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文物保护的环境因素着手,通过分析纸质文物的特点:纸质文物是通过提取植物以碳水化合物为基础的植物纤维而生产的,其自然属性是十分娇弱和易损的。其具有不耐高温、潮湿,惧怕有害气体和生物霉变所带来的损伤。因此在保存纸质文物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纸质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避免纸质文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受损,尽量延长纸质文物的保存时间。
【关键词】:纸质文物;损坏因素;保护技术
前言
纸质文物是指以纸张为载体的古代或者近现代有价值的书籍、字画、票据、报纸、档案等纸质的文物,他们是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精髓所在,具有不可复制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笔者供职的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文物管理所因梁河县所处于中缅边境汉少杂居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保存了一大批晚清到民国时期的古籍、杂志、宗谱、傣文棉纸写经、告示、地契、票据等纸质文物,随着岁月的流失,纸质文物酸化情况不断加剧,大量纸质文物不同情况的出现发黄、霉变损伤,情况堪忧,亟需加强保护,并对纸质文物的保护工作进行研究。
一、纸质文物自身属性与纸张病变的关系
造纸技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人类书写方式的革新和古代印刷术的发明与创新发展,三者的有机结合带来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纸张作为一种天然的有机质材料,其保存的长短不仅与制造原料密切相关,更与其制造工艺,以及印刷、书写物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所现存的纸质文物主要是傣族地区传统手工造纸法生产的棉纸张,如其中的棉纸经就多采用构皮树的树皮经过蒸煮、漂洗、打浆、抄等多道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其加工比较缓慢,生产过程细致,残留在纸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少,纤维不容易受到损伤。因此,纸质绵软但有韧性,坚固、耐磨,保存状况良好。但这仅仅是相比较而言,手工制造纸张的文物毕竟流传年代要早一些,自身的优势是难以抗拒时间流逝和环境变迁所带来的损害的。经过十余年来的不断监测一些传统造纸法制纸张的纸质文物已经从入库前的PH值7.3~6.9下降到6.6以下,纸张的酸化程度不断加剧严重的威胁着我所纸质文物的保护工作。
我所保存的一批民国时期的书籍、杂志和宗谱多是使用早期机械法制造的木浆纸。这种纸质的文物因为木质素无法完全去除,木质纤维一般短而粗,同时纸张内含有较多的非纤维素物质,因此这部分文物纸张疏松较容易与空气接触后发黄变脆而破损。在制造中无论是硫酸类还是碱、氯化物的使用都会在纸张中殘留一定的酸性物质使纤维素遭到巨大的破坏,大大降低纸张的保存时间。就我国现代造纸业的发展而言,民国时期正处于早期的手工造纸向机械化造纸转变的过程中,纸浆的制作工艺还处于落后阶段,使用材料也比较混杂,大多是机械磨木浆纸和酸性的化学浆纸,导致了纸张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酸性且质量不过关,保存时间短。而一批解放初期的纸质文物也主要是使用稻草制成,酸化比较严重,因此民国时期-解放初期的这一批纸质文物损坏情况最为严重,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传统的书写材料如墨和墨汁及其他的天然染料因其为自然物质且经过传统工艺的提纯,因此对纸质文物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现代墨汁使用了甲醛、硫酸、草酸等碳氢化合物作为稳定溶剂,因此,为纸张的酸化埋下了重大隐患。还有一些书画作品中加入明矾,在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较大的德宏地区在雨季潮湿的时候,明矾很容易分解出微量的硫酸,加速纸张酸化,因此这部分字画作品的酸化是无法避免的,也是十分值得重视和注意的。
不管是传统的手工造纸还是机械造纸除了自身的自然属性和制作工艺所带来的纸张酸化与病变外,还存在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影响纸质文物保护的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是文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对于天生“娇弱”的纸质文物更是如此,外部环境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纸质文物的保存寿命与价值。纸质文物作为一种有机质纤维对其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
1.大气的污染
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人类对大气的污染程度不断加剧,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种类和含量与日俱增,这些有害气体通过氧化作用往往导致纸质文物变黄、变脆,纸张原有的结构被破坏,物理强度减弱,褪色、字迹模糊等损害现象随之而来。
