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门窗的本土化特征对设计的启示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o200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空间环境和人文风俗总会对建筑及其元素造成影响,北京四合院的门窗就是受到地形地貌、气候、政治变革和风俗习惯等的影响,呈现出本土化的特征。这些本土化特征是需要注重和延续的,它对我们的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北京四合院 本土化特征 设计 启示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四合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组合的基本单元,也是中国古建筑的基本形式。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合院建筑一般有南方和北方之分,而在北方地区,北京四合院的种类最全、形式最典型,门窗的本土化也最明显。
  
  一 地形地貌对北京四合院门窗本土化的影响
  
  北京历来被风水学家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西部的西山为太行山脉,北部的军都山为燕山山脉,都属昆仑山系。两个山脉在北京的南口汇合形成东南方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环绕北京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在地理格局上,利于发展和战略的控制。因此,许多统治者都看重这块风水宝地,北京在中国历史上曾为五代都城。
  长期处于天子脚下的北京城,居住建筑极其重视封建秩序和家庭生活的私密性,统治者对等级的限制体现在屋顶、宅门、院墙、台阶、上马石、油饰、彩绘等许多方面。合院建筑内向的性格和层层推进的空间构成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以家长为中心的伦理秩序,成为封建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
  
  二 气候对北京四合院门窗本土化的影响
  
  从地形图上来看,北京城建造在半山腰上,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西面、北面的山峦将来自内蒙古和中国北部的冷空气隔离在山外,而来自南面和东南的暖湿气流又使北京和煦潮湿。北京气候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春季干燥多风沙,昼夜温差大;夏季多雨炎热,气温基本在三十多摄氏度;秋季短促,日照充足,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在零下十几摄氏度,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
  四合院的门窗形式十分适应北京的气候条件:对外不开窗或开小高窗,院内式的门窗全部朝向内空间。这样既能够阻挡胡同刮起的沙尘,院内的各房屋又能互不遮挡,加之大屋顶、厚砖墙,使住宅能够冬暖夏凉,人们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随时能感到阳光的温暖。在北京的合院中采光方法主要依靠窗户,为了适应北京的气候条件,最普遍使用的是支摘窗。这种窗户主要用于朝向庭院各间房屋的外间,是“上支下摘”的两段型窗,上下两段又各分为两层,一层固定,另一层可拆卸。固定的部分叫做“沙屉子”,在这部分窗棂糊上称为“冷布”的绿色透亮土织纱布;活动并能摘卸的部分为木质直棂窗,外糊白色有韧性的东昌纸。支摘窗上段的外层可以用木棍或者铁质的铤钩支起来,下段的外层可以摘下来。不少人家里还用东昌纸和高粱杆做成卷帘,无风时卷起能够通风散热,有风沙时把卷帘放下来遮蔽风沙。随着材料的不断进步,玻璃普及后下段里层大多改为玻璃窗,外层做成护窗板,白天摘下护窗板增加室内亮度,晚上装上增加室内安全性,冬天还能防风保暖。
  
  三 政治变革和风俗文化对北京合院建筑门窗形成的影响
  
  自元代建都北京,开始大规模营建大都城时,四合院就与宫殿、衙署、街区、坊巷、胡同等一起出现了。元大都曾经是世界上规划最整齐、最完美的城市之一。现在我们看到的北京城,基本上保留了元大都整齐、对称、中轴分明的布局特点。在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社会,受儒教思想的影响,北京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住宅主人居住。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而后罩房主要是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北京四合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多年的历史沧桑,合院建筑的门窗浸润了中国特有的传统文明:古代方位、风水学说,善用隐喻,辟邪祈福,封建等级制度……成为建筑装饰中重要的文化符号。
  北京传统四合院建筑形成了与当地自然条件和民间风俗相适应的独特的门窗文化。虽然其中有部分带有封建社会的糟粕,但不能否定北京传统合院建筑门窗的形制和特点仍然含有适应自然环境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合理内核。因此,对待其应当采用“扬弃”的态度,而非一概拒绝,彻底否定。它对我们进行本土化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参考意义。
  
