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熊光及其书画鉴藏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x24922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代中日书画鉴藏史上,林熊光是一位不容忽视的人物,其古代中国书画收藏不仅数量大、品种多,而且质量尤高。遗憾的是,对林熊光及其书画鉴藏的考察研究至今仍属空白,只是由于近年来书画文物拍卖中,不断涉及林熊光旧藏品,才开始出现对其人的简单介绍,但介绍文字又几乎千篇一律,且间有讹误。有鉴于此,对林熊光其人,尤其是书画鉴藏活动做一系统梳理和考察,实属必要。
  林熊光生于一八九七年,字朗庵,室号磊斋、宝宋室等,系台湾板桥林本源家族成员。林家原籍福建漳州,其先祖早在清乾隆年间移居台湾,后数代艰苦创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尤其是林国华、林国芳一代,立足台北枋桥镇(后板桥镇),苦心经营,不断壮大家业,并聚合国华之“本记”与国芳之“源记”而成林本源家族。到了林国华之子林维源、林维让一代,林家已发展成台湾屈指可数的富商豪族,而且在刘铭传督办台湾时,维源兄弟因辅佐有功,而得到嘉奖重用。林家在经商以及协助治台的同时,还大力倡导文化艺术,开办义学,并延聘儒学或金石书画家吕世宜、谢琯樵等授学传艺。台湾日据时期,林家一度退避厦门。林熊光即出生在举家返回厦门后的一八九七年三月。
  林熊光的祖父即林维让,父亲林尔康英年早逝,母亲陈芷芳系前清宣统帝师陈宝琛之妹,育有子女五人。林熊光属家中老小,上有兄、姐各两人。长兄林熊征,为盛宣怀之婿,曾担任汉冶萍公司董事、华南银行总理等职,还一度为台湾首富。次兄林熊祥,娶舅父陈宝琛四女为妻,日本留学后返台经商,且能文善书,尤以书法著称。大姐林慕安,嫁给两江总督沈葆桢之孙,二姐林慕兰嫁给严复之子。在注重门当户对的林家,林熊光虽娶日本人为妻,但选择的也是东京士族女子。
  林熊光十岁时返回台湾,十六岁负笈东渡日本,先在皇家学校学习院学习,后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科,一九二三年毕业。林熊光在学期间,就曾参与创办大成火灾海上保险公司(简称“大成火险”),并担任监察,一九二五年后升任常务董事及董事长,而且,他还以分家所得资产创办朝日兴业公司,并出任社长。不过,他一生的主要事业还是经营大成火险公司。
林熊光旧藏黄庭坚书《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局部)

  林熊光自幼喜读书,同时倾心于书画骨董等文物,逐渐磨炼出一双鉴赏慧眼。早在学生时代,即于书画鉴藏界崭露头角,其收藏的北宋黄庭坚真迹《王史二氏墓志铭稿》,于一九一九年公之于众(《书苑》第十卷6-10号),令日本鉴藏界大为震惊。
  此《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即黄庭坚为王(长者)、史(诗老)二人起草的墓志铭文稿,后二纸合装为一卷,是一件递藏有绪的传世剧迹,上有晋府宝书以及陈继儒、项子京、梁清标、罗天池、端方等诸家印记,多达七八十处。后有董其昌、孙承泽、杨守敬、郑孝胥、罗振玉等人题跋。日本的犬养毅曾获观于金陵端方处,并留下“盖天下第一墨宝”题记,在林熊光入手后,又第二次获观并题跋。
  关于此墨宝入手经过,林熊光曾在跋文中披露:“大正八年己未五月八日,余以万五千金,易得此名迹于东都之文求堂主田中氏,欢喜无量。遂以尊山谷室名余斋,以志喜也。”大正八年即一九一九年,在当时一般年轻职员月工资仅四五十元的年代,一万五千金可不是小数。时年八十四高龄的日本篆刻名家益田香远特为其操刀刻制“尊山谷室”收藏印。此墨迹清末时为端方所藏,端方死后,其宏富收藏渐散出,常年在北京坐地收购古籍和书画的文求堂主人田中庆太郎,于其遗孀处获得一批书迹拓本带回日本,此即其中之一。另有部分书画为中村不折购去,现藏书道博物馆。田中将此名迹带回后,又特请时居京都的罗振玉题跋。
