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人在“中心”

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jiangfash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已经日益成为世人的共识,但对全球性环境危机的形成原因和解决途径仍往往人言人殊。本文拟通过回顾人与环境关系变化的三个阶段,解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有关论述,旨在强调人在改善环境过程的“中心”位置和历史责任。
其他文献
自从20世纪以来,对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学说莫过于由十月革命的炮火传送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及其创始人——马克思的名字几乎与现代中国的历史命运相连相系。然而,在今天,马克思及其学说在中国的命运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就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中国社会日益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以批判市场为著称的马克思的思想不断地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冷漠、奚落和拒斥。人们也许还记忆犹新,在1998年,正当马克思
明代地方志出版中的财务问题可以根据五百多种明代府、州、县方志来考察。地方志比其他书籍更有可能包含生产成本的信息,因为监督地方志编纂的官员们需要核算费用。编纂出版一部地方志需要购买原材料和生产设备,需要支付编纂人员和工匠的工资、工人的伙食费、给协助编纂或撰写序言者馈赠的礼品费用,以及诸如运输和储存费用等杂项支出。对这些条目繁多的花费情况的考察,不论是对中国地方志的研究,还是对普遍意义上的书史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
由美国左派人士发起并且已经持续了19年的社会主义学者大会于2001年4月13日至15日在美国纽约市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墨西哥、南斯拉夫等国家的200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李成勋研究员、桁林副研究员,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方世南教授等一行3人出席了会议,并向大会提交和宣读了《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中国“十五”计划战略》、《中国对预防和消灭爱滋病的努力》等论文,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
作为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大标志性事件的苏联解体,不应随着20世纪的终结而被人们所淡忘。21世纪社会主义的复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托于对其科学而全面反思的基础之上。
张其昀是竺可桢在东南大学地学系培养出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在学术思想上深受竺可桢的影响,师生之间情谊深厚。1935年,浙江大学师生强烈要求驱逐校长郭任远,蒋介石和国民政府迫于压力,最后选定竺可桢出任浙大校长。而竺可桢最终同意出任浙大校长,陈布雷、张其昀等人的游说功不可没。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当今中国的伟大事业。推进这项伟大事业关键在于进一步把党建设好。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精辟论断,回答了党怎样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实验经济学是过去三十年中经济学发展最快的分支领域之一,近年来,田野实验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经济学的实验化进程。可以说,经济学家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实验来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与行为。不过这一状态来之不易。实验经济学一直是在驳斥与怀疑之中成长的,直到现在,围绕实验经济学的方法论而展开的争论也还在继续。本次访谈邀请了当前国际实验经济学的领军人物丹尼尔·豪瑟(DanielHouser)教授和在方法论上造诣颇深的罗卫东教授就实验经济学方法上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阐述,内容涉及实验经济学为什么会兴起并获得发展,实验室实验所面
2000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派出的几位学者参加了由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Attae协会(一个主张征收金融交易税返还给下层民众的协会)、“拉西玛德”协会、哥白尼基金会、“马克思园地”协会、让·饶勒斯基金会、“人道报”之友协会、《外交世界》之友协会、教育同盟、全球化观察研究所和《基督教见证》杂志社等11个左翼刊物和机构联合发起的、在巴黎召开的“全球化与人类解放——公民共建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大会的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位学者和其他方面的代表。大会围绕全球化与人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