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汶川大地震“背妻男”事件回顾
2008年5月15日,在汶川地震过去的第三天,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之一《每日邮报》 在头版刊登了一张题为《给妻子最后的尊严》的照片,这张照片是美籍华裔摄影师沈淇徕于2008年5月14日在四川省绵竹汉旺镇的地震灾区拍摄的,照片上一个叫做吴加芳的中年男子将妻子石琼华和自己绑在一起骑在一辆摩托车上。在地震中吴加芳的妻子不幸遇难,当他从废墟里挖出已经丧生的妻子后,不忍将妻子的遗体就这样留在冰冷的废墟之上,于是他把妻子的遗体和自己绑在一起,准备骑摩托车带亡妻回家。《每日邮报》在刊登这张照片时说,这位中年男子在极大悲痛的折磨中,努力要给妻子死后的尊严,这是大毁灭后存在的人性象征。
照片刊登后,迅速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一时间,这个普通的中国农民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吴加芳被网友评价为“地震中最有情义的丈夫”,吴加芳背妻的画面被国内众多媒体称为“一个中国农民的爱情”。
随着地震的创伤慢慢平复,吴加芳似乎也从人们的视线中慢慢淡化了,但在2008年年底,吴加芳与相识仅仅九天的刘如蓉再婚又一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对于吴加芳的再婚有人表示了祝福,但有人却因此对他在地震中给予亡妻的那种情义表示了质疑。到2009年2月9日,成都电视台一档“真相三十分”的节目中,一期名为《吴加芳,你究竟是情义男,还是绝义人》的节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彻底颠覆了吴加芳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情义男”的形象。
节目源起吴加芳的同乡在网上发的一个帖子,帖子上称吴加芳就是一个很平常甚至带有恶习的人,而且在当地的口碑很不好,因此,成都电视台到当地对此事进行了调查采访。
在节目中,村民纷纷表示吴加芳背亡妻回家是被娘家人所逼,而除此以外,更是“揭发”了很多吴加芳以往的“恶行”,比如吴加芳与前妻感情其实不合,经常闹离婚。又有人指责他品行恶劣,不赡养父亲。节目中的吴加芳言语粗俗,让人感觉他与大众心目中那个“情义男”相去甚远,一些人在看过这期节目后甚至表示“他们被吴加芳欺骗了”,还有人开始以他的再婚做起了文章。
吴加芳从“情义男”到“薄情汉”,中间的差异如此之大,让人不禁有些迷惑。当然,在其中也有人提出成都电视台的“真相三十分”报道并不全面,缺乏真实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吴加芳之前的形象已经受到了影响,这个“地震中最有情义的丈夫”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被打了折扣,而吴加芳究竟是“情义男”还是“薄情汉”,估计已经没有几个人可以说得清楚了。
二、“背妻男”事件所引发的社会反响
吴加芳前后两个如此之大的形象反差,人们各有自己不同的反应,根据新浪的一项关于“你怎么看地震中背亡妻回家男子疑被人逼?”的调查显示,61.9%的人表示“很震惊。原来我还被这个真爱故事感动,现在觉得自己受骗了”。24.4%的人则表示“不相信。在地震这样的灾难面前,即使夫妻此前有矛盾也会不计前嫌。”还有13.7%的人表示说“无所谓”。
网名“四一”的知名博客作者宋石男在自己的评论《冰冷的背亡妻“真相报道”》中提到“所谓‘真相报道’,无非集中在‘吴加芳背亡妻是被妻族家人所逼’,‘吴加芳不赡养老父亲’,‘吴加芳已经再婚’等方面。然而,在我看来,这些“真相”压根儿就不构成对‘吴氏背亡妻事件’之价值判断的颠覆。首先,我相信在2008年5月14日,吴加芳那一瞬间的真情流露。这是很正常的一种行为,任何一个真正热爱自己妻子的人都可能做出来,将之上升到‘人性的光辉’,已经有拔高之嫌。其次,吴氏没有作道德楷模的义务,也没有维护情圣形象的义务,这一切都是看客强加给他的……‘背亡妻真相’这样的报道就不应该问世。吴加芳本不是公众人物,因为偶然的机会被卷入到事件中,从而被‘抛到这个世界’。他只是接受了记者的拍照,并不意味着就得接受记者来检查他的生活。”
而对于吴加芳背妻这整个事件的发展始末,媒体也各有各的说法。