  四 北京四合院建筑门窗本土化对设计的启示
  
  北京传统合院建筑的门窗从历史渊源、地域形式、构造方式和风俗文化等方面均有其产生的特定原因,是长期选择和积累的中国文化精神的实体表现形态。在现代设计中对门窗传统符号的运用往往不太在意其完整的实体形态,即并不局限于外形固有的图案纹饰和造型,而是提炼出其中反映文化特质的东西,寻求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方法。
  1 与本土环境相协调的有机结构设计
  北京传统合院建筑门窗样式和结构是在北京特有的地形、气候影响下产生的,与当地的环境密切相关。北京三面环山,四季分明,春季多风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日照时间较短。因此在长久的使用中门窗样式与地域越来越协调适用。如合院大门朝向东南,可以吸纳夏日凉风;外墙厚重,基本不开窗或者开小高窗,院内窗子也较南方小,冬日保暖性能优良;窗子可以支摘,外挂帘架,既满足通风要求,又可以保暖。这种与当地环境相协调的设计理念正越来越多在设计中运用,它使设计作品具有本土化特色,容易被接受和认可,同时也更加实用。
  2 与本土民俗相适应的文化语言
  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是在长期劳动生活中总结、升华出来的文明成果,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结晶。它应具有不可逆转的传承性。虽然每一代艺术家和设计师都在不断的创新中树立自己的丰碑,但骨子里还是透露出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这些例子在设计界比比皆是。设计是将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存在形式,它关注的不仅是设计作品的实体产物,还有大众对精神文化的要求。在现代设计作品中,不能仅依靠时尚流行的外形取悦消费者,还要了解受众的喜好和禁忌,更重要的是设计语言需要满足消费者潜意识里存在的根深蒂固的民俗观念。单从传统文化语言中的隐喻、暗示等方法来看,门窗雕饰中常用的一些题材均有特定的文化意义。如“蝙蝠”寓意“福”,“和合二仙”寓意“和谐”,“岁寒三友”寓意“高洁”,“牡丹”寓意“富贵”……这些题材在现代装饰设计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3 装饰中虚与实、强与弱、动与静的对比和协调
  北京传统合院建筑门窗中对于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技巧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文化精髓。色彩艳丽的门窗与素雅的墙面形成了有色和无色、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缓冲休息区域的对比;雕梁画栋的门窗装饰与表面无雕饰的围墙形成了细致和粗犷、虚和实的对比;静止不动的室内墙面与嵌在门窗棂格所形成景框内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形成的动静对比……在重要部位加强色彩、工艺、变化的对比成分,吸引注意力,而在次要部位则适当弱化,强调协调,使视力有休息的区域。这样就形成了大面积的和谐中有局部细节强烈对比的整体效果,在现代设计中这也是常用的方法。建筑元素的对比和协调丰富了北京传统合院的建筑表现能力,营造了不同的建筑氛围,增强了北京传统合院建筑的生命活力。
  中国传统的门窗中记载着人们的许多过去,如社会思想、艺术情趣的建筑反映和由当地自然条件决定的建筑语言等。门窗的造型特征不但直接影响着建筑外立面的装饰风格,且能潜移默化地营造出室内的装饰情调与氛围。受后现代主义、乡土主义等西方理念的深入影响,我国当代的室内装饰逐渐注重文化脉络与民族传统,不但充分继承了传统门窗艺术的伟大成就且还不断推陈出新,造就出新时期传统门窗装饰奇特的艺术魅力,并通过各种现代的装饰手法进行艺术整合,深入渗透到室内的各个空间层面中去。
  北京传统合院建筑中建筑文化和时代精神被外在形态物化了,表现为各种具有特色的建筑要素。门窗作为建筑立面上较为突出的实用和装饰元素,较其他建筑要素对于空间的影响力和视觉冲击力更强。我们现在所进行的设计应当也必然存在这个年代特有的时代性,然而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北京传统合院建筑门窗有自身的特殊价值和发展潜力,如何在镌刻有时代烙印的现代设计中再现这种体验,是需要新一代的设计师去思考和努力尝试的。
  
  参考文献:
  [1] 吕洪波等:《图说中国建筑艺术》,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2] 刘枫:《门当户对——中国建筑门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
  [3] 王其明:《北京四合院》,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年。
  [4] 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年。
  
  作者简介:李素芳,女,1978—,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的媒体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军事电视文化节目作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喉舌,必须强化“姓党为军”意识,坚持先
本文论述地源热泵技术在建筑施工方面的优点与缺点。在指出它具有节能、可再生、稳定高效的同时,也指出目前使用上的缺陷。为了弥补这缺陷,只有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才能让
《老子》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被理解为道德格言,强调助人有助于个人利益的获取。今天,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果能使人把它理解为将个人求富与社会发展合一的策
摘要本文从实地考察、资料调研和图像分析等方式入手,考证传统建筑样式在浙西南的实例表现,试图深度挖掘和整理大济古村落遗留古建筑群的艺术特征体系。并说明其在现实中对政府、设计师、艺术家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文物保护等)中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对借鉴和引用传统民族建筑样式元素在时下的运用,以形成独具民族、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大济古村落 寓意
2008年4月,华黎开始了云南腾冲高黎贡山区新庄村的手工造纸博物馆项目的设计工作。这是一个为保护当地传统造纸工艺,由民间传统资源保护团体与当地村民形成合作社的方式来操
余敦康先生早年致力于魏晋玄学的研究,成果斐然,近些年他将目光投向易学研究,在2006年7月,华夏出版社同时推出了余先生的两部易学著作《汉宋易学解读》与《周易现代解读》,这
2008年是马一浮先生诞辰125周年。11月2~5日,由浙江省政府参事室、上虞市人民政府、杭州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浙江省儒学学会等单位协办,省文史研究馆与上虞市委宣传部承办的“纪念马一浮先生诞辰125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上虞两市三地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巴西和中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此次盛会。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发来贺信,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孔子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来函祝贺。
巴黎以东,马恩河畔,一战爆发的第一年,一场战役曾改变了整个西线战事的进程,也令马恩河变得名闻遐迩。1914年9月的马恩河会战拯救了摇摇欲坠的法兰西,使得德军妄图迅速夺取西线胜利的美梦彻底破灭。时过境迁,4年之后,一战的最后一年,另外一场大战在马恩河畔打响。这一次,抢先进攻的仍然是德国人,而获得胜利的依旧是法国人。  先守后攻  一战进入1918年后,西线战场的局势对德国越来越不利。美国在1917年
沙河市作为资源型工矿城市,面临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通过对城市建设和古河道区域发展现存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生态整合角度出发,提出“调整空间战略,优化城市格
新房要装修,初次接触了壁纸。一位业内人士推荐了艾格品牌。在专卖店里看着各式风格和材质的壁纸时不禁让我对壁纸的的过去和现在产生了好奇。于是与陪同的这位业内人士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