  该墨宝除多次现身于书画展览会之外,《书苑》《书道全集》等诸多文献中也都有收录或转载,对书法界影响至深。西川宁在《开眼之师》(《书品》第116号)一文中,回忆恩师田中丰藏讲授东洋美术史时,曾屡屡盛赞这件传世名迹。徐邦达在《古书画过眼要录》中对该墨宝也有详细考证介绍,可资参考。后来林熊光将此墨迹出让给大阪的收藏家阿部房次郎,后经其嗣子之手,转归东京国立博物馆,成为该馆镇馆墨宝之一。
  一九一九年前后,《书苑》杂志还刊载过林熊光所藏明赵左《水墨山水画册》(十二开)、王穉登《真迹诗卷》、王虚舟《篆字如南山寿幅》等。前者赵左画册后又由西东书房玻璃版影印。
  大村西崖编刊的《文人画选》(丹青社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二年)收录林熊光藏品四件,分别为王时敏《叠嶂草堂图》、方士庶《松柏同春图》、辺寿民《画册》和奚冈《山水册》。从款识知,王时敏《叠嶂草堂图》(纸本水墨,高四尺五分,阔一尺七寸),作于康熙五年,作者时年七十五,为仿黄大痴法之佳作。方士庶《松柏同春图》(纸本水墨,高三尺八寸,阔一尺一寸五分)作于乾隆十四年,为仿元代陆广之作,大村西崖评曰“笔墨温藉浑厚,盖现其人之气韵”(《文人画选》解说)。
  当时日本的中国书画收藏界,东京有大仓喜八郎、根津嘉一郎、菊池惺堂、山本悌二郎等财政界巨头,京阪地区则有藤井善助、上野理一、黑川幸七等商界大亨,没想到年纪轻轻的林熊光却异军突起,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林熊光留学日本时,正值清王朝覆亡之后,清室、王府等秘藏书画开始不断流出。日本国内,出于经济原因,旧大名家祖传宝物,尤其是来自中国的书画骨董,也陆续入市拍卖。受传统茶道及鉴赏趣味的影响,日本人对当时入市的中国书画,仍重宋元,尤其是梁楷、马夏画派等院体画及禅宗画,售价一直居高不下。相反,明清书画尚未受到应有重视,价格低廉。而林熊光身在日本,同时又有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渠道,可便捷获取中日两地入市或散出的书画。尤其在一九一九年前后,随欧洲战争的终结,作为生产基地的日本,经济旋即陷入恶化状态,美术市场也一度出现了低迷。不过,这对有经济头脑的林熊光来说,倒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短期内收藏了大量书画、鈢印等文物。加之他能把握中国美术史主脉,古代书画,宋元明清兼而收之,同时旁及鈢印、古砚等。截至一九二三年九月关东大地震时,林熊光收藏的中国书画等文物已達相当规模。不承想,这次地震使其东京私宅连同所藏宝物,瞬间化为灰烬。另外,其收藏中,另有百余件珍贵书画,当时曾寄存在田中氏文求堂仓库,不幸的是,文求堂店铺及仓库均毁于震灾大火,唯有宋张即之书《李伯嘉墓志铭稿》因临时借往关西而幸免于难。此墨宝后为藤井善助所得,现藏藤井有邻馆,且被指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   关东大地震后,国华俱乐部曾委托文人画家相见香雨,对震灾中损失的书画等美术品进行调查,事后出版了《罹灾美术品目录》(一九三三年)。书中虽有文求堂整体罹灾及个别重点文物的简要记述,但只字未提林熊光寄存于该仓库的书画。因此,这批书画几乎鲜为人知,就这样瞬间消失了。有鉴于此,震灾前日本相关书刊转载过的林熊光所藏书画亦不应忽视,从研究角度来讲,同样具有很大价值。
  震灾后,林熊光在书画收藏上仍热情不减,加之有舅父陈宝琛这棵大树,还有沪上鉴藏大家李拔可、黄霭农等相助,故又陆续获得不少精品。尝因得南宋赵伯驹《海天落照图》、金李平甫《江乡落照图》、明李日华《夕照归鸦图》及王履《渔村夕照图》,而将其堂室命名为“四照堂”。后又因喜获宋徐熙《蝉蝶图》、米友仁《江上图》、李公麟《春图》以及燕文贵《夏山行旅图》,而易名为“宝宋室”。其一生尤喜用该堂号,并先后请篆刻家小林斗庵、松丸东鱼、吴昌硕、曾绍杰等为其制印或题额,其收藏书画上也多钤有此印。
  美术史学者原田尾山在官方支持下,于一九二八年开始,花费三年时间,对日本所存中国名画进行初步调查,后在此基础上编刊了《现日本中国名画目录》(一九三八年)。尽管遗漏甚多,但该目录中仍收有林熊光藏画六件,分别为夏《潇湘风雨图卷》、杨文聪《山水卷》、道济《纪游图咏册》《山水精品册》(各十二开)、朱耷《书画合璧卷》及徐扬《御题临大痴山水卷》。另外,《大东美术》收录过林熊光收藏的明徐渭《花果鱼蟹图卷》,《国华》杂志还曾以玻璃版影印其所藏元吴镇《嘉禾八景图卷》,并刊载泷精一撰写的长篇鉴赏论文。这幅画卷长达二十一尺有余,为吴镇代表作之一,后被日本指定为重要美术品。
