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散文教学是一门慢的艺术,需要情感意蕴的慢慢浸润。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语言文字的奥秘来体悟散文语言的独特魅力,比较阅读、角色换位、还原解读等是散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散文教学;比较阅读;角色换位;还原解读
散文篇幅短小、取材广泛、结构灵活、表达自由,被称为具有强烈感情的“文学小精灵”。散文在教材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悟到,散文教学是一门慢的艺术,离开了情感意蕴的慢慢浸润,散文教学将变得味同嚼蜡。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语言文字的奥秘来体悟散文语言的独特魅力。
一、比较阅读出情味
散文教学中适当运用比较阅读,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表达效果的体会。比较,可以是妙词佳句的比较,也可以是标点符号的比较。
妙词佳句的比较,可使用换词法、删词法、增词法、调换法等,旨在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准确恰当和贴切传神。如杨绛的《老王》中有这么一句话:“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对其中的“镶嵌”一词,有教师这样教学:
师 “镶嵌”一词能不能换成“倚”字?
生1 不能。“镶嵌”说明老王已经病入膏肓,快死了。
生2 不能。“镶嵌”写出了老王没有活力,连站都站不稳,身体极衰弱;“倚”说明尚有力气。
生3 不能。由“镶嵌”一词可以看出老王已经没有了生命力,像个干瘪的东西一样嵌在门框里,也能看出他的瘦弱;“倚”字没有“镶嵌”好。
师 大家分析得很到位。“镶嵌”一词用得真是生动传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杨绛散文的语言既简洁干净、朴素,又有着巨大的表现力。
标点符号的比较,也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作者散文语言的特色。例如某教师执教《端午的鸭蛋》,指导学生品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时,采用了比较标点符号的品读法。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这是汪曾祺先生在文中回忆家乡时的一种表达方式,以短句为主。教师把这段话改为平常的说话方式:“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是吃得起的。”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这两种表达,虽然字数相同,但原文以短句为主,语气舒缓亲切,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在说到家乡时的那种特别珍惜、特别怀念的感情,而改后的句子比较平淡。”
二、角色换位入情境
朱自清先生在谈及语文教学经验时曾说“设身处地”是欣赏的关键,这就是所谓的“感情移入”。“设身处地”也就是“换位体验”,借助这种“感情移入”的方法,可以深层次解读文本。
例如,有教师执教《老王》,在“理解老王悲惨的生存状态”时,采用了再现情境的方法,巧妙地让学生体会作者蕴含在文中的独特情感。
[教师用投影展示:“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师 (角色扮演)老王啊,那个地方是不是就是你的家啊?
生 (角色扮演)住那儿很多年了。
师 发现了问题没有?
生 发现了。他没说他的家在那儿,只说“住那儿”,因为那只是一间房子,而家是一个有亲人和温暖的地方——他住的地方没有家庭的温暖。
师 只有他的破败的小屋。没有家,这就是什么?
生 活命。
通过角色换位,学生对作者的悲悯情怀也就体会得更加深刻了。课堂中的“演”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种创造性阅读不失为解读文本的有效途径。
又如在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们可以采用补白故事内容的方式来解读文本:
师 大家都说鲁迅先生的文字精彩,到底精彩在哪儿呢?原因很多。比如叙述长妈妈讲鬼怪故事的文字中就大有玄妙。表面上是长妈妈在讲,只有一个叙述者,而事实上还藏着一个倾听者呢。[投影展示:“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師 这里藏着一个“我”。“我”问了什么?
生 “我”问“后来呢”。
师 对!这是一种很高妙的写法。让“我”的表现若隐若现,含而不露,耐人寻味。试着想象一下,把“我”的表现补充出来,你就更能够体会长妈妈讲的鬼怪故事的精彩了。你不仅可以补充语言,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充“我”的表情、动作等等。
在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创造,对投影的文本作了语言、表情、动作的补充:
长妈妈 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
“我” 天啊……(捂住眼睛.全身发抖)
长妈妈 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
“我” 啊!(惊讶失声,一把抱住长妈妈)
长妈妈 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我” (小声地)后来呢?(松一口气)
长妈妈 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我” (天真地,执着地)再后来呢?
长妈妈 (严肃地)睡觉!
师生演绎得惟妙惟肖,入情入境。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入境察情,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深入品读文字的意蕴。
三、还原解读提能力
还原法是把未经作者艺术加工的原生现象和作者艺术加工过的作品加以比较,从中找出作品与原生对象之间的差异和融通之处的一种阅读文本的方法。
如还原语义,即将本来的、原生的、字典上的规范语义与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加以比较,找出其间的矛盾并进行分析。如“乐园”一词,按照原生语义,意思是“快乐的园地”,而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一个“只有一些野草”的荒废的园子,“我”却把它当成了“乐园”。正是这种对“乐园”的特殊理解和运用,透露出一个孩子的童心。如果离开了孩子的天真,这样是解释不通的。
又如还原作者所处的环境,即要求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感受,通过联想和想象还原作者所处之境、所睹之物,进而揣摩作者所抒之情。这样,学生可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进而描绘出具体形象。如果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转换训练,就会加强对语言形象的感受力、提高内化语言文字的能力。[[□][◢]]
(责任编辑:方龙云)
关键词: 散文教学;比较阅读;角色换位;还原解读
散文篇幅短小、取材广泛、结构灵活、表达自由,被称为具有强烈感情的“文学小精灵”。散文在教材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悟到,散文教学是一门慢的艺术,离开了情感意蕴的慢慢浸润,散文教学将变得味同嚼蜡。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语言文字的奥秘来体悟散文语言的独特魅力。
一、比较阅读出情味
散文教学中适当运用比较阅读,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表达效果的体会。比较,可以是妙词佳句的比较,也可以是标点符号的比较。
妙词佳句的比较,可使用换词法、删词法、增词法、调换法等,旨在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准确恰当和贴切传神。如杨绛的《老王》中有这么一句话:“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对其中的“镶嵌”一词,有教师这样教学:
师 “镶嵌”一词能不能换成“倚”字?