2.温度和湿度环境
当前在文物行业中温度和相对湿度是衡量文物保存环境的主要指标。温湿度一般会直接作用于文物本体,他们对文物的影响是最为普遍和直接的。通常在高温的环境下空气中所饱含的水分也会增多,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纤维质地的纸质文物其本身的水分会被蒸发掉,造成文物干裂、收缩、发脆变黄。而当夜间温度降低时纸质纤维又大量的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膨胀,造成纸质文物褪色、字迹模糊。同时,大量的水分也为各种霉菌的滋生提供了温床,造成纸质文物的霉变。
3.虫害
纸张纤维作为有机质,加之在装订、书写中添加的动植物原料在温度气候适宜的情况下霉菌和虫害便会蔓延,各种蠹虫、烟丝虫、银鱼虫等喜欢以纸为生的害虫便会滋生,形成众多的蛀洞,对纸质文物造成彻底的损毁。
4.微生物
在空气中存在大量的以霉菌为主的细菌孢子,它们很容易附着在纸质文物之上,并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迅速生长,释放出有机酸对纸张纤维进行分解造成纸质文物发霉、霉变,并迅速降解纸质文物上的油墨和染料造成书画严重褪色和粘连、板结等病害现象。
5.光照
过强光照对文物的危害,不仅因为其产生热效应加快纸质文物酸化使文物损害,更为重要的是光化学反应会使纸质文物纤维分子的聚合度大大降低,使纸张的物理强度明显减弱。光线还能够加速氧气对纤维素的作用,产生光氧化反应,在潮湿的环境下这种反应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
三、纸质文物的病变形式和修复、保护技术评介
(一)纸质文物的病变形式
纸质文物的病变主要包含三种形式:其一是颜色、色彩的改变。主要是由于纸质文物本体及其附着在文物上的书写与绘画颜料等的变色:退色、发黄、水渍、霉斑、油渍等;其二是整体性的变化,主要指纸张完全改变如酥粉、断裂、残缺、虫蛀等;更有甚者由于不当的修复也会带来纸质文物的整体性病变改变。其三是纸质文物形态的改变,如板结、褶皱、曲卷等。 自然变迁,时光消逝,纸质文物不可避免的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病变,从文物保护的工作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修复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我国纸质文物的修复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技术的演变过程。
(二)传统的纸质文物修复技术
我国纸质文物传统的修复技术起源很早学界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而且随着明清两代的发展演变到如今主要着力于书画的装裱、揭裱;用护封、护套保护古籍绘画,古书画的防虫,旧纸复制和微缩复制等等。涉及纸张保护修复规范的法律文件有:《档案修裱技术规范》(DA/T25-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2000-12-6批准,2001-01-01实施)受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起草的《古籍普查规范》、《古籍定级标准》、《古籍特藏残损程度定级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任职资格》6个中国国家性的古籍保护标准规范已经通过专家鉴定,其中《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傳统古书画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干揭、湿接、蒸接、溜口、托、裱褙等。其中手工补纸、纸浆补书机修复,代表了我国现代古籍传统修复的核心性技术。二者中手工修补的基础是纸和浆糊,机械修补的核心是使用特质的纸浆、特制的筛网和带动活动臂的压纸网架。这些方法在很多国家的大型博物馆和图书馆都在推广使用,但使用的细节上不尽相同。
(三)现代纸质文物保护技术
现代纸质文物的保护可以分为再生性保护和原生性保护两种。主要是根据纸质文物的破损程度和病害现象来划分的。一般而言原生性保护以纸质文物的本体保护为对象,根据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保护;再生性保护主要是指对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的保护措施。
1.原生性的保护技术
(1)微波技术消灭纸质文物虫害
在欧美国家文物和图书保护工作者,将原来用于家庭或工业生产的微波技术应用到古籍图书保护中去,将含水量低于8%的纸张放入到微波炉中进行消毒杀菌,大概需要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将书刊中的虫害消除。但此项技术用于古籍保存时需要特别慎重,如果古籍中使用色素,或者装订有对这种微波敏感的材料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性效果。
微波加热是一种电磁场加热,对象是可成为导体的电介质,在电热磁场中迅速地加热,纸质文物害虫体内的细胞、胆固醇和神经系统因加热膨胀爆裂而被破坏,从而达到彻底杀灭害虫的目的。
通过很多实验和应用,都已经证明,微波杀虫不仅廉价而且高效,同时,没有污染残存不会对文物的材质造成明显的影响,是一项实用价值很高的新技术。
(2)纸张的脱酸处理
