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实施导管接触性溶栓患者出血风险分级管理方案的临床效果. 方法 基于溶栓期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浆D-二聚体数值变化划分出血风险等级并制订管理方案.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实施分级管理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住院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发生轻微出血事件7例(15.55%),对照组发生轻微出血事件22例(48.8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静脉通畅显效31例(68.89%),大腿消肿显效21例(46.67%),小腿消肿显效19例(42.22%);对照组静脉通畅显效14例(31.11%),大腿消肿显效13例(28.89%),小腿消肿显效13例(28.8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服务及临床疗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导管接触性溶栓出血风险分级管理方案可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