在新华网一篇名为《“背妻男”是假典型不是假新闻》的评论中,作者邓辉林写到,“据我所知,这张照片为外国媒体记者拍摄,拍摄者本人给出的图片说明仅仅描述了事实,在被外媒采用时添加了‘给了她最后的尊严’的说法。外国媒体对此事的记叙到此为止,而‘最有情有义的男人’的称号,以及‘嫁人就嫁吴加芳’的说法,是国内媒体跟进报道的直接或间接产物。换句话说,‘地震背妻男’的图片新闻是真实的,但国内少数媒体的后续报道及其培养的这一人物典型是虚假的……当照片和简短的文字叙述引起媒体受众的强烈反响后,国内一些媒体采取了层层拔高的培育典型的做法……当吴加芳们被按照预定目的进行采访时,他们的回答在无形中也受到引导。如果典型们的回答偏离了预定目的,则可能会受到删节、重新提问以得出正确答案等不符合事实本来面貌的处理。如果媒体计划培养的典型一直不能与媒体配合,答非所问,不按套路来,那么这个典型就要夭折了……树立典型的初衷不一定卑鄙,反而可能良好……但当树立典型已经走到违背事实真实性的地步,那这样的典型再美也是恶之花。当少数媒体试图将吴加芳塑造成中国有情有义男人的代表时,才有了失却深入调查、层层渲染拔高的采访报道。”
《南方日报》的评论《“情义男”与“不孝子”,原本对立统一》一文中提到 “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吴家20多年的是非恩怨,自然不是我们旁观者通过他人的报道就能裁判的。但我们可以作出裁判的是,按照传统文化的观点,吴加芳不赡养老父,属于不孝,而不孝,在从前属于大逆不道,在今天也是有悖人伦的价值观。吴加芳对父亲表现得如此决绝,在不少人看来也许颇感意外,因为‘情义’与‘不孝’南辕北辙,二者之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哪怕一点点交叉的成分。然而,从‘情义男’到‘不孝子’,是‘发现者’通过他们的工具让我们看到的吴加芳,在他自己,这个顺序正相反,是从‘不孝子’到‘情义男’,或者二者在他身上从来都是对立统一体,20多年来须臾没有分离。所以,吴加芳至今仍然敢拍胸脯说自己是真实的,的确如此,融‘情义男’与‘不孝子’于一身,正是一个完整的吴加芳。”
三、“背妻男”事件的启示
背妻男吴加芳从之前的“情义男”到“真相”被揭露以后成为“薄情汉”,自始至终可以发现,无论吴加芳是被树立为“有情有义”的好男人,还是被贬为“不孝”的无情人,其间都是通过媒体的报道。我们认识吴加芳是通过媒体,而“了解”吴加芳同样是通过媒体,媒体在这次地震的新闻报道中,树立了很多典型,比如说吴加芳,又比如说小林浩,还有“可乐男孩”、“敬礼娃娃”,每一个都足以“感动中国”。这些原本普通的人本来和我们每个人一样,但在地震那样特殊的时期,他们无意中进入了媒体的视线,随着地震灾区被人们迅速关注,这些地震中的新闻人物也同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这些普通人在被塑造成典型的过程中,为了树立人物形象,达到媒体宣传某种观点的目的,一个普通的人瞬间会被放大,人物身上的一切闪光点也被深层挖掘,而且容易以点概面,让普通大众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这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而在挖掘人物本质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些与原先所塑造形象不符的东西,则同样也会被迅速放大,人们又开始怀疑之前所闻所见的真实性,人物的形象又迅速被打到另一个极端,而一些相关的负面报道也如同之前的正面宣传一样,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据有的网友曝光,在最初宣传吴加芳时,各路媒体都是一些正面报道、溢美之词,而有一些了解吴加芳的人曾经站出来说吴加芳其实并不像媒体所宣传的那样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男人”,更不像网友们称赞的那样是“地震中最有情义的丈夫”,他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也有缺点,并不是那么完美的,但因为这样的说法与当时宣传吴加芳时所要体现的主题不一致,就被媒体迅速删除,或是被媒体的宣传攻势所淹没了,但到了今天,吴加芳的“恶习”被揭露以后,那些曾经被掩盖的“真相”又被媒体纷纷拿出来炒作。
作为普通的受众来说,我们需要具有典型的人物,特别像地震那样特殊的时期,好的典型可以给我们树立起更多的信心,但是对于典型人物的树立,则需要客观理智,同时更需要度的把握。
