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技术中心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机构,对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本研究从教育技术中心的本质和职能出发,对西南地区九所高校的教育技术中心的下设机构进行量化研究,采用S-P分析的方法从实证的角度研究西南地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教育技术中心;机构设置;教育信息化;S-P分析法
一、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概念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学校而言,信息化能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力,特别是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但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真正提上各学校的议事日程不过是近几年的时间。虽然很多高校从“十五”时期已经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但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还是经常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从诞生到现在发展已有十几年的时间,虽然其基本职能和任务并没有完全一致的结论,但其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门,其自身的建设也与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密切相关。随着西部开发计划的开展,西南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即是从西南地区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机构设置情况分析西南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状况。
二、教育技术中心的本质及基本职能
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本质是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深入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从本质上看,教育技术中心是主体,是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者,信息技术是被利用的对象,且是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应用,目的是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如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普及传播先进教育理论和理念,倡导先进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改革,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教育技术中心主要负责教育技术硬件大环境的建设,如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管理、多功能语言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学校闭路电视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调频广播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等;精品课程的建设;网络课程的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大至整个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与应用);教学网站的开发;教育技术师资培训,如教育技术理论普及、先进教学模式的倡导、教育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等;教育技术教学实验研究,如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网络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资源库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等。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及数据收集
本研究选取了西南地区的九所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问学校网站的方法了解所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的下设机构设置情况,并根据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本质和基本职能划分了九个科室作为研究的问题项(如表1)。并将研究的几个学校分别编号(如表2),根据访问网站所了解的信息,每个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设置了该机构就填“1”,没有就填“0”,由此创设了S-P数据源表(如表3)。事实上,S-P表原本是利用学生的问题得分表进行教学情况分析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一种表,S代表学生,P代表问题。但是在本研究中,笔者将这种表的应用范围扩大到机构设置的分析应用中,S代表样本学校,而P就代表设置的机构,由此,形成的S-P源表中“1”和“0”也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即“1”代表了该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设置了此机构,“0”代表了该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没有设置此机构。经过数据采集得到如下S-P源表(表3):
四、结果分析
将以上S-P数据源输入到程序里面,运行得到以下S-P曲线。
分析结果图1:
由以上S-P曲线可以反映出以下一些实际问题:
(1)从这几个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下属机构设置的全面性来说,每个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不同的机构。其中云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下属机构设置的全面性是最高的,各个部门的划分比较详细,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与新项目的研发,并通过公共课的教学将一些先进的理论与技术推广开来,再通过培训部提高全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真正起到了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作用,带动了全校教育的信息化发展。而像西南科技大学、曲靖师范学院和重庆交通大学,可能由于对机构职能的界定不同,其对下属机构的设置就不是很全面。
(2)从机构设置的种类来看,每个学校都设置了网络中心,都重视校园网对于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作用。而且有77%的高校都设置了公共实验设备管理中心,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有半数的高校设置了办公室和信息中心,对整个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及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只有33%的高校设置了专门的机构研究教育技术的伦理与发展的最新动向,并将之推广开来,可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人员在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忽略了自身的职责,并没有考虑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本质。由上图我们还可以看出,只有云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设置了培训部,西南大学设置了校园卡管理中心,其他学校没有把这两个机构单独列出来,而是并到了其他的机构,说明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办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无论如何,这对于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无疑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从S-P曲线的形状来看,高校教育信息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一般而言,S曲线表示学生的得分情况,曲线越靠近右侧,表示学生的得分越多,反之亦然。S曲线通常是一种变化比较缓慢的S型曲线。如果在S曲线的中间出现水平部分,则称为S曲线的断层。断层的出现表示学生对测试中的某些问题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或者是对问题中的解题条件没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扩展到本研究中,S曲线的断层部分即现代教育技术部和教学服务部的设置方面出现了偏差,很多高校将教学服务部直接合并到现代教育技术部中,也有的将其并到其它机构中,并根据各自学校的特色区分了不同的职能。与S曲线相对应的P曲线则表示学生对每个问题应答时正答数的分布。P曲线的断层表现为P曲线中间出现的垂直的部分,此现象是由测试问题的难易程度决定的。具体到本研究中,则说明相邻的两高校对两个机构的设置出现分歧。
五、总结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南地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虽然起步晚,但还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这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目标是相一致的,之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同,也是因为各高校自身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同。
由于各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发展的实际状况存在很大差异,本研究在数据的收集和研究对象的选取方面存在很大的主观性,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在对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机构的划分方面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分析得出的结论难免有失偏颇,还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任友群,程静.高校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制订策略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3 50-52
[2]柯和平,郭向勇.高校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教育技术中心的生存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5.9:27-32
[3]傅德荣,章慧敏.教育信息处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罗子林,胡志刚.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和任务探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年6月
