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乡情

来源 :少年文艺(上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7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这个乡村少年的期望与想象中,镇办中学应该是环境优雅、气派不小的。可是,出现在我眼前的,依然是一个乡土气十足、基础设施不咋样的校园:除了三排砖木结构平房、几间破落的旧式瓦房、一片杂草丛生的泥地运动场和一些并不粗壮的树林,再也看不到别的亮丽景象了。而且,学校地处镇西北一隅,东西两侧分别是农田和河道,南北两端全是农家住户。
  
这样,校园里的宁静是很容易被打破的。
  
哪家的一只母羊时常会领着两三只屁颠屁颠的羊羔从教室门前的空地里大模大样地走过,拉着咩咩的嗓门,偶尔见了空地上的一两棵青草,那母羊准会停留下来,然后用它敏捷好使的嘴巴将青草吃得影迹无踪,末了,还会零零落落地拉下一长溜黑豆子样的屎。至于鸡鸭鹅之类的小家伙们更是不用说了,它们把学校当作自己家园似的,想来就来,想去就去,有时还变本加厉地跑进教室,然后,愣头愣脑地看新鲜,或者神情慌张地叫几声。
  
一次下课时,哪家的一只芦花鸡跑进教室来寻觅散落在地上的零食屑片。几位好事的男生把门窗一关,然后,一边大声吆喝,一边“乒乒乓乓”地拍响课桌。芦花鸡吓得“咕咕”乱叫,双翅狂扑,而四处逃窜时却找不到北,最后,只得不停地往窗玻璃上的光亮处撞。
  
“小死鬼,我家的鸡怎么啦?!”窗边冷不防响起一个男子汉的喝声。
  
我一怔,窗外正站着一位五大三粗的中年男子。
  
……
  
过了些日子,我们又发现,我们欺负芦花鸡造成的后果还没了结:课外活动课上,我们常常会不小心把羽毛球拍到芦花鸡主人家的瓦屋顶上。每每这时,我们会选派身手敏捷者爬到屋顶上去取,或踏着由两三位男生临时搭成的“人梯”,或以屋檐边的树木为“桥梁”。可惜,取球人没有经验,难免会“嘎吱嘎吱”地踩碎几张瓦片。那位五大三粗的男主人见了,就站在屋檐下怒吼:“小死鬼,赶快下来!”取球人立即狼狈不堪地逃跑。无奈,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黑亮亮的瓦楞间躺着一只只小白鸽似的羽毛球。
  
不知哪一天,那位五大三粗的男子静悄悄地走到我们中间,而他的双手正捧着一大摞新旧不一的羽毛球。
  
我们一个个睁大惊疑的目光。
  
他却笑哈哈地说:“拿走,以后留心点。”
  
……
  
其实,猪羊鸡鸭的主人们也把我们的学校当作“无人之境”。我们上课时,他们会带着劳动时留下的一脸汗渍与尘垢,毫无顾忌地趴在教室窗口,有滋有味地听老师讲课,听我们回答问题,直到老师走近窗口下了“逐客令”,他们才无趣兮兮地离开。如果是音乐课,他们那“旁听”的兴趣会越发狂热,听得入迷时,还会跟着音乐节拍情不自禁地翕动嘴巴轻轻地哼。而每当我们聚在操场上上体育课时,他们会光着泥糊糊的脚,从田埂上跑过来看热闹,甚至,有些青壮年农民会避开老师的目光后参与到我们打篮球、拔河等活动中来,仿佛他们本就是我们的成员。
  
慢慢地,我们对家禽和它们的主人们的种种表现非但习以为常,还真觉得那是一种原汁原味、粗犷质朴的乡情。
  
而且,我们也会情绪高涨地将校园生活的圈子扩大到属于猪羊鸡鸭及其主人们的领地中去。
  
课间十分钟,我们会呼啦啦跑往东边的田野,然后,一边吸呼着带有植物芬芳的新鲜空气,一边观看农民们在地里手提肩挑、挥锄驾犁以及庄稼们合着时令节气渐长渐高、青黄交替的情景。当然,沿着弯弯曲曲的田埂来一番追逐嬉戏也是常有的事。最后,因流连忘返而听不到上课铃声的再次响起。每逢复习迎考的日子,我们会捧着皱巴巴的课本和资料,三三两两地躲到幽静的田埂边,探着黑乎乎头顶,静静地背课文、背题目,唧唧咕咕的书声犹如蜜蜂吟唱。
  