从媒体来看,对于典型形象的新闻报道,如同其它报道一样首先需要的就是客观,需要真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新闻首要的要求就是真实,这也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对于典型形象的报道,不能说不是真实的,因为这些典型确实是从真实的客观世界中发掘出来的,但是在对人物塑造和提升为典型的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新闻真实并不意味着将所见所闻报道出来就可以称之为真实,只有完全反映出事物的本质才可以说是真正的真实,除了对人物事件的描述,媒体所发表评论的客观性,同样会影响到人们对于事件本身的认知。从吴加芳的事例中不难发现,吴加芳被评价为“地震中最有情义的丈夫”,以及之后戴上了种种的光环,媒体都需要负很重要的责任。吴加芳背妻的照片最早出现在国外媒体上时,只是给图片配上了简短的说明,并没有加任何媒体或个人的主观评价,但是在国内媒体将照片转载时,却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加上了一些评价,从而引导受众从接触到照片的第一时间就对吴加芳有了一个基本印象,之后随着媒体的大肆宣扬,以及网络上网友们的议论,吴加芳的形象被不断的放大,最后甚至被塑造成了“情义”的代名词。
在真实的同时,如何把握宣传的尺度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国内的媒体善于而且乐于树立典型,但典型往往被过分的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在不知不觉中就渐渐脱离了形象本身的原貌,而脱离了实际的形象就像丧失了根基的树木,又何以能够立得稳。其实典型报道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修饰,如果是一个真的具备宣传价值的人物形象,只需要用最平实的话语进行描述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往往是因为这样朴实的语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也会让人感觉更加真实。
赫尔曼·赫西说:“任何事情一经大声说出就多少有点走样了。”典型报道也同样,如果被不负责任的刻意拔高,不管本意如何,所描述的人物形象也多少会有些失实。
对于典型性新闻,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认清典型性新闻的本质,典型性新闻的初衷就是要借助一个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人或事来警醒大众或是倡导一种态度,人无完人,“圣人”也不可能无过,被树立为典型人物的普通人同样如此,因此,只需要将所需要表达的意义传递给大众,同样大众也只需要接受这部分信息就足够了,就如同背妻男吴加芳,我们为他在地震中的一个举动所感动,这就是媒体想要宣扬,同时也是我们所要接受的信息,至于他究竟是不是“言行恶劣”,是个不赡养父亲的“不孝子”已经与大众所需要了解的无关,无论生活中的他如何都不影响他背妻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感动,而对于之后那些挖掘事件以外的信息,挖掘人物背后的所谓“真实”,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就更不需要媒体来为我们“揭秘”,也不需要任何人的炒作来提高,我们所要记住的仅仅只是背着亡妻回家的吴加芳而已,记住那时的吴加芳给予我们的感动就已足够。
参考文献
[1]《地震背妻》男[OL],《深圳商报》,2009年2月12日,http://news.sina.com.cn/o/2009-02-12/071215149746s.shtml
[2[邓辉林:《“背妻男”是假典型不是假新闻》 [OL],光明网,2009年2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9-02/ 17/content_10831668.htm
[3]潮白:《“情义男”与“不孝子”,原本对立统一》 [OL],《南方日报》,2009年2月19日, 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2/19/content_15735597.htm
[4]宋石男:《人民时评:冰冷的背亡妻“真相报道”》[OL],深圳新闻网,2009年3月5日, http://www.sznews.com/zbjd/content/ 2009-03/05/content_3614615.htm
[5]王娟:《典型报道“三问”》[OL] ,《青年记者》,2008年12月 [2009年1月6日] http://qnjz.dzwww.com/gcypp/200901/t20090106_ 4223818.htm