林熊光旧藏吴镇《嘉禾八景图》(局部)
林熊光旧藏王翚《仿李营邱江山雪霁图卷》(局部)

  现藏于大阪市立美术馆的王翚《仿李营邱江山雪霁图卷》,也来自林熊光旧藏。《江山雪霁》本是唐代王维的传承作品,其后诸多山水画家先后临摹,本图则是王翚据北宋李成摹本所做的再临摹。这幅近八米长的巨幅画卷,气势磅礴,宏伟壮观,而且从研究角度来讲,对探讨近年来颇有争议的王维《江山雪霁图》也不乏参考价值。
  就在林熊光收藏日益精进之时,其主导的保险公司事业却节外生枝。一九三四年三月,日本北部港口城市函馆突发大火,造成两千余人死亡,两万余户房屋被毁,损失规模仅次于关东大地震。而当时又尚无现行所谓再保险制度,林熊光主导的大成火险公司不得不支付巨额赔偿。为筹措资金,更是出于道义,林熊光毅然决定放手所藏书画等私财。京都美术俱乐部曾有过一次明清书画专场拍卖,其书画即来自林熊光之收藏。从当时印制的《宝宋室藏明清书画便面展观目录》可知,各类书画达二百余件,其中明清名家扇面八十七面、画册类三十册、画卷类四十卷、画轴类四十八轴。虽名为明清书画,但也附带部分宋元名人作品,如梁楷《寒山拾得图》、吕东莱《诰敕卷》、李唐《平堤散牧卷》等。二○一五年北京匡时春拍会上以两千五百万元落槌的《南宋吕祖谦告身》,恐为当时这件吕东莱《诰敕卷》。
  对酷爱收藏的林熊光来说,命运多舛。“二战”末期,他位于东京麴町的私宅又毁于战火,苦心收集的书画、鈢印等藏品多半化为乌有。其在《林朗庵乙酉劫后所用印留影》序中称:“余历年请诸友刻藏用印百余颗,乙酉东京寓居受炸毁,殆全部损失。是后求知友所刻及烬余之印,钤成壹册,以资记录。”林熊光一生尤好鈢印,曾得罗振玉、黄宾虹等人藏印,收藏甚丰,而且在篆刻、印谱鉴赏研究方面也造诣颇深,并辑刊《磊斋鈢印选存》等。可以说,在述及近代中日篆刻印谱史时,林熊光也是不可忽视的人物。顺便订正一下,国内拍卖图录关于林熊光的简介中,所谓“琅庵”之号,与林熊光无关,应为稻垣氏之琅庵(误解源于篆刻家稻垣重厚所辑《琅庵藏印》)。
  此次毁于战火的书画究竟有多少,现已无法详知,只能从战前曾转载过其藏品的杂志等文献中略知一二。据笔者调查,三省堂《书菀》杂志自一九三八年七月至一九四三年二月短短四年多时间,就刊登过其十八件书画藏品:李世倬《墨笔山水》、李日华《墨笔山水轴》、钱维城《墨笔山水立轴》、祝允明《草书诗卷》、郑燮《书画合璧轴》、梅清《山水立轴》、冒襄《画梅立轴》、陈潮《篆书立轴》、郭诩《画张子房小景图轴》、高凤翰《水墨松泉图立轴》、伊秉绶《行书七言绝句立轴》、黄慎《人物立轴》、王穉登《草书五言绝句立轴》、蓝瑛《淡彩霜桕文禽立轴》、笪重光《书张燕公诗立轴》、陆治《着色牡丹直幅》、罗聘《狗兒园立轴》、程鸣《山水立轴》。这些明清书画均有一定代表性,堪称佳作。如清初四大书家之一的笪重光《书张燕公诗》,为高四尺八寸、阔一尺七寸的绫本大轴,书录唐代张说《游灉湖上寺》诗,有“唐燕公集,为惟德亲翁书,笪重光”款识,书法潇洒,妙趣横生。
  另外,从一九四二年秋冬之交于东京举办的赵之谦先生遗作展览会可知,此次展出的书画篆刻作品中,也有来自林熊光的七八件藏品,如行楷篆隶书额《读书便佳》《九书屋》《意可园》《琴心花韵之轩》、书幅《晴窗赏古图题咏》、画卷《异鱼图》等,均为赵之谦遗作中的佳品。其中《异鱼图》,现身于西泠印社二0一一年秋拍会,后以一千一百五十万元成交。
  林熊光精于鉴藏,当然与他阅历丰富,尤其是读书多、见识广有关。从其所撰《日本现存唐宋名家墨迹举知》( 《书菀》六卷一号)一文,便可大体领略。文中列举了日本所藏唐宋墨迹二十四件,一一加以评介,从主要著录、递藏,到名家品评、书体书风等,简明扼要,点评到位。对他来说,这些赫赫名迹大多都曾寓目,有的还曾经手收藏过。例如,唐褚遂良《兰亭叙绢本》,林熊光年少时曾于福州亲眼所见;唐张旭《草书帖》,关东大地震前,上海金颂清携此来日本时,林熊光也曾寓目;唐《响拓右军哀祸、孔侍中二帖》《临右军二帖》,也分别在其恩师冈田正之家和博文堂把玩欣赏;宋苏轼《寒食帖》,北京的颜世清携来日本,于公使馆展出时,林熊光每日均前往观摩,并于此书卷侧几近“坐卧不能去”,后被菊池惺堂重金购去后,又不免惋惜。除前述宋张即之、黄庭坚所书墓志铭稿之外,宋苏轼书《李太白诗》、宋《司马温公告身》等也都一度为林熊光所藏。