作者简介
李静(1983-),山东济宁人,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关键词:教育技术中心;机构设置;教育信息化;S-P分析法
一、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概念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学校而言,信息化能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力,特别是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但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真正提上各学校的议事日程不过是近几年的时间。虽然很多高校从“十五”时期已经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但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还是经常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从诞生到现在发展已有十几年的时间,虽然其基本职能和任务并没有完全一致的结论,但其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门,其自身的建设也与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密切相关。随着西部开发计划的开展,西南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即是从西南地区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机构设置情况分析西南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状况。
二、教育技术中心的本质及基本职能
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本质是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深入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从本质上看,教育技术中心是主体,是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者,信息技术是被利用的对象,且是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应用,目的是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如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普及传播先进教育理论和理念,倡导先进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改革,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教育技术中心主要负责教育技术硬件大环境的建设,如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管理、多功能语言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学校闭路电视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调频广播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等;精品课程的建设;网络课程的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大至整个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与应用);教学网站的开发;教育技术师资培训,如教育技术理论普及、先进教学模式的倡导、教育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等;教育技术教学实验研究,如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网络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资源库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等。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及数据收集
本研究选取了西南地区的九所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问学校网站的方法了解所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的下设机构设置情况,并根据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本质和基本职能划分了九个科室作为研究的问题项(如表1)。并将研究的几个学校分别编号(如表2),根据访问网站所了解的信息,每个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设置了该机构就填“1”,没有就填“0”,由此创设了S-P数据源表(如表3)。事实上,S-P表原本是利用学生的问题得分表进行教学情况分析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一种表,S代表学生,P代表问题。但是在本研究中,笔者将这种表的应用范围扩大到机构设置的分析应用中,S代表样本学校,而P就代表设置的机构,由此,形成的S-P源表中“1”和“0”也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即“1”代表了该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设置了此机构,“0”代表了该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没有设置此机构。经过数据采集得到如下S-P源表(表3):
四、结果分析
将以上S-P数据源输入到程序里面,运行得到以下S-P曲线。
分析结果图1:
由以上S-P曲线可以反映出以下一些实际问题:
(1)从这几个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下属机构设置的全面性来说,每个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不同的机构。其中云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下属机构设置的全面性是最高的,各个部门的划分比较详细,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与新项目的研发,并通过公共课的教学将一些先进的理论与技术推广开来,再通过培训部提高全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真正起到了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作用,带动了全校教育的信息化发展。而像西南科技大学、曲靖师范学院和重庆交通大学,可能由于对机构职能的界定不同,其对下属机构的设置就不是很全面。
(2)从机构设置的种类来看,每个学校都设置了网络中心,都重视校园网对于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作用。而且有77%的高校都设置了公共实验设备管理中心,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有半数的高校设置了办公室和信息中心,对整个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及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只有33%的高校设置了专门的机构研究教育技术的伦理与发展的最新动向,并将之推广开来,可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人员在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忽略了自身的职责,并没有考虑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本质。由上图我们还可以看出,只有云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设置了培训部,西南大学设置了校园卡管理中心,其他学校没有把这两个机构单独列出来,而是并到了其他的机构,说明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办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无论如何,这对于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无疑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从S-P曲线的形状来看,高校教育信息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一般而言,S曲线表示学生的得分情况,曲线越靠近右侧,表示学生的得分越多,反之亦然。S曲线通常是一种变化比较缓慢的S型曲线。如果在S曲线的中间出现水平部分,则称为S曲线的断层。断层的出现表示学生对测试中的某些问题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或者是对问题中的解题条件没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扩展到本研究中,S曲线的断层部分即现代教育技术部和教学服务部的设置方面出现了偏差,很多高校将教学服务部直接合并到现代教育技术部中,也有的将其并到其它机构中,并根据各自学校的特色区分了不同的职能。与S曲线相对应的P曲线则表示学生对每个问题应答时正答数的分布。P曲线的断层表现为P曲线中间出现的垂直的部分,此现象是由测试问题的难易程度决定的。具体到本研究中,则说明相邻的两高校对两个机构的设置出现分歧。
五、总结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南地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虽然起步晚,但还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这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目标是相一致的,之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同,也是因为各高校自身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同。
由于各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发展的实际状况存在很大差异,本研究在数据的收集和研究对象的选取方面存在很大的主观性,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在对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机构的划分方面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分析得出的结论难免有失偏颇,还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任友群,程静.高校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制订策略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3 50-52
[2]柯和平,郭向勇.高校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教育技术中心的生存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5.9:27-32
[3]傅德荣,章慧敏.教育信息处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罗子林,胡志刚.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和任务探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年6月
作者简介
李静(1983-),山东济宁人,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