2008年5月15日,在汶川地震过去的第三天,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之一《每日邮报》 在头版刊登了一张题为《给妻子最后的尊严》的照片,这张照片是美籍华裔摄影师沈淇徕于2008年5月14日在四川省绵竹汉旺镇的地震灾区拍摄的,照片上一个叫做吴加芳的中年男子将妻子石琼华和自己绑在一起骑在一辆摩托车上。在地震中吴加芳的妻子不幸遇难,当他从废墟里挖出已经丧生的妻子后,不忍将妻子的遗体就这样留在冰冷的废墟之上,于是他把妻子的遗体和自己绑在一起,准备骑摩托车带亡妻回家。《每日邮报》在刊登这张照片时说,这位中年男子在极大悲痛的折磨中,努力要给妻子死后的尊严,这是大毁灭后存在的人性象征。
照片刊登后,迅速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一时间,这个普通的中国农民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吴加芳被网友评价为“地震中最有情义的丈夫”,吴加芳背妻的画面被国内众多媒体称为“一个中国农民的爱情”。
随着地震的创伤慢慢平复,吴加芳似乎也从人们的视线中慢慢淡化了,但在2008年年底,吴加芳与相识仅仅九天的刘如蓉再婚又一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对于吴加芳的再婚有人表示了祝福,但有人却因此对他在地震中给予亡妻的那种情义表示了质疑。到2009年2月9日,成都电视台一档“真相三十分”的节目中,一期名为《吴加芳,你究竟是情义男,还是绝义人》的节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彻底颠覆了吴加芳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情义男”的形象。
节目源起吴加芳的同乡在网上发的一个帖子,帖子上称吴加芳就是一个很平常甚至带有恶习的人,而且在当地的口碑很不好,因此,成都电视台到当地对此事进行了调查采访。
在节目中,村民纷纷表示吴加芳背亡妻回家是被娘家人所逼,而除此以外,更是“揭发”了很多吴加芳以往的“恶行”,比如吴加芳与前妻感情其实不合,经常闹离婚。又有人指责他品行恶劣,不赡养父亲。节目中的吴加芳言语粗俗,让人感觉他与大众心目中那个“情义男”相去甚远,一些人在看过这期节目后甚至表示“他们被吴加芳欺骗了”,还有人开始以他的再婚做起了文章。
吴加芳从“情义男”到“薄情汉”,中间的差异如此之大,让人不禁有些迷惑。当然,在其中也有人提出成都电视台的“真相三十分”报道并不全面,缺乏真实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吴加芳之前的形象已经受到了影响,这个“地震中最有情义的丈夫”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被打了折扣,而吴加芳究竟是“情义男”还是“薄情汉”,估计已经没有几个人可以说得清楚了。
二、“背妻男”事件所引发的社会反响
吴加芳前后两个如此之大的形象反差,人们各有自己不同的反应,根据新浪的一项关于“你怎么看地震中背亡妻回家男子疑被人逼?”的调查显示,61.9%的人表示“很震惊。原来我还被这个真爱故事感动,现在觉得自己受骗了”。24.4%的人则表示“不相信。在地震这样的灾难面前,即使夫妻此前有矛盾也会不计前嫌。”还有13.7%的人表示说“无所谓”。
网名“四一”的知名博客作者宋石男在自己的评论《冰冷的背亡妻“真相报道”》中提到“所谓‘真相报道’,无非集中在‘吴加芳背亡妻是被妻族家人所逼’,‘吴加芳不赡养老父亲’,‘吴加芳已经再婚’等方面。然而,在我看来,这些“真相”压根儿就不构成对‘吴氏背亡妻事件’之价值判断的颠覆。首先,我相信在2008年5月14日,吴加芳那一瞬间的真情流露。这是很正常的一种行为,任何一个真正热爱自己妻子的人都可能做出来,将之上升到‘人性的光辉’,已经有拔高之嫌。其次,吴氏没有作道德楷模的义务,也没有维护情圣形象的义务,这一切都是看客强加给他的……‘背亡妻真相’这样的报道就不应该问世。吴加芳本不是公众人物,因为偶然的机会被卷入到事件中,从而被‘抛到这个世界’。他只是接受了记者的拍照,并不意味着就得接受记者来检查他的生活。”
而对于吴加芳背妻这整个事件的发展始末,媒体也各有各的说法。
