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及控制措施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an225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材料之一,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对混凝土构件质量的控制,因为混凝土构件经常会出现裂缝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裂缝对混凝土构件产生较大的破坏,但是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就会造成建筑物的抗压能力变弱。人们如果生活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中,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有效的控制混凝土构件中的裂缝问题,希望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裂缝控制
  建筑工程是我国重点的施工项目,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质量往往是各方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加强对质量的监管,就能够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质量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较为常见,其中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又是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问题,因此,本文中将重点对这一问题开展讨论,并且寻求科学合理的手段改善混凝土裂缝的问题,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得到有效的避免,有效的提高工程的质量。
  1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都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因此,这一问题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如果仅仅从广义的层面上进行分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可以有效的改善混凝土裂缝在施工中的出现。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裂缝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沉降不均造成的,因为混凝土在进行沉降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变形的状况,一旦发生变形,沉降的速度自然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就会在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裂缝。在负荷量较大的情况下,也会造成这一问题的发生。沉降不均问题的发生是受到混凝土流态影响的,流动性与混凝土的沉降具有直接的关系,前者越快,后者出现变形以及沉降不均的情况就会愈发明显。此外,随着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混凝土会逐渐呈现出一种硬化的状态,这种状态与最原始的状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就好比土壤没有水分的滋润就会出现干裂的情况一样,混凝土缺少水分的滋养,最终就会产生裂缝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混凝土也不例外,从这一角度进行考量,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水泥、水沙以及相关的矿物成分均会对混凝土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出现裂缝。如果在配置的过程中水沙的可以存在较小的状况,水分就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蒸发,混凝土表面缺少水分的滋养,就会收缩甚至是干涸,导致裂缝的产生。另一种情况是水泥的使用量没有掌握得当。水泥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不能使用较多的量,这样会影响加快混凝土内部水分的流失,收缩率就会明显的提高。在实际的施工中,混凝土裂缝还与自身的体积具有直接的影响。混凝土的体积越大,就更容易产生收缩,最终导致裂缝的出现。针对上述的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对于一些人为产生的因素,要杜绝其发生,例如对混凝土的配置比例的控制,又如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设计,通过这些问题的表述,我们意识到如果有效对细微的问题进行处理,那么将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2 针对不同成因的裂缝控制策略
  2.1 收缩裂缝的控制方法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只要施工人员静下心来开展安全的施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裂缝的问题。本文中首要提到的一个控制方法是在收缩裂缝的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方法的要点在于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湿度。上文中已经提过,造成混凝土裂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对混凝土中包含的水分进行控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草地、草袋等方式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覆盖,减少水分的流水,水分的流失状况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风速的大小,气温的高低等,均会对水分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前,可以事先了解一下近几日的气温以及风力的情况,选取合适的日期开展施工就能有效的降低水分的流失。此外,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制比例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在配制前,先进行实验,严格控制混凝土中各成份的配制比,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2.2 沉降过程裂缝的控制方法
  沉降裂缝是指由于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沙石颗粒受重力影响下沉而水泥浮到表面,存在骨料或者钢筋等结构的阻挡而出现的混凝土水泥与沙石分开的现象。这种现象容易在模板拆卸的几天内出现,由于某一个范围大量使用同种搅拌方法配置的混凝土,因此这种裂缝的发生面比较广,通常在混凝土沿着钢筋纵轴延伸方向发生。对于可能出现沉降裂缝的处理方法是控制好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搅拌,并不是说分层间隔时间越长就会越好。同时在下料时进行相关位置的布控,不宜设置较多的布控点。当对下层钢筋进行搅拌时,为了避免上层钢筋对于水泥浆的粘连,可以把握合适的力度进行上部钢筋的振动,同时可以考虑用水对模板进行润湿。
  2.3 对于温度骤变导致裂缝的防治
  物体普遍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混凝土也是如此。对于弹性空间不是很大的混凝土来说,温度的骤变极容易导致裂缝的出现,对于温度控制的原则是平衡构件内外的温度差,并且阈值控制在低于20度范围之内。如果需要对构件进行加热养护升温的过程,应该控制升温速度,缓慢升高,消除温度应力。尽量不要选择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或者温差变化较大的夜间进行混凝土的浇注。混凝土在搅拌配置的过程中,对原材料可以进行喷水降温的举措,同时对于搅拌器设置的区域,适当的进行遮阳。拆模后,为了防止混凝土出现应力松弛的现象,要及时地采取填土的措施。混凝土的配置避免选用过热水泥,建议采取以下策略控制温度:第一,在浇注基础中通入可循环的冷却水,增加热量的流失。或者采取材料化学的思想,在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加入减水剂以及石块进行吸热。在浇筑之前,可以模拟各种裂缝的控制方法以及实际施工条件下整个浇注的过程,建立物理模型,预测温度下降时出现的最大收缩应力,对超过混凝土拉力阈值的情况,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一种或者多种措施的组合,进行适当的调整,控制收缩应力在混凝土不发生裂缝的强度范围内。
  结束语
  混凝土裂缝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对裂缝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施工的特点,对于可能引起裂缝的收缩、沉降、温度以及施工等因素进行全局全面的考慮,并制订相应的控制策略,预防裂缝的产生。一旦产生裂缝,要及时地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建筑产品稳固的抗压能力,使其更好的利用于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中。
  参考文献
  [1]王宏远.浅析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272-272.
  [2]王晓光.浅析混凝土裂缝原因及处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282-282.
  [3]董喜君.混凝土裂缝成因和防治措施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311-311.
其他文献
摘 要:煤炭工业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现今,由于煤炭矿区大规模的开采,出现了明显的地表移动变形的问题。地表移动观测理论的研究,对于矿区地表建筑物保护、矿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研究价值。地表移动观测是分析矿山开采后引起地表沉陷与破坏规律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多种预计理论的依据。本文从地表移动变形观测、观测结果分析与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一定的探讨,期望可以为矿
摘 要:文章从理论上对业余羽毛球运动员的场地意识进行界定,并对其概念及内涵进行了阐述,分别对影响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在球场上比赛时场地意识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解析了培养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场地意识的途径。在从理论上对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场地意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典型的比赛录像案例进行观察分析,发现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在相邻区域的失分率上呈现极大的不平衡性,场地意识存在较大的区域弱点。  关键词:业
摘 要:伴随我国公路运输量的逐渐加大,导致路面病害问题频繁发生,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给行车安全性与舒适度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冷再生施工技术作为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其施工效果是否良好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本文通过对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概况、施工准备、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为发展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概况;施工准备;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