科学研究表明,纸张的酸化是纸质文物降解损坏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造成纸质文物老化、脱色、破坏甚至变质的主要原因。纸张酸化的处理方法是脱酸,一般包括:非水溶液脱酸、气相法脱酸和水溶液脱酸三种方法。脱酸法对于阻止纸张的老化具有重大的推进意义。
(3)脆弱纸张的丝网加固技术
为了很好的解决一些书籍类纸质文物两面有字不能用传统的裱补方法修补的脆性纸质文物的加固问题。一般用单根蚕丝织成丝网,使用时在丝网上喷涂一定量的热溶性粘胶然后用电熨斗熨烫使之与纸张紧密的粘接在一起。丝网加固技术操作简单,材料抗老化能力强,应用于一般价值的纸质文物保护具有显著效果。
(4)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应用
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物理属性在纸质文物保护中显现了巨大的潜力。新型的纳米纸因其使用了无机质的材料本身不易挥发,能够长期的满足纸质文物保护的需要。而且纳米无机纤维化学耐受性、耐热性等各方面都比较优良,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使纸张能够穿上抗热、防潮、抗老化的“保护衣”。此外,纳米材料吸收光谱的特殊性质使得纳米材料能够有效的组织有害光波对文物纸老化的加剧作用。
最后,还有很多物理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纸质文物的保护,如控制室温、湿度、添加惰性气体等方法。
2.再生性的保护技术
所谓再生性的保护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现代科技技术如微缩、扫描、复印等技术将原本承载于脆弱的纸质文物上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保持其本真性的前提下,电子化后以数据的方式转移到电子存储介质中。纸质文物的数字化需要在专业人员的主持或指导下方可进行,经过数字化制作后再通过影印出版技术使得原有的纸质文物完整、真实的复制出来。
四、结论
笔者认为,在纸质文物的保护工作中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传统技术的继承、改革,同时还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这才是纸质文物保护的有效途径,而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则是提高纸质文物保护工作效率的必要手段。但是必须强调的是任何手段的使用首先必须确保文物自身的安全,以保护的名义进行的破坏时必须禁止的。
参考文献:
[1]潘吉星《中国造纸史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
[2]侯亚菲《谈纸质文献的保护方法、应用技术》,文化遗产保护,2005(9).
[3]南京博物院文物修复部 《脆弱纸张丝网加固技术》,中国文化遗产,2004(3).
[4]吴向波《纳米材料对纸质档案保护影响初探》技术档案。2006(1).
【关键词】:纸质文物;损坏因素;保护技术
前言
纸质文物是指以纸张为载体的古代或者近现代有价值的书籍、字画、票据、报纸、档案等纸质的文物,他们是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精髓所在,具有不可复制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笔者供职的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文物管理所因梁河县所处于中缅边境汉少杂居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保存了一大批晚清到民国时期的古籍、杂志、宗谱、傣文棉纸写经、告示、地契、票据等纸质文物,随着岁月的流失,纸质文物酸化情况不断加剧,大量纸质文物不同情况的出现发黄、霉变损伤,情况堪忧,亟需加强保护,并对纸质文物的保护工作进行研究。
一、纸质文物自身属性与纸张病变的关系
造纸技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人类书写方式的革新和古代印刷术的发明与创新发展,三者的有机结合带来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纸张作为一种天然的有机质材料,其保存的长短不仅与制造原料密切相关,更与其制造工艺,以及印刷、书写物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所现存的纸质文物主要是傣族地区传统手工造纸法生产的棉纸张,如其中的棉纸经就多采用构皮树的树皮经过蒸煮、漂洗、打浆、抄等多道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其加工比较缓慢,生产过程细致,残留在纸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少,纤维不容易受到损伤。因此,纸质绵软但有韧性,坚固、耐磨,保存状况良好。但这仅仅是相比较而言,手工制造纸张的文物毕竟流传年代要早一些,自身的优势是难以抗拒时间流逝和环境变迁所带来的损害的。经过十余年来的不断监测一些传统造纸法制纸张的纸质文物已经从入库前的PH值7.3~6.9下降到6.6以下,纸张的酸化程度不断加剧严重的威胁着我所纸质文物的保护工作。