当然,也有去庄稼地里惹事的。春夏交汇时节,我们中间的捣蛋鬼会干出损坏麦苗的事。今天你由着童心拔得一节节脆脆嫩嫩的麦秆,制成“麦哨子”,然后,“吱吱呜呜”吹得浩浩荡荡;明天他走路时为图“捷径”而踩倒大半垄麦苗。
  
一次,捣蛋鬼们的行为被那位五大三粗的中年男子发现了。这还了得!男子愤然掷下手中的铁锨,然后如凶猛的壮牯一般直扑捣蛋鬼们。
  
捣蛋鬼们四处逃窜。但还是不行,因为他们的腿脚毕竟还没有长得健壮。
  
眼看男子的双手即将触着一位捣蛋鬼时,那捣蛋鬼却急中生智,哧溜一下直往麦田边上的一片茂密的油菜花田里钻。
  
其他捣蛋鬼纷纷效仿。
  
喧哗紧张的田野一片若无其事的模样。
  
男子的心情却如火上加油,但他怎么也不肯以踩坏油菜花的代价换取对捣蛋鬼们的惩罚。
  
双方僵持的结果是,男子提起铁锄,悻悻地走开了。
  
只是,当捣蛋鬼们嘻嘻哈哈回到教室时,班主任老师开始查问了:“是哪几位同学干出损坏庄稼的不文明行为的?”
  
全班同学谁也不吱声,包括捣蛋鬼们。
  
“谁也别想赖,你们头上沾着的那些金灿灿的油菜花屑片是最好的证据!”班主任老师转溜着敏锐的目光,厉声说,“请主动站起来。”
  
