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实验分析对早期肠瘘患者行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检测的可行性以及预后效果评估。方法:112例研究对象均为本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进行胃肠手术的患者,对此112例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患者是否为早期肠瘘患者。根据检验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早期肠瘘组和非肠瘘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结果:检测结果表明在112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出现早期肠瘘,对两组患者术后3天、5天、7天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进行对比可知,早期肠瘘组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显著高于非肠瘘组,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瘘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存在明显的异常,检测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可有效的评估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情况,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PCT);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早期肠瘘
【中图分类号】R3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063-02
在胃肠道手术中肠瘘是术后非常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早期的肠瘘患者无法凭借肉眼观察引流液性状进行确定,如果肉眼可以观察出引流液的性状代表患者的肠瘘症状已经较为严重,促使机体的内环境出现絮乱,这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对早期肠瘘患者进行诊断,积极的进行治疗是非常关键的。此外,对引流液淀粉酶进行检测,可有效的发现吻合口瘘。所以本文研究认为对早期肠瘘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检测,以及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112例研究对象均为本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进行胃肠手术的患者。其中男女患者的数量分别为69例和43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68岁和32岁,平均年龄为(47.63±4.62)岁;手术类型:胃部手术60例,小肠部手术5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实验研究。
1.2方法
对112例胃肠手术患者进行降钙素原以及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的检测,检测的时间节点分别是术后的3天、5天、7天。根据降钙素原以及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早期肠瘘组和非肠瘘组。当患者手术后出现腹痛异常、高热、呼吸频率加快等情况时,可怀疑是肠瘘,需进行消化道造影检测,或者给患者服用美兰,引流出引流液,检验胃内容物[1]。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全身感染情况,并且持续出现高人、弥漫性腹膜炎等情况,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治疗,并将此类患者纳入早期肠瘘组。检测可知112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确诊为早期肠瘘。对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以及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2]。
1.2对比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天、5天、7天的降钙素原以及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了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数据,以(±s)来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P进行组间差异检验,当P<0.05,则代表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对比
统计学分析表明,早期肠瘘组患者术后3天、5天、7天的降钙素原水平均要高于非肠瘘组,分别如下:早期肠瘘组(2.67±0.56)ng/m、(5.69±1.51)g/m、(5.38±1.56)g/m,非肠瘘组:(1.31±0.38)ng/m、(1.03±0.42)g/m、(0.46±0.13)g/m,组间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1。
2.2两组患者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
统计学分析表明早期肠瘘组患者的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明显高于非肠瘘组,具体水平值如下:早期肠瘘组(54.68±18.76)ng/mL、(107.69±21.59)ng/mL、(3546.38±1367.29)ng/mL,非肠瘘组(47.36±15.48)ng/mL、(40.39±12.36)ng/mL、(34.69±11.09)ng/mL,组间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2。
3 讨论
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术后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促使患者出现一些并发症,肠瘘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肠瘘出现的早期凭借肉眼观察患者引流液常无法确诊患者的病情,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病症愈发的严重,发展到晚期肉眼可明显发现引流液的异常,但是发展的晚期对于患者的影响会非常大,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在早期对肠瘘进行准确的诊断,及早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3]。
降钙素原是反应患者炎症的一个指标,其中的氨基酸有116个。正常人的甲状腺C细胞会分泌降钙素原,如果人体出现感染的症状,降钙素原就会由甲状腺外组织进行分泌,细菌内的毒素是引发降钙素原的主要原因。术后肠瘘就是由于腹部手术感染而诱发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了降钙素原指标的检验,发现60例早期肠瘘患者降钙素原的水平明显出现改变,与非肠瘘患者的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而有学者对脓毒血症患者进行了降钙素原水平的检验,发现患者病情越严重降钙素原水平越高,如果肠瘘患者出现了降钙素原水平升高的情况,特别是术后早期出现了升高的情况,代表患者出现肠瘘的概率较大,需要积极的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4]。
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是有效预防肠瘘的一种方式,临床研究表明肠瘘患者的腹腔引流液淀粉酶要明显高于非肠瘘患者,且检测腹腔引流液淀粉酶的方式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敏感度。部分学者针对食管癌术后肠瘘患者进行了检测,发现肠瘘患者的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显著高于非肠瘘患者[5]。总之多方临床研究表明,腹腔引流淀粉酶指标可以作为预测早期肠瘘的指标。本文对112例胃肠道手术患者进行了检验,发现60例早期肠瘘患者的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明显高于非肠瘘患者,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总之,本文研究表明降钙素原和腹腔引液淀粉酶可作为早期肠瘘的诊断指标,可根据指标的程度用以确定患者的术后预后情况,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6]。
参考文献:
[1]刘传渊, 叶荣强, 陈子文,等. PC T联合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检测在肠瘘早期 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22):3415-3417.