我所保存的一批民国时期的书籍、杂志和宗谱多是使用早期机械法制造的木浆纸。这种纸质的文物因为木质素无法完全去除,木质纤维一般短而粗,同时纸张内含有较多的非纤维素物质,因此这部分文物纸张疏松较容易与空气接触后发黄变脆而破损。在制造中无论是硫酸类还是碱、氯化物的使用都会在纸张中殘留一定的酸性物质使纤维素遭到巨大的破坏,大大降低纸张的保存时间。就我国现代造纸业的发展而言,民国时期正处于早期的手工造纸向机械化造纸转变的过程中,纸浆的制作工艺还处于落后阶段,使用材料也比较混杂,大多是机械磨木浆纸和酸性的化学浆纸,导致了纸张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酸性且质量不过关,保存时间短。而一批解放初期的纸质文物也主要是使用稻草制成,酸化比较严重,因此民国时期-解放初期的这一批纸质文物损坏情况最为严重,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传统的书写材料如墨和墨汁及其他的天然染料因其为自然物质且经过传统工艺的提纯,因此对纸质文物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现代墨汁使用了甲醛、硫酸、草酸等碳氢化合物作为稳定溶剂,因此,为纸张的酸化埋下了重大隐患。还有一些书画作品中加入明矾,在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较大的德宏地区在雨季潮湿的时候,明矾很容易分解出微量的硫酸,加速纸张酸化,因此这部分字画作品的酸化是无法避免的,也是十分值得重视和注意的。
不管是传统的手工造纸还是机械造纸除了自身的自然属性和制作工艺所带来的纸张酸化与病变外,还存在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影响纸质文物保护的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是文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对于天生“娇弱”的纸质文物更是如此,外部环境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纸质文物的保存寿命与价值。纸质文物作为一种有机质纤维对其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
1.大气的污染
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人类对大气的污染程度不断加剧,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种类和含量与日俱增,这些有害气体通过氧化作用往往导致纸质文物变黄、变脆,纸张原有的结构被破坏,物理强度减弱,褪色、字迹模糊等损害现象随之而来。
2.温度和湿度环境
当前在文物行业中温度和相对湿度是衡量文物保存环境的主要指标。温湿度一般会直接作用于文物本体,他们对文物的影响是最为普遍和直接的。通常在高温的环境下空气中所饱含的水分也会增多,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纤维质地的纸质文物其本身的水分会被蒸发掉,造成文物干裂、收缩、发脆变黄。而当夜间温度降低时纸质纤维又大量的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膨胀,造成纸质文物褪色、字迹模糊。同时,大量的水分也为各种霉菌的滋生提供了温床,造成纸质文物的霉变。
3.虫害
纸张纤维作为有机质,加之在装订、书写中添加的动植物原料在温度气候适宜的情况下霉菌和虫害便会蔓延,各种蠹虫、烟丝虫、银鱼虫等喜欢以纸为生的害虫便会滋生,形成众多的蛀洞,对纸质文物造成彻底的损毁。
4.微生物
在空气中存在大量的以霉菌为主的细菌孢子,它们很容易附着在纸质文物之上,并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迅速生长,释放出有机酸对纸张纤维进行分解造成纸质文物发霉、霉变,并迅速降解纸质文物上的油墨和染料造成书画严重褪色和粘连、板结等病害现象。
5.光照
过强光照对文物的危害,不仅因为其产生热效应加快纸质文物酸化使文物损害,更为重要的是光化学反应会使纸质文物纤维分子的聚合度大大降低,使纸张的物理强度明显减弱。光线还能够加速氧气对纤维素的作用,产生光氧化反应,在潮湿的环境下这种反应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
三、纸质文物的病变形式和修复、保护技术评介
(一)纸质文物的病变形式
纸质文物的病变主要包含三种形式:其一是颜色、色彩的改变。主要是由于纸质文物本体及其附着在文物上的书写与绘画颜料等的变色:退色、发黄、水渍、霉斑、油渍等;其二是整体性的变化,主要指纸张完全改变如酥粉、断裂、残缺、虫蛀等;更有甚者由于不当的修复也会带来纸质文物的整体性病变改变。其三是纸质文物形态的改变,如板结、褶皱、曲卷等。 自然变迁,时光消逝,纸质文物不可避免的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病变,从文物保护的工作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修复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我国纸质文物的修复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技术的演变过程。
(二)传统的纸质文物修复技术