“哗啦啦——”捣蛋鬼们一个个乖乖地站了起来,耷拉着忏悔的头脸。
  
末了,班主任一边责令捣蛋鬼写检查书,一边以家乡名贤朱柏庐的警言告诫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其他文献
一、瓜瓜遇见呱呱  “瓜瓜!”  “哎!”我答应了一声。  四下看了看,青溪边的草地上静悄悄的,没有别人。谁在叫我?  “瓜瓜!瓜瓜……”轻一声,重一声,像是我的朋友想告诉我一个秘密时的语气。“瓜瓜!瓜瓜……”  我今天,是带着“真正的伤心”来散步的,谁在这个时候搞恶作剧?  “哎!”我用力甩开小辫儿,赌气似的答应了一嗓子。啊!在两棵树之间的一片大叶子上,我看到了它——一只好大好大的癞蛤蟆,正满怀
期刊
“我犯的事太多,幸亏抓得及时,受到了教育,不然无法无天下去,犯的法会更大。我一起混的几个,先是小偷小摸,后来不过瘾就抢劫杀人,有的背了命案,判得更重!”  阳智,流浪孤儿,初一辍学,和捡到他的爷爷生活在一起。因不满叔叔伯伯的歧视,年仅十二岁的他,离家出走流入社会,十六岁时,受QQ上虚拟恋情诱惑,犯强奸罪入狱。  1  听到“强奸罪”三个字,我不敢相信。  好难听的,只想找个地缝钻。但法律是这么界定
期刊
这个星球上已经没有人了。  过去繁华的街道此刻空空荡荡,曾经亮晶晶的大楼也变得漆黑一片。眼前巨大的广告牌上写着“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但是已经启程去往别的星球定居的人类已无法再看到这句话了。  令人感慨的是,昏黄的路灯依然恪尽职守地亮着,在静谧无声的街道上照射出一个接一个的黄色光圈,道路在夜色中形成一条发亮的纽带向远处伸展。路边的工地上,巨大的起重机默然矗立着,一座又一座,在地面上投下漆黑的暗影,
期刊
引子  “麦当劳里住着一个圣诞老人”,当屏幕上出现这几个大字时,五(1)班级任老师的脸立刻就阴沉了。   台上站着的女孩儿是谷晓,她代表五(1)班参加的比赛题目居然不是她呈报上来的《从孩子眼中看到的新加坡》,这太荒唐了!  (一)怪胎黄伟明  《发现不一样的新加坡》,这是美华小学2013年综合比赛的题目。   谷晓正看着这个题目发呆。   什么叫综合比赛?就是涵盖了历史、华文两大人文科目的综合比赛
期刊
小时候,地理老师讲过:“黄河黄,黄河长……”一直记得很牢。两三岁时,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听三个哥哥唱着“黄河在咆哮……”,直唱得人人握紧了拳头,幼小的心中印象很深。由于我出生、长大在长江以南,十几岁以前从来没见过黄河,之后投身革命,竟从长江流域一直来到了黄河流域。这里风沙大,下雨少,当时所见,却只是黄河改道、断流后留下的满是黄沙、卵石的河床,和一些流在滩上的很浅很窄的、溪一般的河水。巴彦淖尔盟的
期刊
“在当时,我以为考试成绩不好,一切都完了,一心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想过割腕,想过服毒,恰恰就在我的情绪不稳定的这段时间,我碰到了那个受害者。”  魏文,17岁入狱。因养成好斗恶习,又身陷严重抑郁症不能自拔,用一把水果刀刺死同校男生。  1.  从记事起,我爸爸就在外打工,妈妈在家带我。  妈妈文化程度不高,但生活上给我很多关心,怕我饿了,冻了,是那种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上怕摔了的真心疼。回忆起来,
期刊
矛盾中的抉择  眉 睫  在小说《朋友们来看雪吧》中一直充满着几对让读者感到纠结的矛盾,例如父亲让王寻跟他学捕鸟与王寻升学之间的矛盾、父亲与丹顶鹤之间的捕与被捕的矛盾、狐狸与丹顶鹤之间捕与被捕的矛盾、跟“人在天涯”相约“看雪”与放走丹顶鹤之间的矛盾,等等。  矛盾一直在缓缓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一环扣一环,在波澜不惊的叙述下,实有动人心魄和令人陶醉之感。这些矛盾中,最让读者“放不下”,或者说是持久
期刊
太阳西下,霞光从天际边几朵被太阳烧红的云中透过来,照在小志的秀发上。随着身体有节奏的摆动,小志那一肩秀发经霞光滤过,闪着精灵般的光芒,就像一挂飘逸的金色瀑布。  “小志,今天有没有新来的老师?”  “当然啦,数学、英语、体育、美术,还有音乐,都是新老师,我最喜欢上音乐课了。”  “你五音不全的,怎么会喜欢音乐课?”妈妈忍不住笑了。  十字街头的那个美发中心正好又在放黛米·洛瓦托的《Neon Lig
期刊
这件事情啊,我再也无心追询,无力开口了,就让它成为谁也不可触及的我的内心,一直尘封到自己都追忆不能吧。    妈妈和爸爸选了一个好地方。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村子,村子边缘有一片小小的树林,树林对面有一片大大的草原。  我像往常一样躲在树林里。十三年了。我是怎么知道一年一年的逝去的呢?是长者教我的,和我一同隐蔽躲藏在这片树林中的,与我一样幸存至今的长者告诉我,那些相伴着我们的树木啊,每过一年
期刊
乍一读《水晶之城》,就被一个悲怆可怖而又透着神奇光亮的故事所吸引——  欧雅莉一家三口为何躲避于阴暗逼仄的荒谷一穴?因为,雾霾笼罩,沙尘肆虐,空气浑浊,人类遭遇到了亘古未有的灾难。又为什么一群命运相同的洞穴人,手持笨拙粗劣的工具,到处寻找和争抢少得可怜的怪异“食物”?最后,为了争抢一只唯独能幸运生存下来的土拨鼠,竟然引发一场野蛮又残酷的“争夺战”。因为,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已然摧毁了生物界固有的生命
期刊