[2]吴吟, 任建安, 李冠炜,等. 血清钠浓度评估肠瘘合并腹腔感染病人预后研究[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5, 35(2):178-182.
[3]任华建,王革非,顾国胜.降钙素原对肠瘘患者确定性手术后腹腔感染的预测价值[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7, 20(5):524-529.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PCT);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早期肠瘘
【中图分类号】R3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063-02
在胃肠道手术中肠瘘是术后非常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早期的肠瘘患者无法凭借肉眼观察引流液性状进行确定,如果肉眼可以观察出引流液的性状代表患者的肠瘘症状已经较为严重,促使机体的内环境出现絮乱,这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对早期肠瘘患者进行诊断,积极的进行治疗是非常关键的。此外,对引流液淀粉酶进行检测,可有效的发现吻合口瘘。所以本文研究认为对早期肠瘘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检测,以及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112例研究对象均为本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进行胃肠手术的患者。其中男女患者的数量分别为69例和43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68岁和32岁,平均年龄为(47.63±4.62)岁;手术类型:胃部手术60例,小肠部手术5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实验研究。
1.2方法
对112例胃肠手术患者进行降钙素原以及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的检测,检测的时间节点分别是术后的3天、5天、7天。根据降钙素原以及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早期肠瘘组和非肠瘘组。当患者手术后出现腹痛异常、高热、呼吸频率加快等情况时,可怀疑是肠瘘,需进行消化道造影检测,或者给患者服用美兰,引流出引流液,检验胃内容物[1]。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全身感染情况,并且持续出现高人、弥漫性腹膜炎等情况,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治疗,并将此类患者纳入早期肠瘘组。检测可知112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确诊为早期肠瘘。对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以及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2]。
1.2对比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天、5天、7天的降钙素原以及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了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数据,以(±s)来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P进行组间差异检验,当P<0.05,则代表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对比
统计学分析表明,早期肠瘘组患者术后3天、5天、7天的降钙素原水平均要高于非肠瘘组,分别如下:早期肠瘘组(2.67±0.56)ng/m、(5.69±1.51)g/m、(5.38±1.56)g/m,非肠瘘组:(1.31±0.38)ng/m、(1.03±0.42)g/m、(0.46±0.13)g/m,组间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1。
2.2两组患者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
统计学分析表明早期肠瘘组患者的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明显高于非肠瘘组,具体水平值如下:早期肠瘘组(54.68±18.76)ng/mL、(107.69±21.59)ng/mL、(3546.38±1367.29)ng/mL,非肠瘘组(47.36±15.48)ng/mL、(40.39±12.36)ng/mL、(34.69±11.09)ng/mL,组间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2。
3 讨论
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术后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促使患者出现一些并发症,肠瘘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肠瘘出现的早期凭借肉眼观察患者引流液常无法确诊患者的病情,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病症愈发的严重,发展到晚期肉眼可明显发现引流液的异常,但是发展的晚期对于患者的影响会非常大,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在早期对肠瘘进行准确的诊断,及早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3]。
降钙素原是反应患者炎症的一个指标,其中的氨基酸有116个。正常人的甲状腺C细胞会分泌降钙素原,如果人体出现感染的症状,降钙素原就会由甲状腺外组织进行分泌,细菌内的毒素是引发降钙素原的主要原因。术后肠瘘就是由于腹部手术感染而诱发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了降钙素原指标的检验,发现60例早期肠瘘患者降钙素原的水平明显出现改变,与非肠瘘患者的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而有学者对脓毒血症患者进行了降钙素原水平的检验,发现患者病情越严重降钙素原水平越高,如果肠瘘患者出现了降钙素原水平升高的情况,特别是术后早期出现了升高的情况,代表患者出现肠瘘的概率较大,需要积极的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4]。
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是有效预防肠瘘的一种方式,临床研究表明肠瘘患者的腹腔引流液淀粉酶要明显高于非肠瘘患者,且检测腹腔引流液淀粉酶的方式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敏感度。部分学者针对食管癌术后肠瘘患者进行了检测,发现肠瘘患者的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显著高于非肠瘘患者[5]。总之多方临床研究表明,腹腔引流淀粉酶指标可以作为预测早期肠瘘的指标。本文对112例胃肠道手术患者进行了检验,发现60例早期肠瘘患者的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明显高于非肠瘘患者,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总之,本文研究表明降钙素原和腹腔引液淀粉酶可作为早期肠瘘的诊断指标,可根据指标的程度用以确定患者的术后预后情况,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6]。
参考文献:
[1]刘传渊, 叶荣强, 陈子文,等. PC T联合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检测在肠瘘早期 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22):3415-3417.
[2]吴吟, 任建安, 李冠炜,等. 血清钠浓度评估肠瘘合并腹腔感染病人预后研究[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5, 35(2):178-182.
[3]任华建,王革非,顾国胜.降钙素原对肠瘘患者确定性手术后腹腔感染的预测价值[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7, 20(5):52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