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尝试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u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重视观察和实验,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同时,这出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怎样充分体现实验教学的基础地位?近年来,我在物理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做好课前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效益是非常重要的。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物理小实验,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解决问题、展示才能的机会,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讲“摩擦力”时,在上新课之前,我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我请两位学生带上物理教科书到讲台上来,同时我说:“请这两位同学帮我给大家玩个小魔术,让同学们开开眼界。”这时同学们的注意力马上被我的话所吸引,思维也非常活跃。
  我先让两位学生把物理教科书交绐我,然后接着说:“现在我把这两本书逐页交叉叠合在一起,然后将这包粉笔压在上面,这两位学生同时用力拉也不能把它们拉开!”听罢我这似乎夸张的话,有些学生将信将疑,有些学生表现出不服气的样子。
  这时我喊一声:“开始!”这两位同学像拔河似的用力拉了起来,台下的学生不断为他们加油鼓劲,但他们怎么出拉不开。这个实验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情绪非常高涨,急于想知道其中的道理,这时我才适时地提出问题:这两本书为什么能神奇地结合在一起,拉也拉不开呢?
  要了解其中的道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摩擦力”。这个小实验,由于学生的亲自参与,从而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新课的导入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二、改进课堂实验,使学生易学、易懂、易操作
  
  为了科学、严密和规范,物理课本中的规定往往会给实验操作带来较大困难。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解决操作中的不便,我大胆地对一些实验进行了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物理课“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每小组需要一辆小车,可配发的小车太少,难以满足小小组实验需要。更重要的是木制车的轮子和轴间摩擦太大,金属小车的质量差异也太大,在一块不长的木板上很难做到路程和时间同步,以致学生做起来相当困难。
  我在做此实验时,用实验室中的金属圆柱体代替小车不仅解决了小车数量不足的问题,而且便于学生亲手操作,很好地达到了实验目的。
  对课本中实验的改进,降低了做实验的难度,既便于操作,又便于理解。这样,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得到进一步提升,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增加验证性实验,让物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物理课本中有些结论,没有举例说明,也没有实验验证,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增加了一些验证性实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减小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压力,使物理教学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
  例如,在讲授“液体凝固放热”时,学生没有一点感性认识,很难理解“水结冰时会放热”这个结论。我就把熔化后的蜡烛滴在学生手上,让学生亲身感受蜡烛凝固放热的过程同学们纷纷伸手,感受凝固放热现象。通过这个小实验,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和难忘的记忆。
  在以上这些验证性实验中,学生亲自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并得出结论。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四、把课后练习改成实验,真正体现实验的基础地位
  
  物理课后练习,对于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巩固和运用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有的练习题解答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我把一些练习用实验来演示,让学生看到过程和结果,然后再去分析、解答就比较容易了。
  例如,物理课中关于“火车过桥的时间”问题,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引导学生先进行分析,得出求时间的关键在于要找出过桥时火车行进的路程。之后。我在实验室中把两辆小车连在一起当火车,给学生演示火车过桥的路程问题。这一演示,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火车过桥的路程是桥长和车长之和。通过实验,火车过桥的时间问题,同学们便迎刃而解了。
  (河南省太康县大许乡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了新课程改革道路上教师的口头禅,为了给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倡导民主”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民主”与“自由”表现在孩子身上是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过程中,发现“民主”应该建立在“严而不厉,爱而不腻”的基础上,应做到——  案例一:该批评时就“出”手  哄得了一时,哄不了一世。如果一味的哄骗、纵容,不管对谁都是欺骗。特别是教师,更应该帮助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指出:“学生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讲求实效性。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    一、以“问题解决”为学习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
期刊
天天进出的教室,日日相处的学生,琐碎难缠的问题……班主任,你感到烦乱和厌倦了吗?影视网络媒体信息蓬勃发展,沉迷网络的问题学生频频出现,叛逆、另类、顽固不化。班主任,你感到筋疲力尽了吗?  面前学生自甘沉沦不思进取,身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班主任,你感到那重得让你不堪承受的压力了吗?  你的班级一盘散沙,同学疏离,师生对立,学习无热情,百呼无一应。班主任,你会心力憔悴,绝望地放任自流吗?  太多
期刊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兴趣在推动人出色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操作方式来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潜力,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学起来就显的轻松
期刊
数学是一个非常宽广的领域,它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它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  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感悟数学呢?    一、引导学生对数学进行了解和认识,产生兴趣   
期刊
数学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其实,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提高的过程,它存在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作为数学教学载体的教材,记录的不仅是文字、符号、概念、公式、定义、定理等,还包括各种心理信息。  教师在
期刊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智力不是一种单一整体的能力,而是由多种智力成分组成的综合体,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教育的前提不在于学生原先有多么聪明,而在于通过教育怎样使学生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  这也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多元智力理论,采用怎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多种才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创设数学的趣味性情境氛围    实施“
期刊
现在的孩子对网络的沉迷已是众多家长和老师最为头疼的问题。在我的英语课上经常碰到因晚上偷着玩儿游戏白天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的学生,为此我对他们苦口婆心的劝过、也曾歇斯底里的对他吼过,但没多久他们又就忘到脑后边去了。  偶然的一次对自己孩子教育使我受到了启发,为何不顺藤摸瓜找着根源再解决问题呢?结果在学生身上经过实  验,效果非常明显,那些孩子不但游戏玩的少了,英语成绩也上来了。     一、用最能调动
期刊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常会诉苦:“写不出”、“怎么写”?也就是说,一是学生没有可写的材料;二是有材料可写,却不知怎样去表达。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让学生写作时具备“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根本途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生活,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并产生要表达这种感受的冲动,提高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首先,在家庭中体验亲情 
期刊
分层教学是指在根据因材施教原则,依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把他们分为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学习要求的教学方法。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无疑是对数学教学方法的积极探索,也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发展。  近年来,我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对分层教学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下面就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模式的操作谈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学生的分层    在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的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