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的资源也越来越少。土地、水、能源等资源严重短缺,在建筑行业中将消耗大量的资源,因此,我国建筑企业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建筑理念,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尽量降低建筑能耗,绿色建筑的发展将有效节约我国的资源,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建筑设计师应当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采用环保的节能材料和先进的施工技术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节约能源。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设计目标; 理念;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的概述
绿色建筑设计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以及现代高新节能技术,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与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绿色建筑设计体现了自然条件与现代建筑技术的协同发展,力求实现人类向自然界的索取与回报之间的生态平衡,寻求自然、人、建筑之間的统一和谐。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
1.尽可能减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为了避免在建筑过程中有太多的能源损耗,因此,在选用建筑材料时就要做好节能设计工作,通过建筑的一系列设计达到需要的节能效果。面积,表面积,形状或者布局都会影响建筑在过程中的损耗。所以,合理的设计也就成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除此之外,对一些地区设置一定的保护结构也对建筑有着重大的意义。
2.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部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的天然材料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危害。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且根据其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进而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3.健康环境
绿色建筑的建造应对地理条件的要求有: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建筑材料和装饰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4.在运输过程中减少对材料的消耗
对建筑的整体设计来说,我们既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节省能源还要多考虑材料自身的消耗。对建筑的使用做到安全有效是建筑设计的基础,除此之外,要选用低消耗的材料,以及没有污染或者低污染的材料,实现可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选取地方性材料,减少运费的损耗。
三、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1.随着绿色生活理念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向往在绿色建筑中轻松愉快地生活、工作,但对什么样的建筑才算“绿色”,学术界、产业界始终没有定论。目前指的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绿色建筑的问题,是这个我们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备受关注。以往城市规划多从土地及空间配置出发,注重城市功能及交通优先,这种规划多以人的需求、便利为核心,将城市生态研究仅仅作为规划编制中的过程参考,往往具有明显的人为性、片面性。由于人类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缺少在不同尺度上对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生态系统容量能力、生态承载的分析作为编制规划的科学量化依据,也由于人为活动趋利性,使得城市从中心区到副中心区的板结扩散,将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肢解得支离破碎,导致城市中心区域组织系统结构致密且高密度的聚集,同时也使城市边缘的城镇体系趋向于仿效中心城区的高密度建设模式。
3.生态环保作用
在城里人想出城,城外人想进城的当代居住消费欲望的驱动下,对城市周边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维护、生态保护与调控都产生了极其不利的负面作用。这是绿色建筑推广所面临的城市现状存在大背景,这是推动绿色建筑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所在。办公区外部生态环境包括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重点是通过对微观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营造一种既适于生态群落发展又适于品质办公需要的优质生态环境。办公区的生态功能系统通过绿地群落组织系统、植物功能调节系统、微地形系统及风环境、水环境系统建立。植物系统的建立包括植物多样性配置、符合生态规划绿容率的植物绿量配置、植物形态及其疏密组合建立规划区域的通风廊道及建筑周边的通风系统。并在群落配植上依据植物滞尘、杀菌、降噪、放氧和固氮等生物功能。在微环境中营造出一个为生态建筑提供最佳新风条件。良好生态环境的建立使作为系统中一个局部的建筑具备了称其为生态建筑的外部条件。
4.对能源的充分利用
自然采光遮阳的建筑表皮系统对外部气候的过滤降尘等缓冲作用;玻璃温室效应的应用;室内多层次引入绿色植物系统,在通过生物智能技术控制温度、湿度的前提下,全面发挥植物对室内环境的生态效益;发挥建筑实体材料的储热保温作用,钢悬石膏墙体技术应用,提高了建筑外维护结构的柔性、保温性和施工的便捷性。主动式技术的应用包括:太阳能技术应用、水处理技术应用一雨水收集作为中水使用、雨水冷却建筑外围护结构和建筑周围蒸发效应制冷、地热能的运用一土壤提供的地热资源。对空间的合理的利用与开发都是绿色建筑设计应该考虑的范围。
四、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1.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居住环境的气候条件。绿色建筑是一种气候适宜性建筑,即遵循气候特点设计出低耗能建筑。如徽派建筑就是典型的小气候调节型的建筑,非常热的夏天,到了房问里也会觉得很凉快。徽派建筑大多为两层结构,一楼住人,二楼堆放稻草和粮食,粮食和稻草就成为隔热层,建筑上层与下层、内部与外部温差相差5度之多。
2.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应用环保节能材料和高新施工技术绿色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调节系统。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层的材料和结构.一方面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需要收集、转换自然能源,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外层必须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以消除、减缓、甚至改变气候的波动,使室内气候趋予稳定,而实现这一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有赖于未来高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绿色建筑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就地取材。
3.绿色建筑是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绿色建筑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要有合理的选址与规划,尽量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要素。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尽量使用再生资源。尽可能采取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能等自然能源。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采用生态技术实现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保证室内通风、日照条件良好。 【结束语】
要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共生的绿色建筑,需要对传统的建筑理念进行反思。绿色建筑的实施需要将生态理念整合融汇到建筑创作中,在实践中以适应不同区域环境,克服生态危机,创造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 金贤成;蒋德军.绿色建筑与生态美学建筑的发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2]. 张虎.浅析建筑设计的绿色理念[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10)