  林熊光不仅富收藏,精鉴赏,而且胸怀磊落,对所藏书画从不私秘,而是以普及共享为己任,故其藏品不少曾无私出借,用以转载或复制,如遇知音恳求则忍痛割爱。同时,林熊光在台湾与其堂兄弟一起创办如水社及大观书社,大力倡导和推广书画艺术,尤其对后学极为关照,张允中走上书画收藏之路并成为此领域大家,即与林氏的指导和提携分不开。另外,为彰显台湾金石学奠基者吕世宜等人业绩,林熊光曾于东京自费重刊吕氏著作《爱吾庐题跋》,编刊《吕世宜、谢琯樵、叶化成三先生遗墨》,并撰写长文《台湾金石学导师—吕西村先生》。就此而言,其对中国书画的弘扬与普及不无贡献。不过,同时也应看到,林熊光的收藏人生,有近半又跟日本占据台湾,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期重合。作为日本殖民台湾的协助者,这种特殊身份,也使其能在中日交恶的复杂环境下,于中日间尤其是鉴藏界纵横驰骋。
  林熊光收藏书画终生不辍,直至晚年,还请台湾篆刻家王壮为刻制“朗庵七十以后所得”藏印,钤于新收书画之上。林熊光于一九七一年去世,葬于东京吉祥寺,书法家西川宁为其撰写碑文。
  林氏家族以收藏家著称者还有林柏寿和林宗毅。前者系林熊光叔父,其“兰山千馆”收藏甚丰,尤以中国古书画、陶瓷器等知名,其中部分藏品已移交“台北故宫博物院”。“兰山千馆”之名,源于其藏唐褚遂良临《黄绢本兰亭卷》和怀素《小草千字文卷》。而前者《兰亭卷》,即为“二战”后经林熊光之手获得的镇馆之宝。林宗毅为熊光之堂弟,亦是收藏大家,尤以其“定静堂”所藏明清书画名世,其藏品后分别捐赠给台北“故宫博物院”、东京国立博物馆、泉市久保惣纪念美术馆,相关图录均已出版。
  相比之下,林熊光的收藏则显得有始无终。其丰富藏品有的毁于震灾,有的毁于战火,从此绝迹人间,残留下来或后来陆续新收的,最终也未能聚为一体,而是四处星散。也正因为如此,近年国内拍卖市场才不断有他的旧藏品露面。
其他文献
〔关键词〕绘本;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8-0041-03  【设计理念】  绘本中蕴藏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合理使用绘本,可以为心理教师打开更宽广的思路,提供参考借鉴的素材。创造活动是一种智力活动,培养学生对创造的信心和兴趣应该是小学阶段创造教育的重点。创新素质的关键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首要特
中国有一个市场,去年底消费者达2.02亿,7年后人数将达到2.43亿,12年后突破3亿。这样的诱惑,相信会让任何一个有想法的企业家热血沸腾。没错,这就是中国的老年市场。根据民政部估算,到2020年,中国的老人护理服务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可新增就业岗位超过710万个。美国人的金钱嗅觉是最灵的,早在四五年前,一些美国养老服务机构就开始悄悄试水中国。如今,“美式养老”更成为市场上的热门词汇
﹝关键词﹞手势;对话;开放;创造;干预  优秀的心理辅导员与学生交流时,需要去展现更多的灵感,而不只是展现他们的概念或理论。研究发现,使用手势语言,简洁灵活,能充分调动信息,引发感受,打通师生良好心理互动的通道,当教师手势语言生动、深刻,激发学生充分参与时,学生将产生深刻的体验,再从切身的体验中领悟,以实际生活中类似情景作为参照,迁移到不同的生活情景中。这样,这些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学生的大脑左半球