生1 不能。“镶嵌”说明老王已经病入膏肓,快死了。
生2 不能。“镶嵌”写出了老王没有活力,连站都站不稳,身体极衰弱;“倚”说明尚有力气。
生3 不能。由“镶嵌”一词可以看出老王已经没有了生命力,像个干瘪的东西一样嵌在门框里,也能看出他的瘦弱;“倚”字没有“镶嵌”好。
师 大家分析得很到位。“镶嵌”一词用得真是生动传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杨绛散文的语言既简洁干净、朴素,又有着巨大的表现力。
标点符号的比较,也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作者散文语言的特色。例如某教师执教《端午的鸭蛋》,指导学生品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时,采用了比较标点符号的品读法。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这是汪曾祺先生在文中回忆家乡时的一种表达方式,以短句为主。教师把这段话改为平常的说话方式:“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是吃得起的。”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这两种表达,虽然字数相同,但原文以短句为主,语气舒缓亲切,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在说到家乡时的那种特别珍惜、特别怀念的感情,而改后的句子比较平淡。”
二、角色换位入情境
朱自清先生在谈及语文教学经验时曾说“设身处地”是欣赏的关键,这就是所谓的“感情移入”。“设身处地”也就是“换位体验”,借助这种“感情移入”的方法,可以深层次解读文本。
例如,有教师执教《老王》,在“理解老王悲惨的生存状态”时,采用了再现情境的方法,巧妙地让学生体会作者蕴含在文中的独特情感。
[教师用投影展示:“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师 (角色扮演)老王啊,那个地方是不是就是你的家啊?
生 (角色扮演)住那儿很多年了。
师 发现了问题没有?
生 发现了。他没说他的家在那儿,只说“住那儿”,因为那只是一间房子,而家是一个有亲人和温暖的地方——他住的地方没有家庭的温暖。
师 只有他的破败的小屋。没有家,这就是什么?
生 活命。
通过角色换位,学生对作者的悲悯情怀也就体会得更加深刻了。课堂中的“演”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种创造性阅读不失为解读文本的有效途径。
又如在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们可以采用补白故事内容的方式来解读文本:
师 大家都说鲁迅先生的文字精彩,到底精彩在哪儿呢?原因很多。比如叙述长妈妈讲鬼怪故事的文字中就大有玄妙。表面上是长妈妈在讲,只有一个叙述者,而事实上还藏着一个倾听者呢。[投影展示:“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師 这里藏着一个“我”。“我”问了什么?
生 “我”问“后来呢”。
师 对!这是一种很高妙的写法。让“我”的表现若隐若现,含而不露,耐人寻味。试着想象一下,把“我”的表现补充出来,你就更能够体会长妈妈讲的鬼怪故事的精彩了。你不仅可以补充语言,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充“我”的表情、动作等等。
在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创造,对投影的文本作了语言、表情、动作的补充:
长妈妈 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
“我” 天啊……(捂住眼睛.全身发抖)
长妈妈 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
“我” 啊!(惊讶失声,一把抱住长妈妈)
长妈妈 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我” (小声地)后来呢?(松一口气)
长妈妈 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我” (天真地,执着地)再后来呢?
长妈妈 (严肃地)睡觉!
师生演绎得惟妙惟肖,入情入境。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入境察情,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深入品读文字的意蕴。
三、还原解读提能力
还原法是把未经作者艺术加工的原生现象和作者艺术加工过的作品加以比较,从中找出作品与原生对象之间的差异和融通之处的一种阅读文本的方法。
如还原语义,即将本来的、原生的、字典上的规范语义与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加以比较,找出其间的矛盾并进行分析。如“乐园”一词,按照原生语义,意思是“快乐的园地”,而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一个“只有一些野草”的荒废的园子,“我”却把它当成了“乐园”。正是这种对“乐园”的特殊理解和运用,透露出一个孩子的童心。如果离开了孩子的天真,这样是解释不通的。
又如还原作者所处的环境,即要求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感受,通过联想和想象还原作者所处之境、所睹之物,进而揣摩作者所抒之情。这样,学生可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进而描绘出具体形象。如果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转换训练,就会加强对语言形象的感受力、提高内化语言文字的能力。[[□][◢]]
(责任编辑:方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