[3] 贺世安.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理念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2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设计目标; 理念;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的概述
绿色建筑设计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以及现代高新节能技术,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与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绿色建筑设计体现了自然条件与现代建筑技术的协同发展,力求实现人类向自然界的索取与回报之间的生态平衡,寻求自然、人、建筑之間的统一和谐。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
1.尽可能减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为了避免在建筑过程中有太多的能源损耗,因此,在选用建筑材料时就要做好节能设计工作,通过建筑的一系列设计达到需要的节能效果。面积,表面积,形状或者布局都会影响建筑在过程中的损耗。所以,合理的设计也就成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除此之外,对一些地区设置一定的保护结构也对建筑有着重大的意义。
2.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部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的天然材料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危害。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且根据其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进而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3.健康环境
绿色建筑的建造应对地理条件的要求有: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建筑材料和装饰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4.在运输过程中减少对材料的消耗
对建筑的整体设计来说,我们既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节省能源还要多考虑材料自身的消耗。对建筑的使用做到安全有效是建筑设计的基础,除此之外,要选用低消耗的材料,以及没有污染或者低污染的材料,实现可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选取地方性材料,减少运费的损耗。
三、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1.随着绿色生活理念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向往在绿色建筑中轻松愉快地生活、工作,但对什么样的建筑才算“绿色”,学术界、产业界始终没有定论。目前指的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绿色建筑的问题,是这个我们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备受关注。以往城市规划多从土地及空间配置出发,注重城市功能及交通优先,这种规划多以人的需求、便利为核心,将城市生态研究仅仅作为规划编制中的过程参考,往往具有明显的人为性、片面性。由于人类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缺少在不同尺度上对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生态系统容量能力、生态承载的分析作为编制规划的科学量化依据,也由于人为活动趋利性,使得城市从中心区到副中心区的板结扩散,将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肢解得支离破碎,导致城市中心区域组织系统结构致密且高密度的聚集,同时也使城市边缘的城镇体系趋向于仿效中心城区的高密度建设模式。
3.生态环保作用
在城里人想出城,城外人想进城的当代居住消费欲望的驱动下,对城市周边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维护、生态保护与调控都产生了极其不利的负面作用。这是绿色建筑推广所面临的城市现状存在大背景,这是推动绿色建筑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所在。办公区外部生态环境包括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重点是通过对微观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营造一种既适于生态群落发展又适于品质办公需要的优质生态环境。办公区的生态功能系统通过绿地群落组织系统、植物功能调节系统、微地形系统及风环境、水环境系统建立。植物系统的建立包括植物多样性配置、符合生态规划绿容率的植物绿量配置、植物形态及其疏密组合建立规划区域的通风廊道及建筑周边的通风系统。并在群落配植上依据植物滞尘、杀菌、降噪、放氧和固氮等生物功能。在微环境中营造出一个为生态建筑提供最佳新风条件。良好生态环境的建立使作为系统中一个局部的建筑具备了称其为生态建筑的外部条件。
4.对能源的充分利用
自然采光遮阳的建筑表皮系统对外部气候的过滤降尘等缓冲作用;玻璃温室效应的应用;室内多层次引入绿色植物系统,在通过生物智能技术控制温度、湿度的前提下,全面发挥植物对室内环境的生态效益;发挥建筑实体材料的储热保温作用,钢悬石膏墙体技术应用,提高了建筑外维护结构的柔性、保温性和施工的便捷性。主动式技术的应用包括:太阳能技术应用、水处理技术应用一雨水收集作为中水使用、雨水冷却建筑外围护结构和建筑周围蒸发效应制冷、地热能的运用一土壤提供的地热资源。对空间的合理的利用与开发都是绿色建筑设计应该考虑的范围。
四、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1.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居住环境的气候条件。绿色建筑是一种气候适宜性建筑,即遵循气候特点设计出低耗能建筑。如徽派建筑就是典型的小气候调节型的建筑,非常热的夏天,到了房问里也会觉得很凉快。徽派建筑大多为两层结构,一楼住人,二楼堆放稻草和粮食,粮食和稻草就成为隔热层,建筑上层与下层、内部与外部温差相差5度之多。
2.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应用环保节能材料和高新施工技术绿色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调节系统。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层的材料和结构.一方面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需要收集、转换自然能源,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外层必须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以消除、减缓、甚至改变气候的波动,使室内气候趋予稳定,而实现这一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有赖于未来高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绿色建筑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就地取材。
3.绿色建筑是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绿色建筑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要有合理的选址与规划,尽量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要素。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尽量使用再生资源。尽可能采取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能等自然能源。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采用生态技术实现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保证室内通风、日照条件良好。 【结束语】
要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共生的绿色建筑,需要对传统的建筑理念进行反思。绿色建筑的实施需要将生态理念整合融汇到建筑创作中,在实践中以适应不同区域环境,克服生态危机,创造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 金贤成;蒋德军.绿色建筑与生态美学建筑的发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2]. 张虎.浅析建筑设计的绿色理念[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10)
[3] 贺世安.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理念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