在新华网一篇名为《“背妻男”是假典型不是假新闻》的评论中,作者邓辉林写到,“据我所知,这张照片为外国媒体记者拍摄,拍摄者本人给出的图片说明仅仅描述了事实,在被外媒采用时添加了‘给了她最后的尊严’的说法。外国媒体对此事的记叙到此为止,而‘最有情有义的男人’的称号,以及‘嫁人就嫁吴加芳’的说法,是国内媒体跟进报道的直接或间接产物。换句话说,‘地震背妻男’的图片新闻是真实的,但国内少数媒体的后续报道及其培养的这一人物典型是虚假的……当照片和简短的文字叙述引起媒体受众的强烈反响后,国内一些媒体采取了层层拔高的培育典型的做法……当吴加芳们被按照预定目的进行采访时,他们的回答在无形中也受到引导。如果典型们的回答偏离了预定目的,则可能会受到删节、重新提问以得出正确答案等不符合事实本来面貌的处理。如果媒体计划培养的典型一直不能与媒体配合,答非所问,不按套路来,那么这个典型就要夭折了……树立典型的初衷不一定卑鄙,反而可能良好……但当树立典型已经走到违背事实真实性的地步,那这样的典型再美也是恶之花。当少数媒体试图将吴加芳塑造成中国有情有义男人的代表时,才有了失却深入调查、层层渲染拔高的采访报道。”
《南方日报》的评论《“情义男”与“不孝子”,原本对立统一》一文中提到 “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吴家20多年的是非恩怨,自然不是我们旁观者通过他人的报道就能裁判的。但我们可以作出裁判的是,按照传统文化的观点,吴加芳不赡养老父,属于不孝,而不孝,在从前属于大逆不道,在今天也是有悖人伦的价值观。吴加芳对父亲表现得如此决绝,在不少人看来也许颇感意外,因为‘情义’与‘不孝’南辕北辙,二者之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哪怕一点点交叉的成分。然而,从‘情义男’到‘不孝子’,是‘发现者’通过他们的工具让我们看到的吴加芳,在他自己,这个顺序正相反,是从‘不孝子’到‘情义男’,或者二者在他身上从来都是对立统一体,20多年来须臾没有分离。所以,吴加芳至今仍然敢拍胸脯说自己是真实的,的确如此,融‘情义男’与‘不孝子’于一身,正是一个完整的吴加芳。”
三、“背妻男”事件的启示
背妻男吴加芳从之前的“情义男”到“真相”被揭露以后成为“薄情汉”,自始至终可以发现,无论吴加芳是被树立为“有情有义”的好男人,还是被贬为“不孝”的无情人,其间都是通过媒体的报道。我们认识吴加芳是通过媒体,而“了解”吴加芳同样是通过媒体,媒体在这次地震的新闻报道中,树立了很多典型,比如说吴加芳,又比如说小林浩,还有“可乐男孩”、“敬礼娃娃”,每一个都足以“感动中国”。这些原本普通的人本来和我们每个人一样,但在地震那样特殊的时期,他们无意中进入了媒体的视线,随着地震灾区被人们迅速关注,这些地震中的新闻人物也同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这些普通人在被塑造成典型的过程中,为了树立人物形象,达到媒体宣传某种观点的目的,一个普通的人瞬间会被放大,人物身上的一切闪光点也被深层挖掘,而且容易以点概面,让普通大众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这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而在挖掘人物本质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些与原先所塑造形象不符的东西,则同样也会被迅速放大,人们又开始怀疑之前所闻所见的真实性,人物的形象又迅速被打到另一个极端,而一些相关的负面报道也如同之前的正面宣传一样,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据有的网友曝光,在最初宣传吴加芳时,各路媒体都是一些正面报道、溢美之词,而有一些了解吴加芳的人曾经站出来说吴加芳其实并不像媒体所宣传的那样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男人”,更不像网友们称赞的那样是“地震中最有情义的丈夫”,他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也有缺点,并不是那么完美的,但因为这样的说法与当时宣传吴加芳时所要体现的主题不一致,就被媒体迅速删除,或是被媒体的宣传攻势所淹没了,但到了今天,吴加芳的“恶习”被揭露以后,那些曾经被掩盖的“真相”又被媒体纷纷拿出来炒作。
作为普通的受众来说,我们需要具有典型的人物,特别像地震那样特殊的时期,好的典型可以给我们树立起更多的信心,但是对于典型人物的树立,则需要客观理智,同时更需要度的把握。
