长容易出现错误的票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和自己的票就的填写进行对比,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实行情境教学法,提高其实际应用性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情景表象,老师要当好“领导”、做好“指导”、有效“疏通”和注重“引导”这四个环节,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各个任务,为实现任务,采取模拟实景教学与现场教学为基本模式,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强化学生感知教学内容的亲切感,进而将枯燥、抽象的理念转换成比较通俗易懂的专业知识,再结合课堂讨论交流与实训形成一定的职业技能。例如:税务登记和纳税程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报税和实操纳税程序的演练,实现税务登记和纳税程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老师结合学生的实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交流,从而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模拟现实情境来满足教与学的需求,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活动。
(三)引入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启发式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简单地说就是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例如:在讲增值税纳税链条时,将纳税链条过程做成动态图,让学生感知增值税是在商品流通过程征税,是在商品流通的每一个环节征税的。“启发”的着眼点是教师如何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创造“有思有答”的教授式教学方法。例如:票据的权利,用动态图先演示票据做成过程,会产生哪些基本当事人,最后持票人拥有票据的目的是什么,得出持票人的权利。随着动态图的延伸又引出非基本当事人,最终持票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行使票据的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这用学生自己动手积极参与思考,老师结合学生的实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交流,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教学效果比较好。
(四)教学手段的改革,积极学生学习效率
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有力的手段,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全程使用多媒体技术、網络技术,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信息量大,能图、文、音等相结合,讲、学、练一体、案例分析、专题视频、图表展示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教学效果非常好。《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专业性的同时也具有学历性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采用现代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大芳.《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 商业会计.2013.(23):121-122.
[2]王洪.《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探讨[J].理财顾问.2016,(5):161.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226-01
“双证制“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除取得学校的“学历证书”之外,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毕业。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程涉及5种不同法律法规,内容多,考点分散,理解难度大,同时受课程教材以及其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率较低,却影响会计从业资格证取得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高职院校实行“双证制”又让学生望而生畏,进而影响招生和学生就业。因此提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效率,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取能力,满足学生以后岗位需求,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学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会计专业生源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现状是文化基础知识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自控能力不足,本身还具有很多不好的学习习惯,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包含非常专业的法学知识,较为枯燥,学习难度较大,所以对该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是必然的。目前,会计专业的学生女生占据绝大部分,她们本身对枯燥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条文缺乏兴趣。上述因素都给《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也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2017年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暂停,但是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整个会计专业的作用来讲,它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对于增强会计专业学生法制观念和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知识系统化角度讲:它是步入会计行业的基础知识,是衔接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的《经济法基础》基础课程的垫脚石,这也使得该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有了“应试教育的色彩”。
目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在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师生之间缺少交流,课堂氛围较为的压抑。再有就是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的也十分不合理,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度注重法律法规的学习,以教师为主,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应试教育色彩突出,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得该课程教学目标存在很大的偏差,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以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取为标准,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了对其内容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考试结束后,没有被理解的知识很容易忘记,无法解决以后会计岗位中的问题,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没有真正的提高。
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一)利用任务驱动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法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在教学设计时,以“任务”为线索,以“子任务”为模块,根据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授新课前先让学生自己根据历年考试题在课本中找到题眼,进行归纳总结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实行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在讲授支付结算制度中票据填写内容时,让学生自己将自己填写的票据拿上,相互查看填写是否正确,老师再将长容易出现错误的票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和自己的票就的填写进行对比,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实行情境教学法,提高其实际应用性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情景表象,老师要当好“领导”、做好“指导”、有效“疏通”和注重“引导”这四个环节,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各个任务,为实现任务,采取模拟实景教学与现场教学为基本模式,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强化学生感知教学内容的亲切感,进而将枯燥、抽象的理念转换成比较通俗易懂的专业知识,再结合课堂讨论交流与实训形成一定的职业技能。例如:税务登记和纳税程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报税和实操纳税程序的演练,实现税务登记和纳税程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老师结合学生的实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交流,从而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模拟现实情境来满足教与学的需求,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活动。
(三)引入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启发式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简单地说就是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例如:在讲增值税纳税链条时,将纳税链条过程做成动态图,让学生感知增值税是在商品流通过程征税,是在商品流通的每一个环节征税的。“启发”的着眼点是教师如何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创造“有思有答”的教授式教学方法。例如:票据的权利,用动态图先演示票据做成过程,会产生哪些基本当事人,最后持票人拥有票据的目的是什么,得出持票人的权利。随着动态图的延伸又引出非基本当事人,最终持票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行使票据的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这用学生自己动手积极参与思考,老师结合学生的实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交流,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教学效果比较好。
(四)教学手段的改革,积极学生学习效率
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有力的手段,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全程使用多媒体技术、網络技术,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信息量大,能图、文、音等相结合,讲、学、练一体、案例分析、专题视频、图表展示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教学效果非常好。《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专业性的同时也具有学历性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采用现代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大芳.《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 商业会计.2013.(23):121-122.
[2]王洪.《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探讨[J].理财顾问.2016,(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