我国纸质文物传统的修复技术起源很早学界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而且随着明清两代的发展演变到如今主要着力于书画的装裱、揭裱;用护封、护套保护古籍绘画,古书画的防虫,旧纸复制和微缩复制等等。涉及纸张保护修复规范的法律文件有:《档案修裱技术规范》(DA/T25-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2000-12-6批准,2001-01-01实施)受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起草的《古籍普查规范》、《古籍定级标准》、《古籍特藏残损程度定级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任职资格》6个中国国家性的古籍保护标准规范已经通过专家鉴定,其中《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傳统古书画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干揭、湿接、蒸接、溜口、托、裱褙等。其中手工补纸、纸浆补书机修复,代表了我国现代古籍传统修复的核心性技术。二者中手工修补的基础是纸和浆糊,机械修补的核心是使用特质的纸浆、特制的筛网和带动活动臂的压纸网架。这些方法在很多国家的大型博物馆和图书馆都在推广使用,但使用的细节上不尽相同。
(三)现代纸质文物保护技术
现代纸质文物的保护可以分为再生性保护和原生性保护两种。主要是根据纸质文物的破损程度和病害现象来划分的。一般而言原生性保护以纸质文物的本体保护为对象,根据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保护;再生性保护主要是指对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的保护措施。
1.原生性的保护技术
(1)微波技术消灭纸质文物虫害
在欧美国家文物和图书保护工作者,将原来用于家庭或工业生产的微波技术应用到古籍图书保护中去,将含水量低于8%的纸张放入到微波炉中进行消毒杀菌,大概需要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将书刊中的虫害消除。但此项技术用于古籍保存时需要特别慎重,如果古籍中使用色素,或者装订有对这种微波敏感的材料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性效果。
微波加热是一种电磁场加热,对象是可成为导体的电介质,在电热磁场中迅速地加热,纸质文物害虫体内的细胞、胆固醇和神经系统因加热膨胀爆裂而被破坏,从而达到彻底杀灭害虫的目的。
通过很多实验和应用,都已经证明,微波杀虫不仅廉价而且高效,同时,没有污染残存不会对文物的材质造成明显的影响,是一项实用价值很高的新技术。
(2)纸张的脱酸处理
科学研究表明,纸张的酸化是纸质文物降解损坏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造成纸质文物老化、脱色、破坏甚至变质的主要原因。纸张酸化的处理方法是脱酸,一般包括:非水溶液脱酸、气相法脱酸和水溶液脱酸三种方法。脱酸法对于阻止纸张的老化具有重大的推进意义。
(3)脆弱纸张的丝网加固技术
为了很好的解决一些书籍类纸质文物两面有字不能用传统的裱补方法修补的脆性纸质文物的加固问题。一般用单根蚕丝织成丝网,使用时在丝网上喷涂一定量的热溶性粘胶然后用电熨斗熨烫使之与纸张紧密的粘接在一起。丝网加固技术操作简单,材料抗老化能力强,应用于一般价值的纸质文物保护具有显著效果。
(4)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应用
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物理属性在纸质文物保护中显现了巨大的潜力。新型的纳米纸因其使用了无机质的材料本身不易挥发,能够长期的满足纸质文物保护的需要。而且纳米无机纤维化学耐受性、耐热性等各方面都比较优良,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使纸张能够穿上抗热、防潮、抗老化的“保护衣”。此外,纳米材料吸收光谱的特殊性质使得纳米材料能够有效的组织有害光波对文物纸老化的加剧作用。
最后,还有很多物理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纸质文物的保护,如控制室温、湿度、添加惰性气体等方法。
2.再生性的保护技术
所谓再生性的保护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现代科技技术如微缩、扫描、复印等技术将原本承载于脆弱的纸质文物上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保持其本真性的前提下,电子化后以数据的方式转移到电子存储介质中。纸质文物的数字化需要在专业人员的主持或指导下方可进行,经过数字化制作后再通过影印出版技术使得原有的纸质文物完整、真实的复制出来。
四、结论
笔者认为,在纸质文物的保护工作中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传统技术的继承、改革,同时还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这才是纸质文物保护的有效途径,而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则是提高纸质文物保护工作效率的必要手段。但是必须强调的是任何手段的使用首先必须确保文物自身的安全,以保护的名义进行的破坏时必须禁止的。
参考文献:
[1]潘吉星《中国造纸史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
[2]侯亚菲《谈纸质文献的保护方法、应用技术》,文化遗产保护,2005(9).
[3]南京博物院文物修复部 《脆弱纸张丝网加固技术》,中国文化遗产,2004(3).
[4]吴向波《纳米材料对纸质档案保护影响初探》技术档案。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