从媒体来看,对于典型形象的新闻报道,如同其它报道一样首先需要的就是客观,需要真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新闻首要的要求就是真实,这也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对于典型形象的报道,不能说不是真实的,因为这些典型确实是从真实的客观世界中发掘出来的,但是在对人物塑造和提升为典型的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新闻真实并不意味着将所见所闻报道出来就可以称之为真实,只有完全反映出事物的本质才可以说是真正的真实,除了对人物事件的描述,媒体所发表评论的客观性,同样会影响到人们对于事件本身的认知。从吴加芳的事例中不难发现,吴加芳被评价为“地震中最有情义的丈夫”,以及之后戴上了种种的光环,媒体都需要负很重要的责任。吴加芳背妻的照片最早出现在国外媒体上时,只是给图片配上了简短的说明,并没有加任何媒体或个人的主观评价,但是在国内媒体将照片转载时,却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加上了一些评价,从而引导受众从接触到照片的第一时间就对吴加芳有了一个基本印象,之后随着媒体的大肆宣扬,以及网络上网友们的议论,吴加芳的形象被不断的放大,最后甚至被塑造成了“情义”的代名词。
在真实的同时,如何把握宣传的尺度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国内的媒体善于而且乐于树立典型,但典型往往被过分的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在不知不觉中就渐渐脱离了形象本身的原貌,而脱离了实际的形象就像丧失了根基的树木,又何以能够立得稳。其实典型报道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修饰,如果是一个真的具备宣传价值的人物形象,只需要用最平实的话语进行描述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往往是因为这样朴实的语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也会让人感觉更加真实。
赫尔曼·赫西说:“任何事情一经大声说出就多少有点走样了。”典型报道也同样,如果被不负责任的刻意拔高,不管本意如何,所描述的人物形象也多少会有些失实。
对于典型性新闻,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认清典型性新闻的本质,典型性新闻的初衷就是要借助一个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人或事来警醒大众或是倡导一种态度,人无完人,“圣人”也不可能无过,被树立为典型人物的普通人同样如此,因此,只需要将所需要表达的意义传递给大众,同样大众也只需要接受这部分信息就足够了,就如同背妻男吴加芳,我们为他在地震中的一个举动所感动,这就是媒体想要宣扬,同时也是我们所要接受的信息,至于他究竟是不是“言行恶劣”,是个不赡养父亲的“不孝子”已经与大众所需要了解的无关,无论生活中的他如何都不影响他背妻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感动,而对于之后那些挖掘事件以外的信息,挖掘人物背后的所谓“真实”,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就更不需要媒体来为我们“揭秘”,也不需要任何人的炒作来提高,我们所要记住的仅仅只是背着亡妻回家的吴加芳而已,记住那时的吴加芳给予我们的感动就已足够。
参考文献
[1]《地震背妻》男[OL],《深圳商报》,2009年2月12日,http://news.sina.com.cn/o/2009-02-12/071215149746s.shtml
[2[邓辉林:《“背妻男”是假典型不是假新闻》 [OL],光明网,2009年2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9-02/ 17/content_10831668.htm
[3]潮白:《“情义男”与“不孝子”,原本对立统一》 [OL],《南方日报》,2009年2月19日, 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2/19/content_15735597.htm
[4]宋石男:《人民时评:冰冷的背亡妻“真相报道”》[OL],深圳新闻网,2009年3月5日, http://www.sznews.com/zbjd/content/ 2009-03/05/content_3614615.htm
[5]王娟:《典型报道“三问”》[OL] ,《青年记者》,2008年12月 [2009年1月6日] http://qnjz.dzwww.com/gcypp/200901/t20090106_ 4223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