在义乌廿三里街道的拨浪鼓广场上,有一组“鸡毛换糖”的铜像,这里是闻名世界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源地。从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的敲糖换鸡毛,到如今万商云集的国际性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的40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进程的缩影,更是中国融入全球化、影响全世界的缩影。  60岁的何海美是义乌的第一代摊贩,也是义乌商贸城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她看着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己也从一个偷偷摸摸摆摊的小商贩,做到一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抑郁心境;个案辅导  一、来访者情况  小燕,女,19岁,高三某理科班应届在读生,中等身材,面容秀气,性格沉静,平时住校,每个月回一次家。小燕在家中排行老二,家庭成员包括父亲、母亲、姐姐和弟弟。父母均从事个体经营,卖些杂货,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父母教养方式为专制型,家庭氛围不和睦,父母偏爱自己的弟弟。小燕与母亲关系一般,交流不多;与父亲关系不好,几乎没有交流。小燕的学习成绩
北京中关村,矗立着一座金光闪闪的现代雕塑:DNA双螺旋模型《生命》,寓示着中国人对破解生命之谜的憧憬。  1978年至2018年,40年弹指一挥间。  两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上市公司、一批独角兽企业……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到全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紧跟技术革命浪潮,突破体制机制束缚,走出了一条敢为人先、矢志创新之路。  40载春夏
12岁的时候,对不能再过儿童节耿耿于怀很久。想到自己的16岁,觉得遥远非常。  开始在春寒料峭的时候和好友踩很长时间的脚踏车去一个偏僻得有点荒凉的地方采迎春花。那些在寒风中怒放的黄色花朵长在一面很宽的石壁上,它的还没有长出叶子的枝条是那样坚韧,以至于我们得用大剪刀才能剪下它们。有时站在一旁看这些疯长的花朵,再看看灰暗的天空和不远处同样灰暗的湖水,会误以为自己走入了列维坦的画作里。  总是放学后趁爸
一、活动目标  (1)充分意识到好习惯对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培养好习惯的自觉性。  (2)让学生能辨识好习惯,发现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思想上逐步形成一种“好习惯可以成就自己的未来”的意识,从而在此思想引领下逐步克服不良习惯,慢慢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活动思路  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故事,编排成节目,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风吹过,花已落。花瓣散落一地化为泥土,久而久之便消失不见。花虽落,但风会记得花的香。  曾经有那么一缕清香,芬芳了我生命里的每一个季节,十八年里,一直花香四溢。我的童年是在山沟沟里度过的,虽然偏僻,但我却过得非常快乐。老屋门前的桂花熏香了我的童年,桂花树下的故事开了一簇又一簇。  在我七岁的那年春天,四季桂吐出了它的第一缕香,花香伴着菜香,在五点半飘进了我的鼻子里。  “囡囡起床了,准备去学校了,
金正恩刚一掌握军权,就把神秘的“导弹指导局”扩展为“战略火箭军”,显示了他坚持继续发展导弹、提升核实力的决心。  金正恩已掌握核控制权  2010年9月底,金正恩在时隔44年后召开的朝鲜劳动党代表会议上以接班人身份亮相。这次会议后,朝鲜国内第一篇有关他活动的报道就是10月初陪同金正日视察据传是导弹基地的一支部队。  据韩国情报机构掌握的情报,这支部队位于江原道安边郡,曾在2006年7月共发射了6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